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 潜,刘力波
(陕西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陕西 西安 710119)
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首次提出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创造性论断。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进一步强调了“党领导人民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1]64。这是党基于历史和现实所作出的重大政治判断,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合乎逻辑发展的必然结果,是推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党的二十大报告再次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参见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年。现代化概念源于17、18世纪的西方,后经日本引入我国。五四运动前后我国学界已开始思考中国现代化的道路问题,至20世纪30年代受到热议,当时主要集中于从中西文化比较的方面来探讨,很少涉及经济发展。改革开放之后,邓小平正式提出“中国式的现代化”概念,由此也引发了新的研究热潮,主要集中于梳理党领导中国现代化的历程和经验。同时,以学者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为代表,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研究成果也不断涌现。当前,聚焦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重要论断,学术界对其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较为显著的研究成果。梳理和分析这些研究成果,有助于我们更深刻地理解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同时为进一步的研究开展提供借鉴。
历史证明,由于各个国家历史文化和国情的不同,这也注定了各国开展现代化道路的多样性,现代化的模式不能“定于一尊”。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既具有一般意义上的现代化特征,同时又从属于社会主义现代化范畴,且具有独特的中国范式。科学认识和把握“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内涵,需要从多视角展开。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党带领中国人民在长期的奋斗中,探索出的新型现代化道路。具体“新”在何处,学界的分析主要从四个角度展开:第一,从新旧道路的比较视域。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亦是相对于“中国式现代化旧道路”而言的。阮博以改革开放作为新旧道路的分界岭,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形成发展乃是一个历时性的承续过程,不能将其割裂地看待[2]。第二,从中西现代化道路的发展对比。“西式现代化道路”和“中国道路”是近代以来形成的多条现代化道路中最具代表性的,坚持和平发展、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中国道路,实现了对“西式现代化”逻辑的历史性突破。卢黎歌指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突破了对单向度资本逻辑主导的西方现代化模式的膜拜[3]。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着眼于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第三世界国家的现代化追求提供了一种新的可借鉴模式。第三,从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现代化发展对比。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自成一格,具有不同的新特质,创造性地将“中华文化”“社会主义”和“现代化”三个要素进行了有机融合,具有独特的优势。第四,从后发地区现代化与中国道路的对比。后发地区的很多国家曾经都遭遇过殖民统治,尽管后期实现了自身的独立,但其仍不可避免地受西式现代化的理念和模式的影响,具有一定的依附性。总体而言,与相对后发地区的现代化发展相比,中国的现代化是契合自身国情、社情和世情的道路,它产生于社会主义场域,并对其他国家的发展具有示范作用。
第一,从唯物史观视域解读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唐爱军认为深入阐释中国式现代化道路,需要上升到唯物史观高度,并将其内在规定性地呈现归纳为三个方面,即“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是社会主义条件下的现代化、是驾驭资本的现代化、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的全面现代化。”[4]第二,从党史视域看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赵英红认为,从党的百年发展历程来看,中国现代化的发展是一个动态的复杂系统工程,突破了西方现代化唯一性和“苏联模式”的藩篱。“具有目标性和阶段性、历史性和未来性、局部性与全面性相统一的历史特征。”[5]始终坚持党的领导是其根本保障,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其核心理念,文化自信是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理论逻辑和现实逻辑相统一的产物,是历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接续探索形成的结晶。第三,从世界历史视域看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就概念上来讲,现代化本身就是一个历史的世界性的概念,探析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必然要立足于整个世界发展大势。王公龙、付星博从世界历史视角审视中国式现代化发展,将其划分为卷入、顺应、走向和影响世界历史四个历史时期[6]。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世界历史大变革的一部分,突破了以往现代化的局限,具有重大的世界性示范意义。
现代化建设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而非某一方面的单向度现代化,因而要从总体性视角进行把握。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着力实现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协调发展的现代化。何爱国剖析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在“五个文明”方面的特色,对其文化内涵做了深入阐释[7]。徐坤认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科学内涵在于以现代化作为实现民族复兴的载体,以新发展理念作为指导原则,以“五位一体”为战略布局,以“两步走”为战略规划[8]。较之于一般“现代化”而言,中国式现代化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结合,是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结合的产物。王维平、薛俊文对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作了总体性阐释,认为它是党和人民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前提下,在推进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人等各个领域不断取得‘现代性’因素所形成的具有中华民族特色和世界普遍价值的系统性、科学性、开放性的现代化理论体系与实践模式”[9]。董慧认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核心要义在于: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本质特征、以“五大文明”为抓手、以“人民富裕、国家强盛、中国美丽”为奋斗目标、以国防和军队现代化为坚强保障[10]。张润峰、梁宵认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蕴含着制度属性、发展动力、理论内涵、系统布局及基本格局等五个方面的结构要素[11]。
总体来讲,国内学者对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内涵解析,聚焦于对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和《决议》的论述,具有一定的语境。学者们的阐释虽各有特点,但也形成了一些共识性观点。同时我们也发现在前期的研究中还存在一个概念使用上的问题,即“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用法上,既有的文章中,两种用法都有,但目前已基本形成统一,近期的研究成果多采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用法。
