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烟台市祥和中学 李园园
在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这一背景下,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已成为教育教学的一大重点。初中道德与法治是提升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主要课程,教师应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渗透“尊重学生、相信学生、依靠学生、发展学生”的生本理念,引导学生对课程知识与社会实践展开深入思考,全面发展其核心素养。
在课堂教学设计中,有效的提问是激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深入学习的重要方法。提问的目的是发现客观事物的本质。因此,提问的深度和有效性是保证问题质量的关键。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设计问题情境,提出恰当且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分析、理解,进而深入思考、解决问题。
例如,在“深深浅浅话友谊”这节课的教学设计中,教师可以结合教材中的案例,配合“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的漫画,设计如下几个问题:(1)友谊是否一定会天长地久;什么原因会造成一段友谊的改变;如果是你,应该如何处理一段变淡的友谊?教师向学生进行提示,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对方、环境或其他因素的变化,都可能造成友谊的逐渐淡化。学生根据自己的成长经历,也会发现一些好朋友会慢慢退出自己的朋友圈,同时会有一些新朋友不断加入。由此,教师启发学生对友谊保持正确的态度,既淡然接受友谊的淡去,又正确对待新友谊的产生。(2)友谊的小船翻了,真的是由竞争带来的吗?如果朋友赢,那么是否意味着自己输?你是如何处理和朋友之间的竞争关系的?教师提示学生根据自己的日常学习生活,思考考试成绩对友谊的影响,引导学生认识到朋友之间的竞争应该是良性的,应该在彼此欣赏、相互帮助和激励中共同成长。(3)只有满足朋友的任何要求才算是真正的朋友吗?教师提示学生再次回归生活,想一想自己的朋友是否提出过一些过分的请求,自己有没有答应?进而在问题的延伸中促使学生认识到:友谊不能违背做人的原则,只有相互监督、相互规劝的友谊才是弥足珍贵的。
在课堂教学中,组织学生进行互动沟通、深入交流是实现深入学习的重要环节。在核心素养指导下,学生自主发展的一个重要体现就是能自主表达个人观点,并能在开放的环境下积极开展倾听对话、深度思考,完成自主学习。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上,教师应积极构建开放情境,打破以浅层式寻找标准答案的教学模式,引发学生分享学习资料,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特别是针对同一个问题的不同见解,让学生在倾听与表达中深入交流。
例如,在“珍视生命”这节课的教学设计中,教师提出问题,并为学生营造开放的课堂氛围,鼓励他们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思考表达观点。
师:我们总是听到有人感叹生命的短暂。同学们,你们对生命的短暂有怎样的看法,我们应该如何珍视这短暂的生命?
学生A:父母经常叮嘱我要注意交通安全,不到危险的场所去玩。我遵守父母的叮嘱,保护自己的生命安全。
学生B:生活中的细节也会影响身体健康,我觉得应该改掉生活中那些影响健康的坏习惯,自觉养成积极健康的生活习惯。
学生C:我觉得珍视生命不仅仅是保持健康的身体、延长寿命,还应该包括提高生命的质量,如我们要在短暂的生命中做有意义的事情,不浪费每一分、每一秒。
学生D:我觉得珍视生命不仅要关注自己的身心健康,还要尊重别人的生命,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保护他人。
…………
在开放的课堂氛围中,学生可以尽情地抒发自己的想法,观点相似的学生可以更进一步地深入讨论,观点不同的学生可以围绕自己的观点做出详细解释和辩论,使不同观点发生“碰撞”,从而升华“珍视生命”这一话题。这样的课堂设计能让学生畅所欲言,强化学生对教学主题的思考和探究,促使他们从表面含义逐渐领悟深刻的思想,有效激发其认知情感,启发其智慧,最终有利于他们实现深入学习。
核心素养强调的是学生的终身发展,而合作精神与竞争意识是学生适应未来社会,实现自主发展的重要品质。在课堂设计中,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分组合作,并以小组为单位围绕话题展开竞争学习,对活跃课堂气氛、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促使学生展开深入探究十分重要。基于此,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上,为引导学生深入学习,教师应设计合作竞争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围绕话题深入探索,享受深度合作与竞争的乐趣,进而推进核心素养的养成。
例如,在“法律在我们身边”的教学设计中,教师引入“法律与道德在现实生活中哪个更重要”这一辩题,首先提出“正方观点:法律比道德更重要”和“反方观点:道德比法律更重要”两方观点;其次组织学生形成辩论小组,并通过组内合作的方式展开辩论。在两个辩论小组进行合作的过程中,教师指导各组学生进行内部分工,分别负责查找资料、提炼观点,安排好小组成员的发言顺序,以保证辩论的质量。
正式辩论开始后,两组“剑拔弩张”,强烈表明各自的观点。
正1:我方认为法律比道德重要,不是说社会不需要道德,良好的道德有助于法律执行。
反1:我认为只有道德不起作用时,才启用法律。
正2:所以说缺乏法律,社会不一定长治久安。
反2:我觉得法律在社会发展中只是一种暂时性的权宜之计。
正3:不管社会怎样发展,如果社会缺少法律,一些道德素养差的人,就会变得更坏。
反3:我认为道德的最终目标就是消灭法律。
正4:这位辩友,这只是你的一种理想行为,但事实上法律是存在的。
反4:我觉得道德是第一性的,法律是第二性的。
正5:法律管人行,防人向下。
反5:道德管人心,催人向上。
…………
在学生的辩论中,教师以裁判的身份维持辩论的秩序和方向。正、反双方利用丰富的资料佐证自己的观点,更深层次地探究法律与道德的关系。这样的教学设计不但凸显了学生团队合作的价值,而且体现了竞争对学生的激励作用,因此有利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深入探究与学习。
在初中阶段,道德与法治课程对培养学生的社会性具有重要价值,根据教育部相关文件要求,学校应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综合实践活动,促使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深入思考、勇于探索。基于此,教师应积极整合课程资源,组织学生走出课堂,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真切地感受社会发展中的问题,通过实践深入学习,升华情感,提升思想道德品质。
例如,在“我们的公共利益”一课的教学设计中,教师可以围绕“保护城市环境,维护公共利益”这一主题组织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探究活动,让他们在活动中完成如下任务:(1)调查当地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执行情况及空气质量等环境状况;(2)调查垃圾分类工作的推进情况,以及产生的影响;(3)调查垃圾回收循环利用的有效途径;(4)开展垃圾分类的宣传活动。学生经过团队合作,在教师指导和各方配合下形成翔实的调研报告,并以文字、图片、视频等方式呈现调查结果,从而形成综合实践活动的典型案例。这样的教学指导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亲自融入社会环境,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对社会问题进行深入调查和研究,全面发展核心素养。
综上所述,随着立德树人教育任务的落实,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探索研究也在不断深入,教育工作者应当积极整合课程资源,创新教学方法,启发学生深入思考,引导学生的行为方式,促使学生的道德与法治学习由“浅表学习”转向“深度学习”,最终实现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