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小平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进,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已经成为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新课标指出,数学思维的培养是数学教学总目标的核心内容,对于学生的数学素养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意义。而究竟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是摆在每一位小学数学教师面前的一道难题,基于此,本文就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路径进行了详细探讨,以期能够给广大教师同仁提供一些借鉴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思维;培养路径
《论语》有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深刻阐明了思维培养对于学生学习的重要性。在新课改旗帜下,核心素养教育已经成为小学数学教学的中心任务和目标,而若想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首先要做的便是数学思维教育。这也要求我们在教学实践中,要通过教学方法与思路的创新去引导学生思维发展,为他们铺设好一条数学思维培养的路径,从而在保证教学有效性的同时,让他们能够积极思考、快乐学习和全面成长!
一、创设问题情境,推动思考培养
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大多缺少良好的思考和联想能力,如果我们依然秉承言语式教学模式的话,他们很难获得好的学习体验,数学思維也难以获得好的培养。对此,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应当把握学生的思维特点和学习特点,积极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来优化数学课堂,让学生能够在问题这一师生最直接、最有效的互动支撑点的推动下,获得更多思考分析的契机,从而获得数学思维的发展。例如,在讲授“加法”的知识点时,为了让学生明白“5+2=?”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创设一段“小松鼠过交朋友”的动画故事情境,引发他们的思考、联想和分析:“森林里住着一只小松鼠,非常喜欢交朋友。有一天,它在树上吃松果,路过一只小兔子,小松鼠见了非常高兴。于是就给了小兔子5颗松果并和它成了好朋友。过了一会,小兔子把小松鼠给的松果吃完了,于是小松鼠又给了小兔子2颗松果...”这时,我们可以提问:“小松鼠一共给了小兔子几个松果呢?”指引学生思考,并结合板书绘画的方式让学生明白其中的加法运算关系。在此基础上,我们还可趁热打铁,追问学生:“谁能把‘3+2=?’编一个故事?”并让学生思考回答。这样不但能够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还能为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提供良好助力,可谓是一举多得。
二、融合生活元素,促进思维延伸
众所周知,数学知识都来源于我们的生活之中,它源自生活并且服务于生活。在小学数学课本当中,任何一个知识点都能在生活中找到原型与缩影。所以,在教学实践中,如果我们能够将生活元素融入数学课堂的话,便可以为学生搭建一个数学教学和实际生活之间的桥梁,使他们能够在生活阅历、生活经验的辅助下,更好地掌握、理解和学习数学知识,从中获得思维能力的发展,进一步提高他们思维的延伸性、应用型和实践性。例如,在讲解“小数乘法”的知识点时,我们便可以依据教学内容,引入一个具有明显生活特色的思考题。具体来说,我们可以将一个橘子和一个苹果拿到课堂当中并且告诉学生:“同学们,今天我拿来一个橘子和一个苹果,他们的价格分别是1.6元一个和1.3元一个。如果我们班一半人买1个橘子,1半人买1个苹果的话,需要花费多少元?”接着,为学生留出一定的思考时间并让他们进行抢答。而对于回答最快、最准确的学生我们一方面可以让他们说一说自己的方法;另一方面还可奖励他们一个水果。最后,我们再与学生一同分析有几种算法、哪种算法最简便,从而强化他们的小数乘法认知。通过以上形式的教学设计,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他们知识运用意识,对于他们数学思维的发展将大有裨益。
三、注重实践引导,引领思维创新
俗话说,“手是脑的老师。”在教学实践中,如果我们想要落实数学思维培养目标的话,必须要懂得“理”与“实”的结合,懂得让学生通过活动来进行思考分析和动手实践,从而让他们能够更好地把握其中的思维脉络,快速构建起知识点的思维框架,同时引领他们的数学思维的创新性发展。例如,在讲完“折线统计图”的知识点时,我们可以指引学生以最近几次的数学小测试成绩为对象,来绘制一个“折线统计图”,在基础上,引领他添加一些自己喜欢的颜色与注释,并说一说自己近来的成绩变化情况、未来的学习计划等等。如此一来,便可以在无形之中达到强化数学学生认知和发展学生数学思维的双向教育目标,为学生数学思维的创新性发展以及数学思维的有效化培养奠基。
总之,以数学思维培养为着力点,切实做好课程教学设计以及教学模式的革新工作,已经成为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改革趋势。在新时期,我们有必要将数学思维培养贯穿于教学始终,不断运用新思路和新方法去打造一个指向于素质教育的数学教学新常态,进而为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以及数学素养的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姜萍.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9(42):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