较之以往的现代化道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独具一格,具有显著的个体特征。目前,学术界针对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特征也展开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学界普遍认同党中央强调的五种特征,并对其进行了阐释和研究。此外,随着研究的深入,不少学者也提炼出了其他特征,如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独立自主等,厘清这些特征,有助于从整体上深刻把握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本质。
新时代,围绕如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要求,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上阐明了我国现代化的五个特征,即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党的二十大报告再次强调了这五个特征,并指明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第一,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道路。迄今为止,世界上实现现代化的国家和地区人口大约10亿,而我国具有14亿多人口,占世界人口的13%左右,这也就决定了我国现代化的实现必然会对世界现代化的进程产生深远影响。徐坤指出,人口红利是我国现代化发展初期重要有利因素,实现了现代化建设的短期内跨越式发展,但随着“人口红利”效应的相对弱化,如何打造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普惠性现代化道路是摆在当前的新问题[8]。吴滨、肖尧提出,“需进一步加强劳动力质量和人力资本累积,为经济转型和高质量发展创建人才基础。”[12]段妍认为,人口基数大、人口众多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鲜明特征,要以实现人的现代化为旨归,通过多种举措,释放更高质量的人口红利,助力现代化强国建设[13]。马克思认为,人的全面发展既是社会发展的手段,又是社会发展的目标。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要始终将人置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核心位置,在新的百年征程中不断推动人的全面发展。
第二,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14]142共同富裕的要求,深刻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立场与原则,昭示着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王岩认为,中国式现代化彰显了财富的共享性,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而非两极分化的现代化[15]。荣开明从历史的纵向视角,论证了实现共同富裕是中国人民自古以来的美好期盼,并详细分析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围绕实现“共同富裕”所展开的系列举措,在此过程中,党和国家也进一步深化了对共同富裕的认识[16]。从“十四五”开局之年开始,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人民生活更加美好,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被纳入2035年远景目标。
第三,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江泽民指出:“物质贫乏不是社会主义,精神空虚也不是社会主义。没有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17]追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题中之义,二者之于现代化建设犹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互不可缺。段妍指出,“社会主义现代化追求的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全面协调发展,只有二者之间相互促进、协调发展,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才能顺利向前推进。”[13]推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是现代化建设中坚持辩证的观点、全面的观点和平衡的观点的体现,有助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向宽领域、高质量、深层次发展。实践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只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都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能顺利向前推进。
第四,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许多重要特征,其中之一就是我国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注重同步推进物质文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14]136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绿色发展理念的集中体现,更是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继承发展。杨章文认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历来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为指导,以“两山论”为价值导向,是关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绿色道路[18]。董慧、汪筠茹从理论智慧、奋斗目标、工作要求、发展方案和责任担当五个方面揭示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生态意蕴,并对其生态化建设进行了经验总结,为新时代更好地走中国式生态现代化道路标明了前进方向[19]。
第五,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人民要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但我们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不会走扩张主义和殖民主义道路,更不会给世界造成混乱。”[20]与通过暴力掠夺殖民地,牺牲他国发展为代价的一些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的现代化相比,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一条和平崛起的现代化之路。我国现代化强调同世界各国互利共赢,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和平发展、互利共赢、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现代化,驳斥了西方的“国强必霸”逻辑。始终坚持合作共赢理念,坚持和平主义原则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特色,中国现代化的实现不仅对中国人民有利,同样为世界人民造福。
除了上述的“五特征”外,学者们在研究的过程中,也提炼出了其他特征,并分别从不同的视角进行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特征解读。
