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池上镇中心学校 姜立勇
家庭教育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家庭是学生受教育的第一场所也是终身教育的场所。中国幅员辽阔,经济发展不平衡,尤其是中国西部地区,农村普遍贫穷,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儿童被放在家中由老一辈照看,使得学生从小缺少家庭教育。农村地区学生的教育问题就成为重点关注的对象,如何通过现有的政策解决农村学生的家庭教育问题至关重要。
很多家长由于生活压力所迫,无法亲自照顾学生,没有对其进行正常的家庭教育,并且随着农村劳动力的流动,留守儿童日益增多。留守儿童心理问题表现突出,家庭教育缺失问题严重,状况堪忧。家长的家庭教育观念缺失,过分地依赖学校,有的家长甚至认为,自己的责任就是送孩子上学,对他们的学习没有明确的规划和期望。
很多家长在家庭教育中过于关注学生的身体健康而对其心理健康并不关注,家长缺乏心理知识,无法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在孩童时期,父母与孩子的关系直接影响其早期心理培养;在青春期,学生最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如果父母没有处理好,很容易引发各种心理障碍。
很多农村的家长由于自身文化水平不高,不关注学生的行为习惯,更有一些家长为了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专心读书以取得更好的学习成绩,在家里不让他们做家务劳动,让其少参加集体活动,使得学生变得冷漠、不关心集体。
由于农村不少的家长没有参与学生学习的过程,由此对孩子存在愧疚,很多家长对学生十分溺爱,做不到奖惩分明,不知道防微杜渐,循序渐进。
农村的经济十分落后,导致很多家长为了维持生计不得不抛下子女去城里打工,将精力放在养家糊口上,以解决最基本的温饱问题,这就导致农村出现了大量的留守儿童。
很多农村家长的文化素质低,这就使得农村家庭教育的质量和水平较低,不适应现代人才的培养需求。首先,许多农村家长没有认识到知识和文化对子女成长的意义,没有意识到自己对子女的教育责任、义务,忽视家庭教育;其次,家长缺乏家庭教育知识,在无意识中对孩子进行错误的教育和导向,直接影响了农村家庭教育和素质教育。家长是学生第一任教师,文化素质高与低直接影响学生成长的好坏。
家庭教育至关重要,这就使得家庭中的思想观念对儿童来说也相当重要,但是在农村中仍然存在着“读书无用”的思想。虽然现在有九年义务教育,但是一个家庭培养一个大学毕业生,仍然要负担很大的压力。尤其是很多家长在看到已经挣钱养家的同龄人之后,就会为其灌输读书没有用的理念,使得很多学生深受其影响,在初中、高中还没有毕业就离开学校。
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是学生的启蒙教育,家长在学生的成长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相互统一、相互影响、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共同形成一个有机的教育体系。为了实现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同步,要求两者目标一致,并采取科学合理的方法,帮助小学生健康快乐成长。
解决农村问题还是需要改善整个社会的情况,缩小城乡的差距,使得更多的农民工愿意回到家乡就业,发展家乡。首先,需要政府进行统筹和引导,加大对农村经济的扶持,在我国“乡村振兴”的战略下,进一步发展农村经济。鼓励企业到乡村开展企业的建设,为农民工提供一定的就业计划;其次,改善农村的基础设施,关注乡村小学,对乡村小学的教育给予较大扶持,让学生能够在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中学习;再次,在法治的建设上,要加快农村户籍的改革,让农民工的子女可以跟随父母到城里就学;最后,通过网络、广播、互联网等平台,宣传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使得家长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同时也可以在社会上建立家长学校,对农村家长进行教育,教授其科学的方法帮助他们对学生的成长进行引导。
1.建设家校互动平台
学校作为儿童社会教育的主体,应该正确地认识到自身的作用与价值。学校要积极建设家校合作的平台,不定时不定期地开展家长会,利用节假日的时间开展家长会,针对在农村的家长,教师可以在农闲的时候下乡到学生家中进行家访了解具体情况。学校也要积极地支持班主任工作,为班主任提供相应的便利,主动争取家长对学校的积极配合。对小学生而言,他们的心理更加脆弱,在班级管理中教师尤其是班主任要发展自己的沟通技巧,不仅要与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还需要与学生进行沟通,缩小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深入地了解学生的心理情况,以便更好地与家长进行沟通。家校结合工作中,家长尤为要关注学生心理的发展,要提高家长对家庭教育问题的关注,教师在与家长进行交流的时候,要宣传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联合的重要性,教师要注意家长工作的实际效用,要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提高家长素质,侧重培养家长掌握现代家庭教育理念、现代教育的方法,更好地提高农村家庭教育的质量。学校教师应当重视小学生心理问题,定期开展留守儿童心理论坛,加强对小学生心理的保健,尊重学生的人格权利和尊严。学校要积极地开展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教师要用耐心和爱心开导学生以弥补家庭教育的缺失。对不同年纪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尊重学生个性化心理的发展。
