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梅
(天津市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天津 300074)
融媒体时代的到来,带来了机遇更带来了挑战。对于中国期刊业来说,5G带来的不仅是速度,更是技术、方式方法,乃至思维观念的创新。中国的期刊人追赶着技术的进步,更要偶尔停下脚步,思索新时代下办刊的路径。
我国是期刊大国,但不是期刊强国。2019年,中国科协、中宣部、教育部、科技部联合印发《关于深化改革 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意见》[1]在全社会掀起推动期刊发展的热潮。国家推出了一系列评优、培育优秀期刊发展的政策及办法。期刊的主管主办单位更加重视意识形态工作,重视给予期刊发展宽松的环境与政策的倾斜,一流科技期刊的发展迈上了更高台阶。在这样的政策背景下,核心刊物以外的刊物(以下简称“普刊”)也迎来了发展的机遇期,一些编辑部积极投入人力物力创办新媒体,扩大了刊物的影响力,收获了更多的关注和稿源。但作为金字塔底层的众多普刊,得到的资源毕竟有限,在竞争激烈的稿源市场中,如何在夹缝中求生存,是需要更多办刊人需要考虑的问题。这关乎期刊的前途和办刊人的职业规划,是需要拿出勇气去面对的挑战。
《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蓝皮书(2020)》[2]显示,截至2019年年底,我国科技期刊总量为4 958种,仅次于美国(12 274种)和英国(6 214种)。我国核心期刊仅为期刊基数的一小部分,但其作用不容小觑,为我国期刊发展起到了领头羊、排头兵的作用。顶尖期刊决定中国期刊能走多远,普通期刊决定着中国期刊能走多稳、走多实。
中国知网数据显示:在网期刊总数11 387(含停刊数据)条,核心期刊总数2 024种,科技类核心期刊1 251种;学术期刊8 576种,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入选期刊244种。由此可见,普通期刊是期刊中的大多数。科技学术普刊对于科技工作者来说,更多是为了职称晋升、绩效考核、项目结题等。普刊是为了解决需求,与一流期刊承担传播中国科技事业成就、展示科技创新研究成果的作用不同,但也有一部分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作者由于评价体系要求,必须要在一流期刊甚至国际期刊发表论文,所以两者之间既有自身的特点,又承担了各自不同的职责。
多年来,很多普刊编辑部都致力于提升期刊的内容质量和编校质量,但由于稿源的问题,所刊发的论文学术水平有限。如何应对时代的发展做好期刊工作,如何更好地结合新技术宣传期刊以吸引优秀稿源,如何结合业务发展更好地服务作者,成为编辑部必须考虑并解决的问题。
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使宣传工作的形式更加丰富,而以互联网、手机为代表的信息接收模式成为人们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近年来的科普统计结果显示,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获取科学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于2020年9月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意见》,提出在全媒体时代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工作的重要性与紧迫性。各大期刊社开始了融媒体时代的数字化探索,纷纷建立了自己的门户网站(投审稿平台)、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号等,传统媒体的出版和宣传方式趋于多元化,以迎合大众的需求。以CSSCI统计源期刊为例,截至2019年4月,共有311种期刊开通微信公众号,占 CSSCI 期刊总量的54.8%[3]。到2022年,范围扩展到全国,可见各期刊社建立的新媒体数量之庞大。学术传播的发展进路逐渐拓宽,日渐形成了开放共生的传播生态[4]。但是,这一变革的结果并不尽如人意,建立起的网站、公众号由于经费、人力等限制,多疏于更新、管理,濒临闲置。
对于普刊来说,追逐期刊内容质量提升的同时,也在追求自身形式上的变革,建立的新媒体平台不在少数。普刊的人力更加有限,建立的微信公众号基本用于每期发布一条目录或编辑部的工作动态,与一些一流期刊的微信公众号建设相差甚远。以《中国给水排水》期刊为例,其运营微信公众号取得了很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在编辑部合理分工协作的条件下,对已经发表论文按照专家、工艺、题材等汇集成专辑,并在微店售卖。截至目前,该期刊已经成功策划出版了污水处理绿色工艺,人工湿地专辑、从雨洪控制利用到海绵城市专辑,北京建筑大学车伍和李俊奇教授团队在《中国给水排水》发表论文合集等。对于此种新媒体运营模式,相信大多数普刊都没有人力、物力支撑完成[5]。
“内容为王”是出版物谋发展亘古不变的原则。无论什么时代,以优质的创作内容为核心,向大众提供更权威、更科学、更专业、更多元的信息,才是社会主义媒体人文化自信的表现,也是融媒体时代的首要任务。
