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平台的建设研究

2022-03-02 13:39杨爱鑫刘爱国
邢台学院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理论课思政融合

杨爱鑫,刘爱国

(邢台学院,河北邢台 054001)

随着网络与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传输模式逐步从电脑客户端整合到以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设备为主的移动客户端,出现了大量以微博、微信、快手、抖音等平台为媒介载体的新媒体、自媒体,并深受广大青年学生喜爱。为更好吸引受众、提升传播效果,以报纸、杂志为主的传统媒体开始向数字化、网络化转型发展,逐步形成了传统媒体与网络新媒体融合发展的传媒新业态。在全面建设数字校园的背景下,借鉴媒体融合的思维和技术深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改革,对高校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有重要意义。

一、媒体融合及其对信息传播环境的影响

(一)媒体融合与融媒体

媒体融合是传统媒体和网络新媒体融合发展的一种传媒新业态,也是网络和信息技术在传媒业深度应用和发展的成果。综合现有研究成果,媒体融合的内涵可概括为两个层面:一是媒介载体和产品形态的融合[1]。在媒介和产品层面,媒体融合是以数字技术为手段,把文字、图像、音频、视频等不同媒介载体融合到一条信息产品之中,形成对同一信息内容的多感官刺激、增强信息表达和传播效果。在这个层面上,媒体融合的成果是以互联网为传播渠道的融媒体产品。二是媒体组织和业务流程的融合[2]。在组织和业务流程层面,媒体融合不是传统媒体组织和新媒体团队简单叠加、各自为政,而是借助互联网和数字技术将媒体生产流程从信息采集、加工、编排到产品审核、发布、传播深度融合重组的媒体运作模式。在这个层面,媒体融合形成的是以“一次采集、多元生成”为目标的融媒体生产中心,如2015年推出的人民日报“中央厨房”就是媒体组织融合的典型[3]。

综上可知,“媒体融合”与“融媒体”在概念上并无本质区别,“媒体融合”侧重描述媒介载体与媒体组织融合发展的动态过程,而“融媒体”则意指“媒体融合”产生的静态结果,包括融媒体产品和融媒体组织两重含义。

(二)媒体融合对信息传播环境的影响

随着智能终端和移动网络的普及,媒体融合逐步成为传统媒体转型发展的主流模式,正在从组织架构、业务流程到产品形态、传播方式等各方面重塑社会信息传播环境。

第一,融媒体产品已成为网络信息传播常态。当前互联网媒体中,无论是官方媒体、自媒体或社交媒体,信息产品融文字、图片、动画、音视频等多种媒介于一体已成为常态。融媒体信息产品在丰富受众感官体验的同时,也在改变着网络群体对信息的选择偏好。

第二,融媒体组织优化了网络媒体业态。融媒体组织的运行既保留了传统媒体制作团队专业、信息编审严谨的优势,又吸收了网络新媒体的传播快捷的优点。因此,融媒体组织的发展壮大,正在改变网络新媒体、自媒体形成的信息传播片面、失真等不良影响,有效提升了网络信息质量和网络媒体权威性。

第三,融媒体传播平台满足用户多层次需求。为增加用户黏度,大型官方或商业媒体纷纷推出综合性媒体客户端,实现了集视频直播回放、融媒体信息播报、图文深度报道、用户评论互动和往期资料查询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一站式传播。通过一站式传播平台,用户不仅可满足基本的信息需求,还可以进行留言讨论、点赞、收藏、转发等等各种操作,增加更好的用户体验和存在感,使信息传播更具价值影响力[4]。

二、融媒体环境下建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平台的重要意义

在融媒体逐渐占据网络信息传播优势的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借鉴媒体融合发展的新思维、新技术,建设具有融媒体传播功能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平台(以下简称“融媒体思政教育教学平台”),对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感和吸引力,更好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5]具有重要意义。

(一)融媒体思政教育教学平台是落实“大思政”理念的重要手段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存在思政理论课和学生日常管理互不交叉、思政理论课与专业课教学脱节多种问题,很难形成课内课外结合、理论联系实践的协同育人合力。借助融媒体发展的新思维和新技术,高校可以依托校园网建设一站式传播的融媒体思政教育教学平台。利用融媒体传播平台具有的业务互联、数据互通、协同应用等功能,学校可以有效破除部门之间“各自为政”的信息孤岛现象,充分实现教师与学生、理论与实践、内容与技术等教育要素的融合互通,统筹构建课内与课外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管理与服务结合、各部门分工协作的“大思政”教育教学体系。

(二)融媒体思政教育教学平台是深化思政理论课教学改革的得力举措

融媒体时代新热点层出不穷、新技术迭代更新,大学生获取知识信息的途径和社交方式都随之快速变化,网络上复杂多元的意识形态非常容易影响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及价值取向。传统的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内容局限于书本、教学方式自上而下、一对多单向讲授,很容易让被动听讲的学生失去学习兴趣。高校思政理论课改革必须及时贴近学生日常生活、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呼应学生对社会热点的关切,才能真正达成塑造学生正确价值观的教学目标。通过融媒体思政教育教学平台,思政理论课可以突破课堂局限实现线上线下全时空教学:教师不仅可以充分融合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不同媒介优势吸引学生对思政理论课的关注,还能借助评论互动功能及时收集和回应大学生普遍关切的热点问题,引导大学生辨别错误或扭曲社会价值的网络信息,在平等交流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输入学生内心[6]。

