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明学
(甘肃省康乐县段家坪小学 甘肃 康乐 731500)
小学语文中的文本中大都含有对于小学生的心理发展、性格塑造以及言行引导的德育取向,教师应以文化教学为基点、找准学生的兴趣点,来撬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即把道德品质教育作为文章的深层次分析教学,能够让学生跟随文章作者的思路,实现融情于景、寓学于乐,以真正融入到语文沉浸式情境之中。同时教师应适时开展相应的课外德育主题教学活动,让学生与家长、学生与社会工作者一起去访名人、真实践,来强化自身德育素养。
语文教学与学生的道德品质教育相融合,是一项事关学生综合素养提升的重要方式,其对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培养、社交能力提升以及校园文化氛围共建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因而小学语文教师应把校园文化、班级文化建设与语文教学有机结合,切实发挥出小学语文德育教育的重要作用。即通过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以语文文本中的道德品质为标准,引导小学生去学会如何为人处世、与同学相处,来营造互帮互助、相互尊重的校园氛围,形成知识学习、精神鼓舞、言行和谐的文化校园。比如:在给学生讲述《灰雀》一文时,可通过引入课外诚实守信的真实案例,为小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让班级之中形成“能守信、爱学习”的良好氛围。
小学生的注意力难以长时间集中在课堂之上,究其原因是因为学生的好奇心得不到有效的满足,这就需要教师不断变换教学方式,把德育教育以故事讲述、视频播放或者课堂互动游戏的形式展现给小学生。这样才能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时,快速把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之上,全身心的投入到课堂学习之中。这样可以把道德品质教育以更加高效多元化的方式来渗透到语文课堂教学之中,实现“文化为基、德育作本”的新型语文与德育融合式教学模式,来真正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比如:在《穷人》一文的教学中,由于该文的篇幅较长,需要学生集中精力去阅读分析,即教师可采取德育渗透教学方式。以人物心理分析、桑娜与渔夫的言行神态模仿演绎,以及利用信息化教学工具让学生真切感受到渔夫夫妻的乐于助人、无私奉献的高尚品质。并能让学生沉浸在情境学习之中。
小学生的语文学习效率高低直接影响着其学习心态与兴趣,高效的学习方法能够让学生树立良好的语文学习自信心,并把阅读学习与作文写作有机结合在一起,从而实现读写结合式高效课堂的建立。而道德品质渗透教学,则主要是围绕在课本文本的内涵价值观念、思想指导意义来展开品德引领教学,这需要教师运用多种教学策略,把阅读教学、写作教学、实践教学融为一体。这样才能让小学生在心灵感触、言行遵循以及价值转变方面真正意识到思想品德的重要性,从而在自主学习、独立写作以及课外阅读方面,能够以德育取向为重点,学会有详有略、明确重点、升华思想。因此道德品质教育渗透式教学模式,能够促使教师与学生之间转变教与学的策略,把德育教育与语文文化知识学习、言行举止遵循与价值理念汲取相融合,达到教学与育人同步发展的高效教学目的。
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是小学语文德育教育中的重点,即让小学生在通过理论知识学习之后,应当为其配套设计相应的动手实践主题活动,以加深学生对于德育知识的整体认知。比如:仍以《落花生》为例,很多学生并不清楚花生的成长过程,但在学习了本文之后其对于花生的成长特点,以及能够值得我们去学习的地方很多。此时教师应当因势利导来让引导学生去的适时的帮助学生取通过参与花生成长主题活动,来让学生了解以物喻人的写作手法,并能够有效提升对于人格、品质的科学认识。同时针对小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容易出现的理论与实践结合不紧密的现象,教师应当以实践为核心来培养学生独自思考、善于观察的学习习惯,从而培养小学生自由、开放的语文学习思维,并通过集体活动来提升学生的社交能力。
德育渗透教育的重点应当是让每个小学生通过语文知识的学习,以学生自身的阅历为基础,帮助其向外延伸拓展。即帮助学生深挖课本教材中的德育价值理念,让学生真正通过案例分析、情境融入以及对话分析,来为自己的言行举止树立良好的榜样。同时针对语文课本教材中有一定理解难度的文章,教师应当帮助小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情境演绎以及互动交流式探索,来为学生寻找生活中的真实案例。这样能够让小学生更加容易的发现生活中的语文道德品质教育案例,以帮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来突破自身的思维定势。比如:在《灰雀》一文的学习中,很多学生虽然能够认识到到“诚实守信”良好品德在文章中的体现,但并没有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寻找如何去做的规划与方法。此时教师应以差异化教学为原则,为每个学生规划科学的实践方案。
