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 青
(甘肃省嘉峪关市第四中学,甘肃 嘉峪关)
音乐有着特殊的审美教育功能,在学生德育中是非常关键的组成部分。因此有必要深入研究音乐课堂教学,将德育全面渗透其中,最大限度地发掘音乐的功能与价值,促进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实现学生的综合发展。
虽然大部分学生比较喜欢音乐,但对音乐课兴趣缺缺。一方面在传统教育影响下,还有教师在使用传统教学模式,教学比较注重专业知识技能的讲解,忽视了教育功能,学生的参与度及体验性都不强;另一方面在教学中重视理论知识讲解,缺乏实践活动,导致学生兴趣降低,很难有效渗透德育。
初中生普遍缺乏音乐基础素养,不具备音乐鉴赏、鉴别能力,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德育的渗透。在具体教学中,理论方面的知识点学生很难产生兴趣,而这部分知识又非常关键,所以他们的音乐基础素养及鉴别能力都比较薄弱;对教师而言,全面增强教学效果,可以通过游戏的方式开展教学活动,但在具体教学中,经常会出现教学内容同音乐本身发生分离的现象,这对学生音乐能力的提升作用不大。
教师应仔细分析音乐教材,寻找教材内容和德育的切入点,将德育有效渗入音乐课堂中,并增强渗透效果。对初中生而言,他们很乐于接受,有利于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对素材库的积累加以重视,并能熟练应用已有资源,以便将其有效运用于教学中。教师还可为学生创设德育情境,围绕音乐教学内容,创设针对性的学习情境,融入情感色彩,给学生充分的情境体验,增强学生的主观感受,从而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于无形中渗透德育,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完成德育学习。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学生心理,采用不同形式,如角色扮演等,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完成音乐教学。如对《黄河大合唱》进行讲解时,可通过多媒体播放黄河入海的场景,再使用激昂的语言讲解歌曲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作者形成情感共鸣,传播革命精神,与教师的手势进行配合,使音乐课堂充满浓厚的爱国氛围。
初中生性格活泼,如果教师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很难提升他们的学习兴趣,教师应持续创新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对音乐课程的兴趣。如教师可改编教材中的歌曲让学生自己编制歌舞剧等,可举行晚会等活动给学生展示自己的机会,还可把教材中相对枯燥的知识内容进行改编,组织讲故事及猜谜语等活动。在开展系列活动之前,教师要先把任务布置下去,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通过各种渠道查找相关素材,以汇报的形式将查找到的知识分享出来。这样不但能提升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还能提升学生的能动性,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渗透德育,社会实践是比较重要的途径之一,对此,教师应针对性地将教材知识同实际生活有机融合,提取相关德育资源。如在对与春天有关的歌曲教学中,教师可以把学生带入校园,让他们观察校园中的花草树木等。接着教师再为学生讲解歌曲的背景,让他们对歌曲进行赏析,有利于进一步理解歌曲中蕴含的情感。
一个优秀班集体的建设管理只靠教师一人是不够的,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长处,通过培养班干部,组建学生管理团队,实现学生自我管理。班级制度化管理不仅能帮助学生在规范中完善自身、发展潜能,还能为教师工作减负,留出更多的精力去攻克管理中的疑难杂症,促进班级成员更好、更快地发展。当然,鉴于初中生规则意识等认知机制的成熟度,教师应把控好班集体建立的节奏,在制度建设之外适时地注入人文关怀,以免严苛制度下物极必反情况的出现。因材施教不只适用于理论知识的传授,渗透德育也要充分了解学生的人格特征,以灵活的方式处理不同状况的学生问题。
综上所述,课堂教学是很好的德育渗透方式,教师要针对性地将德育全面渗透到音乐教学中,从而实现学生的综合发展,提升教学质量及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