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临沧市临翔区第一中学 鲁春丽
“听说读写”,既是四项英语基本技能,也代表了英语课程教学的四个着力方向。听说读写这四项基本技能并非孤立存在,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联结成一体。因此,如何将上述四项基本技能的培养“一体化”渗透、贯穿于每一个教学环节当中,向来是英语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探索方向。近年来,“核心素养”理念的提出和实践运用,就为在教学过程中“一体化”培养“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打开了“方便之门”。
近年来,“核心素养”理念成为英语教学研究的焦点。虽然对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不同的专家学者还存在差异化的表述,但综合王蔷、程晓堂等权威专家意见以及《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相关表述,本文将英语核心素养定义为“语言能力、学习能力、思维品质、文化品格”这四个方面的要求。
具体来说,“核心素养”理念要求教师依托阅读课文来培养学生说、写等方面技能,树立起依托教材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大教学观”,引导学生在阅读教材的同时有机穿插说、写两方面的训练,促使阅读过程中读、说、写三项技能的有机匹配和融会贯通,从而更为精确地达成学科核心素养的各项教学目标。同时,穿插运用多元化教学方法来优化课堂组织流程,穿插运用情景模拟、协作讨论、谈话诱导、任务驱动等教学方法,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精彩,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圆满地达成学科核心素养的各项教学目标要求。
本文以九年级英语Unit 5 What are the shirtsmade of?阅读课文“The Difficult Search for American Products in the US”的教学为例,来剖析“核心素养”理念指引下开展初中英语教学设计和课堂组织的方法及策略。
在九年级英语的第五单元,设置了一篇趣味盎然的阅读课文“The Difficult Search for American Products in the US”:一位赴美探亲的中学生康健,发现旧金山竟然充斥着来自中国的商品。康健所选中的篮球鞋、玩具以及其他多种物品虽然贴着美国商标,但其无一例外都是“made in China”。由此可见,“中国制造崛起并风靡全美”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就是“The Difficult Search for American Products in the US”这篇课文所要彰显的“文化理念”。
有鉴于此,笔者首先将这篇课文“文化理念”层面的教学目标设定为:通过阅读教学,引导学生切实感受到中国制造在世界范围内的普及之势,培养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语言能力”层面的教学目标是:能灵活运用“local”“avoid”“search for”“no matter”等生词、短语组织语句,描述中国商品风靡全美的原因;“思维品质”层面的教学目标是:能探寻、归纳“中国制造”商品遍及世界各地的原因,并尽量采用已学习过的单词和短语组织语句将其表达出来;“学习能力”层面的教学目标是:能通过寻找各段中心句梳理出文章大意,并借助小组讨论等方式深化对“中国制造”风靡世界这一现象的认识,构建课后作文的写作思路。
为了充分激发学生阅读课文的好奇心和兴趣,笔者在课前通过微信朋友圈向学生分享了一段用英语解说但含有中文字幕的视频,名为《网红博主“角角”在美国体验没有“中国制造”的一天》。在这段视频中,博主“角角”在美国洛杉矶为了尝试摆脱“中国制造”的商品,最后沦落到了无衣可穿(仅穿内裤,身裹绿布)、用手取食(因为杯、盘、刀叉都产自中国)的“生活”境地。而且,通过探访当地沃尔玛超市发现,99.5%的商品都产自中国。而一位声称自己只从精品店购物、家里没有一件中国制造商品的美国大姐,在“角角”深入其家中探访后,发现精品店卖给这位大姐的商品绝大多数也是“中国制造”,从而令后者大为震惊,不得不收回自己的宣言。通过推送这段妙趣横生的视频,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听力,而且促使其更为直观、真切地感受到了中国产商品在美国的普及程度,从而为其理解课文内容做好了铺垫。
在实际的课堂教学阶段,笔者首先带领学生通读课文,提示学生寻找并把握每一个自然段的中心句及其所表达的基本含义,进而归纳出“what each paragraph tell us”。在这一环节,笔者并未强调对生词和短语的解释,而是在带领学生通读课文之后,要求学生自行二次快速阅读课文来概括段意。这是因为,即使学生掌握的英语词汇量日益增加,但在相当长的阶段内都会在实际阅读中遇到生词障碍。所以,日常教学就有必要培养学生“带着生词”阅读的能力,以便他们从上下文语境中推知生词含义,从而培养其自主性的英语阅读学习能力,进而达到强化学习能力、提升思维品质的双重教学目标。
当学生通过快速阅读汇总出各段大意之后,笔者即引导学生归纳课文中心意思:Americans can no longer leave the goodsmade in China。然后,笔者将话锋一转,引导学生思考如下问题:Why do you think so many products in America aremade in China?在这里,为了强化学生的语言表达,笔者系统地解析了“local”“avoid”“search for”等生词和短语的含义,进而通过引导学生展开分组讨论,引导学生集思广益,归纳出如下答案:Production costs in China are lower and there is a big labor market,so it's hard to avoid Chinese goods in the US any more。这样,借助互动交流、协作讨论等方法,有效地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和逻辑思维能力,从而达成了优化语言表达、提升思维品质的双重教学目标。
而后,笔者在上一个问题探讨基础上,又向学生提出了新的问题:How do you feel about this?并鼓励学生展开协作、讨论。当学生表达了对这一现象的自豪感之后,笔者播放了另外两段视频“日本人挑战没有‘中国制造’的一天”以及“德国人所做‘假如世界没有中国商品’的实验”这两段视频(英语中字),借此向学生传达这样的理念:不仅是美国人,全世界都已无法离开中国商品了。然后,拿出美国自由撰稿人萨拉·邦焦尔尼《离开中国制造的一年:一个美国家庭的生活历险》一书,向学生宣读了她在书中做出的结论“没有中国产品的生活一团糟”。这样,就更进一步激发并强化了学生对中国商品风靡世界的自豪感。
紧接着,笔者引用一段论及自主科技创新的讲话内容:We should move from“Made in China”to“Created in China”,from“China Speed”to“China Quality”and from“Chinese Products”to“Chinese Brands”。借此指出中国制造业发展的远大前景,以期提升学生的民族自信心。最后,笔者播放Delacey的Dream It Possible这首歌曲,在歌声中结束本堂课的教学,也用歌声揭示了制造业创新、升级背景下“中国梦”必将实现的美好愿景,并要求学生以“My Chinese Dream”为题来构思并写作课后作文。这就比较圆满地达成了强化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这一“文化理念”层面的教学目标。
通过上文的论述不难看出,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树立“核心素养”理念的指导地位,就能从全盘的角度切入,高屋建瓴,统筹设计兼顾多项技能培养的教学指导方案。在此基础上,通过有机融合、穿插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来优化课堂教学组织,依托阅读课文这一“载体”,通过师生频繁互动来“一体化”地培养学生“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这样,就有望将课堂打造成一个贴近于英语日常语言运用环境的“生态课堂”,从而推动初中英语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