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持久战》蕴含的哲学原理及当代价值

2022-03-03 03:40程维军
邢台学院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论持久战战略思维战争

程维军,王 丽

(1.中共绩溪县委党校,安徽绩溪 245300;2.安徽工业大学,安徽马鞍山 243032)

战略思维能力在新时代领导干部思维能力建设中始终是占第一位次的要求。究其原因,可从基本原理、历史经验、实践要求等多角度分析阐释,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视角下的理论分析是其学理本源。以《论持久战》为研读文本,对马克思主义战略思维进行哲学原理视角下的具象解构,具有理论探索意义和实践启示作用。

一、马克思主义战略思维的哲学原理分析

(一)马克思主义战略思维的基本概念

战略思维能力,就是高瞻远瞩、统揽全局,善于把握事物发展总体趋势和方向的能力[1]P286。其基本思维特征包括目的性、系统性、协同性、发展性、能动性、创新性、预见性等;其基本思维程序包括分析、综合、判断、推理、决策、实施、总结等环节;而贯穿和主导战略思维的基本思维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及其指导下的思维定势和思维运行。正如恩格斯所述:“要思维就要有思维规定”。

(二)马克思主义战略思维的哲学原理

马克思主义的“思维规定”是建立在科学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哲学原理基础上的。其理论体系奠基于包括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事物的矛盾运动、认识的能动反映等三个基本原理为基础所构成的辩证唯物主义的理论大厦[2]之上。马克思主义战略思维的哲学根据隶属于此。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从物质存在形式原理、实践本质原理、意识的本质和能动性原理出发,论述了物质与运动、规律、意识的关系、自然存在与社会存在的关系、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的关系等。因此,自然界、人类社会乃至于思维都统一于事物的物质性之中,研究事物的整体与全局的战略思维必然以此为原点。

事物的矛盾运动原理涵盖事物矛盾运动的根据、过程与趋势,它揭示了对立统一、质量互变与否定之否定等基本规律,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内容,也是马克思主义战略思维的方法论基础与逻辑内核。

认识的能动反映原理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实践论基础和主体性依据,它从认识的实践基础、辩证运动、检验认识的真理性标准、真理与价值的统一等方面揭示了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基本规律[2]。马克思主义战略思维强大的指导性、预见性和创新性就在于认识的能动性。

二、《论持久战》战略思维的哲学原理映现

《论持久战》是毛泽东同志成功、成熟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与方法,全面解析中国全民族抗日战争战略全局的经典之作。它被抗战事实充分证明的战略判断、战略分析与战略指导作用,使之成为不朽的经典和值得反复深入研究的范本,而力透纸背的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哲学思辨在对复杂现实问题的分析与推理中的实际运用。

(一)马克思主义战略思维的逻辑起点: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

涵盖于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之中的客观的、全面的、实践的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观察、分析、解决一切问题的逻辑起点。《论持久战》开篇关于“问题的提起”,关于使得战争问题“得出正确的结论”的依据,就是必须选取“客观的观点和全面的观点”。这不仅驳斥了“唯心论”与“机械论”的倾向,指出其看问题的“主观的和片面的”方法是“非科学的”、是“一切错误观点的认识论上的根源”,也依此在“破”的同时“立”起了立论的逻辑依据,并呼应了文章开头对亡国论和速胜论的批判根据是“客观事变的发展”和“抗战十个月的经验”的逻辑背景。

由此驳斥亡国论和速胜论都是政治上军事上的“近视眼”,摆明问题的答复是“最后胜利是中国的”,“抗日战争是持久战”就不是“毫无根据”“似是而非”的空谈。紧接着,“问题的根据”围绕中日双方在军力、经济力、政治组织力和战争的性质、国际援助等“事实上存在的”“全部基本要素”,在一切“大小问题”与“作战阶段”中依照战争的“本性”发生的变化等等“特点”,就顺理成章地成为“规定了和规定着”抗日战争的持久性及其必然结果的依据。