(三)融媒体思政教育教学平台是实现内容资源共建共享的有效保障

教育教学内容是保证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核心要素,教育教学内容资源的共建共享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内容资源大多分散无序,学校购买或本校教师制作的思政类课程资源通常发布在教务处或马克思主义学院网站供师生浏览,而图书馆收藏的思政类教学参考资源则必须通过特定检索系统才能访问阅读。此外,大量学生课外实践活动的图片、视频,以及校园媒体报道的先进人物事迹等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素材,散落不同部门或个人手中无法有效利用。建设一站式的融媒体思政教育教学平台,能有效汇集分散无序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内容资源,把这些原本“沉睡”在各部门的资源加工整理、建成统一的数据库,供全校师生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活动中随时调用。

三、高校融媒体思政教育教学平台的建设思路

(一)融媒体思政教育教学平台的建设原则

1. 协同共建原则

一站式的融媒体思政教育教学平台要求功能全面、结构复杂,其建设和运行都不是某个部门能独立完成的。因此,应该在学校层面统筹规划,组织教学管理、学生管理、马克思主义学院和图书馆、网络技术中心等多部门协商论证、合作共建。在建设方式上,很多高校可能不具备独立研发融媒体教育教学平台的技术力量,因此可以根据自身需求选择与技术公司合作开发或定制的方式实现建设方案。

2. 开放性原则

融媒体思政教育教学平台的设计理念和技术都要与时俱进:一方面,平台建设应充分考虑硬件扩展、功能扩展、应用扩展等问题,为平台更新预留相关技术接口。另一方面,平台运行管理也要具开放性,通过设置相关栏目供师生发帖互动、征集内容素材等,保证平台内容的动态更新。

3. 实用实效原则

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一线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参差不齐,开发平台系统应兼顾师生使用便捷的实用原则,提高教学平台的使用率和影响力。同时,平台的开发设计要尽可能选择通用的软件架构,便于后期的维护或更新,减少平台系统再升级的工作量从而降低成本。

(二)融媒体思政教育教学平台的功能设计

从满足“大思政”教育教学需求出发,高校建设融媒体思政教育教学平台一般应包括以下几项主要功能。

1.思政理论课教学管理功能

方便师生利用平台进行思政理论课在线授课和学习,是融媒体思政教育教学平台建设的基本功能之一。在媒体融合环境下,通过直播教学、多媒体课件播放、课程回放及研讨式学习等方式,既可以营造亲切直观的场景感、也能充分保证课余时间自主学习的效果。教学平台应该具备在线问答互动功能,鼓励师生共同创造平等、轻松的教学氛围,学生通过网络向教师寻求学习帮助,教师也可以对课程资源进行线上点评,进一步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个性化学习和知识探究。

2.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内容资源的展示与管理功能

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内容资源的展示与管理是平台应具备的第二项基本功能。一方面平台应具备融媒体作品的实时发布与浏览功能,承担宣传教育国家方针政策及校园文化的任务;另一方面,要开发后台数据库的资源上传、组织存储、检索下载等功能,方便师生运用不同载体的内容资源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此外,还可以链接学校图书馆馆藏资源、地方特色资源数据库、互联网相关学习网站等资源,为师生搭建通往各种数字图书馆、网络数字资源库的便捷通道[7]。

3.大学生课外实践活动发布功能

融媒体思政教育教学平台通过发布大学生课外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可以吸引学生对平台的关注和参与度,并通过积分、点赞等方式鼓励大学生主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生可以结伴参加、也可以自主选择平台发布的各种活动,还可以向平台提交活动照片、视频等内容资源获取积分奖励。

总之,融媒体思政教育教学平台应实现在线课程学习管理、课外实践活动管理、教学资源管理和网站管理等多种教育教学功能一体化的目标,通过一站式网络传播,实现对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理论与实践、内容与技术等育人要素有效联结融合。

