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潘 漪
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面临各种挑战,特别是2022年高校毕业生规模和增量将创历史新高,高校就业工作更需要应时应势做好谋划,稳中求进,精准破解。
疫情的常态化直接改变了大众的生活、消费、工作模式,对整个就业市场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包括岗位需求量缩减、求职应聘网络化、灵活就业现象增加等。就业市场变化与疫情影响的合力也潜移默化地重塑了大学生群体的就业期望和择业理念。
全球经济增长动力减弱以及疫情的传播,直接冲击依赖于外生需求的行业,对跨境电商、传统外贸造成极大影响。第三产业因疫情反复也遭受打击,特别是旅游、餐饮、教培类岗位,相关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同时信息化科技的迭代升级,西方发达国家对高新技术产品的进出口限制,使得国内对高科技、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愈加强烈,重视数字化、信息化能力发掘。以统计、会计岗位为例,企业的招聘需求已不能简单满足于对数据的基本处理,更需要从业者能从数据中深挖分析的能力。然而高校应届毕业生普遍不具备此项能力,导致供需双方无法匹配,毕业生面临结构性的就业困难。
受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双重挤压,部分行业面临生存困境,许多毕业生面临就业岗位缩减、薪资缩水等情况。出于职业、收入稳定的心理,很多高校毕业生将职业发展目标定为“考公”“考编”。同时为了避免规模庞大的同期群竞争压力,提升未来就业竞争力,愈来愈多的高校毕业生在毕业前选择升学,甚至在入学时就将“考研”作为求学目标,在获得研究生学历之后依然是将公务员或事业单位作为就业首选。这种求稳的就业期望在高职院校则表现为“专转本”倾向的固化,待进入本科院校之后即着手准备“考研”或者“考公”。不论是高职还是本科学历层次的毕业生,求稳的职业发展规划都是个体理性决策的结果。
新一轮工业革命促使工作模式的智能化、数字化、信息化,加上疫情防控的实施,一些去雇主化、平台化的新就业模式开始出现,改变了传统的就业方式。如从固定岗位到灵活工作、从定时定点到随时随地、从单一工作到身兼数职、从雇佣关系到合作关系等。新就业形态具有进出门槛低、灵活性强等特点,且能迅速吸纳大量劳动力,目前在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方式中占据了一席之地。根据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数据统计,2020届全国高校毕业生的灵活就业占比16.9%,2021届高校毕业生灵活就业占比16.25%,是毕业生就业的重要渠道。然而灵活就业群体面临着收入不稳定、劳动权益保护有待完善、发展前景不够明朗等困境,未来也将是毕业生就业工作需要着力的地方。
光明日报曾在《上好抗击疫情中的四堂教育课》中指出,除了既定课程上的知识课之外,还有四门重要的课程,分别是“生命教育课”“科学教育课”“公德教育课”和“自我教育课”。疫情影响的不仅是显性的岗位需求、求职目标变化,还有隐性的不易被察觉的心理、价值观变化,此类内隐的主观意志变化将直接对个体的就业决策和实施产生影响。因此毕业生的就业心理、生涯发展在疫情后得到了高校的进一步重视,特别是对在校生就业心理的疏导、职业价值观的引导工作。
疫情来袭对高校就业工作的影响是直接而深远的,就业率的压力、求职技能培训、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等,都对就业一线的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工作难度的升级,工作广度的延伸,工作纵深的下沉,高校就业工作人员的人力资本、心理资本甚至社会资本都得到充分的检验,提高综合业务素养不仅是工作环境使然,也是自我发展的必要之举。
疫情反复使得云端课堂、线上会议、网络面试等信息化工作方式得到全面推广和深入。信息化的工作方式既能减少线下接触做好疫情防控,也能凭借大数据的优势智能化处理很多工作问题。由于信息化工作有效开展的前提是前端信息的准确无误、实时更新,因此对相关数据的采集、核准、筛查都至关重要,对这方面工作标准的要求也相应升级,信息化、智能化的工作方式是就业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
就业工作的精准开展离不开对重点人员的精准定位,特别是经济困难、疾病、残疾、心理异常、学业困难、处于中高风险地区的学生,尤其需要得到持续、重点的关注。对重点人群建立档案库,通过资助、助学、培训、平台搭建等帮扶措施提高相关学生的就业能力,疏导消极情绪,以更积极向上的姿态迎接社会挑战。
准确掌握学生的相关需求,尤其是不同年级、专业、群体对就业相关各种信息的差别化需求,例如,大一新生了解本专业就业前景的需要,大二学生对实践锻炼岗位的需求,毕业生对优质招聘资源的渴求。不同的调研方式直接影响调研结果的代表性和准确性,广泛的问卷调查辅以深入的访谈,结合科学的测评工具,才能尽可能地了解学生真实的需求,以做出科学、可行、精准的指导。
“一人一档”“一生一策”,是精准就业帮扶的需要,也是教育人本主义的体现。对不同的学生群体,应用不同帮扶方式,才能实现立德树人的最优效果。对处理突发状况的“救急”之举,无法作为长期的帮扶措施,并有可能会导致依赖、被动的就业观念。应从观念塑造、技能指导、资源平台等方面着手,实现授人以“鱼”更授人以“渔”。如通过树立典型、学习先进等方式培育全体学生积极向上的就业观念,通过小班辅导、朋辈帮扶等方式实现对不同学生群体的技能、学业水平提升,对因客观原因存在就业困难的学生可搭建企业资源平台以实现“点对点”精准帮扶。组合运用帮扶方式,实现在技能上多形式锻炼提升,在思想上多层次正向引导,资源上多渠道帮助扶持。
