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梦园 程岭 江苏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新时代,中国基础教育走向高质量发展,而美育高质量发展须关注美育“三问”,着眼“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和“为谁培养人”。[1]李政涛提出(2020),未来基础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应是整体式、体系化[2],在“融合育人”中实现高质量发展,宁本涛等人(2021)提出以“五育融合”之力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五育融合”既是一种育人机理,也是一个育人方向。[3]从系统论看,“五育”为整体系统,而任一子系统的教育都应有机渗入其他子系统,而不是简单地将五个子系统的培养并列起来。由此,美育高质量发展成为趋势,而“五育融合”也会成为推动美育高质量的重要取径。
美育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但当前存在着四个难为表现:
五育融合并不是简单的各育叠加,而是有机的整合统一。现如今美育的具体实施面临着五育割裂,各育之间互不相关、渗透全无,使美育实施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导致美育实施孤立化。如此,美育实施停于纸上谈兵,不能实现其原有意义,形式化问题严重,流于“面子工程”。诚然,五育之间并不是并列关系,而是相辅相成、相互融合,要使美育实施真正发挥效用,首要解决五育割裂的问题,使五育之间形成教育合力,以美育人。
美育既要与其它四育相联结,又有其自身独有价值,不与其它各育相挂钩,美育不是德育的附庸,不是智育的点缀,对于美育的认知混淆,亟需澄明本质,认识其价值所在,否则会使美育成效虚空化。因美育具有模糊性、延迟性等特点,其效用不易被人所发现,造成美育效用被人忽视。如此,意识不到美育的重要性,致使具体执行不到位。要使美育成效发挥最佳效果,亟需解决认知问题,拨云散雾,方能晴空万里。
美育的师资与资源正呈现着紧缺的局面,只有少数地方学校有其特色美育资源,受地方经济和重视程度等原因制约,拥有美育意识的教师较少,无法胜任美育实际工作,致使美育工作开展陷入僵局。还由于长期的学科本位思想,忽视美育的实施,美育成了智育发展的附加物,地位边缘化。要使美育高质量发展,拥有充分的师资及资源是其关键,在认知层面强调美育的重要性,方能抬升美育地位,五育协同发展。
综合素质评价改革正在兴起,以智育成绩为唯一评价标准的社会正在革新,但难免出现弊端,在评价的过程中“既当选手,又当裁判”的现象多发,造成评价的失衡,干扰综合素质评价的真实性及公平性。[4]如此,美育发展趋于功利化,为了应付上级差事,评价方式过于简单,丧失了综合素质评价的原有价值。要使美育发展走向正途,美育评价须多元化发展,既要有监督机制来保障,又要有科学的评价方式来实施。
美育高质量发展大有可为,可从以下四方面着手构建:
美育高质量发展须循序渐进,不能一蹴而就。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及身心发展水平来搭建稳定的美育阶梯系统,使学校的美育发展呈阶梯上升。美育阶梯系统须内化五育融合深层意蕴,制订科学的实施方案,促使美育与其他四育协同发展,在“融合育人”中培养学生的审美力、鉴美力、展美力和创美力。五育融合深层意蕴:“深”在五育之间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组成了一个灵活的系统组织。由此促使五育之间协同发展、协同育人,美育能与其他四育良好整合,在智育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鉴美力,推进“智美协同”;在德育思想塑造中,培养学生的审美力,推进“德美协同”;在体育锻炼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展美力,推进“体美协同”;在劳育实践体验中,培养学生的创美力,推进“劳美协同”。
美育高质量发展须多方合力,不然独木难支。要达成美育观念共识,首要解决当前依然存在的“五唯”问题,破解固有观念,进而重视美育发展。要使美育得到重视,促进学生的个性意识和谐发展,可建立以学校为核心的宣传机制,推动“社会-学校-家庭”三位一体的美育观念整体发展。在社会认知上,推翻美育无用的悖论,宣扬美育特有的作用;在学校教学上,突破传统教学的弊端,开展学科融合的课程;在家庭教育上,扭转家长原有的偏见,理解美育发展的价值。为此,以“三位一体”思想推动美育达成观念共识,发挥以点到面的效果,具有蔓延性,一个开端开始,多个开端进行,进而全面发展,多方位、多方面地形成美育合力,使得个人和集体都能和谐发展。如此,美育应以立德树人为先,使得学生的个性意识因“内在的美感”而和谐发展、自主发展。[5]
美育高质量发展须资源推进,否则难以实施。要完善美育资源体系,须依靠来自国家、地方政府和各级各类学校三方面的努力,共同打造美育资源平台,合力推进美育事业繁荣发展,解决当前美育资源缺乏的问题。首先,国家层面出台相应的政策文件保障美育工作的展开、美育资源的提升,例如2020年10月15日,为进一步强化学校美育育人功能,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其次,地方政府层面的宏观调控是其关键,影响着美育资源的具体落实,针对目前存在的美育形式化、表面化等问题,加强对美育实施的宏观调控,建立切实有效的监督机制,保障美育工作的平稳运行;最后,各级各类学校须开发符合地方特色、学生特点的美育课程,结合国家政策、地方规定推进校本课程的设计,带动全方位、多层面的美育资源发展。
