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凡 郭鹏舒
(石河子大学石河子832000)
作为一种外来的艺术表达形式,动画电影在中国已有较长时间的发展历程,其间也涌现出一大批蕴含中华民族文化传统和时代精神内质的代表作品。从早期艺术片的创作模式到当下商业片的生产模式,国产动画电影既面临大好的发展形势,又有着自身转型的困境,市场的巨大需求与当前创作水平良莠不齐之间的矛盾仍然存在。一段时间以来,国产动画电影的观众被定位为“低龄化”群体,迎合此种观众定位的动画电影旨在激发儿童的观影兴趣,却存在情节简单、形式单一、内容缺乏创意等问题。面对市场化、商业化的电影制作机制,这样的定位忽视了较为广泛且相对稳定的观影群体,因此国产动画电影需重新考量当今观众的需求,拓宽未来的发展空间。2015年,田晓鹏执导的《西游记之大圣归来》票房接近十亿元、至今豆瓣评分仍保持在8.3 分,在“名利双收”的同时,这部电影所获得的成功也为“全龄化”动画电影注入了一针强心剂。所谓“全龄化”电影,即适合不同年龄层次观众观看的电影,其“无年龄差别”的定位,使不同年龄层次的观影人都可从影片中找到触动心弦的情愫或因子。《2016年中国动漫游戏产业年度报告》指出,在全龄段中,有两种主要的观影主体:一类是以陪伴为主的亲子人群,这类观影人群的特点是动画带动儿童,儿童带动父母,最后全家总动员;另一类是以90 后、00后学生为主的二次元人群,其主要年龄段为12 至25 岁,作为非亲子观影人群,这类受众正处于青春期,年轻而强大,对动画的依赖度较高,是日后动画品牌运营的潜在核心用户。①魏玉山.2016年中国动漫游戏产业年度报告[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17:279.对成年观众而言,最重要的是在观影过程中建立起动画与现实之间的联系,因而,恰到好处的叙事策略及表达方式可让他们探寻到深藏于心的某种情感。在这样的关联体系里,观众才能接受导演设定的虚拟世界,从而获得更满足、更愉悦的观影体验。如今,“全龄化”已成为市场条件下国产动画电影的新创作方向,动画电影的可持续发展需扩大受众群体。影片针对不同年龄段实现内容安排上的无区别化,目的在于突破画面表现和形式内容的限制去赢得更为宽松的生存空间。从某种意义上来说,2020年中秋国庆档的爆款动画电影《姜子牙》,是一部“全龄化”定位下的动画电影巨制,其故事情节和人物设定摆脱了《封神演义》中传统框架的限制,带有更多的原创性和当下性,从而为“封神宇宙观”的形成奠定了富有创意的基础。
当今社会,需求多样化已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常态,观众对动画电影的艺术呈现同样有了更多样的期待。一部动画电影能够被人们接受并看好,除了需要有带着几分“炫技”特征的动画效果,还需具备紧凑的故事情节,并表达深层的创作主旨和文化内涵。当然,电影故事的有序呈现离不开叙事结构这一重要载体。叙事结构并非杂乱无章,其有自身的内在逻辑和再现原则。“作为电影叙事结构的首要原则,时间向度问题涉及线性与非线性的二元对立关系。其中线性原则包括顺时性(开端、中间和结尾)、因果关系、人物认同、以动作事件为主和理性的意图与积累等,而非线性原则包括时序的颠倒或交错、非因果关系与偶发性、非认同、以感觉状态为主和非理性的本能与直觉等。”②游飞.导演艺术观念[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132.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动画电影离不开对各种艺术形式的汲取、消化与提炼。其中,电影的叙事结构和表达方式对动画电影产生直接的影响。与其他电影类型相似,动画电影的叙事结构分为线性、非线性和反线性。一般而言,动画电影以线性叙事为主,即把发生、发展、高潮和结局作为叙事次序:在故事的开始和发展部分,叙述故事发生的背景,埋下具有一定关联性的情节预设和呈现逻辑,同时将人物置于指定的位置,为展开故事情节做好铺垫;高潮部分通过故事情节的不断深入和层层推进,集中展现各种矛盾,并通过不同角色间的相互行为推动故事进一步发展;当打破平衡的因素被消解,故事也开始走向尾声,最终一切归于平衡,各色人物各得其所,定格于大团圆的结局。
