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作文教学中整合层递式教学理念分析

2022-03-01 18:38:11何小芳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22年14期
关键词:层递式段落句式

何小芳

(长沙市北雅中学 湖南长沙 410000)

应试教育的深远影响,导致部分语文教师在初中作文教学中依旧使用传统教学方式强化学生的学习效果,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导致学生无法发挥出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再加上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学习需求有一定偏差,在教学中不能有效提升写作能力,降低了学习积极性。此时,教师应该明确现阶段出现的问题,摆脱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让学生在强化知识的同时,利用合理方式培养他们的写作能力,不断提升语文综合能力,同时加强写作水平。

一、语文作文教学中整合层递式教学的重要性

对于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来说,使用整合层递式教学能够将其分为较多个层次,找出写作中存在的问题,逐个研究并攻破。实际使用中符合学生的成长规律,从易到难,逐渐提升写作水平,并强化写作练习,针对他们不熟悉的地方进行训练,解决写作中的难题。所以对于写生来说,此种教学方式更加符合学习和写作的要求,起到了较强的促进作用,其优势主要为以下几点。

首先,符合学生学习规律。整合层递式教学模式将初中作文分为几个层次,如句型句式、段落等,在最底层入手开始教学,让他们掌握简单的写作方法。当学生对作文有一定了解之后,就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入到下一个层次当中,进行难度更高的学习,逐渐锻炼学生的写作水平,也让他们积累经验,找到适合学生写作和学习的方式。其次,提升兴趣和积极性。初中作文和小学相比,难度提升一个层次。多数学生在写作的时候可能会出现偏离中心主题的情况,还有部分学生并不擅长写作,跑题较为严重。而没有认真审题无法明确立意,写出来的文章质量较差。这些情况的出现让学生逐渐丧失写作信心,开始产生排斥心理,积极性下降。语文属于内容较多的学科,同一句话也有着不同的理解,对于作文也是一样。因为学生没有完全相同的思维方式,所以立意也不同,这就会让部分学生跑题。整合层递式教学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掌握写作技巧,学会如何分析题目和明确立意,逐渐提升写作信心,从而提升写作兴趣。最后,提升学生综合能力。作文对于学生综合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一篇优秀的文章可以反映出作者的思维能力以及文字驾驭能力等,还可以表达内心的情况。整合层递式教学对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组织语言的能力进行锻炼,在培养综合能力的同时,提升写作水平。

二、八年级语文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写作兴趣较低

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兴趣是他们认真学习一门课程的动力。在实际语文作文教学当中,教师讲述的知识无法吸引学生注意力,讲解枯燥,无法让学生主动投入进学习中。也正因为这样,学生对写作学习的兴趣较低,甚至在不熟练的情况下产生惧怕写作的情况;还有部分学生为了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随便写作文敷衍了事。这些现象的发生并不利于学生的作文学习,也无法提升自身学习能力[1]。

2.缺乏写作的技巧

不管是阅读还是写作的学习,均有着相同的学习方式和技巧,所以对语文教师的写作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虽然教师在教学时会对写作技巧详细讲解,但是因为初中生的阅历较浅,对许多事物不能准确理解,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

3.积累的写作素材较少

初中阶段是学生心理与生理发展的重要时期,强烈的好奇心促使他们对周边事物十分感兴趣,具有较强的自我表达欲望。这个阶段学生如果没有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不明确写作时应该写出的内容以及不知如何表达,就会导致学生没有写作的动力,从而降低写作质量。

4.学生缺少写作的动机

学生鲜活的思想和日积月累的素材是写作的基础,也是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应该突出的重点。如果学生没有写作的动机,则很难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而就目前情况来看,学生的写作目的主要为了完成作业,帮助自己在语文考试中取得较高成绩,但是写作方式一般为教师模板,导致学生缺少写作动机。

5.忽略学生主体地位,缺少写作能力的培养

现阶段,多数教师急于完成教学任务,容易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部分教师让学生摘抄例文内容,并将其背诵直接使用在写作中。这种教学理念无法激发学生的写作思维,导致学生的作文缺少新颖性,创新能力也无法得到提升,写出来的作文千篇一律,无法表达情感[2]。

