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聪娣 福建省厦门市前埔南区小学
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表演是一种独特而灵动的教学方式。它指的是学生在读懂文本的基础上将静态的文字转化为动态的演绎。阅读表演不仅能增添语文学习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还能增强学生对文本的感悟和体验,培养学生的语言表现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但遗憾的是,阅读表演的过程中往往出现目的模糊、标准缺失、评价单一等问题,以至于无法达成应有的教学效果。如何借助阅读表演引导学生在语言和表演中穿梭,真正促进学生深度学习语言呢?
阅读表演以生动活泼的形式深受学生欢迎,但在运用过程中却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具体表现如下: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阅读表演与一般意义上的戏剧表演有所不同,它是为阅读服务的,主要检测学生是否读懂、读好了文本。但是,许多老师对表演的目的含糊不清,常常“为了表演而表演”,只关注表演的形式,着力营造“欢乐”的学习氛围,却没有依据表演与语言的关系引导学生深入学习语言。如,教学统编教科书版一年级下册《动物儿歌》,教师引导学生根据儿歌表演小动物们的活动。教师指名表演,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热热闹闹地进行表演。表演结束,教师简单评价“真棒!”,接着进入下一个教学环节。阅读表演中,教师没有从学习语言的角度关注学生是否抓住“展翅飞”“捉迷藏”“造宫殿”“游得欢”“结网忙”等关键词演出了小动物们在夏天快乐生活的情景,也没有引导学生去体会和感受儿歌中“飞”“捉”“造”“游”“结”等动词的生动性和准确性,自然也就无法达到“以演促读”的效果。
阅读表演必须“深入阅读文本”“生动诠释文本”“带着自己的理解和感悟演绎文本”。但是,教师往往忽略了表演与阅读的关系,没有帮助学生明晰“怎样的表演是优秀的表演”。学生没有评价标准,就无法聚焦关键点深入文本品味琢磨,将文本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并通过表演呈现出来。大多数学生只是根据自己的浅层理解及以往的经验进行表演。如,教学统编教材二年级下册《寒号鸟》时,教师引导学生表演喜鹊劝告寒号鸟的情景。大多数学生带着“喜鹊很善良”“寒号鸟很懒惰”的模糊认识进行表演,但喜鹊劝说时一次比一次急切的心情以及寒号鸟每一次听到劝说后内心丰富的想法、得过且过的做法、越来越悲惨的结局却无法生动地表演出来。没有清晰的评价标准,阅读表演就变得无的放矢,无法促进学生的语言发展。
精准、适时的评价往往具有反馈、改进、激励和导向作用。而机械单一的评价方式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无法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在阅读表演中,部分教师由于害怕浪费时间或学生观点无法预设,剥夺了学生的评价权,只是简单地采用“生演—师评”的方式评价学生表演。教师评价也仅限于“很好”“太精彩了”“相信下次一定会表演得更好”等没有实质性内容的语言。这样,表演的学生往往失去了自我评价和自我反思的机会,其余的学生也失去了互相评价、发表个人观点的机会。学生也就无法真正激发学习兴趣,无法带着思考去参与或观看表演,也无法通过表演促进学生的深度阅读。
华东师大李政涛教授指出,阅读表演是“基于语言的表演、为了语言的表演、在语言中的表演”,它的目的是“通过表演理解、内化、催生语言”。基于这样的理念,教师针对阅读表演存在的问题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阅读表演的目的是基于阅读体验将抽象的语言文字转化为个性化的、形象的语言、动作、神态等,并通过表演深入理解文本内容,感受人物形象,品味文本语言。阅读表演的内容一般是教师精心选择的文本中有价值的语言,如文本疑难处、语言精妙处、文本空白处等。教师对表演的目的要心中有数,要引导学生对表演的重点做到“有的放矢”。如,统编教材第二册《小猴子下山》中,“掰”“扛”“摘”“扔”“捧”“抱”这些动作词是一年级学生理解的难点。“掰”和“摘”、“捧”和“抱”的意思容易混淆。于是,教师指名学生表演“掰玉米”“扛玉米”“扔玉米”“摘桃子”“捧桃子”“抱西瓜”的动作,表演前先思考:你怎样才能准确表演这些动作呢?表演时,其余学生认真观察:他表演的动作准确吗?说说你的理由。学生结合自己的理解,联系生活实际,在观察与评价中对这些动作进行了辨析,在演好动作的同时也体会到了动词的准确性。
教学统编教材三年级上册《司马光》时,为了更好地体会人物形象,教师引导学生依据文本想象故事情景:“群儿戏于庭”,这些孩子们可能会玩什么?怎么玩?……得救后,伙伴们又会说什么?做什么?指名表演时,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请同学们联系课文想一想他们的想象合情合理吗?符合人物特点吗?学生再次回到文本,联系上下文揣摩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和心理活动等,抓住关键词语思考同学的想象是否“合情合理”,表演是否“准确到位”。学生在“读—演—读—思”的过程中更加深入地体验了司马光遇事沉着冷静、善于思考的特点,进一步理解了文章的主旨。