多数国产动画电影遵循线性的叙事和表达逻辑,因为此种叙事结构简单明了,方便观影者(尤其是儿童观影者)迅速理解故事内容、进入观影状态。对于电影叙述者来说,其所虚构的影像世界是一个能够自我言说的表情达意体系,但这个体系需要在有限的放映时间内讲述所要呈现的全部内容,从而让观众接受已设定的表达系统。不同的叙事原则有不同的呈现效果,线性叙事能够有效地表达叙述者的意图,这与其特点有密不可分的关联。线性叙事结构的动画电影主题更鲜明,主旨表达渗透于生动有趣、环环相扣的故事情节中,没有过于复杂的旨趣要另作注解;情节链条上的每一对矛盾、冲突都比较清晰明了,人物间的关系也容易梳理。在悬念和冲突并置的情形下,以主要角色的活动贯穿始终,让观众能更好地把握叙事逻辑,理解电影内容。《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美女与野兽》《疯狂动物城》等迪士尼动画电影,“多运用单线叙事,即将单一视角或者多视角放在同一主线上,而没有多余的副线,相较于多线叙事,单线叙事线条更加清晰明了,也更易理解,适合儿童观看。”①付瑶.迪士尼动画电影叙事:题旨的隐喻与戏剧冲突[J].电影评介,2019(9):107.可见,线性叙事这一传统的叙事方式跟大众的某些审美心理结构比较吻合,通过设置悬念、放置圈套,让故事情节变得曲折离奇、引人入胜,由此触动观众的心理感应机制,让观影者成为信息的积极接受者,进而与电影叙述者形成一种隐秘的对话与情感互动关系。
国产动画电影《姜子牙》主要采用传统的线性叙事结构。电影开篇就以二维动画讲述封神大战的背景,由此将故事时间设置在大战结束后。狐妖被斩的情景本该是大战结束的标识,可在影片中却变成了姜子牙钓鱼时内心世界的冲突再现。影片以封神为起点观照封神后的世界,这一历史时间的重新预设,使影片的故事讲述有了更多的延展空间。狐妖体内是否存在无辜小女孩的元神成了姜子牙一直无法解开的疑惑,这也是整部影片有序展开的线索。以这一疑惑为起因,姜子牙开始不断地探寻、追问。电影通过设计多个人物之间的关系来展开故事情节,如姜子牙和狐妖的对立关系、师尊和姜子牙的上下位关系、姜子牙和小九之间保护与被保护的关系等,复杂的人物关系铺陈形成不同的关系链,不同关系链之间存在不一样的矛盾或冲突。影片之初主要呈现姜子牙和狐妖之间激烈的冲突:在去往幽都山的途中,姜子牙不断发现狐妖的踪迹,希望借机真正消灭狐妖;狐妖也一直试图突破束缚,幻想重获遗落在小九身上的妖力来与神界对抗。待狐妖赶到归墟之时,她与神界之间的冲突已进入白热化阶段,她和师尊、姜子牙之间必须展开一场“你死我活”的斗争。以上种种,从表面来看似乎是敌我之间的对抗,实质上两个角色殊途同归:姜子牙要寻找被遮蔽的真相,狐妖则要揭露师尊试图掩盖的事实。影片的高潮部分,狐妖被师尊打败,姜子牙又斩断了师尊设置的神界与人间的宿命锁。至此不难发现,影片《姜子牙》并非简单地以“二元对立”的方式划分阵营,其中好与坏、善与恶、对与错的界限是模糊的,各色人物置身于悖论之时的选择各有不同。此种叙事方式使影片中人物的性格立体且饱满丰富,其叙述过程也极具艺术表现的张力。
综上,影片将问题的解决、真相的显露寄托在公平正义得以伸张的全过程,通过环环相扣的情节链条,导向矛盾冲突消解后的一种“平衡”状态。影片结尾,矛盾的激化和最终的化解都有了较为明晰的逻辑,无辜者被救赎的结局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观众的观影期待和审美心理。基于封神大战背景的《姜子牙》,将故事时间定格于大战结束之后,以姜子牙寻找真相和重建信仰的过程为主线,以小九到开得黑花的地方寻找阿父、狐妖寻找狐族怨魂所在之地为副线,通过各种人物之间的矛盾来统一设置情节冲突、推动故事发展。这种叙事结构的前后关联,不仅展开了故事讲述的内容,更激发观众进行多角度的思考;不同人物的叙述让观众逐渐明了故事发生的前因后果,为其寻找叙事主旨提供了切实的指向。