在疫情防控和经济下行的双重影响下,毕业生的就业压力会是一个长期的突出问题,因此对学生就业观念的塑造也是一项长期而常规的工作。就业工作的指导思想应是培育学生的就业意识,有规划有意识地去做好就业准备迎接社会挑战,而不是被动地面对就业压力。相比较传统的就业工作理念,疫情影响后的就业工作理念更注重毕业生的全面发展、自我学习和心理健康,培育更加务实、积极、发展的就业观念,在满足生存需要的同时可以发挥所长,培养终身学习意识和能力,提高技能可迁移性,以应对不断变化的劳动力市场和经济环境。高校还应重视对在校生就业价值观方面的指导,在入校时就树立起规划发展的意识,促进学生对自我、对就业的探索,以达到满足生存需要、自我实现和创造社会价值的统一。
信息的精准掌握是就业工作精准开展的重要基础,信息化的就业工作能有效弥补人工筛查信息在效率和准确性上的不足,在精准掌握学生基本信息和相关需求的基础上,可以精准、及时、多渠道地给学生推送就业政策、招聘、培训等信息,做到精准推送,点对点帮扶。目前高校毕业生对就业市场、就业政策的获取存在“时滞”“偏差”“空缺”的现象,就业政策传递不畅、岗位信息获取不及时、内外部信息不对称等现象导致毕业生的求职成本上升。同时出于常态化疫情防控的需要,部分就业工作理应实现线上线下融合,不仅能有效减少疫情传播风险,还可以实现跨部门的信息共享、对比、挖掘,为学校相关政策分析研判提供有效的支持。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在加强信息化建设的同时,一定要做好信息安全保护的工作,防止相关信息泄露。
专科生的创业、自由择业比例都较高,然而在就创业实践中,部分学生屡屡碰壁。客观上,国家政策、外部环境的变化无法准确预见和完全规避,但是对创业风口的甄别,对企业运营、财经税法等知识的储备,以及风险管控意识的培养等是可以通过在校的学习培训得到有效改善的。因此就创业实务、职业规划等就业相关核心课程建设仍需进一步完善。目前高职院校普遍开设此类课程,并加强课程建设,但是依然存在教师专业化水平低、指导内容同质、教学方式单调的现象,学生在就创业实践中能得到的专业性指导不够。完善就业相关核心课程的建设,需要处理好统一性和多样性、理论性和实践性、灌输性和启发性之间的平衡,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在课程内容上,注重对学生“职商”的培养,特别是情绪控制、社交技巧、心理调适等,以更好地应对社会竞争和职业发展挑战。在授课方式上,以启发式、参与式、体验式为学生创设身临其境的学习情境。在授课时间上,将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前置,在新生入学伊始就进行全程性、系统化的生涯规划指导,有助于学生全面、深刻地了解自己、了解所学专业和外部环境。对相关课程教师进行专业的理论、技能培训,鼓励课岗赛证融合,提升教学质量。结合政府、行业协会形成合力,通过培训、指导、评估、扶持等方式,建设好一系列课程、培养好一支队伍、开发好一批资源,打造旨在全面提升职业核心能力的品牌课程。
产教融合工作的开展情况关系到职业教育的育人成效,高质量的职业教育发展离不开政校企三方的协同参与。因此深度融合、衔接顺畅的产教融合工作对就业工作的精准实施有直接的作用。从微观上,通过企业实景课堂、模拟招聘、职业体验等教学形式,深化学生自我认知,完善学生的社会认知,通过企业教师、课程建设、项目孵化、弹性实习等合作方式,强化企业的有效参与度,提高实习实训的精准性、针对性,保障毕业生从校园到劳动力市场的顺利过渡。从宏观上,促进教育链与产业链有机衔接,推动人才发展与产业创新互融互促,实现产教融合的双主体间有机耦合、相互协同、共同发展。对高校来说,深挖校友资源,引入优质企业力量,通过政校企联动,加强对应用型、国际型、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不仅是高质量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也是服务地方经济转型建设的有力支持,更是建设制造强国、一带一路发展的应有之义。此外,高校的协同育人工作应打破校际、区域之间的壁垒,高校之间在产教融合工作上互鉴、互融、互通,形成更全方位、更宽领域、更多层次、更加主动的局面。
专业化的师资力量是就业工作精准化实施的关键,不仅在数量上要达到一定的师生比要求,质量上更要匹配新形势下的客观需求。高校应鼓励广大就业工作者通过各种途径学习提升,掌握新技术、新理论、新工具,通过产教融合的方式提供培训、考证、挂职体验的机会,帮助校内教师获得来自市场鲜活的就业创业经验。只有打造一支专业化、信息化、懂理论、能实践、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就业师资团队,才能培育更多顺应时代需求的创新型、复合型国际技能人才。
就业是最有效最直接的脱贫方式,特别是对来自偏远地区和贫困家庭的学生,“一人就业,全家脱贫”,一个人的就业凝聚了整个家庭的希望。因此,培养毕业生的核心竞争力,让毕业生具备职业迁移和终身学习的能力,拥有积极向上的就业心态,不仅是做好当下就业工作的刚性需求,也是教育以人为本的内在需要。疫情影响、全球经济发展形势以及高等教育扩招的复合影响都会导致在一定时期内的大学生就业困难。精准就业需要提前考虑到各种内外部影响因素,更智慧、更主动、更精准、更协同地开展工作,将“三全育人”的暖风吹拂到每个工作的角落和每个学生的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