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梦迪
统编版八下第二单元的主题是“说明文”,由四篇阐释事理的说明文组成,分别是说明物候现象及成因的《大自然的语言》,分析联系得出规律的《阿西莫夫短文两篇》,富有文学色彩的科学观察笔记《大雁归来》和从地质变迁看历史足迹的《时间的脚印》。虽然都是事理说明文,但是涉及丰富的专业领域知识、严谨求真的事理阐释、分析推理的基本方法和发现思考质疑探究的科学精神,为学生学习“说明的顺序”提供了丰富的读写共生资源。
说明顺序主要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分别用于介绍事物发展、结构特征、介绍事理。但在实际写作中采取哪一种顺序,怎样有机结合,要视具体情况而定。统编教材初中语文读写共生日常写作研究按照教材的编写逻辑,创造需要说明的情境,明确说明目的和对象,提供合理的顺序支架,让学生在进行一系列由浅入深的写作训练“组合拳”的同时,学习应用分析推理的思维方法,激发科学探究的兴趣。
在说明文写作中,说明必须讲究顺序。时间顺序也好,空间顺序也好,逻辑顺序也好,本来就是客观地存在于事物的发展过程、事物的构造以及事物之间的联系之中的。任何一个事物都无法脱离时间、空间以及与周围其他事物的联系而存在。也正因为如此,选择何种顺序进行说明就成为作者的必修课。其中逻辑顺序的使用又是一个难点,是先总后分、从概括到具体,还是从主到次、从现象到本质,学生往往会无从下笔。
为此,写作日常课设计了多个围绕明确的说明目标进行片段写作的训练。比如在练习时间顺序时,支架的范例选段是阿西莫夫的《恐龙无处不在》第8段到第12段,文中准确给出了四个时间节点:“2.25亿年前”“大约在两亿年前”“大约在5000万年前”以及“到6500万年以前”,准确描述了大陆地形地貌演变的过程以及恐龙灭绝的时间节点,充分说明了恐龙足迹遍布世界的可能原因。在任务中,要求用时间顺序介绍电脑的迭代与更新。时间顺序是比较容易掌握的单线程的写作顺序,让学生通过查找资料,获得准确的时间信息,就比较容易成文。举一写作片段如下:
1946年2月14日,第一台电子管计算机在美国费城问世,这标志着电子计算机时代的到来。1956年,第二代计算机开始使用晶体和磁芯储存器。1958年,集成电路的发明使得电子元件可以结合到一片小小的硅片上,这一时期,操作系统也被运用到电子计算机上。到了80年代,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在芯片上容纳了几十万个元件,后来又将数字扩充到百万级。这得益于“半导体”的发展。到1958年,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个人计算机诞生了。
——崔铁成
其实对于电脑来说,发生演变的部分是相当之多的,比如显示器、主机、主板、外设等,如果将每一个时间节点都介绍一遍,显然是不现实也不合理的。作者选择以储存器的材料演变为中心,从电子管到晶体磁芯、从集成电路到半导体,主题明确,不会变成流水账。同时时间用语非常准确,但可以更富有变化一些,不要只用年份,一些相邻年份可以“X年后”的形式表达,又能表现出电脑更新演变的速度。
除此之外,写作日常课还着重训练了逻辑顺序的应用。逻辑顺序不仅要考虑事物本身的条理性,还要考虑读者对说明对象的认识规律。比如《说明的顺序(一)》中的支架是先描述一个实验再说明其原理,就是应用了“从现象到本质”的逻辑顺序;再如向老人介绍手机的五种用途,就需要应用“从主到次”的逻辑顺序,先说明主要特征,再依次说明次要特征。列举写作片段如下:
智能手机功能丰富,我们可以借助其完成许多事情。首先,我们可以用智能手机进行视频通话,仿佛对方就在我们身边。其次,我们可以用智能手机拍摄照片和视频,记录美好生活。除此之外,智能手机还是一幅“活地图”,可以指引我们去绝大多数我们想去的地方。智能手机也让购物更加便捷,我们可以随时随地用手机下单。最后,我们可以用它听相声、看大戏或读小说,享受休闲时光。
——崔铁成
作者抓住了老人群体对手机的需求,依次从视频通话、拍照录影、地图导航、网上购物和娱乐休闲五个方面介绍了智能手机的功能,语言简洁明了、通俗易懂。
顾文海说:“阅读说明文,要学会分析说明顺序。说明顺序是由被说明对象的特点决定的。”同理,在说明文写作时,要想把事物说清楚讲明白,除了抓住事物的特征、讲究说明的方法外,还必须合理安排说明的顺序。学会根据说明目标和说明对象选择说明顺序的使用,能为后续的“连招”打下坚实的基础。
观察日记是对各种社会现象和自然现象的观察记录。这种记录可以是完整的记人叙事,也可以是片段描写。根据观察的对象不同,观察日记可分为:察人、察事、察物、察环境。不同观察对象有不同的说明顺序。比如人物的穿着打扮、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主要用逻辑顺序;比如事情的起因、发展、高潮和结局等,主要是时间顺序;再如环境的布局、陈设、结构、变迁等,主要是空间顺序。