电影通常以空间为依托,通过画面和声音讲述故事发生的背景,营造适合人物活动的环境与氛围。相比之下,动画电影的空间则呈现出更鲜明的虚拟性特征,但其仍是叙述故事、人物活动和情节铺开的主要场所。学者葛玉清在《动画电影叙述艺术》中提道:“动画电影的空间是在一种虚拟空间状态下建构的,但是它并不是一种苍白的存在,而是一种流动、透明、开放的展露,并像真人电影那样,也包含着一种人类与自然的生命意识,使叙事空间的参与者可以融入自己的话语。”①葛玉清.动画电影叙述艺术[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107.也就是说,动画电影中带有虚拟特征的空间构建,不止于计算机虚拟化技术的应用层面,更体现着创作者的艺术追求和审美诉求,其间包含地理、人文、历史、社会等诸多层面的意蕴表达和情感呈现。观影过程中,观众们感受到一个有别于现实世界的全新空间,他们积极融入对这一叙述空间的想象和话语建构,从而实现空间意义上“位移”的生命化交互活动。
值得一提的是,叙述空间的设计不仅为影片人物角色提供了日常活动的场域,还可以呈现出特定环境下人物角色内心的演变过程,凸现电影本身的艺术风格。在当前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姜子牙》的制作者们将三维动画技艺灵活地运用于影片创作,为叙事空间的延展提供了有利的技术条件。通过线条和影像制作成型的一个个场域,都极具内涵且富有东方美学的意境:影片中冰天雪地的北海、霞光万丈的归墟、黑花遍地的幽都山、萧瑟凋敝的大禹遗迹,共同为观众奉上一场惊艳无比、动感十足的视觉盛宴。缥缈氤氲、仙气环绕的昆仑之巅,唯有师尊和十二金仙身处其间——不可逾越的山巅寓意着可望而不可即的神界;师尊枝杈繁密金瓣重重,威严庄重地俯视众生,他心中所尊之道即昆仑之道,所做所言是“一切皆为苍生”。换个角度来看,他不可一世、俯视一切的傲然姿态,注定使他无法真正体察民心。他自认为静虚宫能够让各界万物井然有序,甚至不惜牺牲狐族来发动三界大战,以求统一归顺。在这样的“宏大目标”下,小群体和个体的利益被无情地忽视,剩下的只有作为神必须遵守信仰的同化。战时,战斧被掷入北海,斩断了这里的生机与活力,只剩下茫茫白雪;战后,商朝罪民被困于此,自嘲为三界败类,终日浑浑噩噩、只求苟活余生。冰雪覆盖之下,只有无限的空虚与荒凉,借以象征死寂的人世间。幽都山本为仙山,神界将狐族封印在此,冤魂无法找到回家的路,更无法转世为人,以至此地怨恨弥漫、妖气缭绕,黑色的花漫山遍野,仙山也被废弃,成为妖界暂存之所。眼前的神界、人界、妖界彼此割裂,相互间缺乏互通,甚至有意对抗、产生冲突。狐妖、姜子牙一直在寻找权力裹挟下被掩盖的真相,狐妖即使魂飞魄散也要向天尊复仇,姜子牙即便满身束缚也要质疑他人所谓的“真理”。虽然最终姜子牙被关进“神的监狱”渡劫城,真相也随时间的飞逝而沉默,但没有话语权的无辜生命终究还是找到了代言人,讨回了公道,人世间也就此恢复往日的安宁。
“是神,是妖,是人,不可欺,不可操纵,不可不救”。姜子牙“蜕变”之后的坚定信仰,不仅体现出电影的创作主旨和创作者的人文情怀,也与时下观众对美好世界的无限向往相契合。眼前所见皆为生命,皆不可抛弃,人、神、妖,并非是各自封闭、完全对立,而是彼此间相互依存、共生共荣的“共同体”。唯有“共生”,三界万物才能各得其所,百姓才会安居乐业,此地与他处才能充满温暖和希望。从对真相的质疑到对真相的揭露,从对师尊的绝对信任到怀疑师尊所说是否可靠,这些带有思辨性的问题,让观众逐渐发现动画创作者想表达的要义。姜子牙历经磨难之后重新树立信仰,在拯救小九的途中救赎了更多的怨魂,其间也实现了对“自我”的救赎,找到了想要的答案。这种以传统神话故事题材为基础并有机融入现代元素的艺术表达,不仅与当下人们的审美心理及诉求相吻合,也为独具中国风格与人文气韵的动画电影未来的发展路径提供了参考。
众所周知,电影艺术通常是借助一系列影像来表情达意的。然而,就影像与整体的关系来看,“单独的影像可以展示事物,但并不表示任何其他意义。只有通过与其有关的事实整体,影像才能具有特定的意义和‘表意能力’。它由此获得独特的意义,而反过来又会赋予整体(它是其中的一部分)以新的意义。”①李恒基,杨远婴.外国电影理论文选(修订本)[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328.换言之,影像唯有通过组织、衔接才具有符号特定的表意功能。导演通过自身的主体性和丰富的想象力,创造性地运用特定符号,才能将电影语言转化为表现艺术,从而实现美学和价值观的表达。一般而言,能指和所指相互依存,表意和符号亦是如此。影像意义不同于词汇意义,词汇意义的表达会受到语言表达的规范和限制,具有不确定性和多义性,容易产生词不达意、言不及义的叙述困境;而影像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将意义和概念固定,表示全部意义的某一部分,将本来抽象的叙述转换成有色彩、有外观的形式。