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大班幼儿亲社会行为的方法

2022-03-01 19:45上海市闵行区颛桥镇幼儿
新课程教学(电子版) 2022年6期
关键词:年龄幼儿活动

上海市闵行区颛桥镇幼儿 樊 琦

了解亲社会行为之前必须正确认识社会行为。社会行为是指主体在与人交往时,在言行、举止、心理活动上所表现出来的总和。亲社会行为是指积极、正确、友善的社会行为,是指主体在社会交往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对他人有益、符合社会道德准则和要求的行为。幼儿时期作为一个人学习的起点,很多行为和思想都是在该时期形成的,向幼儿渗透相关的亲社会行为非常有必要,可以让幼儿的思想和行为朝着积极的一方面发展,有助于帮助幼儿在幼儿园维持与同学、教师的友好关系,甚至还可以让幼儿在家里懂得尊重父母和其他长辈。

一、开展主题活动丰富幼儿亲社会行为体验

主题活动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将某一教学目标定为该节课的主题,并围绕这一主题制订详细的活动方案,让学生通过活动获得某一方面的认知和成长。幼儿的亲社会行为包含很多,如尊重父母、尊重教师、宽容他人、拾金不昧等。教师可以挑选其中一个主题来进行主题活动设计,让幼儿在活动中施展各种才华,让幼儿既学习到了知识和技能,同时又完成了亲社会行为的体验。

例如,教师以“尊重父母”为主题展开主题活动,教师设计了几种不同的活动方案:歌唱活动方案,让幼儿通过唱歌的形式来表达自己对父母的感激和尊重;绘画活动方案,让幼儿以小组为单位画一幅能代表自己对父母的尊重、能体现自己对父母的感恩的画,绘画结束后在全班面前用自己的语言讲解这幅画;表演活动方案,让幼儿自己组建一个表演小组,小组可以通过表演小品或者话剧等形式,来展示生活中的某个细节,并且在表演的过程中要突出父母对儿女的爱,同时要流露出自己对父母的感恩之情。教师向幼儿讲解完活动的方式和方案后,让不同组的幼儿自由选择其中一个活动方案来开展。在此期间,教师要不断巡视幼儿的活动,从而指导每一个小组有效开展活动。一个小组选择绘画活动方案,该组幼儿共同画了一幅画,这幅画中展现了周末父母带着孩子去郊外放风筝的情景,参与该主题活动的幼儿给出的解释是:“正因为我们有了父母的关爱和陪伴,我们的童年才是快乐的,我们每时每刻都能体验到父母给我们带来的欢乐,所以我们不能惹父母生气,应该尊重父母。”另一组幼儿开展的是表演活动,组内的两位幼儿分别扮演爸爸和小明,讲述了一个爸爸送小明去上幼儿园,突然下雨,爸爸将唯一一把伞撑开后几乎全部给小明挡雨,最后小明身上没有湿但是爸爸身上却湿了的故事。负责表演的幼儿告诉大家:“父母对我们的爱是无私的,无论什么时候父母想到的一定是我们,他人一定会将自己拥有的最好的东西给我们,我们一定要感激自己的父母,要尊敬父母。”

丰富多样的主题活动,让课堂一下子活跃了起来,幼儿参与的积极性非常高。在活动中幼儿不仅学习到了一些科学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结合活动的主题——尊重父母,懂得孝敬理解父母,从而在亲社会行为和思想上获得了一定成长。

二、结合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幼儿亲社会行为意识

文化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血脉,其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积淀起来,每一个人都应该要有继承并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而这需要从小培养。幼儿园教师在开展亲社会行为教育时,可以结合优秀传统文化来提高幼儿的亲社会行为意识,让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美德走进幼儿的内心,提高幼儿亲社会行为意识。

