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 红
(武汉工程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湖北武汉,430205)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于国家治理的高度,总结探寻高校治理的道路。特别是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从国家宏观层面全面总结了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全会明确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具体路径[1],对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具有指导作用。
目前,我国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研究主要集中在核心概念解读、中国大学治理模式、当前我国高校治理存在的问题,以及治理现代化实现路径等方面。现阶段研究没有针对不同类型高校的特点分类提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的有效路径。在国家“双一流”建设背景下,要思考地方高校应建立什么样的治理体系,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的现实路径是什么。地方高校治理体系的核心是制度,国家治理体系就是国家制度体系,现代国家治理体系是一个有机的、协调的、动态的和整体的制度运行系统。地方高校治理体系是以制度体系建设为核心,包括治理理念、行为方式、利益相关者及治理内容等要素在内的治理系统。
鲜明的指导思想是高校治理之魂。地方高校必须牢牢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保证高校治理的社会主义旗帜高高飘扬。
高校作为文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坚定制度自信。地方高校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大学,必须始终如一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在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基础上,总结高校的办学历史和经验,建设特色鲜明的地方高校。目前,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很多高校不加辨别地学习国外高校治理模式,移植到本校,不免出现“南橘北枳”的问题;部分高校没有认真总结学校自身的发展历史,凝练学校自身的办学特色和风格,导致办学定位不准确、办学特色不鲜明。
武汉工程大学(以下简称“我校”)是一所行业划转院校,坚持立德树人,秉承“格物明理 致知笃行”的校训和“艰苦奋斗 自强不息”的工大精神,紧紧围绕化工这一学科特色,立足湖北,辐射全国,服务行业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以“双一流”建设为契机,大力实施“质量强校、人才强校、特色强校、创新强校、文化强校”内涵式发展战略,经过近50年发展,成为一所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
我国高校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了地方高校在办学指导思想上必须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治理中的指导地位。高校是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前沿阵地,也是各种社会思潮活动最明显的区域,指导思想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高校治理的好坏,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办好我们的高校,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2]确保马克思主义在地方高校的指导地位,既能凸显和把握主流意识领域的话语权,又能与非主流意识领域划清界限,进而巩固地方高校全体师生的共同思想基础。同时,要自觉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融入地方高校治理,推动地方高校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2017年,我校出台《中共武汉工程大学委员会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施意见》,全面落实学校思想政治工作“7144”方案(7大工程,14项重要任务和4大保障措施)。2018年,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获批湖北省示范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基地。我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积极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构建“思政课程+课程思政”育人体系。出台《武汉工程大学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工作方案》,全面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进教材、进头脑、进课堂、进学科、进科研、进基层。为进一步发挥课程思政主渠道作用,2019年7月,我校积极策划、组织打造大型公开课品牌课程“加油中国”,学校党政领导及校内各学科知名专家、教授多次登台现场教学,该课程被《湖北日报》、中国教育在线、学习强国App等权威媒体平台多次推介,在国内产生了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是地方高校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地方高校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过程中,不仅要重视理论层面的学习,更要落实到实际工作中。我校牢固树立“以本为本”的本科教学中心地位,牢牢把握特色优势学科建设,构建“三全育人”体系,将建设目标和行动过程纳入学校年度目标任务考核过程中,以目标为指引,带动学校各方面工作全面发展。认真研究《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专家组审核评估报告》专家组意见,严格落实自我评估常态化,全面落实人才培养中心地位,进一步加强督导检查,按照“管、办、评”分离的原则,专门成立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中心,确保整改工作到位,取得实效,促进学校本科教学质量全面提升。按照国家和湖北省关于统筹推进“双一流”建设要求,确保学科建设龙头地位,强调学科和学位点建设一体化,制订《武汉工程大学“双一流”建设方案》,积极取得省政府支持,将化学工程与工艺纳入湖北省一流学科建设,争取学科建设资金。同时,以人事制度改革为突破口,激活人力资源。我校进一步将科教优势与人力资源优势结合起来,2021年6月实施新一轮岗位聘用与管理,全校专业技术岗位共聘任1200余人,管理岗聘任400余人,工勤技能岗聘任20人,其中,近400人向上晋升了1~2个岗位等级,调动了全校职工的积极性,为促进学校办学水平整体提升,推进学校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动力。我校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并结合学校实际制订符合学校实际的治理方案和制度措施,将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落地,弘扬了新时代教育的主旋律。