为了目标的达成,教师要积极引领学生实现表演与文本的穿梭和来回,以演促读,以演促思,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
评价标准,是指人们在对一活动或事物进行评价时所采用的价值尺度和界限,它表明人们重视什么、忽视什么,具有引导评价对象发展方向的作用。[1]在阅读表演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明白什么是好的表演,让孩子去辨析、去揣摩,逐渐形成表演的评价标准。教学统编教科书二年级上册《狐假虎威》时,教师指导学生抓关键词“骨碌碌一转”“扯着嗓子”来感受狐狸面对老虎时的“狡猾”。老师指名表演,引导学生在观看中思考:你觉得谁的表演精彩?说说你的理由。学生认真观察、思考,针对表演中人物的表情、动作等与文本对照评价。老师还采访表演精彩的同学,让他交流表演的心得,如,一位同学从“骨碌碌一转”想象狐狸在危险的时刻马上想到用“老天爷派我来的”来骗老虎,表演时就有了“一边转动眼珠一边想办法”的表情;一位同学从“扯着嗓子”想象狐狸为了让老虎上当故意提高了音量,说话语气是不容分说的,这样才能更好地蒙住老虎。师生在讨论与交流中进行梳理,明确了“好的表演”要抓住关键词展开丰富想象,要联系上下文体会角色的心理活动,要通过动作、语言和表情演出角色的特点。教师再次请小组表演时,表演者根据标准重建,达到了很好的效果。
对于中低段学生来说,读者剧场是一种很好的表演形式。教学统编教科书二年级下册《青蛙买池塘》时,学生采用“读者剧场”的方式进行表演。教师请不同程度的两组同学上台表演,大家进行观察、比较与讨论,共同梳理出表演的评价标准:第一,语音要清晰,要读准文本内容。第二,语调有变化,要读出不同动物的心情。第三,表情要丰富,要体现不同动物的特点。第四,动作要恰当,要符合不同的动物特点。表演有了标准,学生就有了明确的努力方向。
在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引导孩子明确表演的评价标准,并通过多次教学内化标准,使学生在评价标准的指引下学会会表演,促进表演与语言的转换。
新的语文课程评价理念主张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和互动性,强调评价主体之间的双向选择、沟通和协商。[2]在阅读表演中,每个孩子既是表演者,也是观看者,还是一个评价者。他们通过表演努力读懂文本,理解文本,演绎文本,在内化文本中灵活地运用语言,同时,他们也在评价中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形成良好的交际能力。因此,教师要把更多的评价权还给学生,让他们有机会做出选择和评价,从而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促进儿童生命成长。
教学统编教科书五年级下册《摔跤》一课,在读懂课文内容后,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怎样才能演好小嘎子和胖墩比赛摔跤时的情景呢?师生共同梳理:1.要演出这场比赛“试探—对阵—摔跤—摔倒”的过程;2.要演出摔跤时的一系列动作;3.要演出嘎子和胖墩的形象特点。表演时,教师引导学生依据课文进行观察和思考:他们是否把摔跤的动作和过程都表演到位了?是否演出了嘎子和胖墩的性格特点?表演结束,学生先进行自评,交流自己觉得满意和不足之处。在互评中,有学生评价摔跤时“推拉拽顶”的动作表演非常准确,一气呵成,再现了当时紧张激烈的比赛场景;有学生评价他们演出了嘎子和胖墩不同的性格特点,文中写小嘎子“总想着使巧招”,感觉他很机灵,而胖墩看上去老实其实他很有技巧,是摔跤的高手,这些特点都演出来了;有学生认为他们在对阵时“走马灯似的”情景没有演好,两位同学的表演只是左右蹦来跳去,没有演出文中人物互相试探时的样子……在学生自评和互评的过程中,教师不断引导他们回扣标准,围绕标准进行有效评价。
通过师评、他评、自评这样的多元评价,学生深化了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对文本的语言和人物形象也有了更加深刻的体会和感悟。
阅读表演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提供了有价值的的资源。精彩的表演可以发挥“滚雪球”效应,让学生获取方法,迁移运用;效果差的表演可以引导学生“刨坑”,发现不足之处,探索重建思路。学生在评价不仅要明确“怎样的表演是好的表演”,也要进一步明确“如何让表演更好”,从而促进语言发展。
《寒号鸟》是一篇童话故事,内容浅显易懂,道理也容易理解。学生在理解内容后练习表演。教师指名表演后,学生围绕着“他们是否演出了喜鹊和寒号鸟的特点”进行评价。大多数孩子认为表演虽然完整,能让人感受到角色特点,但是故事情节比较相似,演得比较平淡,不够精彩。如何进行重建呢?教师引导学生回到文本中找出喜鹊两次劝告寒号鸟的相关段落,发现两次劝告的异同:两次劝告的经过相同,都是“喜鹊劝——寒号鸟回答——结果”,他们的对话很相似,像一首朗朗上口的儿歌,寒号鸟受冻时的叫声相同,都是“哆啰啰,哆啰啰,寒风冻死我,明天就做窝。”但学生也发现了两次劝告也有不同之处:喜鹊的第二次劝告更加着急了;天气越来越冷了,寒号鸟从“冷得发抖,大声叫着”到“冷得像冰窖,哀号着”。学生在比较中思考,不断想象、体验人物的内心活动。在重建表演中,学生有了更加丰富的想象和体验,不但演出了起伏的故事情节,角色形象变得丰满,而且对语言表达的特色也有了更深刻的感悟。
总之,教师要基于语言准确把握阅读表演的目的,帮助学生形成表演的评价标准并以多元评价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从而实现阅读表演丰富的育人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