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清
(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新桥第二实验小学 江苏常州 213000)
关于阅读,古今中外的名人雅士都发表过自己的见解,比如:唐代诗人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宋代文学家苏轼说“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前苏联作家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德国戏剧家歌德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语文的学习不能仅仅依靠教材,还需要从古今中外的经典书籍中获取养分,才能增加知识文化的储备,学习遣词造句的技巧,学习语言表达的方法,掌握行文构思的方式,这是口语表达和作文写作的基础。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重视指导学生课外阅读,可以有效培养小学生语言理解能力、语言运用能力、思维能力、初步审美能力等语文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是与学科相关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语文核心素养主要是和语言文化相关的理解、运用、思维、审美四大维度,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和创造、文化传承和理解[1]。具体到小学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包括语言理解能力、语言运用能力、思维能力、初步审美能力。
语言理解能力,是指能够读懂文本内容,认识文本表达的特点,能够独立积累优美、新鲜、经典的材料,形成基本语感。语言运用能力,是根据具体语言情境,结合学习任务的要求,调取脑海中获得的语言知识储备和生活经验进行口语表达、书面表达的能力,要做到文从字顺、结构合理、情感真挚。思维能力,是在阅读和表达等言语活动中,进行主动思考、合理想象和联想的能力,要初步认识语言文字描述中的客观事物、语言和文学形象,进行初步评判等。初步审美能力,需要感受汉字的独特美感,形成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感受文学作品中的真善美,体会自然之美和人性之美,获得初步审美体验和审美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不仅要通过课内阅读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还需要基于课外阅读,引领学生广泛涉猎各类课外读物,更好达成培养目标。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环境对于个人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力,不同的环境会塑造不同的个人。过去的小学语文课文阅读中,由于缺乏良好的阅读环境,导致小学生课外阅读不够积极,课外阅读效果不尽如人意。当前阶段,在学校中,大部分时间是讲授课程,课后服务时间多是完成学科作业;在家中,小学生被电视节目、短视频、手机游戏所吸引,大部分家长也都不阅读。
课外阅读资源是进行课外阅读的基础,但是很多小学的课外阅读资源相对比较匮乏,校内的图书馆或图书室开放的较少,小学生不能自由地借阅图书。小学教师的图书角建设也不够完善,图书资源长期得不到更新,而且种类与数量相对较少。教师推荐的课外读物有限,很多小学生对此不够重视。很多小学生家长对课外阅读也不够理解,认为课外书都是“闲书”,给孩子购置的课外书籍有限。由于缺乏课外阅读意识,小学生也不能从生活中挖掘各类读物。
爱玩是小学生的天性,根据小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要引导小学生积极参与课外阅读,教师还要组织学生参与各类课外阅读活动,让学生在课外阅读活动中自主阅读、互相探讨、获取知识[2]。但是由于小学阶段课程时间较少,阅读课程时间不多,课后服务时间被作业占据,教师通常只是布置课外阅读任务后让学生自主阅读,课外阅读活动的类型单一,导致课外阅读活动受到诸多限制。
阅读方法对于课外阅读有着重要的作用,科学的课外阅读方法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阅读效果,促进学生更好理解文本主题与内容,感受文本中的情感内涵,积累丰富的知识,学习文本表达方法。课外阅读与课内阅读既有区别,又有差异,课外阅读多是阅读篇幅较长的书籍,既需要科学的方法,也需要耐心。但是,很多教师不太重视课外阅读方法的教学,小学生多是运用课内阅读的方法参与课外阅读,导致课外阅读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课外阅读的效率较低。
对于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课外阅读来说,由于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只是建议性的要求,并没有提出强制性的要求,很多教师本身也没意识到课外阅读对于培养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意义,很少开展课外阅读实践活动,较少布置课外阅读任务,或者疏于检查,没有进行严格要求。这就导致小学生参与课外阅读的时间较少,无法通过课外阅读提升语言理解能力、语言运用能力、思维能力、初步审美能力等,无法形成小学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基于课外阅读,更好培养小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教师需要根据小学生的阅读基础、生活经验、阅读理解能力,整合丰富多彩的资源,包括日常教学的积累、生活实践的积累、互联网资源等,运用资源创设良好阅读环境,让小学生可以在良好阅读环境中更好参与阅读[3]。阅读环境的创设包括校内环境和校外环境,教师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高效创设。
例如,部编版三上的第三单元,人文主题是童话故事,语文要素包括:感受童话丰富的想象,试着自编和写童话。在本单元后面的“快乐读书吧”板块中,主题是《在那奇妙的王国里》,因此也可以明确课外阅读主题是童话故事。这个板块引入与简介了《安徒生童话》《稻草人》《格林童话》三部经典的童话故事书,教师可以基于这个主题和书籍,整合生活中与互联网的资源,创设良好阅读环境。主要资源包括相关的书籍文本、图画、动画片等,比如《丑小鸭》的片段与动画,在课外阅读的课堂上,教师可以一一展现这些生动有趣的资源,吸引学生的目光,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促进学生积极参与阅读。教师还要布置课后任务,让学生利用互联网查阅童话故事的资料,选择阅读感兴趣的童话故事书;通过与学生家长联系,指导家长为学生购置经典的童话书,提供便于孩子学生的阅读环境。