学科是大学的基本元素,学科发展是一所大学在国内外发展水平和地位的主要标志,彰显着学校特色。学科体系建设是凸显地方高校学术治理能力的关键。学科既是知识体系,也是学术制度,现阶段主要表现为学科科目、研究平台、学科团队等。地方高校需要将优势学科与区域经济发展结合起来,走特色化发展道路,与区域经济对接,加强学科平台建设,建设一支特色学科队伍。
一流学科成就一流大学,地方高校核心竞争力的体现是优势特色学科。培育和扶持优势明显、特色鲜明的学科,将为打造“学科高原和学科高峰”提供可能,借此发挥“学科高原和学科高峰”的辐射作用,带动弱势学科和边缘学科,最终实现以点带线、以线带面的治理目标。同时,地方高校应追踪国家高等教育政策,不断寻求新的学科发展增长点。2019年4月,教育部等13个部门在天津联合启动“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全面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提高高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3]地方高校面对这一重大学科建设顶层设计,应紧跟我国学科建设的时代特点和未来走向,布局新的学科增长点。
我校立足化学工程与工艺、材料科学与工程等传统优势学科,以鼓励发表ESI等高水平论文为指引,引导教师瞄准国际前沿展开相关科学研究,经过努力,学校两个学科进入ESI世界排名前1%,学校软科排名大幅度前移。
一流的学科建设需要有高水平的学科平台。学科平台是学科建设的各种技术设施、仪器设备、信息资源的制度性组合。为建设一流学科,地方高校需建设多学科交叉融合的高水平学科平台。学科平台要构建多元化的创新主体,吸引政府、企业、研究机构、大学、市场和金融机构等主体共同参与。要具备一定的规模性,避免单学科基础上的低水平重复,要有能力承接大项目,不仅要有雄厚的物质基础条,还要有鼓励创新、共建共享、优化资源配置的制度环境。学校依托教育部绿色化工过程重点实验室,发挥特色优势,瞄准学术前沿,强调基础研究,凸现技术创新,实现工程应用,在绿色化工领域解决一系列关键技术和共性难题,为湖北省绿色高效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面向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坚持需求导向和目标导向,搭建校内教学科研平台,促进专业和课程互相交叉和融合,打造一批专业和课程集群。提高资源利用率,打破资源配置上条块分割的局面,整合校内的分析测试中心、实习实训中心和人文社科基地。在此基础上建设省级工程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产学研合作联盟和高水平智库。学校积极对接国家和湖北省的发展需求,主动融入湖北省“51020”产业集群建设,发挥学校化工及相关学科特色优势,为湖北化工行业培养和输送优秀人才,为湖北省打造现代化工产业集群提供智力支持;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加强校地合作、校企合作,积极推进生物医药、新材料、先进制造等领域的研发创新,为发展循环经济、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贡献力量,为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做出更多贡献。
对接地方政府、大学科技园、行业企业,构建多主体参与共建的现代产业学院。将现代产业学院建成连接学校科研团队与产业集群的桥梁,形成人才培养和创新创业教育战略高地,打通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现代产业学院的成立既能拓展教师科研空间,延伸研究链条,又能精准地为企业创新提供智力支持和技术支撑。我校坚持产教融合、协同发展理念,与百度云等著名企业合作,建成了百度云人工智能实验室、蓝鸽-intel嵌入式人工智能实验室,提供30余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领域的理论教学和实习实训课程,与华为公司联合成立华为ICT学院和“鲲鹏&昇腾产教融合育人基地”,与中科汇联成立了人工智能研究院,与小米、金山、烽火通信等企业共建实习实训基地。2019年,我校面向国家重大战略发展和湖北省创新发展的需求,深入贯彻《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和《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推进“人工智能+新工科”的教育教学改革,成立人工智能学院,形成“人工智能+新工科”建设的新模式。
我校关注学生需要,探索“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建立以学生学习效果为导向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营造良好的质量文化氛围。促使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式学习,促使教师把教学质量作为使命,促使所有成员把质量作为内在追求,实现教学质量质的飞跃。
一流的大学需要一流的专业,一流的专业需要一流的课程。课程改革一向是各国教育改革的主战场。课程是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单元,是人才培养的核心。但课程改革涉及教师的切身利益,改革中常常会遇到难以想象的困难和阻力。地方高校应加强顶层设计,对标国家标准,将课程改革作为一流专业建设的根本,做到专业课程与区域经济发展、创新创业课程相结合,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相结合。
教师队伍是地方高校实现内涵式发展、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关键力量。《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指出,教师承担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的历史使命,肩负着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时代重任,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4]教师发展培训承担着提高教师育人本领的重要职能。我校重视新进青年教师岗前培训,选派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担任导师,对新教师实行传帮带,鼓励并支持中青年教师到国内外高水平大学攻读更高层次学位、访学或进修,帮助青年教师拓展专业领域,丰富专业知识,优化知识结构。同时,邀请国内教学名家来校开展教师工作坊、专题报告等交流活动,分享教学经验,传授教学技术,不断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在教师职业倦怠期重视对教师的心理疏导和培训。
