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自主游戏环境 提高幼儿游戏水平

2022-03-03 23:21:56黄爱华
山西教育·教学 2022年2期
关键词:娃娃建构创设

黄爱华

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幼儿在游戏中探索学习,增长见识,自主发现,获得知识与技能的提升。《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因此,教师要因地制宜,合理开发资源,为幼儿创设自主游戏环境,促进幼儿各方面和谐发展。

一、根据幼儿园实际条件,合理创设自主游戏环境

幼儿的自主游戏需要环境的刺激,有特定的游戏条件,教师要根据幼儿园现有设施,合理安排自主游戏区域,使幼儿各方面能力得到全面发展。

1.创设自然状态下的户外游戏情境

幼儿园的室外有广阔的操场,有小树林、小山坡、小池塘、沙水区,教师要合理安排户外游戏场地,创设一定的游戏情境,以便于幼儿自主参与到游戏中。如,在室外的小山坡上,教师可以设置小树桩、小水沟,让幼儿练习在树桩上平衡走,跳过小水沟等,促进幼儿平衡能力与弹跳能力的发展。又如,在户外“小木屋”里,教师可以适当投放一些锅碗瓢盆,便于幼儿开展“娃娃家”或者“小厨师”活动,将生活技能融入实际游戏,锻炼幼儿的身体协调能力,提高幼儿的交往能力。这样的游戏情境创设是自然的、不刻意的,能让幼儿在游戏中发展多种能力。

2.适当保留上一次的主要游戏痕迹

在建构游戏中,为了下一次有足够的建构材料,一些教师常常在游戏评价过后,直接拆掉幼儿辛苦建构的成果。其实,对于幼儿来说,建构是一件持续长期的过程,需要每天努力一点点,不断地丰富“建筑”,使之不断变得“完美”。因此,教师可以进行持续性的游戏观察,了解幼儿的实际需求,决定下一次的游戏材料的投放,通过不断丰富建构材料,满足幼儿在游戏中的需求,使他们的作品变得“完美”。

3.为幼儿提供充足的游戏时间与空间

《幼儿园课程游戏化项目实施要求》明确指出,教师要“打破以集体教学为主的活动形式,落实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理念,确保幼儿有充分的自由游戏时间”。在幼儿园中,幼儿入园进班可通过人脸识别系统自主签到;在自主进餐环节,幼儿根据需要自己决定进餐时间。除了集体活动外,幼儿的时间都可以自己做主。如,幼儿可自己选择进某一个游戏区域,这样既可以选择新的材料进行游戏,也可以延续上一次的美术、数学、建构游戏,继续探索性地学习。在游戏过程中,教师要摆正自己的位置,不多加干预,要勤观察、勤思考,做幼儿游戏的支持者与引导者。同时,教师要根据教学主题内容,不断丰富区域游戏材料,让幼儿在自由、自主的环境中,不断参与学习探索,促进幼儿创新思维的发展,让幼儿自我发现、自我建立自信心。另外,教师也可设计一些能够灵活改变活动场地的游戏,让幼儿在室内和室外游戏场地相互交叉开展活动,满足幼儿游戏活动的需求。

二、提供创造性的游戏材料,激发幼儿自主游戏兴趣

《幼儿园课程游戏化项目实施要求》明确指出,教师要“确保尽可能采用游戏化的学习方式,确保自由、自主、创造、愉悦的游戏精神得到彰显”。幼儿自主游戏环境的创设离不开游戏材料,自主游戏材料要以能开发幼儿思维,调动幼儿探索的兴趣为前提条件。

1.投放适宜的游戏材料,注意材料的可操作性

在幼儿自主游戏活动中,适宜的游戏材料非常重要,它对于幼儿来说应具有启发性与可操作性。如,在数学游戏中,教师投放高矮不一的娃娃玩具和排序卡片,幼儿在玩的过程中会发现这些娃娃都是一样的,只是高矮不同。于是,他们根据排序卡片上的箭头,对娃娃进行从高到矮或者从矮到高的排序。当有顺序排错时,他们在发现后会主动纠错,进行正确的排列。当幼儿能正确进行高矮排序了,他们心中会升起自豪感与成功感,教师可以适时表扬,肯定他们的自主发现与自主探索,激励幼儿进一步的探索学习。

