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静海附属学校 王 洁
北京市第十三中学 吴 为
广东省深圳市盐田区云海学校 李 鹏
自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疫情的反复性、进化性和高传染性,涉及的范围之广,影响的范围之大,延续的时间之长前所未有,彻底打乱了人们正常的衣食住行。学生的正常学习生活受到了巨大冲击,在“停课不停学”通知的要求下,各级各类学校通过采取在线课堂教学的形式维持了正常的教学秩序,又最大可能地规避了疫情传播的风险。本文对在线课堂体育教学方面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
随着一段时间的在线课堂体育教学告一段落,笔者有了如下几点收获。
(1)在线课堂教学改变了传统教学的思想观念。在新冠肺炎疫情这一特殊背景下,教师要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应做到不断地学习新知识、新方法和新手段,不断提升自我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
(2)在线课堂教学提升了教学技能和信息技术水平。课件的制作是这次在线课堂教学中笔者收获最大的一个内容,之前笔者很惧怕做课件,现在学到信息技能,对笔者来说就是很大的挑战。虽然学到的知识有限,但对笔者来说是很大的收获,因此体育教师要多进行各方面的尝试,进行全面学习。尤其是抓住这次在线课堂教学的机遇,认真观看有关教学内容的一些视频,结合课程进行课件制作,从文字的处理开始,插入图片,融入背景音乐,设置放映方式。课件可以很直观地展示本节课的内容,高效率,大容量,也间接地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技能。
(3)在线课堂教学也改变了学生传统的学习方式。在线课堂教学这种新型的网络教学方式,由学生之前被动地吸取知识到现在的自主学习,认真探索,学生之间主动合作探究教学重难点这一现象成为时尚,使学生学习和生活方面在线上课堂的不断交流中逐渐进步。
随着在线课堂教学的学习和应用,笔者逐步能熟练运用该类软件,但在很多方面是感觉有所欠缺,如语言的表达、课堂管理学生等。在传统的教学方式背景下,教师以讲解和示范为主,学生能清楚地知道练习和学习的内容是什么。在线课堂教学就是从初步的尝试到了解,再到熟练掌握的过程,是在学生的实践中慢慢探索出来的,教师只是进行间接的指导。在线下体育教学中,师生能面对面进行直接交流;然而在线上教学中,师生之间却隔着一块屏幕,短时间难以达到线下教学的效果。
基于此,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对疫情背景下线上体育课堂教学进行探究。
在线体育课堂教学是体育教师通过电子信息技术将体育知识、运动技能视频图片以及锻炼方法传递给学生,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体育知识、锻炼身体,获取体育技能,教师通过网络和学生交流讨论的一种新型体育教学方式。前几年前就有人开始尝试在线课堂教学,但是随着近几年疫情的多次复发,尤其是本次疫情的突然暴发,使在线课堂教学这一教学方式得到了广泛应用。在师生不能回到学校的情况下,大部分学校必须采用在线课堂进行教学,加速了在线课堂教学的推广。这一教学方式具有跨越时空限制、覆盖面全、涉及范围广的优势,在现阶段这一特殊时期可以说是最好的教学方式。
在线课堂教学背景下的学习是一种多向的信息获取交流方式,学生在获取不同的学习内容时可以进行比较,集思广益、取长补短、深入理解和消化所学的知识,有利于对新知识的建构。这种教学方式使学生具有清晰的思路和较强的思考能力。学生学习动机呈现出多样性,学习压力因素各异,学生可根据自身的特点采取不同的学习方式。在线课堂教学这种教学方式对学生来说是时空的跨越,轻松的学习氛围有利于学生发挥自我主观能动性,在学习活动中相互启发、协作交流,学会交流与合作,有利于实现教育的民主化。
自开展线上教学以来,各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严格按照线下教学的规范标准,落实好备课、教研、评价、反馈等各个环节。其中,备课的要求是提前一周备课,每周一次教研,对过去在线课堂教学中遇到的问题进行针对性探讨和交流。为了快速寻求效果更好的教学方式,对学生在在线课堂上的表现及时进行反馈评价,学校专门做了学生课堂听课状态表,对每科教师,每节课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逐一进行记录,确保学生在课堂上高效学习。
对学生而言,在线课堂教学最关键的就是学习习惯,其次就是家长对软件的使用情况。在疫情常态化背景下,大部分与学校无关的社会职业属于正常上班,学生家长工作日到单位上班,只有长辈在家。然而,长辈对在线课堂教学软件的使用不熟练,无法保证学生的上课时间和效率。
(1)学生、家长不会操作电子设备,或者家长不能熟练掌握操作软件,很多家长在自己的工作中没有接触过这种教学设备,不能迅速掌握新时代产生的电子设备,在固定的上课时间段内不能熟练地打开,进而不能熟练地在上课过程中运用。因此,对电子设备的熟练掌握是进行线上教学的基础。
(2)通过教师对教学软件的使用情况来看,钉钉应用软件在很多方面来说是个不错的选择。每个软件都有其优、缺点,笔者尝试使用过直播方式、天天跳绳、KEEP软件等,发现这些软件实现画中画、频中频难度都比较大,而钉钉应用软件能在检查在线课堂学生的同时进行全程录像,实现跨越时空面对面的答疑,便于笔者进行讲课、展示、答疑等在线体育课堂教学。
(1)随时随地进行,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在线课堂时间的设定是和线下教学上课时间表同步,有时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微调,学校在线课堂教学有条不紊地向前推进,居家体育锻炼可以随时随地进行练习和教学,在线课堂具有可重复观看的录制功能,能无限次回放学习。
(2)在线课堂学习不需要下载,无须等待,可以快速获取学习内容。