美育高质量发展须科学评价,否则有失公平。要强化美育评价机制,先将美育作为智育点缀物的观念去除,传统评价机制以智育成绩为唯一标准,一好百好,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容易造成学生“高分低能”现象的出现。为完成我国教育目的,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教育评价改革势在必行。借助综合素质评价整体改革,带动美育评价革新。例如,2014年12月,为了贯彻和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教育部出台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意见》,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2020年10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又印发了《深化新时代教育改革总体方案》,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综合素质评价就是对学生进行全方面评估,发现学生的优缺点,深化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制度。[6]
美育高质量发展的价值所在,体现为以下“四个发展”:
蔡元培从“养成共和国民健全之人格”出发,最早提出“五育并举”的教育思想,在后人的不断完善过程中,现已成为新时代育人目标,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习近平主席在2018年的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体系。然而,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制约,“五育并举”并未落实到位,五育之间各自为战、相互割裂,无法形成教育合力。如此,美育高质量发展可以美育带动其他四育协同作业,以美育这个子系统推进教育整体系统的和谐发展,促使各子系统之间“融合育人”,使得“五育并举”到“五育融合”,推动美育实施全面发展。进一步说,基础教育发展具有多开端性,美育是其一端,从一个开端到多个开端,促使美育高质量发展,带动“五育”从“并举”到“融合”,从“简单并列”到“协同作业”,发挥教育真实效用。2019年,国务院颁布《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明确提出:关注学生全面发展,加强素质教育建设,进行德智体美劳的有机融合,促使“五育融合”。由此,为促使五育发挥协同作用,美育高质量发展势在必行。
“双减”政策着眼教育高质量发展,为推进学生全面发展,美育高质量发展必不可少。首先,在教育全过程中,发挥好学校美育以美育人的功能,从本质来看,美育的目的是育人,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孔子言:“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表明学校美育对人的成长至关重要,要将育人作为根本追寻。如此,美育应以人为本,打破“五唯”弊端,在高质量发展过程中走出应试教育的困境。其次,进一步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在“以美育人”的基础上推进“以美化人”,从现实来看,学校美育应打造教师队伍、营造校园环境,创造实用方法,在润物细无声中培养学生感受美、认识美、创造美的能力,发挥好美育的感化作用。“以美育人”到“以美化人”,体现了美育效用的进一步提升,唤醒美育意识内化发展。最后,从发展来看,学校美育应回归理性,不以分数为导向,以人为本,帮助学生固本培元。通过美育保持学生良好的精神状态,夯实学生的身心基础,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由此,为促使学生的人本意识觉醒,美育高质量发展成为关键。
美育高质量发展受资源所限制,无法切实推进美育实施。从经济层面说,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城乡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美育资源为少数地区及学校所独有;从师资层面说,美育教师数量有限,顾及不到全部学生的审美教育,美育资源为少数团体及学生所拥有;从重视程度说,大部分学校还是以智育资源为发展重心,轻视美育资源的发展。2015年国务院颁布《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到2020年,应初步形成大学-中学-小学-幼儿园美育相互递进,学校-社会-家庭美育三位一体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美育资源体系,而美育高质量发展可确保该政策的进一步落实、深化,使得美育从地方特色到全国同步,刺激美育资源蓬勃发展。如此,美育高质量发展带动多层面、多角度的整合发展,社会层面宣扬美育特有价值,重视美育协同发展;政府层面进行宏观调控,加大财政投入,合理分配美育资源;学校层面培养美育教师,开设多元的美育课程,进行跨学科、大概念教学;家庭层面创建美育环境,培育创造性思维。从宏观到微观,由大到小,构建社会-地方政府-学校-家庭为一体的美育执行系统,确保美育高质量发展。由此,为大力开发美育资源,美育高质量发展亟需实现。
综合素质评价改革须坚持人本立场,关注现实具体的人,坚持人的全面评价,而不是单一素质的测量评价。[7]美育高质量发展对美育评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学生的评价应更深入、更全面,转变传统评价观念。时任教育部部长陈宝生提出:“为加强美育,2020年要在改条件、改教学、改评价上攻坚。要持续推进学生艺术素质测评,总结地方将艺术科目纳入中考的经验做法,把学校美育工作纳入督导。”随着普通高中综合素质评价的试行,美育评价进一步受到关注,评价主体也应多元发展,转变“五唯”评价导向,拓宽学生学习范畴,观照学生个性发展。[8]由此美育高质量发展促使评价升级,从双向评价到多元共评,让更多的主体参与其中,确保评价的客观性与准确性,在多元共评中取其平均值,作为最终录取的依据,促使美育评价稳步发展。至此,美育评价走向高质量发展,不以传统评价标准为纲,突破思维界限,综合考虑一个人的方方面面,使单一的素质评价整合在一起,形成科学的评价机制。由此,为深化综合素质评价,美育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