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大学生劳动精神培育探析

2022-03-02 04:10林少婷
教育观察 2022年34期
关键词:培育劳动精神

林少婷

(广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广西桂林,541006)

一、引言

劳动精神诞生于广大劳动人民的劳动观念和劳动实践中,体现了一个民族、一个社会热爱劳动、辛勤劳动的价值导向和精神风貌。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1]在新时代背景下,劳动精神的内涵因势而新: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的新理念,传播劳动最伟大、劳动最光荣、劳动最美丽的价值观念。抓住“精神”的根本是培育时代新人,孕育时代新人需要培育崇高的劳动精神,时代新人的劳动奋进也在诠释劳动精神,要让劳动精神汇聚青春力量,培育一代又一代“四有”新青年,使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二、新时代大学生劳动精神培育的生发逻辑

(一)理论源泉:马克思主义劳动思想

马克思认为:“劳动创造了人本身。”[2]这充分说明了社会关系的形成发展以劳动为基础,社会历史的发展以劳动为动力,人类的生存和永续发展更离不开劳动这一重要实践活动。在历史浪潮中,无数劳动者推动社会进步、提升自我发展的劳动实践,形成了劳动精神,并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融入了时代印记。中国共产党人在不同发展阶段都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劳动思想为指导,立足中国发展现状,把鲜明的中国特色赋予劳动思想,实现马克思主义劳动思想的中国化,充分尊重与肯定了无数劳动者及劳动精神。因此,新时代大学生劳动精神培育,要接续弘扬马克思主义劳动思想,将其落实到劳动实践之中,以实现人民的生活需要,促进历史和社会的发展。

(二)文化基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牢固基础,离不开蕴含着独特价值观念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勤于劳动、善于创造是中华民族矢志不渝的品格。“民生在勤,勤则不匮”体现了勤于劳动是物质充裕、生活幸福的前提条件。[3]“业精于勤荒于嬉”意在告诉广大学子,学业因勤奋而专精,学术上的精益求精离不开持之以恒的辛勤付出。“赖其力者生,不赖其力者不生”“天道酬勤”“勤劳致富”表明劳动使人聪颖、进步,一个人的立身之本是劳动。万里长城、京杭运河、紫禁皇城,是劳动人民辛勤血汗的高度凝结与体现。辛勤劳作的中国人民历经五千年的历史长河,创造了举世闻名的中华文化,建成了举世瞩目的伟大工程。新时代大学生劳动精神的培育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文化基因,也必将继承中华优秀劳动文化、劳动品质,让中华民族吃苦耐劳、坚毅顽强的崇高品格得以展示,让中华民族继承传统、推陈出新的精神文化风貌得以体现。

(三)实践基础:中国人民的伟大劳动实践

总结和凝练历史长河中的实践,一种思想或理论的形成与发展才得以向前。伟大实践促进伟大精神的形成与发展,伟大劳动实践孕育伟大劳动精神。劳动精神的萌芽与发展来源于一代代中国人民在现实劳动实践中的坚持不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持续性发展与劳动精神这一精神支点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新时代伟大征程的开启,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要求需要全体中华儿女都积极投身伟大劳动实践。新时代劳动精神的提炼升华与新时代劳动实践密不可分,新时代大学生劳动精神培育也将汲取中国人民的伟大劳动实践的养分,并逐步发挥促进中国人民伟大实践的作用,促进新时代大学生致力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生动实践。

三、新时代大学生劳动精神培育的时代意义

(一)促进新时代大学生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担当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我们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4]新时代大学生所彰显的精神面貌与行为活动,代表着社会状态、国家未来和民族命运。学生的不懈奋斗需要劳动精神的指引,以消除颓唐荒废的精神状态,改变嬉闹磨蹭的行为方式。因此,新时代大学生劳动精神的培育既尊重新时代大学生年龄发展特征,又能够激发其斗志与活力的双重意义,让新时代大学生展现出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自觉投身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建设。