写作日常课向我们展示《大雁归来》的原文,从最容易把握的“时间顺序”入手,引导学生在两到三个时间点观察某一动物,并用文学的笔法描写其生活习性。文学笔法是指运用丰富的想象、联想以及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用活泼的形式、通俗的语言,把复杂的事情讲清楚。写观察母鸡的习性,若只用一句话写明观察结果—母鸡在午后会鸣叫,这则观察日记就会非常乏味无聊。我们看一个优秀写作片段,作者是如何描写的:
到了午后,母鸡便如怨妇一般踱着步,扯长了声音,在院子里幽怨地叫了起来,仿佛是受了多大的委屈一样。而恰好这时人们正在睡午觉,于是烦躁的人便起来打上两棍。只是消停不到两分钟,它又开始长泣起来,让人颇为无奈。
——崔铁成
作者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不仅写出了母鸡鸣叫的习性,更生动具体地写出了它的状态和给人的感受,幽怨的、绵长的、让人烦躁无奈的。除此之外,作者更是用特殊情况—下蛋后的母鸡的叫声,与普通母鸡的叫声进行了对比,完整了观察结果:
可下了蛋的母鸡就是另一种样子了,它拍打着翅膀,蹿上蹿下,发疯般叫着,前奏短促急切,尾声高亢热烈,恨不得让全世界都听到。
——崔铁成
作者运用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以及细节和动作描写,传递了观察者的情感,增强了说明的感染力。依照时间顺序让文章结构严谨自然,而生动的文学语言则让文章引人入胜、闪闪发光。
如果一篇说明文只是描述现象,说明事实,缺少分析推理,没有提出明确的结论,那么读起来将索然无味。写作日常课调选的《时间的脚印》一文,通过静态观察来发现现象,用动态分析进行推测,由果推因,逻辑清晰。
有一种很粗糙的石头,叫作“砾岩”。你可以清楚地看到,砾岩中包含着从前的鹅卵石(静态观察)。这说明了岩石生成的地方是当时陆地的边缘,较大的石子不能被搬到海或湖的覆盖着的岩层,它里面的物质颗粒却逐渐变细了,这是什么道理呢?这是因为地壳下沉,使原来靠岸的地方变成了海洋的中心(动态分析)。
——陶世龙《时间的脚印》
一篇优秀的说明文不仅仅是简单地介绍一人一物一事,更需要深刻丰富的价值内涵。学生也可学习《时间的脚印》一文中将历史思考和现实认识相融合从而推断结论的方式,使文章说理清楚,立意升华。
石头颜色的不同,也常常说明着地球上的变化。红色的岩石意味着当时气候非常炎热,而灰黑色常常是寒冷的表示(历史思考)。如果这里的石头有光滑的擦痕(现实认识),那很可能从前这里有冰河经过(结论)。
——陶世龙《时间的脚印》
除了严密的推理,简洁有力的结论也是一篇优秀的说明文必不可少的。如《时间的脚印》中“从‘死’的石头上,我们看到了地壳的活动”,独句成段,强调结果,使结论清晰明了,重点突出。
从静态观察到动态分析,结合历史思考与现实认识,从而得出结论,学生可以品味其中的逻辑顺序,灵活运用说明方法,培养从现象到本质、从特殊到一般的推理总结概括能力。依然以一优秀片段为例:
学校的外墙以大气的红色为主色调,但是仔细看上去,你会发现高高的外墙顶上有一道道竖直的白色痕迹,好像斑驳的汗渍(静态观察、现实认识)。这些痕迹是从哪里来的呢?认真思考不难明白,外墙长年累月地暴露在空气之中,墙缝之间的涂料难免因受到风化而变得松软,再加上雨水的反复冲刷,于是这些涂料便溶解在水里,然后顺着墙壁流了下来,形成了一道道的痕迹(动态分析)。
外墙之上的“汗渍”,见证了学校艰苦奋斗的辉煌历史(历史思考、情感升华)。
——崔铁成
作者通过静态观察看到学校外墙斑驳的现象,通过动态分析推理痕迹形成的原因,结合自己对于形成原因的现实认识和对学校的历史思考,最后一段同样用一句话“外墙之上的‘汗渍’,见证了学校艰苦奋斗的辉煌历史”作结,短促有力地陈述结论并进行情感抒发,完成了一段观察入微、逻辑严密、情理交融的优秀说明。从斑驳痕迹的观察中联想到学校“艰苦奋斗的辉煌历史”,更是情感态度上的一次升华。
需要注意的是,学生由于思维深度的限制,有可能强行拔高升华,显得生硬死板。教师要注意指导学生表达真情实感,做到有感而发。充沛的感情基于长久的观察思考的积累,而不是临时抱佛脚式的无病呻吟。
用清晰的顺序对事物进行说明,是写好说明文的基础和前提。很难想象,一个顺序都不清楚的说明文能把事物的特征说明白。写作日常课循序渐进,引导学生学会根据说明的对象和目标选择合适的说明顺序,能合理使用文学笔法使行文生动有趣,再结合深刻的历史思考和现实认识,为学生写好说明文铺平了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