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建军
摘要:当下语文教学中老师的课堂手段层出不穷,但显然思维导图是大家都乐意接受的一种,只因思维导图具有不同结构的表达方式,能够体现出学生不同的思维特点。思维导图的结构一般分为三大类:线性、发散性和平面形。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实例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出发,理清文本的脉络,因材施教,从而极大的在语文教学中提高小学学生的自主思维能力。
关键词:思维导图;脉络;优势
随着2019年秋季开始的语文教改来看,语文在今后的学习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关于此次语文这一变革,民众呼声最高的一句就是:得语文者得天下。多么霸气的一句话,俨然,语文已成为学生学习生涯中的龙头。正在着手编高中语文教材的曹文轩说:“新的语文教材要对教师学生有制约作用,比如文章后提供书目。这个书目不是可看可不看,你必须看,因为要与教师的语文教学和学生的评估直接挂钩,所以你想不看都不可以。”所以语文教学里的阅读就至关重要,教学生学会阅读也就成了当下老师最应该考量的话题。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老师可以运用思维导图的方式来帮助学生更好地认知和搭建自己的知识以及学习体系,用思维导图的方式有效帮助学生梳理所学知识点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对知识构架有比较深入的认知。这样学生就可以用一定知识为基础,进行辐射性思考,通过想象、关联知识点的方法来学习和记忆知识、掌握知识。这就是思维导图在理清文本脉络的优势。
一、思维导图更易把握住文本的结构层次
一篇文章的结构层次就犹如一个人的骨架,它是支撑起一篇文章的桥梁,所以平时我在教学生阅读一篇文章或是写一篇文章时总是把理清或构建结构作为首要的任务,因为把握住了文本的结构也就抓住了作者的思路。这种策略也是为了学生能在接下来的阅读中更好地去分析体会文本深层次的内容和情感做好铺垫。之前在未接触思维导图时我的做法有些随性,在实践中学生的反馈非常不理想,总觉得自己与学生都是游离在文本的构架之外,没能走进去。现在有了思维导图这一种手段,这些问题也就得到了解决。比如在教四下《乡下人家》这一课时,用上思维导图让学生去理清结构层次,内容就很清楚了,再加上老师的适当提示,很快这一篇文本的结构层次已让学生了然于胸。(图示)
思维导图这样一呈现,《乡下人家》的行文线索就一目了然。在老师对方位一词解释后,学生们恍然大悟,不约而同提起笔就从文本中找。经过大家的努力,很快“方位”和“季节”这两条线索里的内容就被学生填好,反馈的结果很好,更主要的是让学生在这一过程中体会到了学习、思考的乐趣,这是一举两得的功效!
再比如四下《千年梦圆在今朝》,利用思维导图这一手段,它就像一条线似的把零散的部件串连在一起就变得有序多了。(图示)
这样一看,是不是整篇文章的脉络就清晰多了,学生可以就此进行归纳总结,类似行文结构的文章就可以用同样的方式解决结构层次问题,这就是思维导图的巨大优势!
二、思维导图更易抓住文本的关键信息
就新课改中的内容来看,学生的阅读量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多,这样给孩子们的阅读就带来了一定的困扰:量大了不知从何处下手。其实,一篇文本的解读和一本书的解读在方法上是互通的,我们不能眉毛胡子一起抓,要有目标:抓关键信息。那到底怎样来做呢?思维导图就是不可多得的工具。比如四下《天窗》这一课,我把思维导图一放出来,文本中的关键信息就跃然纸上了。(图示)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我这样一铺垫,大部分学生就能很快从文中找到这些关键信息(少部分学习能力弱些就需要我的追加指导才能完成)。这种思维导图的模式比起我把问题一抛让学生去‘摸着石头过河’学要轻松很多,给大多数学生提供了便利,让他们从思想上认识到分析文本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信心有了接下来的很多教学问题都有可能解决,不是吗?再比如四下第七单元古诗三首中的《塞下曲》,我借助思维图方式学生一下子就抓住了诗中的关键信息,这样学生理解诗人所要表达的内涵就明了多了,给我教学引导上省了很多时间,也为学生品读诗句上留下了余白。(图示)
这样一看是不是對于诗中的信息就易把握多了!这是思维导图的又一优势。
三、思维导图更易凝炼出文章主旨
文章的主旨就是行文的方向,文本中的所有信息都必须围绕它来进行,所以,我们老师在教学实践中都一定要抽丝剥茧,通过各种方式最终要做的就是挖掘出作者的立意——也就是主旨,从而过到对文本的终极解读。这个过程,解决的方法有很多,名家们是各有千秋,有时我会依葫芦画瓢,但往往不得法,只是得其形,意是永远都抓不住,这也让我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在教学这一块未有多在进步。后来在我校的优秀前辈的引领下,接触到思维导图才有了底。思维导图就像是一根针,在教学上给我的思路穿线,使得我的教学流畅许多,学生也跟着思路明朗。教师在教学上对于学生来说就是一个引领者,那我要做好这个引领者也不容易,方法的抉择上就很重要,幸好有思维导图这样的一种工具,自信心强大了很多。比如四下中的《三月桃花水》这一课,语言优美,读来能让人眼前不由自主浮现出文字里所要表达的情景,但要怎样把学生带入这种情境且把作者的主旨把握到位却有些难,思维导图能解决我这一担忧。(图示)
透过这个图示,学生在解决了导图中的内容后,作者的主旨其实已经呼之欲出了,我也无需多言,同学们就有了答案。这种方式也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老师就是一个旁观者、指引者。这比我反复强调有趣多了!再比如四下《猫》这一课,主旨其实已经很明显,文中有明确指出,字里行间处处都有体现,但要梳理好不容易,有了思维导图一切都解决了。(图示)
这一展示是不是就清楚了。思维导图再一次向我们说明了它的优势!
总之,在当前新课改的背景下,我们希望能够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加强学生的语文能力。思维导图这种方式能够更好地发散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能力,让学生的思路更加清晰,扩展学生的语文知识面,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应该被广泛应用到我们的语文教学中。最主要是学生在这种图示中寻求到了学习上不一样的乐趣:它既有跨学科的融入,也有实践上的操作,还有多元化的知识加入。这些都是同学们喜闻乐见的方式,只有做他们喜欢的事,同学们才更有积极性,这也为我们教育者提了个醒:教学中我们要尽量把知识的汲取利用些有效的手段衍化为学生的兴趣,那样就能事半倍了,这也是我们想要的,不是吗?
最后,我希望思维导图这一根线能在今后孩子们的阅读中,为孩子们绘宏图、通思维,彻底打通一条阅读上的康庄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