二、八年级语文作文教学中应用整合层递式教学理念的策略

1.从细节和语言着手,提升学生兴趣强化写作教学

强化学生学习的兴趣能够让语文教师在写作教学中提升教学质量,这就要求教师从传统教育理念中脱离,创新教学方式和改变原有的理念。整合层递式教学是一种新型教学方式,教师需要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激发学习兴趣,调动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

首先,从细节入手,借助整合层递式教学理念强化细节处理。教师在写作教学时需不断提升学生的细节处理能力,让学生能够写出更加优美的句子,并将句子之间进行完美的关联,构成段落,从而形成一篇符合要求的文章。其实不管是景物描写还是人物描写,学生均可以借助对应的句式让其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并利用文字抒发自身的情感,增强文字所散发出来的感染力,并体现出文章的层次感,让他人阅读时可以发现其中的美。这就要求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详细讲解某一段落或者是句式,让学生不断练习,发现其中的细节。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会不断优化句式,最终呈现出一篇主题鲜明以及层次分明的文章。其次,教师应该强化学生的语言能力。整合层递式教学理念能够促使教师重视细节方面的处理,提升学生的写作内涵,增加文章的感染能力。教师在教学当中可从语言方面入手,根据句式的结构和表达的情感等让学生可以准确地把握住作文的中心点。此外,教师还要带领学生对文章进行分析,定位段落,学生此时会明确文章的紧凑感,在之后的写作中优化自己文章段落的可阅读性,从而在写作时具有更为鲜明的层次,做好段落之间的衔接工作。同时也可以让学生作文中的语句关系更加清晰和明确,提升写作质量。最后,全篇文章中渗透整合层递性教学理念需要重视搭建结构的教学,让学生有一个清晰的思路。这就要求教师在学生写作之前引导学生浏览相关作文,提炼出中心点并分析全篇文章的写作步骤,让教学中可以渗透全面构思的理念,强化学生的把控能力。

2.引导学生思考生活,突出自己写作风格

学生想要让自己的作文变得更加饱满和富有感情,需要将自身对生活的感悟完整地表达出来。例如,在学习《藤野先生》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分析文章的主旨,并利用自身的引导作用让学生思考现代生活,包括爱国和科学精神等问题,并让学生将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开发他们的思维,让思维和现实交融[3]。此外,教师还应该让学生明确写作特点,形成自己的写作风格。在学生对日常生活产生感触且拓展思维之后,教师尽可能不要提出自身的观点,让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同时让学生在相关写作中不要偏离轨道,突出自身的风格。这一特点符合整合层递式教学理念的要求,能够循序渐进地帮助学生学习,降低写作学习难度。

3.重视句式的研究,掌握写作技巧

作文由各种句式组成,而句子可以表达出人物的形象、情感以及生活等,起到了承上启下和归纳总结的作用,也让作文突出主题,变得更加完善。在进行句式练习的时候,教师应该找到可以凸显主题的句式,确保学生学习期间有针对性地描绘想要表达的情景以及阐述感受,从而提升写作能力。为了完成目标,教师可以在作文教学当中以语文教材中的文章当作载体,构建主题式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仿写句子[4]。例如,在教学《回忆我的母亲》这篇文章的时候,教师组织学生去阅读描写母亲不畏艰苦努力劳作等语句,并对课文描绘的场景进行想象分析,深入人物的内心,体现出亲情的魅力。而在阅读时,学生可以对母亲的形象有更多的认识,找出文中描写情感、动作以及环境等手法,让学生认识到句式对于文章整体结构的影响。之后教师开始为学生准备拓展训练,以亲情等关键词当做文章主旨,对自己深刻的事件进行描写。在学生写作的时候,教师可以对其指导,让他们将课文当作主要载体。如在描写人物特点的时候,教师让学生强化外貌特点,表达真实的感受。此外,教师还应该在学生写作的时候对其进行夸奖,提升学生写作信心,为以后写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4.分析段落,挖掘写作潜力