(二)助力学校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中指出:“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学生的核心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1]这揭示了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完善学校教育体系、培养社会需要的高层次人才的重要前提。可见,劳动实践可以作为学校德智体美劳教育、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检验标准,教育实践效果会体现在学生的劳动实践中。因此,劳动教育、劳动实践应被视为基础。劳动精神培育联结着劳动教育和劳动实践,与党的教育方针的基本要求不谋而合。新时代大学生劳动精神培育能够为劳动教育与劳动实践添砖加瓦,推动学校构建起更完备的教育体系,有利于实现“五育并举”的教育目标,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三)推进新时代大学生实现自由全面发展

新时代大学生劳动精神培育,对实现其自由全面发展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一方面,人类将每个人全面而自由的发展视为奋斗目标。人的成长过程就是逐渐摆脱对人和物的依赖,不断追求与获取自由全面发展的过程。劳动精神贯彻人的成长过程,能够带动人的劳动实践,从而自觉而自由地展开行动,逐步地摆脱对人对物的依赖,获得自由全面发展的空间与成果。推进新时代大学生劳动精神培育,将促进大学生自觉自主地参与实践,为实现自身自由全面发展打下基础。另一方面,“重视理论学习,轻视实践锻炼”的错误观念与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于教育实践中,这就使得部分学生更多地把所学所得、所思所想保留在头脑层面,而不付诸行动进行实践与检验,成为“理论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而新时代大学生劳动精神培育,能够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连接起来,促使新时代大学生在行动与实践当中更积极地展现自身能力,增强自身的劳动意识与能力,养成正确的劳动习惯,有效促进大学生自由全面发展的实现。

四、新时代大学生劳动精神培育的路径

(一)强化引导,调动“想劳动”愿景

行为的萌芽、进化与自觉需要多方的引导,新时代大学生的劳动自觉同样需要多方进行引导。从教师层面、父母层面强化引导,对增强新时代大学生“想劳动”愿景和劳动自觉,培育新时代大学生劳动精神有一定推动作用。其一,教师层面。教师的思想观念、言行举止会对大学生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教师要将马克思主义劳动思想入脑入心,并运用于实际,与学生一道真切感悟劳动在社会发展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提高自身的思想觉悟,将劳动精神的实质和自身的感悟主动地传递给学生。此外,教师还要树立学生全面发展教育理念,主动分享自身成长故事、劳动实践经历等,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唤醒学生“想劳动”愿景。其二,父母层面。家庭环境的影响是启蒙孩子的发端。劳动精神培育需要良好的家庭氛围予以支持。一方面,父母应更新劳动精神认知,以身作则,表现出正确劳动态度和行为,在“经意”与“不经意”间,给孩子灌输“劳动光荣”的正确意识,让孩子在父母标杆中感受到劳动魅力。另一方面,父母应多途径、多方法地给予孩子劳动锻炼的机会,让孩子在劳动锻炼中养成自食其力的基本理念与能力,体会劳动的幸福快乐。

(二)环境氤氲,保持“勤劳动”本色

环境对人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可以从社会和校园这两大环境入手使大学生保持“勤劳动”本色,发挥环境的积极影响。

第一,社会环境。社会良好劳动氛围的牵引能够为社会价值创造、个人梦想成真奠基。我国一贯倡导“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的社会文明风尚,积极营造热爱劳动的社会氛围。要充分利用新闻舆论工作这个重要切口,将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结合起来,通过树典型、赞劳模、夸事迹等方式,讲出好故事、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营造“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传扬社会主义劳动观念,以良好的社会氛围促进新时代大学生劳动精神培育。[5]第二,校园环境。新时代大学生劳动精神的培育需要校园环境作用的加持。一方面,通过张贴宣传标语、宣传先进事迹、采访典型人物等形式,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推动学生积极人格的塑造。另一方面,要注重发挥朋辈榜样正面效应。朋辈之间相处时间较长、情感交流较充分、性格特点相近,朋辈关系的特点对劳动精神培育会产生直接影响。为此,学校可以开展优秀学生、进步学生和先进团体的表彰活动,在学生之中营造相互学习、学有参照、行有标杆的氛围,激励学生奋发向上,保持“勤劳动”本色。

