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佳敏
(陕西理工大学 人文学院,陕西 汉中 723000)
岑参是盛唐时期著名的边塞诗人,一生有两次出塞的经历,两次出塞的经历使其诗具有广阔而深厚的汉代情结和英雄意识。陆游曾在《夜读岑嘉州诗集》中云:“群敌自鱼肉,明主方北顾。诵公天山篇,流涕思一遇。”[1]846这里的“天山篇”即岑参的边塞诗。岑参对异域文化特质的精细雕琢以及对唐代雄大国力的特殊情感,使其诗作体现出士大夫文人强烈而深厚的历史意识和时代责任感。岑参的边塞诗中常常以汉代唐,并多次提及汉代的军队英雄,具有浓郁的汉代情怀和深厚的英雄意识。
岑参先后两次出使西域,他的诗中所描绘的西域包括开远门、陇州以西,以及帕米尔高原东部、天山以北的大部分地区,因此,岑参边塞诗中所有涉及西域的地理、历史、文化的诗都可界定为西域诗。岑参首次出塞是在天宝八载(749),安西四镇节度使高仙芝入朝,岑参为右威卫录事参军[2]。他赴龟兹,入安西节度使担任高仙芝幕府掌书记。“一身从远使,万里向安西。汉月垂乡泪,胡沙费马蹄”[1]435(《碛西头送李判官入京》),于天宝十载(751)六月还归长安,历时两年。天宝十三载(754)岑参再次出塞,赴北庭,入封常清幕,任安西北庭节度判官,“侧身佐戎幕,敛衽事边陲。自逐定远侯,亦著短后衣。近来能走马,不弱并州儿”[1]136(《北庭西郊候封大夫受降回军献上》),直至唐肃宗至德二载(757)返京。岑参两次出塞,前后用了约六年的时间。
据李嘉言《岑诗系年》考证,岑参在此期间作的西域诗共有56首。天宝八载至十载期间,岑参作西域诗15首。《初过陇山途中呈宇文判官》乃岑参去安西首作,后有度碛诗《过碛》《碛中作》等、乡思诗《碛西头送李判官入京》《岁暮碛外寄元》《安西馆中思长安》《寄宇文判官》等。再赴西域时,岑参又创西域诗41首。天宝十载三四月间,他离京赴北庭,途中有《赴北庭度陇思家》《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等诸作,至迟六月已到北庭。天宝十五载春末,岑参返京。岑参以北庭为中心所作的纪行、叙事、赠别、凯歌类作品有《登北庭北楼呈幕中诸公》《北庭作》《轮台即事》《奉陪封大夫宴得征字时封公兼鸿胪卿》《献封大夫破播仙凯歌六首》《奉陪封大夫九日登高》《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轮台歌送封大夫出师西征》《首秋轮台》等。
岑参的汉代情结不是在他个人的小天地里抒发怀古忧思之情,而是站在时代、国家、民族的高度敬仰汉代,反映了诗人对汉代光辉岁月的追忆与思考,也表达出诗人渴望弘扬汉代精神的迫切心情。岑参西域诗中的汉代情结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他的博大胸襟、忧国意识与悲壮情思都与这种汉代情结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法国著名文艺理论家丹纳曾在《艺术品的本质》一文中提到:“要了解一件艺术品、一个艺术家、一群艺术家,必须正确地设想他们所属的时代的精神和风俗概况。这是艺术最后的解释,也是决定一切的基本原因。”[3]经历了开元之治后的唐王朝,国力大为强盛,开始有能力扭转长期受突厥、吐番侵扰的局面,人们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十分强烈,功名意识异常凸显,社会的尚武氛围相当浓厚。然而,在国力强盛的同时,唐朝廷的腐败情况也日趋严重。唐玄宗沉湎于酒色,李林甫专权并表贺“野无遗贤”[4]2284。在这乌烟瘴气的政治氛围中,岑参注目边塞,渴望在西域建立功勋,光宗耀祖。同时,时代的召唤、异域的风光、自己的抱负与理想,也让岑参摒弃了应考入仕的传统道路。 “无由谒天阶”[1]97(《至 大梁 却 寄匡 城主人》),“天子不召见,挥鞭遂从戎”[1]36(《送祁乐归河东》),军伍精神的感召和功名心的驱使,使岑参步入了一条远征边塞、实现个人价值的道路。
岑参两次出塞的经历,使他对西域的军事态势了如指掌。他仰慕汉朝,歌颂汉朝,并不是对盛唐的否定与怀疑,而是表现了他对汉、唐社会文化差距的反思与忧虑。岑参的观念里蕴含着不同于一般诗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厚重感。他对当时的唐王朝社会充满期望,渴望跨越时空的英雄主义精神和昂扬向上的理想信念再次涌现。这是一种文化底蕴的传承,更是一种精神内核的回归。强烈期望汉代文化与汉代军伍精神回归盛唐,使得岑参的人生境界与人生理想有了更深的内涵。“丈夫三十未富贵,安能终日守笔砚!”[1]386这是岑参三十五岁发出的感慨,他希望自己能如班超一样投笔从戎,立功西域。
