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考语文“必备知识”教学的思考

2022-03-01 19:41潘海霞
学语文 2022年5期
关键词:报告文学文体文本

□ 潘海霞

自从20世纪初有了现代语文学科以来,语文是否有知识,包含哪些知识,哪些语文知识应纳入中小学语文教育课程体系,一直是学界讨论的热点问题,至今没有定论。进入21世纪,作为语文教学指导的《语文教学大纲》发展为《语文课程标准》(以下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简称“新课标”),作为语文教学依据的教材由“一纲多本”发展为“统编本”。曾经的语文教材因以知识为纲而广受诟病,因此语文教学一度出现“去知识化”的倾向。统编教材的编写体例发生了巨大变化,多数课文不再以单篇成课,教学设计也倡导立足任务群和人文主题的大单元设计,一线教师迷失在各种情境化的大任务中。解题时,学生经常出现语文知识错乱的情况:表达方式和表达技巧分不清,说明方法和论证方法搞不懂,常见的修辞手法似是而非,不同文体的特征不明就里,写作表达随性而为。诸如此类的问题层出不穷,极大地影响了语文教学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2019年教育部考试中心制定了《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明确提出“一核四层四翼”的体系标准,其中“四层”是高考考查的内容,回答“考什么”的问题,包括“核心价值、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必备知识”四个方面,“必备知识”是“四层”中的基础目标,是“培养能力、达成素养的基础”[1]13,“在对关键能力和学科素养进行考查时,必然涉及对必备知识的考查”[2]6。如此看来,要提升学生的能力,培育学科的核心素养,离不开高考“必备知识”的教学。当然,需要明确的是高考“必备知识”不等于语文知识,也不是大学中文系关于学科理论的所有基本知识,而是适合中学学段教学开展和中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知识。这样的“必备知识”到底教什么,又该如何在教学实践中落实,这是所有语文教师都应思考的两大问题。

一、“必备知识”教什么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中指出:“必备知识是指即将进入高等学校的学习者在面对与学科相关的生活实践或学习探索问题情境时,高质量地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所必须具备的知识”“这一知识体系由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构成,是应对情境所必须具备的各种复杂的产生式系统。”[1]26其中“陈述性知识”解决“是什么”的问题,是静态的知识;“程序性知识”解决“怎样做”的问题,是运用静态知识生成能力的操作方法、策略等。

(一)陈述性“必备知识”教什么

静态的“必备知识”具体包含哪些指标,《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没有明确说明。在《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说明》中,教育部考试中心指出“必备知识是在梳理高校专业学习要求、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中的内容标准、历年高考考查的知识内容的基础上,根据考试形式和教学实际情况系统整合、掇菁撷华而成的”。[3]23据此,“必备知识”的来源主要有三个方面,即高校专业学习要求、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中的内容标准、历年高考考查的知识内容。教育部考试中心张开老师在此基础上对高考“必备知识”做了更为具体的阐述,他指出:“必备知识是高中课程标准规定的知识内容,也是进入高校进行专业学习所必需的基础性、通用性知识。”他将高考语文要求的必备知识总结为3个部分:“一是语言文字知识,如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的字词句法相关知识等。二是文学审美知识,如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文学作品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此外,还包括《语文课程标准》涉及的文学作品和背诵篇目等相关知识内容。三是中外文化常识,如中外优秀文化中艺术、历史、科学等领域的基本常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本常识等。”[4]24张开老师的阐述帮助我们进一步明晰了“必备知识”教什么的问题,但是3个部分的“必备知识”主要指向阅读教学,对于表达与交流尚未提及。笔者梳理了“新课标”中各个学习任务群提出的“表达与交流”活动,发现“新课标”里的“表达与交流”兼顾书面表达与口头表达,又涵盖论述类、文学类和实用类等各种文类形式。具体涉及读书笔记、作品评论10处,调查报告2处,续写或改写1处,讨论和辩论1处,复杂的说明文1处,文学类短篇作品的创作1处,小论文1处。这些要求警示我们相关文类创作的“必备知识”也应成为教学的内容之一。