2.提供半成品与低结构材料,帮助幼儿建立自信

幼儿的游戏能力是有差异的,教师投放的游戏材料要注重幼儿的个体差异,使更多的幼儿通过自主游戏,建立自信心。如,在美术游戏区域中,教师投放了许多牛奶杯子和用牛奶杯子做成的娃娃半成品,幼儿在区域游戏时间,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水平选择合适的材料进行美术创作。一名幼儿动手能力较差,手指协调能力不强,剪刀的使用也不灵活,他看到半成品的牛奶杯子的娃娃决定继续完成,他用皱纹纸卷成娃娃的头发粘贴在牛奶杯子的上面,用粗麻绳子在瓶口绕一圈,做娃娃的围巾,再用细碎的彩纸粘贴在瓶身上,一个富有创意的杯子娃娃就诞生了。因此,自主游戏的创建应考虑到幼儿的个体差异,教师要适时提供一些半成品材料,这样既能让幼儿对游戏本身感兴趣,又能促进幼儿自信心的形成。

3.提供具有挑战性的材料,提高幼儿探究的积极性

幼儿有不服输的性格,他们对于已经掌握游戏技能的材料会不屑一顾,但是对于新的有挑战性的材料会积极应对。因此,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与幼儿的实际游戏水平,不断投放新的游戏材料,满足幼儿不斷增长的学习需求。如,在角色游戏《小超市》中,教师一开始用实物卡片代表钱,让幼儿在游戏中练习目测能力,提高幼儿的计算水平。随着幼儿数学水平的增长,教师将实物卡换成点点卡,提高幼儿的抽象思维能力。当幼儿对数字感兴趣时,10以内的1元、2元、5元、10元自制卡片诞生了,幼儿自己尝试设计游戏钱,并将之应用到游戏中。在收银环节,计算能力强的幼儿主动担任收银员,负责钱与物的结算。这样,幼儿在角色游戏中可以不断接受新的游戏信息,提高了幼儿探究的积极性。

另外,幼儿的自主游戏建立在丰富的游戏材料基础上,教师要为幼儿提供足够的可操作性的游戏材料,鼓励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提高幼儿的自主参与度,促进幼儿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发展。

三、将游戏的权力交给幼儿,赋予环境一定的自主因素

自主游戏并不是教师就放任不管,也不是幼儿无序放肆地玩,而是幼儿在教师创设的游戏环境中,自主学习与探索,自我获得的过程。教师创设的游戏环境应具有一定的暗示作用。如:在阅读区,教师在进区指示牌上,用幼儿一看就懂的画面提醒幼儿要注意安静,不打扰他人阅读图书;在美术区醒目的位置,游戏区域指示牌上有明确的标识,提醒幼儿美术游戏结束后,要将桌面上的笔、剪刀等工具收拾整理好,方可离开;在自然角,教师设置有“植物生长记录表”,提醒幼儿注意观察植物的生长变化,并及时记录;在科学区,有“我的发现”记录表,幼儿可以将自己的发现用画面表示出来。不管是记录本、区域提示卡或者游戏规则等,都可以由幼儿自己设计,教师可以适当指导与提醒,这样,将游戏的权利真正还给幼儿,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游戏。

另外,自主游戏还可以在特定的区域根据相关物品数目的设置,使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自主调节参加游戏的人数,通过幼儿自己进行游戏的规范行为,有效提高幼儿的规则意识。在自主游戏环节,当幼儿遇到困难,教师要发挥幼儿的自主能动性,引导他们自己解决问题。当幼儿在探索过程中出现错误或反复时,要耐心去等待他们找到正确的解决办法。

总之,幼儿自主游戏的开展,不仅需要教师根据幼儿实际需求创造性地投放各种材料,满足幼儿的不断增长的探索需要,而且要将游戏规则、游戏要求渗透游戏小细节,给幼儿以暗示,让幼儿在自由的氛围中,不断发展创造能力、探索能力和思考能力,以发挥游戏的教育价值。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安市明道幼儿园)

(责任编辑  岳舒)

猜你喜欢
娃娃建构创设
消解、建构以及新的可能——阿来文学创作论
阿来研究(2021年1期)2021-07-31 07:38:26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甘肃教育(2020年8期)2020-06-11 06:10:20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建构游戏玩不够
三个娃娃一台戏
简易娃娃床
紧抓十进制 建构数的认知体系——以《亿以内数的认识》例谈
娃娃家
娃娃画报(2015年2期)2015-04-02 04:3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