互动化教学无论对于语文教学而言还是对于学生思想品德渗透教育,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而互动教学的前提是保证语文课堂教学的开放性与探索性,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的从案例分析、情感体会、内心共鸣的角度来帮助学生去深刻探索语文课本教材中所凸显的道德品质内涵。与此同时,语文传统文化内涵同样对于学生的德育教育有着十分关键的推动作用,如文本中所体现的爱国主义精神、诚实守信品德以及助人为乐的传统美德等,都是小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必不可少的道德品质。因而教师在设计语文德育渗透教学方案时,应注重学生与学生、学生与家长以及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有效互动,以激活小学生内心的学习兴趣与动力。并以实际生活为平台,为学生探索课本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为学生的道德品质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语文教材中的德育取向十分明显,但需要教师通过对语文文本进行细致化、趣味化处理,让小学生根据德育价值理念的指引去感受文章中所表达思想情感。比如在《落花生》一文的教学中,很多学生难以从文章的表面来感知作者的深远教育目的,因而需要教师借助思维导图来帮学生找到该文章深度学习的突破口。即把花生的品质特点与其生长、结果的过程有机联系在一起,以花生比作人、用人来反衬花生的品质,这样来教育孩子该如何做人。这样小学生才能够借导图深刻理解文章的内涵。同时在帮助小学生列示思维导图式,应注重培养小学生灵活的思维以及创新的学习技巧,把语文文本中的关键字词、语句进行列示分析,并对文章的情感表达、语言描述语句进行深层次理解探索,来确定的思维导图结构与节点。
信息化教学的优势在于能够快速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其以更加生动形象、具体有形的内容来让小学生感受语文文本中德育价值理念的存在,并结合小学生的个性化学习习惯与心理特点,以学生的视野来帮助学生快速进入到语文情境教学之中。比如在《司马光砸缸》一文的学习中,教师可以通过影片播放、图片展示以及白话文的讲解,来让小学生全面系统的了解故事发生的原因、经过与结果。并鼓励学生以自己的角度来思考司马光的身上的品质,从而让学生深刻学习领悟“勇敢”这一道德品质的真正含义,且能够把文章读懂弄通。同时语文教师可以把师生教学互动利用移动客户端,来实现实时实地交流以方便学生的问题解答,并能够把德育渗透教学生动的融入远程教学的过程中。即以现代化教育手段来让小学生全面系统的掌握的语文课本教材中的德育品质内涵,才能更好的引导学生在生活学习中养成良好德育教育的认知与遵循习惯。
语文中的道德品质融入式教育则是小学生在学习和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元素,而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则能够为学生的知识学习、德育素养提升指明方向。一方面语文课本教材以及课外阅读材料中,都饱含我国传统文化内涵,其中的爱国主义精神、诚实守信助人为乐美德以及严于律己宽于待人的处事原则,都是千百年来造就中国璀璨文化的本源;而另一方面,传统文化教育与道德品质教育有着众多的相通之处,小学语文的学习离不开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以及认知,如端午节的来源、清明祭的本意、重阳节的含义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自身的道德品质建设有一个更加全面客观的认识。因此语文课外主题教学活动是提升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重要途径,教师应以课本文本中所包涵传统文化为主题,把文化知识讲解与道德品质建设有机结合。
语文教师作为教学和引领学生健康成长、快乐学习的先锋以及榜样,其言行举止、德育素养对小学生的成长有着极大的影响作用。因而教师在教学备课、言行举止中应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这样才能让学生通过教师来深刻感受道德品质素养的重要性,更能够让教师把课本教材中的道德价值理念讲解展示的生动形象。比如:在《猎人海力布》这篇文章的讲解中,教师应认真的查阅相关资料,并为学生准备详实的课外阅读材料,并以自身教学感受结合小学生的实际生活及学习阅历来帮助学生深入体会海力布的高尚品质。同时教师应从自身做起,为学生展示舍己为人、助人为乐的品质培养,可以从小事做起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这样才能更加全面的发挥出教师的先锋指引作用,为小学生的言行举止、思想认识提供一个可以模仿、遵循的榜样。
语文课后作业设计的形式与内容需要与学生道德品质渗透相匹配,这样才能够让小学生在趣味课后实践活动作业中,找到学习的快乐、在家庭与学校双向教育教学环境中稳步提升自身的德育素养。比如:家长带领孩子参加社区活动,去访问社会道德好人以感受助人为乐、乐于奉献的价值;带领学生去清扫烈士陵园来体会革命先烈为国牺牲的大无畏精神;设计“感恩父母”式家庭作业来让学生懂得感恩。
总之,小学语文中道德品质融入式教学模式能够实现素质化教学。教师应从培养学生良好的德育价值理念、语文学习习惯入手,利用多元化教学手段来帮助学生快速进入语文教学课堂之中。并以主题活动、信息化教学、思维导图式教学方法,来帮助学生深刻体会并理解文本中的道德品质取向,以提升自身的语文与德育综合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