《后汉书·班超传》载:
(超)家贫,尝为官佣书以供养,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他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砚间乎?[5]
班超弃文从武、收复西域的胆识和魄力与岑参的内心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班超的事迹让岑参颇为欣赏。岑参在《感旧赋并序》中说:“国家六叶,吾门三相矣。”[1]793岑参的曾祖父、伯祖父以及堂伯父分别于太宗贞观、高宗永淳、睿宗景云时官至宰相,故岑参自称“吾门三相”。祖上曾出三位宰相,自然令岑参颇感自豪。他“五岁读书,九岁属文,十五隐于嵩阳,二十献书阙下。尝自谓曰,云霄坐致,青紫俯拾[1]793。岑参渴望继承家业,光耀门楣,即使早期并不得志,也并未泯灭心中对建功立业、求取富贵的决心。
岑参崇尚汉代的军武文化,歌颂汉代立功边塞的武将英豪,甚至对汉代的地理位置也颇有一种特殊的情怀。“汉代西域有三十六国,郑吉、张骞、赵破奴、李广利、王恢、傅介子等出师征讨西域,皆立功封侯”[6]。回看汉代名将的伟绩,今昔对比中更加坚定了岑参出使边塞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
岑参西域诗中的汉代情结,不仅反映了他对自身功名的希冀与展望,也反映了他想通过这种汉代情结揭示隐含在唐代军营制度和社会文化体制内的各种问题。
岑参对历史的回顾与追忆并非对现实的愤懑不满,恰恰相反,他对唐代的社会环境极为关注,以致在西域诗中体现出一种浪漫主义的格调,渴望汉代的边塞名将都能重新出现在唐朝的沙场上。他赞美唐将封常清“性勤俭,每出征或乘驿,私马不过一两匹,赏罚严明”[4]2175,是一位廉洁自律、惩赏分明的将帅,同时也发出“却笑霍嫖姚,区区徒尔为”[1]136的感慨。《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一诗即歌颂了封常清不畏严寒、军容严整的英雄气概。
然而,边塞将军的骄奢淫逸、艳歌美酒的情形也令岑参担忧,其西域诗多次描写这样的场面。《武威送刘单判官赴安西行营便呈高开府》一诗描写边塞的环境是“夜静天萧条,鬼哭夹道傍。地上多髑髅,皆是古战场”[1]23,而军帐中却是歌舞美酒,一派侈靡:“军中宰肥牛,堂上罗羽觞。红泪金烛盘,娇歌艳新妆。”[1]24试想,战争一触即发,军中却生活奢靡,如此场景,怎能不令诗人满怀忧虑?《玉门关盖将军歌》中更是描绘了盖将军“无事但欢虞”[1]378的情景:
暖屋绣帘红地炉,织成壁衣花氍毹。
灯前侍婢泻玉壶,金铛乱点野酡酥。
紫绂金章左右趋,问著只是苍头奴。
美人一双闲且都,朱唇翠眉映明眸。
清歌一曲世所无,今日喜闻《凤将雏》。
可怜绝胜秦罗敷,使君五马谩踟蹰。
野草绣窠紫罗襦,红牙缕马对樗蒱。
玉盘纤手撒作卢,众中夸道不曾输。
枥上昂昂皆骏驹,桃花叱拨价最殊。
骑将猎向城南隅,腊日射杀千年狐。[1]378
此诗是天宝十三载(754)十二月岑参行役至玉门关时所作,用大量笔墨描写盖将军的寻欢作乐,其中着重描写了他骄横跋扈的夜宴场景。诗人详尽描写盖将军生活之奢侈,是对边塞将士不良习气的批评。
盛唐昂扬向上的文化氛围十分浓烈,诗人们以碌碌无为、饱食终日为耻,以壮志凌云、大展宏图为荣,大多数文人都崇尚英雄。故此,唐朝开放激昂的时代气息和祖上“一门三相”的深厚家业孕育了岑参强烈的英雄意识,使他坚定地远赴西域。岑参的西域诗主要以军武英雄为吟诵对象。其西域诗不仅有对古今英雄的崇拜和赞美,还蕴含了岑参自己勇建功勋、成就大业的期许。
岑参对古今英雄万分崇敬和景仰,他在诗中对古今英雄充满了赞美与歌颂。岑参第一次出塞时,恶劣的环境和艰苦的生活都令他感到寸步难行,但他没有退缩,而是用汉代英雄的事迹来激励自己。他说:“丈夫三十未富贵,安能终日守笔砚!”[1]386他虽然官职低微,却是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人,故出塞成了他的必然选择。他和汉代班超有着相似的人生经历。班超当年立功于西域,岑参同样奔赴西域寻求功业。班超的勇敢奋斗精神令岑参折服。