孟鑫从比较视角看不同类型的现代化道路,认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以科学理论为指导思想、以先进的政党为领导核心、以人民为中心为宗旨理念、以共同富裕为奋斗目标、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文化底蕴,展现了不同于其他现代化道路的鲜明特点和显著特征[21]。胡鞍钢基于百年党史视角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概括为十大特征: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国情与西方现代化的基本条件大为不同;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性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本质是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中国式现代化的经济基础是实现工业化、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中国式现代化同步实现城镇化与农业、农村、农民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是创新绿色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开创了世界大国和平发展道路、中国式现代化是人类共发展、共命运的现代化[22]。王维平、薛俊文从“总体性”方法论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特征,将其概括为十大特征: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是一条集传统、现代与后现代一体的现代化道路,是一条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现代化道路,是一条坚守社会主义属性的现代化道路,是一条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现代化道路,是一条以科学理论体系为指引的现代化道路,是一条以历史文化传统为底色的现代化道路,是一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化道路,是一条不断实现共同富裕的现代化道路,是一条不断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道路,是一条坚持和平主义的现代化道路[9]。赵英红依据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视域下中国现代化发展历程,指出中国现代化是一个动态发展的复杂系统过程,具有目标性和阶段性、历史性和未来性、局部性与全面性相统一的特征[5]。陈家喜、邱佛梅从政党引领视角,将中国式现代化概括为主动式、递阶式和渐进式三个特征[23]。
总体来看,学界对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特征的研究,已经较为成熟,尤其是党中央强调的五种特征得到了普遍的认同,并进行了详细阐释。当然,随着研究的深入,学者们对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特征的研究视角也在丰富拓展,也提炼出了其他特征,如上文中所总结出来的几个特征等,这也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独树一帜。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漫长的实践探索中逐步形成的,学术界对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形成的研究,目前大概可分为四大类:第一类,立足百年党史视域开展溯源;第二类,立足中国近现代史开展研究;第三类立足新中国史开展研究;第四类,以特定视角划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发展阶段。几类不同的阶段划分,体现了不同历史阶段党和国家对中国现代化道路的探索与实践。
针对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形成的研究,学界以百年党史为切入点的相对较多,即以中国共产党为主体,以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为主线,围绕党史四个时期的实践探索进行分析。
这里列举一些相对具有代表性的划分,张波、孙振威将党的四个历史时期现代化道路探索分别概括为萌芽、探索、形成、新时代新发展[24]。董慧、胡斓予总结了党的四个历史时期现代化道路探索的特征,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由农业化转向工业化;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把工业化拓展为四个现代化;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式的现代化”的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成功开创[25]。李斌雄、魏心凝认为,1921—1949年是谋求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时期、1949—1978年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奠基时期、1978—2012年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加快推进时期、2012年至今是新时代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时期[26]。赵英红依据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现代化道路经历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三次飞跃,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探索历程划分为三个历史阶段: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改革开放后、中共十八大以后,主要以各阶段党中央的方针政策和战略布局为脉络进行梳理[5]。
1.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现代化道路探索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建立近百年来,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所进行的一切奋斗,就是为了把我国建设成为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4]151陈金龙认为,这一论述“将党的百年历史视为推进现代化强国建设的历史,中国共产党人探索中国式现代化的努力,始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27]李斌雄、魏心凝认为,“现代化”在中国社会最早发生于鸦片战争后,“但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却是在1921年由中国共产党开辟的。”[26]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为中国现代化建设提供了主心骨,使这条救亡图存的现代化道路得以走上正轨。赵英红认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式’现代化的显著特点是革命与建设并存的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统一。”[5]即把争取主权和国家的独立作为现代化开展的重要保障,同时又注重结合中国的实际国情和历史文化传统开展现代化建设。其中,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确定了这一时期反帝反封建、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的主要任务。“两没收,一保护”的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开始打破旧的生产关系,为现代化的建设铺垫了基础。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纲领,推进了中国文化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革命对党的现代化观念也产生了重要影响,党逐步认识到工业化的重要性。1945年,毛泽东在党的七大上指出:“中国工人阶级的任务,不但是为着建立新民主主义的国家而斗争,而且是为着中国的工业化和农业近代化而斗争。”[28]中国共产党以武装的革命,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为后期现代化建设的开展提供了有力的政权保障。
2.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现代化道路探索
新中国的成立,为推进我国现代化的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政权保障,而举国体制的制度优势,更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提供了强大的支撑。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分析国际国内形势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要实现“四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建设战略目标。董慧、胡斓予认为,这一时期的初期党的领导人延续国家工业化设想,大力发展经济,在多措并举的情况下,国民经济很快就得到了全面恢复,生产力的提高推动了中国现代化进程由新民主主义迈向社会主义[25]。胡乐明、宁阳强调,这一时期中国现代化建设主要是以学习苏联模式为目标。苏联模式的巨大成功,加之中苏两国的关系,使得学习苏联似乎成为必然的选择。同样,后期随着苏联模式弊端的暴露,我国在总结社会建设经验教训的同时,适时地将以苏为师策略调整为以苏为鉴,走适合中国国情的现代化道路[29]。胡鞍钢指出,这一时期,中国迅速完成了不同于西方模式的工业化原始积累,走出了适合自身国情的工业化道路[22],“两弹一星”更是有力地推动了国防现代化的发展。1971年11月15日,中国恢复了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合法席位,成为世界政治大国之一。赵英红认为,随着党对现代化建设的深入认识,1975年,将实现“四个现代化”的目标具体化为“两步走”的分段规划[5]。李龙强、罗文东认为,在此时期,党领导人民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四个现代化”取得了重大进展和历史成就。但由于当时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加之急于建设社会主义的心理,党在开展现代化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失误,导致现代化建设受阻。但这一时期的艰辛探索以及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为下一时期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奠定了重要理论和实践基础[30]。