普刊虽然在学术影响力上始终比不上一流期刊,但不代表编辑部没有做过努力和探索。以《天津科技》为例,刊物2014年完成学术期刊转型,并进入国家首批学术期刊名录。在过去的发展历程中,《天津科技》多以综合性科技工作展示为主要刊载内容,转型之后,期刊以提升学术质量为己任,每期策划选题,投入编辑积极组稿,寻求好稿源,同时在行业内选聘审稿专家以及为刊物质量把关的终审专家。编辑部全体成员确立共同的发展目标,向提升学术水平努力。同时,编辑部面向各领域作者坚持社会效益优先,每年做科技论文写作培训工作。由于评价体系的限制,目前很多高质量的稿源投往国外或者国内一流期刊,几乎没有科研工作者选择普刊发表最新、前沿科技成果。在争取优秀稿源方面,普刊举步维艰。
相信大部分期刊行业的主编、专家都在研究如何在融媒体时代办好、办活期刊。如何改变现有的职称评定制度,如何将好的稿源留在祖国大地上,如何鼓励科学家认可自己的期刊并关注国内科技期刊的发展,是创办优秀科技期刊的关键。好的刊物或者说办好刊物不是没有规律可循,关键是带领期刊前进的人怎么去发挥作用,一个领头雁的目标便是整个编辑部的动力源泉。有了目标,让主流科学家融入其中,接触更好的作者队伍,使更多人关注期刊的同时推动期刊的发展,用最大的努力营造社会化办刊的氛围。
但大环境对于普刊并不友好。很多时候编辑部在向科学家、项目(课题)组、学者约稿的时候,多会被问及是否核心期刊。言下之意,核心期刊便会写一写,普刊就算了,因为写了也没有用,罕有科研人员愿意同普刊一起成长。在融媒体发展道路的探索上,普刊缺乏动力源泉。一是受关注较少。由于鲜有期刊为其主办、主管单位的核心业务,所以期刊编辑部获取的人力、物力支撑匮乏。二是被认可较少。从编辑工作角度看,普刊的编辑工作被认可较少。编辑从选题策划到付印出版付出了很多劳动,但由于是“为人做嫁衣的工作”,显示度不高。
在普刊的办刊人素质方面,也确实存在短板。由于目前编辑的职称、待遇等问题,青年科研人员很少愿意投身编辑事业。在我国,除几大出版集团外,多数期刊的主办单位为学会、事业单位等。在体制内单位中,编辑人员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在职称评定、选拔优秀等工作中不占优势。有些编辑部专职编辑很少,很多编辑部的青年编辑很少愿意花费精力去提升自己。这就导致在编辑队伍中断层较为严重,老编辑较多,年轻编辑较少,优秀且愿意付出精力去学习的年轻编辑更少。
未来世界市场的竞争是科技的竞争、人才的竞争,科技事业在国家一系列政策的支持鼓励下也将进一步发展壮大。对于科技期刊来说正是机遇期,大量科研创新成果的产生必然需要期刊平台将其传播出去。在融媒体时代,利用科技期刊自身的知识服务平台以及大量的优秀审稿人、专家、作者,完成资源的整合,打造专业化的核心原创内容。普刊在人力较少的情况下,可以优化作者群体,择选出优秀的作者将自己的作品深耕细作,形成可供互联网阅读的篇幅后请专家团队审核,再由编辑部发布。同时,对作者、作品、专家都进行分类,不同学科都有其带头人指导工作,最终形成属于普刊自己的知识数据积累。
稿源一直是普刊发展的重中之重。如今,科技知识的更新迭代速度极快,把握各学科发展热点、难点是期刊编辑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对于好稿源的追求更使得普刊编辑不能松懈。在编辑部建立的作者、专家数据库中,一方面,可以结合领域找特定专家投稿;另一方面,也可以找学科内比较优秀的作者,邀约其就新热点撰写文章,再请专家提出审核意见。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突发期间,很多期刊发挥了传播科学知识、提供专业信息的作用,不仅利用知网首发科研成果,还为医护工作者提供更多发文便利,推动了科研成果的传播,为疫情攻坚战的胜利提供保障。
融媒体时代,新的技术、新的成果不断涌现,新的传播模式层出不穷,对编辑部和编辑来说都是挑战。时代的发展更是对青年编辑提出了新要求,年轻编辑的进步与期刊的发展紧密相关,年轻编辑是期刊可持续发展的后备力量。编辑部只有注重青年编辑的培养,才能使普刊与时俱进,跟上时代的脉搏。
由于普刊的编辑多面临断层,很多年轻人在编辑部工作找不到自身的定位和价值感,所以从事这项工作的积极性不高。编辑部及其主管主办单位需要调整思路,在培养编辑的同时给予其重视,比如在一些评优、绩效场合鼓励并有所政策倾斜;在一些思路提供场合多肯定年轻人的想法,使青年编辑收获认可,利用其吸收知识与技术敏感快速的特点,运用创新思路推动普刊发展。
中国不缺高水平论文,也不缺学界大咖,如何与“国际期刊”竞争留住高质量稿件一直是努力的方向。专题组稿机制是提高与保持期刊内容与质量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6]。普刊编辑部建立编委队伍是提高刊物质量和完成社会化办刊的必由之路。编委可带来社会资源,也能完成领域的高质量稿件组稿和审稿。编辑部可根据领域热点寻找合适的编委和专家,由编委、专家负责当期稿件的组稿以及审稿专家邀约。
综上所述,无论是传统媒体发展时代还是融媒体时代,普通刊物都不仅是社会发展的产物,也是科技期刊领域不可或缺的一员。金字塔底部更多的是普通的科研工作者撰写的普通科技论文,需要普刊去传播自己的工作业绩。作为普刊编辑,需要做的是加强内容建设,与时俱进地丰富传播形式,培养更多致力于“为他人做嫁衣”的青年编辑,规范办好刊物,提升编校质量,在编辑稿件的时候更用心,提升作者论文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