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邹城市香城镇王村小学 高 敏 杨黎明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大部分小学生没有时间和精力行万里路,积累直接经验,他们更多是通过借助他人的经验,通过书籍阅读学习,丰富自身的见识,掌握更多知识。在小学阶段,语文课应当着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并增加学生阅读的数量和种类,让学生可以接触多种类型的阅读材料。在大量阅读实践的过程中,提升理解能力,开放思维,获得思想上的提升。新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提出应当扩充小学生阅读的范围,学生整体的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时应当立足于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努力拓展课外阅读,将课内外阅读有效结合起来,建立课外阅读和课内阅读的框架,把课外阅读作为课内阅读补充的手段。寻找两者结合的有效途径,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和积极性,引导学生在课内掌握阅读的方法,并运用到课外阅读中,以课外的阅读材料补充课内的缺失,真正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也不是增加练习,而是不断的阅读、阅读和阅读。当前在语文教学中发现语文水平较好的学生,都得益于课堂内外的阅读。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可以提高阅读效率,增强阅读理解力,启发发散性思维,获得更多见识等。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分为课内外两个方面,课内阅读时间有限,学生在课堂上阅读主要是为了学习到阅读的方法与技能,从而指导学生能在课外进行自主阅读,提升阅读的兴趣。做到有方法有步骤的扩大自己的阅读量。而课外阅读则能让学生更好的根据自身的喜好进行阅读选择。课外阅读能极大的扩充学生的阅读量,使他们将课堂中掌握的阅读方法与技巧运用到课外阅读过程中去,让他们能真正爱上阅读,更加主动积极的去阅读,提高阅读的能力与水平。
在课内外阅读过程中,不断提高阅读水平,课内外阅读的有效衔接指的是课堂教学要与课外阅读有机结合,使学生能做到在课内学习方法与技巧,在课外延伸和拓展阅读量以及阅读广度。让学生能喜欢阅读,通过阅读获得更多的感悟,通过阅读反思自身,内外兼修,极大地提高阅读量,提升他们的语言能力以及语文综合素养。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做到深挖材料内容,理解作者意图,快速获取知识信息以及实现举一反三。在阅读中获取创新创造的能力,让他们有机会了解到优秀的文化名著,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教师要落实小学语文课堂标准对学生阅读量的要求,正确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做到课内外阅读相互衔接,相互促进,有机整合,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新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教学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通过对教学资源的开发以及利用,提高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当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扩大小学语文的学习范围和环境,努力构建课堂内外沟通的桥梁。预习是课内外阅读衔接的重要方法。让学生在课外自主查找与课文内容相关的信息资料,激发他们阅读信息资料的兴趣和自主性,从而拓宽他们的视野,丰富文章预习的内容。待回到课堂学习时,在课下预习的阅读材料也会成为他们理解文章的重要工具。例如,在学习唐代诗人李白的《望庐山瀑布》以及苏轼的《题西林壁》等,里面提到了相关的地理位置以及方位图,若学生在课外能提前了解庐山历史背景、真实照片以及自然风光等,可以更好地体会到李白在望向庐山瀑布那种壮丽场景时的感叹,也更容易让学生理解到“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雄伟气魄,更能明白李白夸张修辞手法运用的炉火纯青。这些都是建立在课外阅读的基础上来提高学生对课内知识的理解。因此,课外阅读练习对学生语文课内外阅读衔接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小学生的情感非常丰沛,部分学生具备了共情能力。在进行语文阅读的时候,很容易带入自己的真实情感,并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以及所学的知识。学生有着丰富的情感体验,在阅读中,他们越是能通过共情带入到文章描述的场景和内容中去,越能感受到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以及深刻的思想。因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也应当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共情能力,让他们在阅读文章之后积极思考,发表感悟。在阅读、在感悟中渗透自己的独特想法,有利于加深对文章的理解,降低文章阅读的难度。
有言简意赅、粗浅易懂的文章,也有晦涩难懂的文章。不同的写作方法、叙事形式都会给学生的理解和感悟带来不一样的效果。在课内阅读的过程中,有一些是属于教学的难点。教师常常通过多种方式让学生理解,但很多学生往往无法理解文章表达的深刻含义。如果尝试拓宽课文中难点的相关知识,往往可以收获更好的效果,例如,在学习《一夜的工作》之后,大部分学生由于没有工作经验,他们无法体会工作是怎样的心情与精神。学生无法理解周总理为什么工作一晚上就如此的辛苦和疲劳。这时候教师及时出示一份当年周总理行程计划表给学生看,并告诉他们周总理每天都是如此周而复始的勤劳的工作,无怨无悔的为人民服务。这是一种大无畏的精神。他夜晚工作的背影是为人民服务的生活缩影。课文中无法展示周总理一天工作的具体情况,学生自然也无法深刻的体会到周总理工作的繁重。通过课外的资料,就能扩充学生对周总理工作内容的认知,让他们不再片面单一地从课文中提取信息,而是拓宽了他们的认知范围,由此更加理解和敬佩周总理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通过留白加深学生的理解。在课文中,很多作者都会采用留白的方法,留出一部分让读者通过自己的想象去补充,从而提高他们对文章的理解和感悟。丰富的课外阅读经验也能增加他们对文章内容的想象力,能通过自身的课外阅读经验恰到好处地去补充课内文章所涉及的留白内容。
