应用型高校“3+1”办学模式下学生顶岗实习管理研究

2022-03-03 03:40:57谭蒙革黎会友
邢台学院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顶岗应用型校企

谭蒙革,黎会友

(广东理工学院学生处,广东肇庆 526100)

一、应用型高校“3+1”办学模式的内涵

“3+1”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四年制应用型本科高校,学生前三年在高校接受系统的理论教育培养, 第四年去企业或实践基地顶岗实习,由高校与企业共同指导,将三年所学知识完成从理论到实践的融会贯通,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综合素质以及职业技能。其类型主要包括:学校引进企业型;劳动和教学相结合、工学交替型;校企互动式;“订单”式合作型。应用型高校“3+1”办学模式是基于校企合作的发展理念形成的新的教育模式,以学生实践能力为主培养应用型专业人才。在新时期的教育改革发展中,应用型高校要积极承担为社会培养高素质专业型人才的重任,同时,为缓解当代大学生就业压力,高校要不断创新教育理念,通过校企合作,全面加强学生的素质培养。“3+1”教育模式以校企合为基础,同时也满足了市场发展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通过进一步提高应用型高校的办学质量,与社会合作共同完成人才培养。基于校企合作下的“3+1”教育模式产生了积极的社会效应与社会影响力,实现了多方共同发展的教育目的[1]。新时期的教育改革要求高校与企业合作,实现教育与企业同步发展,因此,“3+1”教育模式将会成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主要模式。“3+1”办学模式对高校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高校要加强对教学环节的设计,通过完善教育体系增强学生知识积累、技能积累。学生在参与社会实践中,院校也要对学生进行安全管理,通过高校与企业间的共同管理机制,建立顶岗实习应急预案,确保学生安全进行顶岗实习,加强人才培养。

二、应用型高校实施“3+1”办学模式的必要性

新时期的高等人才培养要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标。在传统的教育观念中,应用型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注重的是对学生的知识性培训,而忽略了对学生的实践教学与专业型技能培养。对于学生的培养仅限于知识教学,而忽略了对学生的实践培养、实践教育。在学生综合素质发展过程中,实践教育是人才发展的重要环节,实践教学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挥的教育功能是其他教学环节所无法替代的。实践教学确保了课堂教育的高效性,同时也是为社会、为企业培养综合人才的重要保障。在实践教育工作中,学生作为教育的主体,可以实现从理论知识到专业实践的飞跃,加强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创新能力发展。在实践中学生会更积极地去探索知识,通过发散思维拓展,更好地发挥学生的创造能力。

随着社会发展,不同行业对于人才都提出了综合素质要求,新时期的应用型高校的实践教学刻不容缓。“3+1”教育模式则在实践教育人才培养中取得了突出的应用成果,实践教学模式的拓展对于学校、学生、企业发展都具有积极意义。“3+1”教育模式对于学校来说,通过专业实践教育模式的创新,加强了学生对于专业的认可度,同时通过教育资源的整合,有效提高了专业教学效率,进而提升了高校整体的综合竞争能力与教育知名度。对于学生来说,在“3+1”教育模式的人才培养下,学生可以更好的将课堂中所学习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中,加强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通过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使学生更好的适应企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在就业市场中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2]。对于企业来说,企业通过与高校建立合作关系,可以招聘吸纳更多的专业性综合人才,同时也可以与高校建立科研合作关系,共同参与到项目研发中,促进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三、应用型高校顶岗实习学生管理存在的问题

笔者基于多年的学生顶岗实习实践经验,通过查阅文献材料、新闻报道以及在调研的基础上,认为在当前顶岗实习学生管理中存在以下问题:

(一)管理认知不清导致安全隐患

“3+1”教育模式的应用,对于高校改革与企业发展都是全新的命题和尝试,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学校要针对学生制定全面的安全管理制度,通过一系列安全管理制度的落实来消除校园中的安全隐患。但当学生进入到企业顶岗实习后,高校无法对学生提供更全面的安全监管。而企业的人员组成与学生顶岗实习的工作环境相对较为复杂,学生长期在校学习缺乏丰富的经验去应对顶岗实习中可能发生的安全问题。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离开学校进入企业,教师与学校对学生安全工作鞭长莫及。一些教师与学校职能部门甚至认为,当把学生交给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后,就不需要操心学生的安全问题。而学生进入企业顶岗实习,企业的管理制度与校园管理制度相差太多,学生一方面无法及时适应自己的身份,同时企业认为自己所承担的是对学生实践教学和技能教学的任务,疏忽了对学生包括安全的全面的管理[3]。因此,“3+1”教育模式如果管理不当、认识不到位、推诿扯皮、管理主体缺位,就会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学校与企业双方对“3+1”教育模式的不同认知,增加了学生顶岗实习的安全问题。