动画电影是一种综合艺术,是集多种艺术门类于一身的艺术表现形式,在其自身的形成过程中,电影的表现手法、拍摄技术、语言表达等都对动画电影产生过深远的影响。动画电影也是一种造型与虚拟的有机糅合,“动画电影所拍摄的对象都是由艺术家设计加工而成的造型形象,是虚拟的,非真实的。”②肖路.国产动画电影传统美学特征及其文化探源[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6.因此动画电影带有鲜明的虚拟性特征,“由于它的拍摄对象不是真人、真物,因此它的人、物造型就带有极强的虚拟性,动画电影与真人电影最为显著的区别就在于此。动画电影的制作需要凭借一定的技术手段,是‘逐格拍摄’技术或电脑技术使动画造型形象运动起来,因而动画电影完全颠覆了真人电影的‘复制性’原则,成为一种以‘虚拟性’为主要特征的视觉艺术。”③肖路.国产动画电影传统美学特征及其文化探源[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7.进一步说,动画电影作为视听融合的艺术作品,将动画造型作为自身的表达内容,通过影像与影像之间的变换来达到叙事场景和情节构成的依次转变。动画电影对影像符号价值的探寻与真人电影有着极强的互通性,二者却在拍摄对象和场景设置等方面存在差异。它们各具优势,不可完全被对方替代。
更为关键的是,风格迥异的动画电影有着不同的表意符号系统。传统的国产动画电影延续以往“立象尽意”的美学精神,注重使用“以形传神、虚实相间”的技巧或手法,以求达到情景交融的审美佳境。比如《小蝌蚪找妈妈》(1960年)、《大闹天宫》(1961年)、《牧笛》(1963年)、《猴子捞月》(1981年)、《三个和尚》(1981年)、《山水情》(1988年)等动画作品就充分借鉴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民间艺术形式:创作者从水墨画、皮影戏、剪纸、京剧等传统艺术中汲取创作灵感,继而创作出一大批享誉国内外的动画电影作品。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1963年摄制的水墨动画影片《牧笛》,以牧童和水牛作为动画影片的主角,向观众们呈现出一幅“天人合一”、情景交融的水墨山水图景。电影描绘了一个与世无争而又充满田园牧歌趣味的乡野世界:憨态可掬的牧童吹着动听悦耳的笛声,与山林间潺潺的水声和婉转的鸟鸣彼此应和,山野的鸟兽都被牧童的笛声吸引而静静地听着。这一方水土之上,万千生灵和谐共生:溪边划船摆渡的老人,山岭间辛勤砍柴的樵夫……一切都是如此惬意、美好。全片没有一句对白,只是通过水墨景象和悠扬笛声来描绘大自然孕育下的万物生灵,用水墨的浓淡来表现美的质感与样态,营造出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水墨丹青世界。当然,与充满意趣、意境悠远的中国传统动画电影相比,西方动画电影更多的是从现实生活和真实物象中获取灵感,并借助夸张、变形的方法来拟构与现实世界相似的动画世界,其更注重写实与叙述故事。《狮子王》(1994年)、《玩具总动员》(1995年)、《怪物电力公司》(2001年)、《海底总动员》(2003年)、《鲨鱼故事》(2004年)、《赛车总动员》(2006年)等一系列票房口碑俱佳的外国动画电影,以大量近于写实的细节来保证虚拟空间的合理和“真实”;影片主角被创作者赋予生命情感和主体意识,它们如同现实世界的人类一般,有善恶之分,有性格上的优劣。整体来看,外国动画电影在场景设置和形象刻画等方面充满了写实性的关键因素。