新课改背景下,根据教育部发布的新课标指导意见,结合部编版语文教材总主编温儒敏的讲话,明确小学阶段学生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课外阅读是课堂阅读的拓展与延伸,也是检测学生课内阅读学习效果的重要方式,是一种课堂内外资源整合的过程,是培养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4]。教师要立足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推荐适合小学生阅读的课外读本,要求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具有教育意义。课外读本不仅包括纸质书籍,线上文本也是重要的资源。
例如,根据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的课文和其他部分内容,教师要设计课外阅读书单,为学生推荐丰富多样的课外读本。比如第二单元多为科普文,可以推荐《小牛顿科学全知道》《给孩子的科学课》《给孩子的科技史》等;根据《蟋蟀的住宅》这篇课文,推荐《昆虫记》;根据第四单元的神话传说故事课文,推荐《中国神话故事》《古希腊神话故事》等;根据第八单元的历史故事课文,推荐《中华上下五千年》《中国成语故事》等。除了这些经典的读本,教师还要根据小学中段学生的特点,推荐一些其他方面的阅读资源,比如《生肖的故事》《二十四节气的由来》《中国古代纪年法》等,这些阅读资源与传统文化息息相关,掌握这些知识对于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有着重要意义。教师可以将不同阶段的必读书单推送到班级群或云平台上,与学生家长联系,让学生家长认识到课外阅读的重要意义,为孩子购置相关课外图书,让学生根据兴趣选择阅读。
在“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减少布置课后书面作业的数量,将传统的书面作业转为阅读实践活动,利用阅读课和课后服务时间,开展多样的阅读活动,可以根据书籍类型定期组织主题阅读活动,在自主阅读、阅读交流、小组互动、故事表演、知识竞答、诗词朗诵等活动中,培养学生阅读兴趣[5]。开展多样阅读活动前,教师利用班费为学生选购一些经典的课外书籍,倡导学生将自己的课外书带到班上,与同伴一起分享,将多种课外书放置在图书角上,由专门的学生进行管理,建立借阅制度,方便学生借阅,便于开展课外阅读活动。
例如,部编版四上的第四单元教学完成后,小学生已经了解了三篇中国古代神话故事,为提高学生神话传说故事的知识储备,体会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丰富的想象力,培养学生语言理解能力、语言运用能力、思维能力、初步审美能力,教师可以根据神话故事的主题,基于《中国神话故事》的课外书籍,开展“中国神话故事的魅力”课外阅读活动。在这项活动中,先提前布置自主阅读任务,要求学生在一个月之内完成自主阅读;然后开展讲故事、绘导图、演故事、说体会、写短文等活动。在这些活动中,包括听说读写等各方面的内容,可以让学生积累《女娲造人》《后羿射日》《夸父逐日》等丰富的中国神话故事,并积极参与到角色表演活动中,感受神话故事中鲜明的人物形象和神奇的想象力,不断修饰语言表达,形成课外阅读兴趣和语文核心素养。
《道德经》中讲: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授人以鱼只救一时之急,授人以渔则可解一生之需。课外阅读与课内阅读相比,具有一定的差异,需要运用不同的阅读方法,因此教师应当根据小学课外阅读的内容,通过调查小学生课外阅读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指导学生高效的课外阅读方法,可以提高学生阅读能力,更好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一般的课外阅读方法包括浏览法、摘抄法、批注法、精读法和跳读法等,根据不同的课外书籍类型又需要运用不同的阅读方法[6]。教师可以在课外阅读的专题指导课上,借助多媒体工具与网络资源实施教学。
例如,不论是何种类型的课外书籍,都需要遵循这样的阅读方法:在阅读之前先熟悉书籍的名称和作者,比如通过观察《昆虫记》一书的书题和封面,可以明确这本书是描写昆虫的,作者是法国著名昆虫学家和文学家;之后熟悉书籍的前言、目录、后续等部分,熟悉书籍的重要内容;在阅读中,先选择感兴趣的部分阅读,在阅读中画出描写优美的地方并记录下来,画出不懂的地方并进行批注;阅读后,还可以根据出现的问题查阅资料,询问老师和家长等。针对不同类型的课外书籍,教师借助提前制作的图文并茂的电子课件,进行针对性指导:在阅读故事性和情节性较强的书籍时,运用快速阅读法,只要指导故事的主要内容、感悟蕴含的道理即可,比如《中国神话故事》《中国历史故事》就可以这样阅读;对资料多、科学性强的作品,需要进行精读,随时摘抄和记录其中内容,查阅不懂的地方,比如《给孩子的科技史》就可以这样阅读。教师可以一边进行图文展现,一边进行讲解,利用生动的图画和直观的思维导图,帮助学生学习,还可以提出一些问题和任务让学生思考与探讨,比如《中国古代寓言》《唐诗三百首》应当如何阅读?留下一些时间让各小组交流,然后分组展示,最后点评与总结。
根据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内涵,在课外阅读教学中,教师还要根据学生参与课外阅读的整体状况,布置一些课外阅读任务,比如规定时间内阅读一定量文本,做好读书笔记,写出读后感,进行分角色表演等。通过布置这些形式多样的课外阅读任务,有效提升小学生的语言综合能力,为形成语文核心素养打好基础。
例如,根据部编版三下第二单元的课文,结合“快乐读书吧”寓言故事的主题,教师可以推荐学生阅读《中国古代寓言》《伊索寓言》《克雷洛夫寓言》《拉封丹寓言》等,让学生自主选择感兴趣的书籍阅读,要求利用一个月的时间完成阅读。教师还可以布置分享读书笔记、写寓言故事读后感、表演寓言故事等任务,要求学生在家中或者在学校中完成。教师根据小学生的具体展现情况进行点评,对完成程度高的学生进行表扬,鼓励其他小学生继续努力。
综上所述,在“双减”的背景下,落实减量提质与减负增效的目标,教师可以将学生完成课后书面作业的任务,转为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阅读活动。课外阅读不仅是课内阅读的延伸,能够提高学生的知识储备,而且还能够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能力,发展学生语文核心素养。通过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推荐经典的课外书目、指导学生阅读方法等,提高课外阅读效果,达成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