(二)学生身份不适容易产生心理问题

应用型高校的“3+1”教学模式,使学生更早一步进入到社会实习,接触社会。社会环境对比校园环境具有极大的差异性,当学生在第四学年进入企业顶岗实习时,学生身份同时也兼具着企业员工身份。学生在适应顶岗实习期间,环境的变化、工作的适应会产生较大的心理压力,学生身份的变化会使学生产生极大的思想波动。在校期间,学生所处理的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单纯简单的人际关系,但在企业顶岗实习期间需要处理更复杂的人际关系问题。大学学习期间学生所承担的学习任务相对较轻,但在企业实习后,繁杂的工作与严苛的管理制度都会加剧学生的心理压力[4]。特别是当代大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抗挫折能力差,心理承压能力相对较弱,学生参与顶岗实习后会对思想生活带来一系列影响,当学生在实习期间遇到问题无法及时解决时,很容易会对职业认识、人生规划产生负面心理,怀疑高校所采用的“3+1”教学模式对于自身素质发展的意义。

(三)利益冲突增强学生顶岗实习管理的难度

应用型高校所采取的“3+1”教学模式是基于校企合作发展下形成的教育模式,在学校与企业合作过程中,学校与企业彼此之间既是利益的共同体,同时又是矛盾的对立方。学校对学生所采取的管理制度与企业对员工所采取的管理理念具有极大的区别。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在教学工作中,对于学生的人才培养是基于教育角度所出发,核心任务是以学生为本,服务社会开展教学科研。而企业的管理最终目的是追求利益,对于企业员工的管理目的也是从企业效益与效率出发,以创造的利润多少来衡量员工对企业的价值。因此从管理角度看学校与企业之间具有极大的差异,而基于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教育理念也具有极大的不同[5]。学校人才培养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具有综合素质的社会主义建设者,通过对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帮助学生更好的适应社会发展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而企业人才培养重点是对人才的使用,要发挥企业员工的最大工作潜能,通过提高工作效率来使员工为企业所带来的利益最大化。若企业单纯从用人管理的角度,则会影响“3+1”教学模式下对于学生的顶岗实习管理工作。企业对学生的管理也要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和综合素质培养,否则,苛刻性的管理制度很容易使学生产生逆反情绪,反而加大企业用人管理难度。这时人才培养中的利益矛盾问题凸显出来,企业会对学生布置较为繁重的工作,但学生参与繁重的工作后,却无法得到与劳动相匹配的报酬,休息时间对比学校期间也大幅度缩短。学生参与一段时间的顶岗实习后,很容易对重复繁琐的顶岗实习工作产生厌烦心理,这都会使企业的管理效率大打折扣[6]。而学生也无法在顶岗实习期间达成预期设定的实习技能,导致顶岗实习环节的教育失败。

四、应用型高校完善顶岗实习学生管理的策略

(一)利用岗前培训和思想引导使学生尽快适应角色

学生进入社会发展是个人成长中的必然阶段,学生对于“3+1”模式中的顶岗实习不应具有抵触反抗心理,相反学生需要正确的认识到“3+1”教育模式对于个人素质发展的积极意义。学生可以更早的参与社会实践学习,丰富实践经验与个人技能。当学生完成大学四年教育后面对社会人才市场具有更强的竞争力。因此学生进入顶岗实习前,需要完成个人角色转换。高校与教师在此过程中要加强对学生的岗前培训与思想引导,利用岗前培训和思想动员,帮助学生尽快的实现角色转换。在岗前学生管理工作中。学校与企业双方可以召集学生与学生家长召开动员大会,使学生与家长可以正确的认识到“3+1”教学模式对于学生个人素质发展的重要意义,消除学生的紧张情绪与减少家长的担忧顾虑。企业在组织学生进行顶岗实习前,需要向学生积极地宣传企业文化和相关制度以及企业的发展历史等,吸引学生尽快融入企业,提升兴趣,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一展风采,以更积极的态度面对顶岗实习。辅导员与各班班主任也要对学生加强个人教育引导,当发现学生心理压力较大时,可以从职业规划、专业发展与个人素质成长角度开展对学生教育,分析顶岗实习的优势,并培养学生勇于创新创业、不怕吃苦的信心。更好地帮助学生从积极的角度去看待顶岗实习,确保学生可以尽快的完成从学生到企业员工的角色转变。