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尤其对外开放的格局和视野进一步拓宽,中国动画电影面临来自美国和日本等国外动画电影的巨大压力。如何突破国产动画电影的传统思维,协调形式和内容之间的矛盾,并构建符合时下审美倾向的表意符号系统,已然成为当今每个动画电影人必须直面的关键问题。近些年,国产动画电影成果颇丰,《西游记之大圣归来》《白蛇·缘起》《哪吒之魔童降世》《罗小黑战记》《小门神》《姜子牙》等影片相继上映,表现出国产动画电影的强劲势头和巨大潜力。其中有多部影片对传统故事进行了创新性发挥:《西游记之大圣归来》里的孙悟空不再是《大闹天宫》里充满反抗精神的斗争者,而是变为一个历经沧桑的昔日战神;《白蛇.缘起》中的小白多了对自我身份的情感认同,阿宣也不是那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而是陪伴小白抗争的同行者;《姜子牙》将时间背景设定在封神之后,人物设定和故事情节与过往的文学作品截然不同,塑造出一个为生民立命的悲剧英雄。更为关键的是,影片《姜子牙》中的主要人物姜子牙把探寻真相视作个人使命,其冲破重重迷雾,重新树立信仰,继而完成了自我救赎和救赎他人的双重责任。可以说,这些电影在人物的设定上符合现代精神,同时又充盈着丰富的传统因子,尤其是在服饰设计、色彩使用、图像构成等方面,影片制作者加入了中华民族民间艺术元素,把众多象征性的符号重新编排组合,借以实现一种有别于以往的审美效果。在语言和影像的共同辅助下,电影展现了传统文化的“乌托邦”,而这种原型和内涵的集中表达,无疑会增强受众的情感与价值认同。在观影过程中,影片对这些符号表意的探寻会激发观众的记忆和反思,从而建立起电影与观众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国产动画电影的创作者也不再拘泥于原有故事的传统表达路数,而是在保留人物既定身份的同时,融入自身对现代社会的把握和考量,从而使影片的主题与当下人们的现实困境和人生追求对接。这样的叙述向度与审美表达,为传统民间故事与动画电影的有机融合提供了新的可能。
随着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现代科技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巨大的改变。以信息科技为依托,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的传统格局被颠覆,信息的传播者不再掌握绝对的话语权,受传者也不只是一味地被动接受信息,而是拥有了一定话语权并影响着媒体发声的关注点。进一步说,新媒体时代的动画电影,与观众之间的互动更为频繁,创作者也会更多地考虑观众观影时的现场体验与感受。在影片放映周期内,创作者会通过各种媒介渠道为电影宣传造势,并通过有效的平台和观众展开交流,了解受众群体和电影市场的真实反映,为下一部影片上映做好准备。“与传统动画艺术相比,新媒体时代的动画改变了动画审美中观众作为审美主体的被动状态,整个审美过程是一个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之间可以自由地相互交流的动态过程。”①胡媛媛.新媒体时代动画艺术叙事与审美的改变[J].电影文学,2017(10):105.当观影者有了更多的主动权和参与空间,创作者、电影本身和观众不再各自独立、互不打扰,而是成为彼此参照、交互衔接的有机统一体。在可能的互动交流场域,电影的叙述策略和表达方式影响着人们对影片的理解和接受,尤其是动画电影,其内生性的时空结构和表意符号决定着观众对电影的直观感受和审美体验。因而,动画电影的制作方有义务制造能够调动时下所有人记忆的表意符号。
中华文化历经数千年生生不息,重要的原因是中华民族拥有其他民族不可比拟的文化优势,这庞大而浑厚的文化符号系统已然成为电影创作者们丰富的资源宝库。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变迁,这些文化符号会因时因地被不断地更新与完善,只有将集体记忆与当下时代每个人的生命体验紧密相连,才能让观影者获得更强烈的中华民族集体认同感和归属感。在当今全球化的语境下,兼容并包是发展的要旨,因而中国动画电影在致力于表达自我主体性的同时,需有更多的包容性和开放性。同时,创作者要汲取古今中外的文化精粹,在传承和创新之间搭建沟通的桥梁。就国产动画电影未来的发展而言,动画电影创作者需合理使用传统艺术形式和符号象征,挖掘中华民族深层的精神内涵,创新电影艺术表达的叙述策略,以更新颖的视角面向更广阔的世界讲好中国故事;同时也要结合时代背景和审美观念,用更为直观明确的视听影像传达最切合大众需要的文化理念,创造符合当代人审美体验的动画作品,向世界展现中国动画电影特有的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