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护生人文关怀品质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2022-09-28 15:00:28汪云燕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22年14期
关键词:关心关怀程度

汪云燕

(北京市海淀区卫生学校 北京 100190)

《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6-2020年)》中提出:护理教育中加强人文知识教学比重,注重学生的人文关怀,加强人文关怀教育对促进护理教育改革与发展有重要的作用。护士人文关怀品质是指护士在经过特定的教育背景下,将人文关怀内化到自身品质之中,形成稳定的护理能力与品质特征。其包含人文关怀理念、感知、知识和能力四个维度[1]。目前,对于中专学生人文关怀品质的调查研究较少,且针对是否接受人文关怀教育,营造护理氛围程度,同学、家人关心程度影响,个体差异关注程度因子上的研究更少。中专学生的特点是年龄小、思想不成熟、缺乏正确的是非观,单凭一技之长难以符合临床工作需求,因此,加强人文素养教育与实际生活工作之间的联系尤为重要。本研究旨在以四年制中职护生作为调查人群,观察该人群人文关怀品质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从而提高护生人文关怀品质提供参考。

一、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我校护理三年级学生126人(其中男生47人,女生79人);年龄17~19岁。

2.研究方法

(1)调查工具。①护生一般资料问卷,包括年龄、性别、是否是独生子女、家庭住址、政治面貌、人文关怀教育培训情况、关爱氛围、注重营造护理氛围程度、患者个体差异关注程度等。②人文关怀品质调查问卷表,采用第二军医大学护理学院郭瑜洁2011年发表护理人文关怀教学模式的理论构建与试验研究博士学位论文[2]。该量表共 44 个条目,分别对应于人文关怀品质的四大维度,包括理念、知识、能力、感知。每个问题条目采用 1~5 级评分法赋予分值,每条目5个选项分别对应1-5 分,其中第 5 题为反向题,选项分值对应5-1分,分数越高表示人文关怀品质越高。

(2)调查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前说明此次调查目的,做好解释工作和填写说明。问卷共126份,回收有效问卷126份,有效回收率为100% 。

(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描述。

二、结果

(1)一般资料 126 名护生,年龄 17~19岁;其中,男 47名(37.3%),女 79名(62.7%);独生子女 81 名(64.3%);所在地城市62人(49.2%),农村64人(50.8%)。

(2)不同特征护生人文关怀品质影响因素的调查结果

①性别差异

性别差异对人文关怀品质得分具体结果见表1所列,其中知识、能力、总分,在性别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女性显著高于男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性别差异(M±SD)

②是否接受人文关怀教育培训差异

是否接受人文关怀教育培训在人文关怀品质得分具体结果见表2所列,人文关怀四个维度及总分均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过人文关怀教育培训的群体得分显著高于没有接受过人文关怀教育培训的群体。

表2 是否接受人文关怀教育培训差异(M±SD)

③注重营造护理氛围程度差异

注重营造护理氛围程度对人文关怀品质得分具体结果见表3所列,知识、能力、感知、总分,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注重营造护理氛围程度很多的群体得分显著高于注重营造护理氛围程度一般的群体,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3 注重营造护理氛围程度差异(M±SD)

④家人关心程度差异

在家人关心程度上分析人文关怀品质得分结果见表4所列,人文关怀能力、总分在家人关心程度上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家人关心很多的群体得分显著高于家人关心较多的群体,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4 家人关心程度差异(M±SD)

⑤同学关心程度差异

在同学关心程度上,分析人文关怀品质得分结果见表5所列,知识、感知、总分,在同学关心程度上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同学关心程度为一般、较多、很多三个群体得分显著高于同学关心程度较少的群体;人文关怀能力(P<0.01)在同学关心程度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同学关心程度为很多的群体得分显著高于同学关心程度为较少、一般的群体,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5 同学关心程度差异(M±SD)

⑥患者个体差异关注程度

患者个体差异关注程度上的差异对人文关怀品质得分具体结果见表6所列,理念、知识、感知、总分,均在患者个体差异关注程度上存在显著差异(P<0.01),患者个体差异关注很多的群体得分显著高于患者个体差异关注程度一般的群体;人文关怀能力(P<0.001)存在患者个体差异关注程度差异,患者个体差异关注很多的群体得分显著高于患者个体差异关注程度一般、较少两个群体。

表6 患者个体差异关注程度(M±SD)