当然,还有教材和近年高考写作试题中出现的其他文体类型,比如演讲稿、发言稿、推荐书、主持词、书信等也都需要让学生熟练掌握。

(二)程序性“必备知识”教什么

静态的“必备知识”只有经过运用才能生成能力,最终形成素养。程序性“必备知识”的教学应紧紧围绕“新课标”提出的三大语文学习活动——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展开,依据不同的文体,以不同类型的文本为梳理和探究的对象,侧重于教相应文本类型阅读和鉴赏的方法,表达与交流的策略。具体可参见“新课标”18个学习任务群中“学习目标与内容”的相关阐述,此不赘述。下面以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二单元的单篇文本《包身工》为例,谈一谈如何依托具体的文本,化“静”为“动”,进而促进学生能力和素养的提升。

夏衍的《包身工》是一篇报告文学。报告文学是一种兼有新闻与文学的特点,通过生动的情节和典型的细节,迅速、及时地“报告”现实生活中具有典型意义的真人真事的文体,它可以进行适当的艺术加工,但不能虚构。这是对报告文学文体的定义,属于静态的陈述性知识,如果教学只停留在这个层面,学生只能通过老师的“告知”获得对报告文学的粗浅认识,并不能真正习得报告文学阅读和表达的策略。在本课教学之前,笔者在任教的两个班做了一个调查,发现有近一半的学生认为《包身工》是一篇小说,一部分学生在小说和别的文体之间犹疑不决,这充分说明学生对报告文学的认知是不明确的。为了让学生进一步获得这一文体程序性的“必备知识”,笔者将本课学习的重点确定为研习本文的新闻性和文学性是如何统一的。“新闻性”指向“报告”,“文学性”指向“文学”。报告文学之所以不同于一般的文学作品,正在于它是新闻事实与适当的文学虚构的有机融合,如果运用不当,就有可能变成小说。确定学习重点之后,笔者设计了“新闻性体现在哪?”“文中的文学性描写写了什么?怎么表达的?”“怎么做到用文学性表达的同时不让文章记录的事情失去真实性?”三个问题情境,从报告文学的基本特征出发,由浅入深,由易入难,层层推进,一步步深入认识报告文学表达的本质。

程序性“必备知识”的教学可以以某一篇或几篇文本为“例文”,围绕文体特征设计学习活动;也可以将文体类似的文章组成一个板块进行群文教学,比如演讲稿与讲话稿这两种文体大体相同,但因身份、场合、表达的需求不同,它们之间仍然存在差异,教学时可运用比较阅读法,引导学生析同辨异。

二、“必备知识”怎么教

目前,一线教师对“必备知识”的教学一般采用随文教学法,这种教学知识的方法可以结合具体的文本深耕细作,有利于程序性知识的教学,某种程度上学生也能从中获得一些陈述性知识,但教学容易重复化、呆板化,导致学生的学习支离破碎,不利于能力的形成,素养的提升。“必备知识”,尤其是陈述性知识的教学应该学、研、用相结合,以学生的自主研究促进学习的固化,以不同情境的运用落实学习和研究的成果。

以文言特殊句式为例,笔者在学生正式开始高中文言文学习之前,结合初中教材中的相关例子,跟学生讲解文言特殊句式的相关知识。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在不同的文本中运用知识,判断句式。但即使如此,学生还是容易混淆,尤其是状语后置句、定语后置句、宾语前置句这三种倒装句。为此,在学习完统编教材必修上、下两册后,笔者梳理了一些教材中相关句子,让学生对这些句子进行归类,进而以小组的形式结合具体例子,从语意和表达形式两个不同层面分析三种倒装句的句式特征,并在班上进行汇报交流。至此,学、研的任务基本完成,学习选择性必修教材时,笔者主要引导学生运用相关知识。这样的教学在教师输入、自我输入和运用输出中循序推进,效果较为明显。

以上是针对某一个知识点怎么教的思考,整体来看,“必备知识”的教学还应根据学生的认知情况,立足高中三年进行系统规划。具体来说,可以采用以下三种方法:

(一)前置性教学

将某些“必备知识”置于高中学习开始之前,作为初高中衔接的教学内容,以此总结和巩固以往的学习,并为即将开始的新的学习做好准备。这一阶段的学习可安排汉字的构造、现代汉语基本语法知识、标点符号的用法、语病、文言特殊句式、文言翻译、古代诗歌的体裁和题材、古诗词的表达技巧等。

有些知识在高考一轮复习中还会继续进行,比如语病、标点符号的用法、古诗词的表达技巧等,但是这一阶段不同于高考复习,它应该针对学生的日常运用,学习普适性的知识。比如学生在日常的表达中经常出现病句,学习语病的相关知识,可促进学生诊断自己的表达,进而提升自己的表达能力。又如多数学生在写作中只会运用逗号和句号,此时教会运用标点符号的相关知识,可推动学生在接下来的课文学习和表达中自觉地关注和运用多种标点符号,进而提升自己的阅读能力,规范自己的语言表达。

(二)微专题研习

这一教学法是在探究和整合的基础上对学生原有知识的纠误或延伸。纠误即纠正错误的思维方式,比如学生在运用事例论据时,常常出现用讲述故事印证论点、评点事例强出论点、事例论证漂移论点和叙述事例拖泥带水等问题。对此,笔者让学生以统编教材中的《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反对党八股(节选)》《拿来主义》《六国论》《社会历史的决定性基础》《改造我们的学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等文本为研习对象,研究议论文该如何围绕论点进行举例和分析。

延伸是借助典型文本,引导学生从实际应用的语言样本中总结规律,补充和拓展原有的知识系统。比如学生从小学开始就学习比喻这种修辞手法,但是有部分学生到高中仍然搞不清楚到底什么是比喻。针对这种情况,在学习完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之后,笔者就让学生围绕比喻句开展微专题研习。具体做法是先找出文中所有的比喻句,再分析喻体的使用艺术,最后探究不同类型比喻句的表达效果。

无论是以往的教材版本,还是正在使用的统编教材,语文教材多数是选文型的,各种“必备知识”往往散落和渗透在各种不同的选文中,以运用后的实践成果呈现在学生面前,是隐性的存在。这一阶段的教学功用不是前置性学习的“衔接”,而是应对高考。学生如果无法从选文中梳理和整合出相关知识,就难以较为系统地习得语文学科的“必备知识”,进而影响核心素养的达成。微专题学习以研究的视角,用探究性的任务,引导学生深掘文本,有助于学生建构结构化的认知体系,促进能力的提升和素养的培育。

(三)板块式复习

主要用在高考一轮复习的教学中。这一阶段的教学侧重于系统梳理整个学科的“必备知识”,为学生在不同情境中的迁移运用护根固基。需要注意的是各种“必备知识”的主线要清晰,教学宜简不宜繁,有些不同文学样式的知识存在交叉或相同之处的可适当合并,如散文、小说、古诗词、戏剧等文体的语言特色;有些学生容易混淆的知识也可放在一起进行教学,如比拟与比喻、借代与借喻、类比论证与比喻论证。

一轮复习中的有些知识点可能会与前置性教学相同,比如语病、标点符号等语言基础知识,教学时要注意结合不同的教学目标进行适当调整。如标点符号的用法不只要知道静态的陈述性知识,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在具体的语境中揣摩标点符号运用的表达效果和作用。又如病句教学的重点不是认识和区分病句的类型,而是能借助基本的语法知识发现问题,并进行针对性修改。

以上三种不同的教学方法运用于不同的学习阶段,看似彼此独立,但实际上它们是相互融通的,只是在不同的阶段教学内容稍有不同,重点也各有侧重,日常教学应综合运用,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变通。只有这样,教学才能真正做到服务于学生,助力学生素养的提升。

猜你喜欢
报告文学文体文本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充实中国报告文学的理论一翼
轻松掌握“冷门”文体
作为“文本链”的元电影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文从字顺,紧扣文体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中国青年报告文学作家创作会举行
阵痛与激情:1979—1989年的灾难报告文学
若干教研文体与其相关对象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