(3)在线课堂有录制功能,可以反复学习,因此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学习的需要,重听或重学自己有疑惑的部分,从而更好地掌握教学内容,并能充分巩固学习内容。
(4)在线课堂学习能较好地实现个性化学习,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合理安排学习进度,根据自己的需求、知识背景、个人喜好、学习风格来选择学习内容,有效地增强了学习的针对性,从而提高了个人的学习效率。
(5)在线课堂学习方便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协作,及时地把自己的想法和他人进行沟通。
(6)在线课堂教师的PPT、教师的视频都可以通过共享窗口直接呈现在学生的电脑屏幕上,学生可以直观地看到,便于更好地理解。
(7)节省了上学路上奔波的时间,特别是在大城市里,父母带着孩子乘坐公交车或者地铁长时间奔波去上各种辅导课已经成为城市里的一道“风景”。然而,在线课堂可以帮助学生节省更多通勤时间。
(1)在线课堂教学中,教师难以关注到每个学生的情况,尤其是以身体活动为主的体育课。教师面向的受众太多,只能采取适合大多数人的方式教导,教学中缺少个体针对性。
(2)在线课堂教学中,运动场地条件严重受限,导致学生练习的欲望和探索的意识不强,继而教学内容受限。
(3)教师观念陈旧,突破意识不强。导、引、学、测、练、评等六环节教学法运用不完善,仅仅注重前三个,而忽视了后三个。
(4)学生居家自主锻炼的能力不足,家里是一个比较舒服和温馨的环境,容易使学生滋生惰性,自律性会降低,因此在家里进行体育锻炼,学生的自主锻炼意识不会很强。
(5)在线课堂教学中,碎片化的知识过多,未经教师加工和指导的知识,使学生难以系统、科学、全面地建立正确的动作概念和动作模式。
(6)体育教师在线课堂教学技术水平不高,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力不强,教师在线课堂教学管理力度不大,问题意识不够。
(7)教师创新意识不足,调动情绪不足。比如,课前、课中、课后,某些年级在上课前要求打开摄像头,但仍然存在个别学生不打开摄像头的现象,教师无法关注到学生课堂学习情况。
(8)教师的教学观念陈旧,担心学生无法利用好时间进行高效自主学习,导致学生难以获得自主学习的空间。学生不敢大胆地“放开手脚”,自主获取知识、查阅资料、自由交流讨论、探寻解决问题的答案。
(1)体育教师应大力提升自身的信息文化素养。“打铁还需自身硬”,体育教师应通过各种渠道,拓宽视野,帮助自身全方位提升文化修养和业务能力,树立终身学习意识。在当前信息多媒体日新月异的背景下,教师应熟练掌握和应用各种信息技术与手段。
(2)教师在线上体育教学的同时,应着力培养学生自律体育素养。对中学生来说,学生各项习惯的培养体现在生活中,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求学生时体现在方方面面,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学生的自律意识自然而然就培养起来了,所以说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自律意识是循序渐进的事情,不是一蹴而就的。
(3)无论教师是采用线上教学还是线下教学,在课堂教学中都要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随时进行提问,以便于了解学生的注意力是否集中,了解学生对本节课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
(4)认真做好小组合作学习,充分发挥小组长的作用,让每一个小组建一个学习群,小组成员可以通过群聊随时随地地讨论问题。每个小组通过群聊的方式在小组长的带领下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小组长负责收集本组成员的作业反馈,报送给教师,教师统一进行讲解。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检测学生是否在认真听课,并能及时回答问题。未及时参与小组合作学习的学生可能没有集中注意力听课,教师要了解具体情况,进行针对性的处理。总之,教师应时刻关注每一个学生在在线课堂教学中的学习情况,确保每一个学生保持高质量的学习状态。
(5)在线上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尽可能随时地对学生进行提问和互动,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动态,对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要及时与家长沟通,使家长时刻了解自己孩子的学习情况,共同探讨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增强家、校一体化的协同效应,帮助学生提质增效。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教师更应该肩负起社会责任,做好在线课堂教学,实实在在地让教学落到实处,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在进入后疫情时代后,教师应做好线上课堂教学和线下教学的衔接,停课不停学,隔空不隔爱。体育教师应认真做足各方面准备工作,使学生能更快速地融入线上课堂教学,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最终的教学目标。相信经过不懈的努力,教师能与时俱进,创新教育理念,丰富教学手段和内容,不断提升自身的体育专业素养;通过线上体育课堂教学,开阔学生视野,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充分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学习效率提高,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使之成为新时代全面的、综合性、创新型的社会主义复合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