2.开展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同步化培训
教师是学校启蒙教育的参与者之一,学校需要进一步完善教师的准入资质。教师的整体素质也关系着学生的成长,学校需要根据当前我国教师资质相关制度,对教师的准入资质进行优化:第一,需要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热爱教育事业,能积极主动地开展本职工作;关心学生的成长,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能正确处理和学生家庭之间的关系,创建良好的教育环境。第二,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掌握文化基础知识。第三,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包括卫生保健、心理与教育;具备组织游戏的能力,能根据学校的要求,结合本班学生情况,制定出有特色的教学方案。关注学生的日常行为,能够通过学生的一个小动作,理解学生外在行为所传达的内部信息。
1.提高家长对家庭教育重要性的认知
农村的家长要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完整的家庭教育功能会影响到学生的个性、心理的发展,因此要明确家长在教育中的责任和义务。首先,让家长认识到家庭是学生人生最重要的场所,如果缺失了家长的引导和对学校教育的补充,学生很难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其次,让家长认识到童年期是学生人生关键的阶段,最需要良好的家庭教育,需要家长陪伴学生一同成长。家长还需要提升自己的修养,以科学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教育,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家庭中同样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环境;最后,要改变家庭教育的方式,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要使得家长主动参与学校的教育,主动与班主任联系,对学生在学校中存在的问题,在家庭里耐心地引导。
2.创设出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能有效地缓解小学生的学习压力,并减少他们对互联网的依赖性,促使小学生心理健康成长。创设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家长与孩子之间相互理解,彼此互相关心。当存在异议的时候,家长尽可能采取民主的方式处理,当家长双方的教育观念冲突时,尽量不要在学生的面前爆发。与此同时,家长不能将工作压力发泄给学生,进而加重其心理负担,使其感受不到家庭的温暖与安全感。第二,家长要学会听取学生的意见,构建一个和谐的家庭氛围。伴随着小学生的成长,他们的身心会出现较大的变化,而且独立意识越来越强,他们对很多事情已经有了自己的想法,家长切忌利用自己的权威否定他们,不尊重他们的想法。家长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与其平等交流,鼓励他们说出自己的想法。对正确的观念,家长要积极进行肯定,对不正确的观点,需要及时纠正。同时,在这一过程中,还需要针对性地渗透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让他们的想法更加成熟。第三,家长要提升自身网络素养,树立终身学习与学生共同成长的教育理念。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家长需要积极提升自己的信息技术水平,尽量缩小与学生之间的数字鸿沟。对此,家长需要积极学习网络技术手段,了解网络上的时事新闻,针对自己不懂的地方可以积极向旁人请教,共同构建和谐的亲子关系。
在家庭教育指导工作中,采取家校联动模式的前提是目标一致。这一过程中,家长与学校要保持一致性的目标,拉近学校与家长之间的距离,提高双方之间的信任感。虽然学校的教育理念与家长的教育理念并不完全一样,但是最终目的都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与成长。在家校联动模式下,家长与学校应相互配合,形成家校干预合力,从而达到最佳的减负增效指导效果。
家校联动在促进减负增效指导工作过程中,最重要的是两者的密切合作。当学生出现心理问题时,最渴望得到家庭与学校的帮助与支持。在家庭与学校能相互理解与尊重情况下,可以构建一个相互平等且双向互动的沟通环境。除此之外,在家校联动过程中,理解与尊重能促使家庭与学校共同应对学生的问题,探索最佳的心理问题疏导方案,助力学生的健康成长。
在家校联动促进减负增效指导工作开展过程中,同心同向是核心。小学的减负增效指导工作是一项难度比较高且相对复杂的工作,无论是学校还是家庭,都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因此,家庭与学校需要达成一个共识:同向发力。当学生出现心理问题时,家长与学校能统一战线,切忌急于求成,应坚持求同存异,一起面对学生出现的心理危机。只有家校联动干预学生的心理危机形成一种向心力,才能更快更好地应对学生的心理危机。与此同时,向心力的形成也能帮助学生缓解心理压力,促使减负增效指导工作的顺利开展。
总之,处于经济落后,家长素质偏低地区的农村家庭教育需要社会、家长、学校共同关注,努力创建优良的家教环境,切实提高家长素质,优化农村家庭教育,充分发挥农村家庭教育的作用,充分发挥社会、家庭、学校的作用,从而提高学生的素养,更好地促进小学生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