高校党委是学校的决策机构,校长办公会议是执行机构,它们构成一种分权制衡关系。我校正在探索建立双属双向决策制度,党委常委会与治理委员会实行“双向进入,互为所属”制度,即党委常委会全体成员进入治理委员会,治理委员会的关键成员(如董事长、副董事长、秘书长)进入党委常委会,促进决策机构与执行机构的沟通交流。
基层组织是治理的逻辑起点,大学是一种“权力分散”“底部厚重”的组织,落实基层学术组织的自治权是改革治理方式的基本方向。[5]大学基层学术组织的表现及工作质量直接影响大学的生存与发展。因此,激活基层学术组织的活力是高等教育治理的目的和归宿。在大学治理体系建设过程中,应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充分论证下放哪些权力,如何下放权力。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之间的关系,其实就是学校高层和基层的权力配置问题。《高等学校学术委员会规程》要求在学校层面将学术委员会的权力从党委、校长的权力中独立出来,这是一种横向分权的逻辑。[6]我校改选了学术委员会,校长不再担任学术委员会主席,并提高了学术委员会教授的比例。
“要改革科技评价制度,建立以科技创新质量、贡献、绩效为导向的分类评价体系,正确评价科技创新成果的科学价值,技术价值、经济价值、社会价值、文化价值。”[7]只有科学的评价和监督,才能保证学校科学有序运行,实现高等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完成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立德树人的历史使命。不同学科的知识构成、研究范式和学术成果形式各不相同,每个学科有各自的评价体系、评价程序和模式。因此,在允许学科创新、科学探索的基础上,建立适应科学创新的学科评价体系尤为重要,没有科学的评价就没有科学的进步和发展。我校承担高校党委主体责任,强化制度建设,健全评价监督体系,把制度贯彻执行与健全评价和监督体系融入高等教育管理的全过程,推进依法办学,营造风清气正的校园政治生态,促进了学校高质量发展。
地方高校治理离不开治理文化的建设,将文化育人融入内部治理,既是推动高校发展的强大驱动力,又是创新高校内部治理的必然要求。地方高校应在高校内部治理理念的转变和治理结构的完善的基础上,建设符合教育发展规律的治理文化,优化高校内部治理体系。
地方高校要坚持立德树人,落实“五育并举”,以“五个思政”为抓手,完善育人体制机制,创新育人工作体系,加强育人条件保障,完善育人考核管理,健全“三全育人”格局,坚持为国育人,为党育才。我校贯彻落实教育部和省委教育工委工作要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学校“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出台《武汉工程大学“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实施方案》,以“四坚持一落实”为基本原则,实施学生思想价值引领工程,强化理想信念教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施“党旗领航,党章筑梦”党建工程,构建高质量育人体系;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实施“大健康”教育工程,精准帮扶,统筹办学治校各个领域,围绕人才培养新要求,不断完善工作评价标准,构建“三全育人”新格局。
1.提升教师专业素质,建立教师培训制度
大学作为知识传承和创新的学术组织,对其具有决定性的要素就是人才。一流的大学须有一流的人才支撑,高校要在双一流建设中充分发挥学术系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就要明确以下问题:高校是否拥有能够遴选和聘任杰出人才的制度体系?是否拥有给这些卓越人才提供一个受到尊重且能充分发挥其聪明才智的治理体系和文化环境?斯坦福大学前校长约翰·亨尼西认为大学治理最重要的因素是信任教师并与教师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如果教师对学校不信任,认为学校不尊重并重视他们的利益诉求,大学将一事无成。[8]因此,地方高校需要重视教师发展,不断提高教师的能力和业务水平,支持教师专业技能和教学技能的提升,帮助教师做好职业规划,突破教师发展的瓶颈,解决教师的困惑。
2.提升思想政治素质,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师德师风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高校不仅要加强教师自我修养,提升教师的高尚情操,更要激发教师关爱学生的仁爱之心,增强教师人文关怀和教师的责任感,最终实现教师的言传身教,在教书中育人,在问道中心怀天下。
我校根据“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师德师风主题调研结果,起草《武汉工程大学关于建立健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实施办法》,进一步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实行师德师风一票否决制,并与职称评审、评先评优、年度考核等直接挂钩,通过柔性教育与刚性约束双管齐下的方式,引导教师自觉加强自身道德品行修养。
一流的大学需要一流的制度。教育现代化首先是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推行良法善治,也就是依靠法律契约执行治理,在体系构建过程中融入法治的精神要义,强调规则意识和法治意识,从而达到更好的治理效果。[9]高等教育从管理到治理,一字之差,意味着现代大学治理体系需要提升法治思维能力。
1.建立以章程为牵引的内部制度体系
良法是善治的基础。大学章程是地方高校治理的基本准则。章程既清晰规定了政府与地方高校的治理边界,又明确了地方高校内部治理体系相关利益者的关系。地方高校需提升大学章程的法律位阶,充分发挥章程的治理作用。[10]法律效力的提升是发挥章程治理效力的重要影响因素。地方政府应积极回应地方高校,保证地方高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提高地方高校章程的法律地位,充分促进地方高校作为独立法人独立行使自主办学的权利和自由。
2.建立以信息化为基础的治理模式
21世纪是信息的时代,大数据、区块链等新技术不仅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领域,而且颠覆了传统的治理方式。地方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离不开新时代治理方式的现代化。高校治理信息化就是要发挥信息技术在治理中的价值,构建基于大数据的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等特征鲜明的治理模式。地方高校需建立基于数据支撑的决策体系、党建体系和行政体系,以信息化促进治理的透明化,促进治理的高效和公平及共同治理。
总之,地方高校治理体系的现代化建设需要在内外两个宏观治理体系的总体框架下,在全面构建内部治理体系的基础上,不断提高治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