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冬梅
摘要:近年来,我国科学技术发展迅猛,由其带动的传统行业、技术行业、教育事业也都迅猛发展,在新时期背景下取得了初步的改革成效。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高职思政课教师有必要创新教学模式,指引青年大学生的发展方向,培养其过关的专业技能与综合素质,让其更好地为社会稳定与国家繁荣贡献力量。首先,教师应当明确教学中存在的各类细节问题,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解决问题。其次,教师应当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与方法开展工作,争取构建出更高效、高质量的思政课堂。最后,教师还应当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落实立德树人与科学育人根本目标,以此方能够引领职业教育迈向现代化与信息化。
关键词:高职院校;思政教学;创新策略
第三次工业革命以来,新的教育理念与方法中渗透了“科技”色彩,先进的思想文化能够树立青年大学生远大的理想,先进的教学手段能力提高青年大学生的能力与素质。基于此,高职思政课教师应当明确教学目标,培养青年大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能力;还应当充实思政课教学内容,结合网络与数据库中的教学资源丰富思政课堂;更应当创新教学模式与方法,让微课教学法、IPAD技术教学法等广泛应用。只有这样,新的教育理念与方法才能够在高职思政课建设中长效作用,优化思政课结构、创新思政课模式,引领思政课程更上一层楼。本文以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策略的创新为核心展开论述,希望能够为一线教育者提供更多借鉴与参考。
一、明确思政课教学目标
进入高职校园伊始,就意味着每一位学生都开始了独立的生活,他们需要掌握生活的智慧与专业的知识,同时也需要学习政治思想、价值观念、职业道德等等,以此才能够快速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社会人”。高职思政课是影响学生思想道德与价值观念的重要基础,教师有必要明确思政课教学目标与重点,围绕学生主体、学生需求构建课堂模式,展现出高职思政教育的内涵与特色。例如,在教学“展示职业风采”这一部分内容时,思政课教师可以强调职业礼仪、求职礼仪、职场礼仪等方面的内容,争取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理解并应用到实际场景下。以此,高职学生能够深化对职业和自己的认识,从而在今后的职业选择与职业发展上产生更多思考。教师还可以结合真实的案例进一步分析具体内容,让学生感受到語言艺术对职业发展的影响和意义,引导学生扎实专业基础、强化实践训练,培育学生在复杂的社会现实中分辨主流和支流,让其初步能够辨别各种社会思潮的实际意义,从而构建其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提高学生的专业积极性学习兴趣。
二、充实思政课教学内容
高职思政课的教学内容有思想道德与价值观念等,思政课教师应当借助外力充实教学内容,让具有积极意义的、优质的教学内容更好地为思政教育服务。首先,教师应当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在课余时间内容学习新知识和新内容,争取教学与专业两手抓,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与素质。其次,教师应当整合信息资源与实体资源,用最便利的方式发送出去,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利用碎片化知识学习,这是充实思政课教学内必不可缺的环境。最后,教师应当完整教学环节,进行当堂点评和鼓励,让本就全能的学生戒骄戒躁,让基础扎实的学生负责教学素材的管理和应用。例如,在教学“依法进行生产经营”这一部分内容时,教师就可以选取一些打假的视频或新闻作为素材,启示学生依法进行生产与经营,让学生的独立地思考和自主地实践。以此不仅充实了思政课的教学内容,还使得思政课教学模式逐渐优化与升级,从而能够引导学生学习《职业道德与法律》,树立人人都要坚守底线、坚守道德的生产经营初心。
三、创新教学模式与方法
传统思政课堂以黑板和教材为基础展开教学,思政课教师必须明确这样的教学模式与方法存在滞后性,而后向学校申报采买电子白板、投影仪、计算等设备,或者在学校基础设施建设较全的情况下申报维护和维修。基于此,教师才能够应用相应的设备与资源开展教学工作,让思政课堂更具有高效性与实效性。例如,在教学“弘扬法治精神,建设法治国家”这一部分内容时,教师就可以提前搜集法治相关的公开录像和视频,截取其具有教育价值的部分进行播放,为思政课堂提供丰富的素材,以此也能够构建出良好的学习情境,增强学生的课堂学习积极性。此外,教师可以在线上频道中发放案例素材,让学生在课余时间内也能够研究《教育法》《教师法》《民法通则》等法治内容,以此优化思政课教学模式,增强学生在思政课学习中的主观能动性。总之,高职思政课教师应当创新教学模式与方法,为提高思政课教学质量与效率进一步构思和尝试,争取构建出高效、高质量的思政课堂。
四、结语
总而言之,高职思政课对于青年大学生的思想与价值观念培养意义重大,高职思政课教师有必要优化教学模式,结合新理念与新技术为思政课注入新的活力,以此为青年大学生的思想观念成长提供有利发展条件。
参考文献:
[1]李春梅,张蜀艳,周晓美,唐自慧,张德荣.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探究[J].科技创业月刊,2020,33(09):129-131.
[2]施璇.“互联网+”视域下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改革探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0,4(06):106-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