例如,《孔融让梨》就是一则在中国广泛流传的故事,非常具有教育意义,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教师可以通过动画的形式展示《孔融让梨》这则故事,先播放前段视频内容,让幼儿猜测当孔融发现梨的数量不够时会怎样。有的幼儿猜孔融肯定会将大的留给自己,有的幼儿提出孔融会先将梨给自己的兄弟姐妹,而自己最后拿一个小的。当幼儿七嘴八舌地议论的时候,教师再展示出视频的后半段,将孔融真正的做法展示出来,告诉幼儿生活中应该懂得谦让,懂得尊老爱幼。《三国演义》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经典,其中的《三顾茅庐》这则故事很有教育意义。教师可以将《三顾茅庐》这则故事作为亲社会行为教育的素材,课前教师询问幼儿:“当大家来拜访自己的朋友时,发现自己的朋友不在家会怎样呢?”有的幼儿提出会直接回家,有的幼儿提出下次不会来了,不同的幼儿有不同的见解,最后教师向幼儿讲解《三顾茅庐》这则故事内容,让幼儿说说刘备、关羽和张飞这三个人的做法对不对,诸葛亮最后是否被这三个人打动等。这则故事告诉幼儿,拜访别人一定要带着诚意,一定要以礼相待,要能包容对方,这样别人才会接纳自己。

优秀传统文化中包含了很多亲社会行为方面的知识,教师在课堂上向幼儿讲解优秀传统文化,让幼儿去学习和理解,去感悟优秀传统文化中所包含的亲社会行为知识,从而提高幼儿的亲社会行为素养。

三、开展同伴互助教学模式培养亲社会行为

在一个幼儿园内,教师会遇到很多不同年龄的幼儿,虽然大多相差在三岁之内,但这对该阶段的幼儿来说是非常大的。因此,教师可以开展同伴互助教学模式,将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组织在一起,开展一次同伴互助式的教学活动,通过以大带小、年龄小的幼儿听从年龄大的幼儿的方式,来培养幼儿的亲社会行为。

例如,在开展“制作我最喜欢的小房屋”这个教学活动时,教师将不同年龄的幼儿组织在活动室开展本次活动,并且随机将幼儿划分为四人一小组,确保每一小组的幼儿年龄都存在差异。随后教师给每个小组的幼儿分发一套活动工具,包括手工剪、彩纸、直尺、白纸、水彩笔、胶水等,要求每一个组的幼儿设计出一栋最美丽的房子。实际上教师给出的彩纸上都画出了房子的基本轮廓,幼儿只需要沿着轮廓进行裁剪,并且用胶水将连接处进行粘贴后即可完成一栋完整的房屋。但是为了彰显自己小组的房屋与众不同,幼儿可以用彩纸剪成不同的小图案,或者用水彩笔勾勒一些美丽的图案,设计一个美丽的房屋。在活动的过程中,年龄大的幼儿悉心指导年龄小的幼儿进行裁剪,就像大哥哥大姐姐一样照顾弟弟妹妹,而年龄小的幼儿则坐在位置上耐心聆听年龄大的幼儿的指导。

本次活动教会了幼儿如何耐心地指导他人,如何耐心地倾听,培养了幼儿的沟通技巧和倾听的习惯,有利于发展其亲社会行为。

四、开展家校合作促进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家校合作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教学模式,家长和教师一样,都是幼儿生命中重要的教师,特别是家长承担着第一任教师的角色,但是如何做好这个“第一任教师”呢?家长需要多学习,多和教师沟通交流。同样教师要想更加深入地了解幼儿,要想更好地教导幼儿,也必须紧密结合家长的力量。

在培养幼儿的亲社会行为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开展亲子活动,让幼儿的父母来到学校和孩子一起参加活动。比如,开展“抱球跑”活动,让幼儿和爸爸或妈妈一起抱着同一个球向前跑,要求球不能掉下来。每一组安排五个家庭共同参与,比一比谁最先到达终点。在活动的过程中,若出现一些意外的情况,如有的幼儿突然摔倒了,这时候其他幼儿的父母主动放弃比赛帮助搀扶着摔倒的幼儿。在活动的过程中,大家都会相互提醒应该注意安全,都会鼓励对方加油。

由于家长并不在意比赛的输赢,看重的是比赛中孩子收获到的友谊和经验,所以在比赛中家长更多的会关注幼儿的成长问题,如为他人考虑等。这些对培养幼儿亲社会行为很有帮助。

五、结语

亲社会行为是社会行为的一种,幼儿园教师在开展教育活动过程中,要注意发展幼儿的亲社会行为,帮助幼儿养成好的思想和行为习惯,指导幼儿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

猜你喜欢
年龄幼儿活动
变小的年龄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年龄歧视
算年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