毛泽东同志这种科学的考察事物发展的战略思维,即是其长期革命实践的经验总结,更是其马克思主义哲学素养的提炼提升。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对“中国革命高潮快要到来”的战略判断中,他指出党内和红军内的消极悲观情绪的“理论的来源”在于没有搞清楚“中国是一个许多帝国主义国家互相争夺的半殖民地”这个基本问题,所以他做了关于中国革命实情的六点分析,并从力量对比方面做了中国政治形势的四点判断[3]P99。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中,他进一步强调“半殖民地的大国”、“强大的敌人”、“弱小的红军”和“土地革命”是中国革命战争的四个主要特点,它们对战争的“指导路线”和“战略战术原则”有规定性作用,由此突出研究战争时战略学的任务是揭示战争的带全局性的“指导规律”。而关于战争的战略依据的具体到抽象的哲学层面飞跃是在《实践论》中得以总结的。毛泽东指出,战争的胜败经验促使战争的领导者去探索掌握贯串战争始终的规律性,然后才能懂得了战略和战术,才能有把握地去指导战争[3]P289。文章依此来论证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运动的递进是“基于变革现实的实践”。它从一个侧面佐证了成文于一九三八年五月的《论持久战》战略思维的社会实践依据的厚度和哲学理论依据的深度。

(二)马克思主义战略思维的逻辑内核:事物的矛盾运动原理

诚如毛泽东在《矛盾论》所述,辩证唯物主义的最根本的法则是“事物的矛盾法则”,即列宁所谓的辩证法的本质或核心。所以,《论持久战》中认为战争就是“互相矛盾着的基本特点”的比赛,它是一切东西“发生出来”的原动力。定义抗日战争为持久战是从“全部敌我因素的相互关系”之中产生的。而且“敌之不利因素”和“我之有利因素”都可能伴随战争的“延长而发展”,到了一定阶段就会在强弱程度和优劣形势等“量”上发生大变化,从而最终积累成敌败我胜的“质”上的结果。当然,其前提是我方在正确的策略指导下不犯原则性错误,并竭尽最善的努力。

上述论点体现对立统一规律和质量互变规律,而否定之否定规律是事物的自我发展和完善,统一了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揭示了事物的发展道路是曲折的和迂回的。文章由此推导了持久战的三个阶段及其可能的变化,指出战争的长期性和“犬牙交错”的形态特征。这种行文中的战略布局为全文后半部分对整个抗日战争的战略、战术、战争方针和作战形式等方面的全面展开奠定了基础,铺垫了战略框架。而且,作者进一步预测了这场战争不仅会“改造中日两国”,还会不间断地发展到世界大战,从“全世界社会经济的行程”分析了这场战争的性质“为永久和平而战”。如此目光如炬的战略眼光和精准无误的战略判断皆因其思维方式方法的正确,是其牢牢掌握和娴熟运用马克思主义战略思维逻辑内核的典范。

(三)马克思主义战略思维的实践基础:认识的能动反映原理

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区别于其他理论的显著特征[4]。马克思主义的哲学体系“十分重要的那一半”,是“拿了这种对于客观规律性的认识去能动地改造世界”[3]P292。《论持久战》最具创造性的智慧和贡献便在于此。

《论持久战》基于认知与实操层面论述抗战的具体战略战术在全文文本结构中正好约占一半[5],采用大篇幅论述指导并实行战争的“主观的努力”去解决“怎么做”和“不怎么做”的问题。文章先从原理上分析“能动性在战争中”是在客观条件的限度之内,通过主观指导的能动性的努力去争取战争的最后胜利,而且指出其一般性的逻辑理路。

再从宏观上分析“战争和政治”的关系,指出战争的本质是政治的特殊手段的继续,有其一套特殊的组织、方法和过程;而抗战的政治动员是克服一切战争困难、弥补缺陷、陷敌于“全国的老百姓”的汪洋大海的前提,它不仅要有一个政治目的,还要有包含步骤与政策的具体的政治纲领,并且通过“经常的”“合民众口味”的方法去实施。

最后,从战争的根本目的是“保存自己,消灭敌人”出发,深入到具体的战略方针即“内线的持久的防御战”与作战方针即“外线的速决的进攻战”的阐述。尤其从包括一战和土地革命战争等古今中外的战例解构,强调战争中的胜者必然是除客观物质条件的比较外,是由于“主观指挥的正确”的主观能力的竞赛。再深入阐析持久战的具体作战方针实行起来的“主动性,灵活性,计划性”,以及在抗日战争的三个战略阶段中运动战和游击战等作战的主要和重要的形式的变化依据,从而论证了八路军以游击战为基本形式的正确的作战方针,也论证了“战争的领导艺术和人的活跃性”等能动性的重要之处。

总之,《论持久战》的文本逻辑不仅从宏观上整体地遵循和呈现了马克思主义战略思维的哲学原理——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也在微观上具体地遵循和呈现了这些原理。

三、哲学原理视角下《论持久战》战略思维的新时代启示

《论持久战》作为第一代中国共产党人精准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对抗日战争全局形成战略指导的不朽名篇。它对新时代党员干部掌握马克思主义战略思维的精髓具有启示意义。