(二)发挥学生党员和干部在顶岗实习中的模范带头作用

学生在参与顶岗实习过程中都会具有较大的心理压力,学生在企业顶岗实习期间,最令人担心的是安全问题,政府和企业要完善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的安全保险和政策法规,通过企业,学校,政府三方来加强对学生安全的保障[7]。此时学生党员和干部要克服自身心理压力,在顶岗实习中发挥积极带头作用。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团支部与学生干部是学生管理的核心。因此,在“3+1”教学模式下,团支部与学生干部团队更应该发挥学生管理的积极作用。高校为加强对学生的校外管理工作,对于派去企业参与顶岗实习的学生,党团员人数达到三人以上的可以建立临时党、团支部,通过组建临时管理团队,加强对实习学生的思想管理与生活管理。广东理工学院充分发挥学生干部在顶岗实习中的作用,学生干部带头增强法制观念、安全知识、防范技能、校纪校规、实习单位规章制度等方面的教育,针对实习企业的特点,规范自身在顶岗实习期间的工作、学习、业余活动。当发现周围同学存在心理问题或存在其他问题无法解决时,丰富学生的业余活动,缓解学生顶岗实习期间的心理压力。自己处理不了的问题及时向主管教师和学校汇报,便于高校及时掌握实习学生的思想变化,加强在学生实习期间的监管工作,确保学生负面问题向积极方面转化[8]。

(三)明确校企定位,实现合作共赢

“3+1”教学模式将四年大学学习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大一至大三学年,第二阶段为大四学年。“3+1”教学模式具体是指在大学四年学习期间,前三年学生在学校接受专业的理论知识教育与知识学习,在此三年的学习过程中,需要根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按规定完成公共基础教育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与专业技术课程的学习任务。在此过程中,教师也要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为学生第二学习阶段的社会实践打好基础。在第四年学年,在企业指导老师与校内指导老师共同辅导下,学生将前三年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企业实践中。学生在完成校内理论知识与校内实践后,根据相关专业的产业发展与科研研发实际需求,在企业中完成顶岗实训。学生的顶岗实训由企业与高校共同组织人才培养队伍,企业工程师和技术人员为学生提供专业的技术指导,教师则加强对学生的理论教育与心理辅导。“3+1”教学模式下的人才培养真正的做到了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间的无缝对接,使得高校的人才培养更符合社会发展对于人才的需求。“3+1”教学模式是应用型高校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因此,高校在建立与企业间的合作关系时,需要严格遴选企业合作伙伴。为提高“3+1”教学模式的教学效率,学校与企业都要明确自身在教育体系中的定位,做好自身所承担的教育职责工作。在市场经济社会,企业的经营管理以效率为目的,与以往计划经济时期有所不同,政府不能强硬要求企业接收学生实习,不能强行阻止学校与企业间的合作。学校与企业间的合作需要秉承双赢的发展原则,这样才可以确保校企合作的可持续性发展。因此,政府可以通过更多政策扶持与优惠来吸引企业参与校企合作,可以给予企业税收减免或投资政策的优惠,鼓励企业参与到人才培养中。高校与企业间的合作关系建立要给予高校更多的自主选择权,广东理工学院与中国高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共建“现代信息技术产业学院”,校企双方准确把握国家发展战略、以“双文化渗透、双管理、双指导、双考核”为准则全方位合作,创建产学研合作基地。开展全周期的顶岗实习管理,深入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协同育人。