四、高校融媒体思政教育教学平台的运行机制

高校融媒体思政教育教学平台,在运作管理上应该遵循“一体化领导、专业化运行、协同化育人”的“大思政”机制来运行[8]。

(一)构建统一领导下的分工协作机制

融媒体思政教育教学平台是学校整体育人工作的一个有机组成,其运行管理涉及多部门、多要素的分配重组,应该由学校党委实行“一体化领导”才能保障平台的有效运行。

第一,统一顶层设计,保证平台整体运行有效。高校党委可以成立“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平台建设领导小组”,根据学校总体育人目标确定平台应承担的任务职责,明确育人工作整体与局部、实体和虚拟的分工与协作[9],充分调动思想政治工作相关人员、设备、技术、内容等各方面要素融通组合,保证平台整体运行有效,构建线下与线上优势互补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第二,综合协调分工,科学界定平台管理职责。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平台建设领导小组”应该根据各实体部门日常职能,将融媒体思政教育教学平台按版块功能划归相应部门负责,将平台管理与各部门日常工作融为一体。(1)教务处负责思政理论课教学版块管理,组织马克思主义学院制定符合教学实际的具体运行规则并落实;(2)学生管理部门负责课外实践活动版块管理,分校院两级组建管理团队,建立大学生通过平台参与课外实践活动的约束激励机制;(3)宣传部负责融媒体宣传教育版块运行,整合校园广播、报纸和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各种新旧校园媒体,实现一体化的校园融媒体宣教报道;(4)图书馆负责平台内容资源数据库建设管理,收集各方面提交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内容资源,加工整理后建成供全校师生使用的全媒体资源数据库;(5)网络技术中心负责存储设备以及网络平台的技术支持和维护,制定有效的技术支持服务保障制度,为各分支机构和用户提供技术支持、咨询服务和业务培训。

(二)组建专业化的管理运行团队

坚持专业化运行是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和水平的关键[8]。融媒体思政教育教学平台各版块的管理虽然可划归相关部门负责,但平台内容管理更新仍需要组建相应的专业化团队。

融媒体思政教育教学平台虽然是一站式教育学习平台,但各功能版块运行管理所需的专业知识相差甚远,专业管理团队的组建应该在充分发挥思政理论课教师和辅导员骨干作用的基础上,纳入相关的专业人才。例如:课程教学版块团队,应该以思政理论课教师为主,适量吸收各专业课老师,以促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相融;课外实践活动版块团队,可以在辅导员队伍基础上招募适量学生党员和干部参与,方便组织学生积极参与;融媒体宣传教育版块,需要组建有媒体运行经验的专业人才团队;内容资源数据库的管理维护,则应该组建以信息资源管理专业人员为主的运行团队。

各版块专业团队都必须保证思政理论课教师和辅导员的充分参与,因为思政理论课教师有马克思主义学科理论高度,而辅导员是最了解大学生思想动态的一线人员,他们的充分参与是保证平台正确导向和学生吸引力的核心力量。

(三)建立协同育人的平台运行制度体系

融媒体思政教育教学平台的各版块虽然功能不一、内容有别,但其工作方法相通、育人目标一致,应该建立有效的交流协作制度,促进相互融通合作、形成协同育人合力。

1.建立运行团队学习交流制度

通过一站式的融媒体思政教育教学平台,原本联系很少的思政理论课教师、辅导员、校园文化宣教人员、图书资料和信息技术等专业人员被工作联结在一起。在平台团队的建设中,我们不仅要发挥不同成员的专业优势、各取其长,也要建立定期交流学习制度,促进不同角色的思想政治教育参与者进行更多交流体验。比如:面向融媒体宣教和内容资源管理人员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政策解读讲座,提升他们的理论素养和政策理解水平;针对专业教师和辅导员开展教育技术培训,提升其利用融媒体资源开展教育教学的能力等。这些学习交流不仅能促进大家在平台运行管理中更有效地合作,也必定会把交流学习的收获融入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促进协同育人目标的实现。

2.落实重点问题项目合作制度

对于协同育人上的重点难点问题,学校可以通过融媒体思政教育教学平台开展项目合作。一是思政理论课与专业课的合作。可以通过融媒体平台举办思政类微课比赛展播活动,思政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联合进行教学研究,交流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规律和经验,为课程思政积累丰富资源。二是理论教学与实践活动的合作。通过融媒体思政教育教学平台,可以推行思政理论课教师参与设计、指导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合作制度,也可以在理论教学版块邀请优秀辅导员定期开展学生思想动态专题视频讲座。通过平台项目合作,能有效建立多学科目标一致、多手段协同利用、教学相长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共同促进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社会价值观的形成。

3.推行全员参与的内容资源建设制度

优质内容资源是提升融媒体思政教育教学平台吸引力、实现教育教学目标的核心要素,推行师生全员参与的内容资源建设制度,是增强协同育人合力的重要手段。融媒体思政教育教学平台的内容资源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直接在平台发布的成品教育教学资源,包括课程教学资源和日常宣传教育资源;另一类是为成品教育教学资源提供参考的素材资源。除课程教学资源外,其他资源全体师生都能参与建设。比如:时政新闻、社会热点可作为讨论话题发布在互动交流版块进行研讨,社会课外实践活动的视频、照片可以成为思政理论课老师的教学素材,校园先进人物、感人事迹可制成融媒体报道在宣教版块直接发表[10]等等。

在内容资源建设中,要特别注重发动学生积极参与。平台可以通过建立学习档案、奖励积分等制度,激励广大学生从校园生活中收集制作各种文字、图片、视频等,为融媒体思政教育教学平台提供内容资源。因为学生既是思想政治教育对象、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的行为取向以及经验、兴趣、甚至“错误”等,都体现着重大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11]。对于学生来说,身边的人物和事件能作为教育教学内容出现在课堂上,会具有特别的亲近感。通过融媒体思政教育教学平台丰富多彩的活动,激发学生参与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全过程的积极性,是汇聚协作育人合力、实现总体育人目标的最有效方式。

猜你喜欢
理论课思政融合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新增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
“721”人才培养模式与高校思政理论课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