三、讨论

1.性别差异对人文关怀品质的影响

由表1可知,女性护生在人文关怀知识、人文关怀能力、人文关怀品质总分上得分高于男性护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受传统职业因素影响从事护士职业女性居多,职业认知水平、职业态度高于男性。女性通常具有文静、乖巧、温柔的性格,富有同情心,有助于更好地实施人文关怀护理。男性在护士职业中没有归属感、迷茫。在一项护士职业认知访谈中,显示女性认为护士职业稳定,需要奉献自我、牺牲自我。男性认为护士职业偏基础、局限个人发展,不能实现个人价值[3]。针对性别差异对人文关怀品质的影响可通过网络、媒体等途径宣传教育引导正确认识两性平等关系;弱化女性传统护士职业观念,在教学环境中加强男性硬件设施的建立,如拳击室、射箭场等;教材、案例等载体可采用男性事例;在教师选择上男女比例适当特别是基础护理科目教师等,通过这些途径潜移默化的影响淡化护士职业性别的现象。

2.接受人文关怀教育培训差异对人文关怀品质的影响

本次调查显示,接受过人文关怀教育培训群体在人文关怀品质四个维度及总分显著高于没有接受过人文关怀教育培训的群体。护士人文品质的形成重要的影响在于通过人文关怀知识的学习。人文实践课的培训,促进个体品质内化,深化人文关怀理念和人文关怀感知能力。加强人文课程内涵教育,护生在校接受的如护理伦理、护患沟通、护理礼仪、心理与健康等人文课程可以促进人文知识与技能的提升,联系音乐、美术等艺术课程创设情景,通过历史学习汲取历史营养与人们生活、工作、情感紧密联系。同时,将人文教育渗透到专业课中采用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等教学方法,在实践中掌握关怀技巧。教学中体现平等、关爱、学生,教师日常言行要起表率,学生从中汲取营养,自然效仿。研究表明,教师的模范作用对培养学生关爱能力产生积极影响。教师通过多角度培养护生的关爱情怀、同理心,让学生感悟到人文关怀,产生新的认知和价值观,提高护生人文关怀品质的水平。

3.注重营造护理氛围程度差异对人文关怀品质的影响

注重营造关心、尊重、帮助、爱护患者氛围程度很多的群体人文关怀品质得分显著高于注重营造护理氛围程度一般的群体。氛围影响是一种隐性教育,是人文关怀培养的重要一面。学生可以在友爱、和睦的氛围中学会关爱他人,并将这种品质形成一种自然而然的习惯。护生的关爱氛围主要来源于同伴和教师,促进同伴间相互关心及尊重,形成温馨有爱的氛围,可通过班会、课余活动等形式达到目的。教师通过加强与护生沟通、改变教学方式、关注学生个性特点因材施教等途径构建融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怀。当然,学校层面可以通过展板、宣传片、5.12护士节活动等途径,创设人文关怀氛围,让学生感悟,从而提高人文关怀素质,通过营造关爱氛围,激起他们对护理岗位的热爱,进而转化成对患者的关心。

4.家人、同学关心程度对人文关怀品质的影响

家人与同学关心程度同人文关怀品质得分成正相关。父母是孩子人生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价值观、人生观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家庭教育中与孩子建立平等、信任的关系,让孩子感受到尊严和价值,这种大爱里成长起来的孩子宽容乐观、有安全感。中职阶段大部分学生住校,在校园里同伴的肯定和接纳,同学间互帮互助,温馨融洽的生活学习氛围,让他们在团队里有归属感,对于人文关怀品质塑造十分重要。马斯洛需要层次论中满足生理、安全、社交、爱与尊重的需要,从而达到自我实现的需求,让他们从中体验感悟关怀,产生同理心,促进人文关怀理念内化,提高人文关怀品质,并应用于临床的护理工作中。

“人文科学”“技术”是医学的一对翅膀,医学人文是医学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文关怀品质不是通过知识灌输就能形成的,而是需要营造人文关怀氛围、入情入心的情感教学、榜样的感染力、情景实践等多元途径实现。将所学人文关怀知识、人文关怀能力内化形成人文关怀理念,人文关怀感知。人文关怀是关注尊重他人,护理不仅是医治生理的病痛,也要给予心理上的关怀。

猜你喜欢
关心关怀程度
男女身高受欢迎程度表
意林(2021年2期)2021-02-08 08:32:47
开心与关心
快乐语文(2018年12期)2018-06-15 09:11:14
现代就是细枝末节的关怀
中国公路(2017年8期)2017-07-21 14:26:20
情倾赣鄱 殷殷关怀
老区建设(2016年7期)2016-12-06 11:16:54
断裂对油气富集程度的控制作用
断块油气田(2014年6期)2014-03-11 15:33:53
珍惜信任 传递关怀
声屏世界(2014年1期)2014-02-28 15:17:28
幸福的程度
环球时报(2012-03-21)2012-03-21 14:05:51
关心下一代
中国火炬(2011年3期)2011-08-15 06:53:48
关心下一代
中国火炬(2011年6期)2011-07-25 10:32:46
关心下一代
中国火炬(2011年12期)2011-07-24 14:2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