在教学时,教师可使用板书文章的中心思想展示出来,让学生对文章段落有一个了解和分析,强化学生分析段落的能力。此外,教师还需要在教学时主动和学生交流,引导学生思考,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帮助学生明确文章和段落之间的关系,也为写作打下基础[5]。例如,在教学《观潮》这篇文章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文章进行整体阅读,然后通过小组之间的思考与交流等准确划分文章。如第一个部分为奇观,也就是钱塘江的大潮;而第二部分描绘的是大潮来之前所呈现的景色等。教师还可以为学生添加趣味性,让他们以旅游者心态切身感受文字所描绘的场景,并根据自己对段落的分析来完成描写。

5.加强写作培训,掌握写作技巧

现实生活中所发生的事情是最好的写作素材。初中命题作文较多,而写作时如果可以将生活素材加入进去,能够让文章富有丰富的情感并更加贴合实际,学生写起来得心应手。这就需要语文教师在教学的时候让学生多观察身边所发生的事情,体会生活,在娱乐中积累作文素材。例如,教师在前一天为学生留下“让我感动的瞬间”命题,让学生观察身边相关的事件,在作文课中生动的描写出哪一刻让自身更加感动,表达出内心的情感,从而不断的掌握写作技巧,可以将真实情感在作文中表达出来。此外,阅读其他文章进行仿写也是提升文笔的有效方式。模仿并不是抄袭,而是将文章中呈现的写作手法应用到自己的文章当中,让学生提升文字应用能力,不断地在实践和模仿当中提升写作能力,从而掌握写作的技巧。在教师完成教学之后,需要留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进行讨论。教师也可以挑选经典的段落让学生利用段落描写方式去仿写,仿写后小组之间互相评价,仔细品读文字,并在模仿学习中加强写作技巧。

6.整理文章,提升学生构思能力

因多数教师受到应试教育影响,将教学重点放在写作知识的讲解上,并没有重视学生构思能力。在整合层递式教学理念中,教师应该针对学生写作和构思展开教学,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写作能力。初中阶段学生具有较强的认知能力,接受能力也十分强,教师从文章的感情方面入手,激发出学生的情感,提升为学生的写作动力。而学生被文章文字感动之后,思维逐渐发散,灵感也会涌现。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对学生进行情感教学,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让学生阅读课外文章,积累优美的语句,让他们将句子或者段落整理在笔记本当中,并适当地应用在自己作文中。在此基础上,随着学生写作素材增多,内容也会变得更加新颖,逐渐形成自己的写作风格,并帮助学生在写作前先养成构思的习惯,从而提升其综合能力[6]。例如,在教学《背影》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对此文章有一个深刻的了解,明确作者和父亲之间的感情,从而激发出学生的感恩之情。之后教师利用多媒体呈现描写父母的文章段落,丰富学生的阅读量,让学生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此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回忆日常生活中父母对自己的关心与爱护,在之后的相关作文写作中可以描绘出更加真实的情感。此教学过程贯彻了整合层递式教学理念,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学会为自己的作文添加情感,提升写作能力。

结语

总体来说,整合层递式教学理念的发展能够让初中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当中改变传统教学理念,提升教学水平。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学生学习情况,实施分阶段教学,重视教学方式和模式的创新工作,并将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出来,提升学生的写作兴趣。同时增加学生写作素材的积累,利用例文和积累的素材分析写作要点,让学生形成属于自己的写作特点与结构,在写作时表达内心真实情感,从而提升写作和学习能力。

猜你喜欢
层递式段落句式
层递式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成才(2023年13期)2023-10-24 08:47:46
【短文篇】
小学作文教学中,层递式教学模式的应用策略
小学作文教学中的层递式教学探究
小学作文教学中引入层递式理念的思考
心理小测试
夏天,爱情的第四段落
散文诗(2017年17期)2018-01-31 02:34:11
基本句式走秀场
例析wh-ever句式中的常见考点
弄清段落关系 按图索骥读文
读写算(下)(2016年11期)2016-05-04 03:4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