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商贸职业中专学校 傅 唯
中职生处于身心发展的过渡时期,正是人生观念开始形成的关键时期。中职生由于中考失利,正处于挫折阶段,容易忽视文化课的学习,甚至产生放弃自我、放弃学习的想法。因此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个特殊时期,对中职生开展德育,让学生对生活和学习重拾信心,这有利于提高学生文化素质,培养他们正确的价值观念,引导其走上正确的人生道路,帮助他们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拥有更多的选择,成为一个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
在美术教学的传统观念中,遵循“以技为本”的传统观念,教师在课堂上讲述美术理论性知识,让学生从美术的表现手法、绘画技法、人体结构多方面去了解美术的组成,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想象力。但实际上,要想让学生真正感受到美术的魅力,首先必须帮助中职学生重新树立自信心,否则学生没有学习动力,美术教学与德育便无从展开。
经历中考的失败之后,学生会感受到来自家庭、学校、社会多方面的压力,身心受挫,从而产生厌学、弃学的想法,再加上自身学习基础差,学习能力较弱,最后逐渐自我放弃,随波逐流。这种思想在学校这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中会逐渐传播给其他学生。因此在这个环境下,“要教学,先教人”的要求便显得更为迫切。
美术课程的学习环境较其他课程更加自由放松,学生在这一环境中不容易产生过大的学习压力。因此教师必须充分利用这种环境优势,在课堂教学中因势利导,循循善诱,逐步帮助学生恢复自信,令学生对美术课堂充满期待,从而形成良好的教学氛围和教学环境。人具备社会属性,渴望得到社会的关注和接纳,学生也是如此。因此,教师应以该理论为基础,在教学中设计相应环节,帮助后进生、问题生重新获得集体的关注和接纳。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充分使用正向激励的方式,不需要辞藻华丽的表扬,用一个肯定的眼神、一个点头、一句认可,表现出对学生成长的关注,建立信任关系,引导并激发其内心积极向上的一面,让学生意识到自己并没有被放弃,自己还能通过努力和改变得到周围人的认可,帮助学生重新投入到学习进程中,让德育得以真正展开。
人通过自身的感觉器官接收周围环境的信息,眼睛和耳朵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要使用的感觉器官。教师除了以言传身教的方式展开美术教育,还可以开展美术鉴赏课程,以最直观的欣赏方式对学生展开德育。
优秀的美术作品,其线条、色彩、构图都在冲击人的内心,引导学生对优秀的美术作品展开赏析,让学生在了解美术作品创作背景的同时,加深对美术创作的感悟与理解,使其感受在色彩与线条当中作者赋予画作的个人情感、价值观念、哲学思想。
例如,在鉴赏画家罗中立20世纪80年代初期创作的一幅油画《父亲》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对油画进行观察,让其描述自己看到的内容。在学生阐述完自己的想法后,教师对油画的创作时代和创作者进行描述,帮助学生充分了解其背后的创作故事:画中的人物饱经风霜,满面沟壑,皮肤黝黑,其满是油污的手上端着一只盛着剩饭的粗瓷碗。让学生通过观察直观感受到画中人物生活的艰辛,最后告诉学生,油画的名字叫《父亲》,并留给学生思考和回忆的空间。教师通过油画带给学生直观的视觉上的冲击,让学生在静态的图片中感受人物的过去,在最后揭晓答案时,学生会主动将画中体会与个人经历相结合,回忆起亲人的艰辛和对自己的付出,完成情感交融。教师通过对优秀美术作品展开美术鉴赏的方式,让学生自发的感受到父母的艰辛,将渗透在艺术作品中的情感与学生的个人情感相结合,帮助其真正理解画作含义,把优秀的道德品质渗透到学生的心灵中,让德育真正做到“润物细无声。”
艺术作品鉴赏对人的改变并非立竿见影,每件优秀的艺术作品中所包含的艺术理念和正面意义都有所不同,帮助学生理解艺术作品后的内涵,用正面、积极的思想冲刷学生的灵魂,真正让学生反思并从中获得感悟,是教师在教育工作中应坚持的信念。
目前一部分中职学生文化基础较为薄弱,自主学习能力差,对美术的理解能力和鉴赏能力有待提升,因此加强学生文化素养的培养势在必行。在美术教学中,教师使用的方式方法可以更加多样化,更加贴合学生的兴趣要求。
中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古国,在文明发展的进程中,留下了许多文化内容和文化形式,这些都可以作为教师的教育教学资源。例如书法、剪纸、年画、刺绣、传统民族服饰、雕像、古建筑等,这些艺术本身具备的艺术美感,让教师可以更好地发掘其背后深藏的故事,以故事的方式将其背景和时代特性传递给学生。故事本身的趣味性降低了讲解的枯燥感,能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了解这些文化形式的过程中,接受文化的熏陶,见证美术的发展历程,在潜移默化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实现个人思想的成长和蜕变。
中职美术学科开设绘画课程,与传统课程内容相比,绘画课程中学生的自由创作程度更高,压力更小,能更好参与进美术实践中。学生在美术创作开始之前,会根据题材的方向进行选择和思考,这能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帮助学生将过往所学的知识内容与实际相结合,并在创作的过程中唤起内心情感,激发学生对创作的热爱,对美的热爱。
在美术实践的指导过程中,教师应坚持目标导向,避免学生消极应对绘画练习,进行简单机械性重复绘画。这样无法真正体会创作当中思考和情感融入的过程。要把握引导原则,在创作题材选择上贴近学生生活环境与生活情况,鼓励其在创作过程中观察人生百态,融入真情实感,把个人生活实际经历与美术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绘画创作的过程中,不断产生思考与感悟。
创作一幅优秀的美术作品,需要学生反复进行线条描绘,不断丰富色彩搭配,在画面整体结构,人物表情塑造上加入自己的观察、感悟和理解,学会区分世间的善恶美丑,并尝试以静态的方式将其塑造出来,这需要创作者具备丰富的社会实践经验和人生感悟。在这个过程中,部分中职学生无法在最开始的绘画进程中将自己的情感表达出来或是一次性完成创作目标。因此,在绘画创作过程中,教师要发挥自己的领导带头作用,以身作则,用自己的经验与故事鼓励学生坚持下去,坚持正面导向,将整个绘画过程分解开来,对学生每一阶段的进步提出鼓励和支持,引导学生积极看待绘画创作中存在的问题,即使面对失败,也应不断总结失败经验,增强学生的抗挫折能力,让学生在今后能用更加积极、阳光、乐观的心态去面对生活中可能出现的挫折,促进良好品德的养成。
总而言之,在素质教育时代背景下,教师必须将德育融入中职美术教育,明确其必要性,为学生在中职教育阶段提供一个良好的美术教学环境和德育教学环境,让德育真正渗透到学生的学习进程中,并最终实现德育与美术教育的双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