(一)准确把握客观实际,树立战略眼光,明确战略目标

马克思主义最终升华形成的根本原因“是马克思对所处的时代和世界的深入考察,是马克思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4]。辩证唯物主义是其理论根基,在此哲学原理之上对政治经济学的深刻剖析和对科学社会主义的严密论证,使其成为系统且科学的理论,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了空前的正确指导作用。辩证唯物主义的唯物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战略思维的立足点和出发点,《论持久战》对中国抗战“全部基本要素”的客观而全面的分析是全文逻辑的起点。它范本式地说明了马克思主义战略思维基于客观实际,进而分析实际、做出判断、明确目标、提出战略,并把实践经验总结成规律,能动性地指导伟大实践。

实事求是毛泽东思想的灵魂内核,毛泽东同志从《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等理论探索开始,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中国革命实践,形成“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一切从实际出发”及“实事求是”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话语表达,奠定了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的基础。历史也反复证明,科学判断中国国情是中国共产党在每个历史重要关头正确制定自己的战略的前提。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发展阶段,其客观基点和最大的客观实际还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但变化之中的突出时代特征是,中华民族走向“强起来”的复兴势头不可逆转,我国经济发展阶段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而外部环境在和平与发展的大时代主题下,新冠肺炎疫情加剧了世界经济衰退、逆全球化趋势、大国竞争烈度和地缘政治冲突带来的国际格局深刻演变。我们必须全面把握基本国情在新时代“变”与“不变”中体现出的辩证统一的客观实际,锚定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交织背景下的中长期“持久战”战略目标和战略步骤。

(二)始终坚持问题导向,统揽战略全局,实现战略突破

问题是事物矛盾的表现形式[6],矛盾是事物联系的实质内容和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论持久战》以“内附问题研究一百条”为主线,从“问题的提起”导向抗日战争中日双方基本矛盾分析和“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的战略判断,再从战争中“互相矛盾着的基本特点”及其变化论证为什么是持久战的“问题的根据”,从而在驳斥了亡国论和速胜论的同时论证了“为什么是持久战”的核心要义。从矛盾对立统一及其转化来认识和解决问题是全文的灵魂所在。所以,我们以马克思主义战略思维认识和改造世界过程中,要把事物的矛盾运动原理作为逻辑内核,即讲两点论,又讲重点论。

一方面,要统揽战略全局,保持推进工作的系统性和协同性。善于从政治的判断、时代的呼唤、历史的考察和世界的眼光去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发展脉搏与方向,绝不能犯战略性、颠覆性错误。要将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和全面深化改革的工作全局统一起来,要将当前工作的阶段性目标与长远工作的整体性目标统一起来,要将局部工作的成败得失与全局工作的利弊进退统一起来。

另一方面,要在战略决策和战略实践的解决现实突出问题中实现战略突破,赢得战略主动。“十四五”时期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战略交汇期,国际政治、经济乃至科技格局都在深刻调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物质和制度等潜力优势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短板弱项都在凸显变化,必须加快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打赢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系列攻坚战,以“持久战”的战略格局指导战略实践中巩固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两大奇迹”。

(三)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增强战略自信,保持战略定力

认识的能动反映原理是马克思主义战略思维的“主体性依据”。正确理论指导下的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增强战略思维的科学性与指导性的关键所在。《论持久战》以宏大的视野、系统的论述和创造性的预判对这场战争的战略战术及其发展前途给予“我们的结论”。它不仅在当时党内的理论干部、军事干部中产生重大影响,而且在国统区乃至整个国际社会都产生了震撼性、全局性的影响。可以说,它为一百年来第一次在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中取得了完全胜利的中国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提供了最全面的也是最正确的战略指导。

由此可见,战略自信是以科学原理为指导、以丰富实践为基础、以创新理论为关键的,既着眼全局、保持节奏,又纲举目张、举要驭繁的稳定心态。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总结的,站得高、看得远、抓重点和善创新是战略思维能力的核心要素。作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宏伟战略目标领导核心的中国共产党,必须在保持“持久战”的战略定力中巩固提高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能力,聚精会神做好自己的事。

猜你喜欢
论持久战战略思维战争
毛泽东的两篇《再论持久战》
未来战争我们最强
《论持久战》的写作背景
被风吹“偏”的战争
喜闻《论持久战》成为“最热读物”
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的战略思维
他们的战争
“四个全面”是辩证统一的战略思维
毛泽东《论持久战》是指导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保证
战略思维:领导干部的必备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