新课程标准强调,“课程目标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设计。三者相互渗透,融为一体。目标的设计着眼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要教会学生阅读的方法与技巧,让他们通过掌握方法与技巧自主进行阅读学习,从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阅读习惯。在语文课内外阅读衔接的过程中,要特别注重教授学生学习的方法,让学生能做到活学活用,利用学会的方法与技巧去拓宽自己的阅读层面,积累阅读量。教师要做到指导学生学法,构建一张连接课堂内外的阅读网络。
阅读训练的方法非常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首先,要教会学生学会阅读,教给他们方法,让他们有法可依,有法可循,随时随地利用恰当的方法来进行阅读。在课内学好方法的同时,在课外也能运用学法通读中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其次,语文本身极富趣味,再配合丰富有趣的活动,能更加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课堂内外阅读衔接的过程中,教师也可以通过一些有趣活动的设置,使得课内阅读延伸到课外阅读,补充课内阅读。开设阅读角交流,目前看过的有趣书籍,让学生阅读之后复述整个文章的故事,加入自己的理解,进行情感表达。还可以背诵优秀的古诗词和名言警句。总之,形式多种多样,让学生可以自行选择,在阅读中寻找自己喜欢的内容。由此来提高阅读的兴趣,促进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
语文是人在社会中发展立足、互通消息、交流的重要途径。语文存在于生活的各个方面,无论是张贴的广告、包装袋上的信息说明,还是商品的成分表等,都需要利用语文知识进行理解和阐述,因此,语文与生活本就息息相关。课内外阅读衔接的方法就是要让生活贯穿于课堂内外的阅读,通过生活连接课堂内外的阅读学习。教师可以让学生观察课外的语文,如春节联欢晚会上语言类节目、相声小品的词汇运用以及各种社交平台上文案,优美的风景区的指导说明等。语文课外阅读不仅仅指阅读文章,而是让学生养成通过阅读去收集信息的习惯。让他们习惯于看到文字信息,愿意去阅读,由此来培养他们阅读的良好习惯,能静下心来,在文字中获取自己想要的信息,并且体会到字里行间的丰富情感。培养学生课堂内外阅读衔接的重要方法,就是让课内外的知识能相互融会贯通,相互补充。课内时间有限,大部分时候教师引导学生进行阅读的数量也非常有限,在课堂内教师更多的是注重方法与过程,教给学生更多的阅读方法,指导他们如何去阅读。在生活中则需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主动去阅读。
很多小学语文教师认为学生还处于识字造句阶段,他们的阅读能力有限,不安排过多的阅读材料,认为课内的阅读教学已经足够学生消化和吸收,忽略了课外阅读的重要性。事实上,课外阅读是课内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课内阅读的延伸和拓展。适当拓展课外阅读,能让学生有一定的阅读自主意识,也能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教师应当重视构建课内外阅读衔接的桥梁,在课内教会学生阅读的方法和技巧,在课外扩大阅读的范围和数量。小学语文教师可以根据课程内容,选择具有特色的课内外阅读衔接点,帮助学生逐步开展课外阅读,提高他们的兴趣。
例如,在小学三年级神话故事单元,所涉及的课文都是我国的上古神话,如《夸父逐日》《女娲补天》等,这些故事内容生动有趣,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丰富的想象力,也让学生感受到很多美好的品质,如坚持、坚韧不拔、舍己为人等。为了让学生更多地了解我国神话故事,教师可以针对性地推荐更多课外书籍供学生参考阅读,如学习了《夸父逐日》,就可以推荐学生阅读《精卫填海》,它们都属于同一个神话体系。还有《牛郎织女》《花木兰》等,还可以推荐我国明清时期著名小说《西游记》。这些故事性强,读起来生动有趣,学生阅读兴趣高,他们乐于拿起书本,主动阅读,并逐渐体会到神话故事和民间经典故事的特征。
教给学生思考的方式,培养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只有学生掌握了阅读的方法和技巧,他们才会在课外阅读时不会感到吃力,不会产生畏难情绪。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培养学生阅读方法和技巧,保持课内外阅读的衔接,逐步让学生养成自主阅读的习惯,提升语文综合素养,为社会整体文化水平的提高奠定基础。
例如,在学习课内阅读材料的时候,教师可以经常让学生分享自身的阅读感受,阅读从性质来说带有主观意识,每个人阅读同一篇文章都可能产生不同的感受,多分享可以让学生多思考。为培养学生阅读思考能力,教师可以针对课文内容对学生进行引导性提问,让他们在阅读时快速了解到阅读重点。另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根据文字描述故事内容,小学教材都会有很多描述内容的插画,让学生自行在脑海中想象并描画下来,也可以增加学生阅读的兴趣。诸如此类的方法,学生在课堂上掌握之后就可以运用到课外阅读中去,记录自己阅读过程中的感悟。
另外,巧用工具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的速度也十分重要。小学生识字能力有限,常常会在课外阅读时遇到不熟悉的字词,影响他们的阅读效率,也容易打击他们的热情。对此,教师可以教给学生多种方法,扫清阅读障碍,如可以利用字典,翻阅查找不认识不理解的词汇和字。对一些不影响阅读的字词,学生还可以联系上下文去猜测字词的意思,从而有效提高阅读的效率。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课内外阅读是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关系。教师要重视课外阅读和课内阅读的衔接,才能做到在语文教学中坚持课内外阅读齐头并进。学生能课内得法,课外受益,拓宽语文的知识面,提高语文的阅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