(四)校企深度合作,为顶岗实习保驾护航

“3+1”教学模式顺利开展的基础是校企合作,校企双方基于互利共赢的发展原则加强对教育资源的整合提供各种便利。高校与企业可以共同建设专业实训基地,既有助于学生专业技能与水平的提升,同时也为企业员工的专业培养提供教育场所。部分企业员工虽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但所储备的知识较为有限。校企合作加强了企业与学校之间关系,企业可以组织企业员工参与学校教育讲座,促进企业员工的素质提升。为确保高校与企业间的深度合作,校企双方通过完善校企合作内部管理机制,秉持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建设、合作发展、合作研究的理念,深度促进企业与高校之间的合作关系。根据社会,市场与企业的实际需求,高校对招生计划与人才培养方案进行适当调整,确保高校的人才培养与企业社会的需求间的无缝对接。高校在日常教学工作中也要加强专业调研,根据社会人才市场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修订教学计划,制定科学有效的专业培养制度,完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来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9]。

2019年,广东理工学院与京东达成校企合作协议,组建“人资京苗班”,形成“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校企合作长效机制。17级、18级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到京东华南区总部进行顶岗实习,京东为学生选派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高级技术人员作为学生的实践教师,承担专业课实践教学任务,为学生实践教学提供真实的工作环境和相应岗位,执行规范的职业标准,实施真实的考核制度,建立科学的实践教学考核评价体系,对学生的实习做出阶段性全面评价。通过设定科学的考核目标,考核内容,考核方式,为学生的顶岗实习提供专业性指导。这种“全真式”实习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解决企业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还能陶冶学生爱岗敬业的工匠精神,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规范和素养,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五)加强师生互动交流,疏通学生心理问题

在高校人才培养工作中,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职业观的培养是思想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新时期的教育不仅注重对学生知识的培养,同时也注重对学生的立德树人教育。在学生参与顶岗实习期间,因角色身份转变过快、工作环境反差过大、劳动强度难以承受、对未来的心理预期出现落差,以及在权益受到侵害时,担忧对实习考核的评价而影响毕业,选择忍气吞声,很容易会引发学生的心理问题,近年来高校顶岗实习学生自杀的报道数见不鲜,要求高校与教师必须重视实习学生的心理问题。对学生来说,企业工作环境不同于学校学习环境,学生每天根据规章制度紧张的上班下班,承担着单一繁琐的工作任务,很容易使学生产生抵触心理。当学生对于顶岗实习产生认知障碍时,教师若不能及时对学生的思想做出正确的引导,学生的职业观就会发生改变和导致一些悲剧的发生。当学生对于工作产生失望情绪时,是不利于学生下一步素质发展的。学校进入企业参与顶岗实习虽然离开学校,但是学校与教师不可以停止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培养。广东理工学院在学生顶岗实习期间,指定专职人员全面负责学生的顶岗实习工作,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实习生活情况,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切实维护学生利益,及时发现学生所存在的心理问题,做出沟通疏导,确保学生以愉快的心情、饱满的状态参与顶岗实习工作,发挥顶岗实习的更大价值。

五、结语

新时期教育改革对应用型高校带来了全新的挑战,“3+1”教学模式满足了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加强了学生的能力提升。新时期的人才培养不仅仅是知识的学习,更多的是学生综合素质发展和专业技能的学习。高校与企业间需要建立深度合作关系,通过深度合作,充分发挥学校与企业教育资源对于人才培养的优势,实现校企合作的双赢局面。另一方面,学校与企业间的合作需要建立完整的规章制度与规范的合作流程,确保从学生的录取、培训、实习、企业反馈等过程加强学生管理。随着“3+1”教学模式的不断发展,“3+1”教学模式也不断完善,为社会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

猜你喜欢
顶岗应用型校企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辽宁丝绸(2022年1期)2022-03-29 00:59:06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上海包装(2019年2期)2019-05-20 09:11:04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电镀与环保(2016年3期)2017-01-20 08:15:33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新课程研究(2016年1期)2016-12-01 05:52:15
基于现代学徒制下高职学校顶岗实习的安排与策划
现代农业(2016年6期)2016-02-28 18:42:59
现代学徒制管理模式及其顶岗实习环节
学习月刊(2015年10期)2015-07-09 03:35:18
基于应用型的成本会计教学改革
现代企业(2015年5期)2015-02-28 18:50:43
校企合作五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