(三)加强教育,完善“悟劳动”机制

劳动精神培育、弘扬与践行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构建全员化、全过程、全方位的劳动教育保障机制。[6]一方面,要优化劳动教育机制,扎实劳动文化知识;另一方面,要与其他课程相融合,充分发挥课堂主阵地作用,以此形成教育合力,完善“悟劳动”机制,增强劳动精神培育的有效性。

首先,要优化劳动教育机制。优化劳动教育机制,有助于健全学校教育事业,也是加强劳动精神培育的题中应有之义。“五育并举”的时代新课题,意味着劳动教育要提上日程,加紧完善与建立。第一,学校要转变传统的教育理念。以满足学生全面发展为旗帜,使办学理念、学科建设、课程设置等围绕旗帜扎实推进,将教学观念向先进且全面的方向发展,突出劳动精神培养对学校教育的加持鼓励作用。第二,劳动教育要做到结合学生不同的心理特点和性格特征,合理规划、精心设计,用具有科学性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切实推动劳动精神培育。针对高校劳动教育内容更新迟缓、载体建设跟不上的现象,高校需要在课程体系中探索设立系列“劳动+”课程,如劳动社会学、劳动伦理学、劳动哲学、劳动经济学等[7],让学生参与劳动理论的探讨,提高劳动理论素养,在认知端增强对劳动的认同,从而激发学生内在的劳动驱动力。

其次,要深化劳动精神培育与其他课程的融合。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可以适当增加对全国劳动模范事迹的案例讲解,使学生厚植劳动情怀;在专业课中,不仅要加强专业劳动知识学习,还要对专业劳动技能进行有针对性的强化训练让学生掌握劳动技能;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通过先进成果会演,增强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促进学生落实劳动自觉。此外,在和不同课程的融合过程中,要主动开发利用专业课程中的劳动精神元素,实现马克思主义劳动思想输入课堂,将具有时代特征的创新劳动引入课堂,不断提高学生对劳动意义的思想觉悟,增强学生辛勤劳动的思想意识,从而提升学生劳动行为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四)落于实践,增强“会劳动”技能

劳动精神培育只有落于实践,在实践当中增强“会劳动”的技能,才可以使思想觉悟的升华和劳动氛围的营造真正发挥作用,这种实践需要包括校内主题活动和校外实践活动。

一方面,积极开展校内主题活动。培育劳动精神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大学生只有亲身参与才能真正获得。例如,如开展与劳动精神培育相关的讲座、演讲、辩论等活动;诚邀社会上的劳动模范、各行各业的杰出代表,到学校开展劳动精神培育的专题讲座;利用五一劳动节这一时间节点,组织学生集体观看国家领导人关于劳动节的专题讲话,提高对劳动重要性的重视程度;组织学生进行校园卫生清理,通过短视频平台记录与分享学生的劳动过程,让学生可以在网络上观看到自己及身边同学的劳动场景,激发学生的劳动热情,增强学生“会劳动”的技能。

另一方面,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校外实践活动。这不仅能够充实大学生的假期生活,让学生进一步认知和感悟社会,将所学知识与社会实际接轨,而且能够让学生在校外实践活动中加深对劳动的认识、对劳动者的共情、对积极劳动观念的认可。校外实践活动包括组织参与不同行业的专业见习、进行义务社区劳动、到工厂实地参观考察、对与劳动相关的社会热点问题进行宣传调查、敬老助残等志愿服务形式。每年寒暑假,各市的团市委都会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并广邀青年学子积极参与,如做高铁站的秩序引导员、礼让斑马线志愿者等。大学生的积极参与对活动有序、成功举办是有力支持,而大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也会潜移默化地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劳动情怀,提升自身的劳动参与能力,增强“会劳动”的技能。

五、结语

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重任在肩,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8]劳动精神的内化外显,将使新时代大学生紧握建设强大祖国的接力棒,在不懈奋斗中助力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建设。

猜你喜欢
培育劳动精神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拿出精神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热爱劳动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