封常清亦是岑参心目中的英雄。岑参第二次出塞到北庭,入封常清幕下。岑参在《北庭西郊候封大夫受降回军献上》一诗中赞扬封常清道:“如公未四十,富贵能及时。直上排青云,傍看疾若飞。前年斩楼兰,去岁平月支。天子日殊宠,朝廷方见推。”[1]137封常清的丰功伟绩给了岑参莫大的鼓舞,使岑参的理想更加坚定,决心在边塞成就一番功业:“何幸一书生,忽蒙国士知。侧身佐戎幕,敛衽事边陲。自逐定远侯,亦著短后衣。近来能走马,不弱并州儿。”[1]137(《北庭西郊候封大夫受降回军献上》)无论是前代的名将,还是现代的英雄,都给予岑参无穷的力量和自信,让他能够在艰苦中勇往直前,在失意中重整旗鼓。
唐代士子为了表达建功立业的决心,常常以汉代名将自比。《旧唐书》记载:“夫有志之士,在富贵之与贫贱,皆思立于功名,冀传芳于竹帛。故班超投笔而叹,祖邀击揖而誓,此皆有其才而申其用矣。”[4]1993岑参远赴西域,也是为了建功立业。他在诗中表达的是一种昂扬向上、积极乐观的英雄精神,从军的艰辛与苦难反而成为一种陪衬。《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尾联直抒胸臆,赞扬“万里西击胡”的李副使“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1]369,希望李氏立功扬名。《东归留题太常徐卿草堂》一诗写道:“年才三十余,勇冠西南方。顷曾策匹马,独出持两枪。虏骑无数来,见君不敢当。汉将小卫霍,蜀将凌关张。”[1]197他赞美“年才三十余”的徐卿是一位驰骋马上、勇冠西南的少年英雄,说他可与卫青、霍去病、关羽、张飞相匹敌。
《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一诗固然表达了对封常清的敬仰和赞美,但更多表达的是对建功立业的期望。
轮台城头夜吹角,轮台城北旄头落。
羽书昨夜过渠黎,单于已在金山西。
戍楼西望烟尘黑,汉兵屯在轮台北。
上将拥旄西出征,平明吹笛大军行。
四边伐鼓雪海涌,三军大呼阴山动。
虏塞兵气连云屯,战场白骨缠草根。
剑河风急雪片阔,沙口石冻马蹄脱。
亚相勤王甘苦辛,誓将报主静边尘。
古来青史谁不见,今见功名胜古人。[1]330
此诗是岑参送别封常清西征时所作。轮台城烟尘弥漫,角声连连,大战在即。随着笛声的吹响,军威震撼胡虏。冰冻的雪海为之汹涌,巍峨的阴山为之震颤,展现出将士们声势浩大的作战气势和强有力的战斗意志。诗人并未回避描写敌方的强大气场,“虏塞兵气连云屯”,极言敌方军事力量的同样不可小觑。诗人以强衬强,借对方浩大的兵力衬托唐军更为强大的士气,“风急”“雪阔”的自然环境更加突出将卒们顽强的意志和坚定的爱国心。岑参直面战场上的悲壮场景,歌颂将士们的奋不顾身,赞颂封常清报效朝廷、安守边疆的“甘苦辛”精神。尾句的“古来青史谁不见,今见功名胜古人”不仅赞颂了封常清的卓越功勋,也表现了自己建功立业的强烈愿望。
国人自古以来便奉行先立德后树功的原则。《左传·襄公二十四年》云:“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三不朽。”[7]汉代英雄在处理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的关系时大多都以国为先。如汉代良将霍去病一心为国,道德高尚。《史记》卷一百一十一《卫将军骠骑列传第五十一》载:
骠骑将军为人少言不泄,有气敢任。天子尝欲教之孙吴兵法,对曰:“顾方略何如耳,不至学古兵法。”天子为治第,令骠骑视之,对曰:“匈奴未灭,无以家为也。”由此上益重爱之。[8]
儒家的道德评判标准也是以德为先。《礼记·礼运篇》云:“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9]在儒家观念中,武将不仅要能弯弓舞剑,还须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岑参的思想深受儒家观念的影响,其西域诗急促、高亢、昂扬的格调背后所闪耀的思想光辉,正是儒学理念渗透的结果。他赞叹封常清将军治军严谨、德行高尚,称赞刘单判官德高才胜。同时,他也这样要求自己。他在《初过陇山途中呈宇文判官》一诗中写道:“十日过沙碛,终朝风不休。马走碎石中,四蹄皆血流。万里奉王事,一身无所求。也知塞垣苦,岂为妻子谋。”[1]239岑参呼吁将士们要以国家安定为己任,做一个大写的人。他鼓励李副使“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1]369。 为了国家,诗人甘愿忍受 艰险和辛劳,“这是一种英雄主义,是一种悲剧高度的行为,它无疑较那种追求个人目的的行为崇高得多”[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