3.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现代化道路探索
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现代化建设也被推向了新的阶段。1979年3月,邓小平在党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正式提出“中国式的现代化”概念,开展现代化建设成为党的工作重点。从战略目标与步骤上来看,为顺利实现现代化发展战略,邓小平创造性地提出了符合中国国情的“台阶式”发展的思想,即“三步走”发展战略,为基本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明确了发展方向。赵英红在阐述改革开放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探索历程时指出,邓小平提出“小康”这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概念和新目标,并将改革开放之初的现代化目标具体化为“小康社会”;江泽民在党的十五大上明确提出“新三步走”发展战略,并强调我们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5]。李龙强、罗文东指出,结合新时期的国情变化,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上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调整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党的十八大上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看作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经阶段[30]。从阶段特征和坚守原则来看,这一时期的现代化建设,始终牢牢把握三点:一是牢牢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明确中国的现代化道路的方向之基,坚持走自己的路,并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作为立国之本,旗帜鲜明地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排除各种错误干扰。二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人的发展置于现代化建设的价值旨归,“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的“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人为本”等,无不体现了这一点。三是坚持目标性与阶段性相统一,中国共产党坚持实事求是,把握历史大势,根据世情、国情和党情科学调整现代化的目标和步骤,并能够凝聚改革发展的共同意志。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现代化道路探索
进入新时代,我国发展迎来了新的历史方位,围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也增添了新的概念和目标。顾海良认为,新时代的“中国式现代化”被赋予了新的意蕴,是新时代“中国道路”向“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升华,开拓了现代化道路的新境界[31]。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新概念,此后,围绕这一目标要求开展的一系列实践,丰富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容,推进了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目标的步伐。新时代党和国家顺利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启了新的百年奋斗新征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新时代,坚持新发展理念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指导原则,构建新发展格局是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有效路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上的新时代“两步走”战略安排,进一步展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董慧、胡斓予指出,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了我国“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和2035年远景目标,擘画了更加精确、清晰的现代化建设目标样态。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决议》,深刻总结了百年来党的奋斗经验,为现代化的未来发展提供了重要借鉴,而作为“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更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理论指南[25]。
从历史进程来看,现代化之路是由西方国家率先开展的,中国是在卷入世界资本主义经济的过程中逐步开启现代化,属被动型。基于此,一些学者把1840年划定为中国现代化的探索开端。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就是在列强环伺侵扰中蹒跚开启的。胡乐明、宁阳认为,在开展救亡图存的过程中,中国现代化道路的探索也随之开启,而1840—1921年期间,就是中国近代以来以学习西方推进现代化的尝试[29]。秦宣将1840—1921年概括为中国现代化的艰难起步,并分析了此期间曾发生过的三次比较大的现代化运动。第一次是1840—1895年,以洋务运动为代表,核心是物的现代化。第二次是1895—1911年,这次现代化运动的核心是制度现代化。第三次是1911—1921年,核心是思想和文化上的现代化[32]。为挽救民族危亡,各种救国方案层出不穷,各个阶级和政治力量也纷纷登上历史舞台,形成了“你方唱罢我登场”的场面,但都以失败而告终,而“为什么先生老是侵略学生”的问题也引起了国人的反思,打破了很多人学习西方的迷梦。杨章文认为,“直至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国式现代化之路才出现历史性的转折和新的曙光。”[18]
虽然不少学者都认同1840年鸦片战争为中国现代化的探索伊始,但具体阶段的划分却是不尽相同。胡乐明、宁阳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形成划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近代以来以学习西方推进现代化的尝试(1840—1921年);第二阶段,以学习苏联模式为目标推进现代化的努力(1921—1978年);第三阶段,以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现代化为目标的努力(1978—2012年);第四阶段,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2012年至今)[29]。徐建飞从近现代史发展视角,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形成划分为五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器物、制度与文化现代化方案的尝试与验证;第二阶段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革命语境下为中国的工业化和农业近代化而斗争;第三阶段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四个现代化”提出与中国式现代化内容的扩充;第四阶段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提出与现代化蓝图擘画;第五阶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征程开启[33]。张明从五个阶段总结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历史逻辑,分别是:第一,近代现代化探索失败呼唤中国共产党的“出场”;第二,新民主主义革命与中国现代化政治障碍的历史性廓清;第三,社会主义革命、建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路径选择;第四,改革开放新时期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突破性发展;第五,新时代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顶层设计[34]。
氧化铋为一次性投入,可长期使用,长期运行后除氯效果有所下降,这是因为有其他杂质超标所致,经过除杂工序可进行回收再次投入系统,效果依然很好。
新中国的成立是改天换地的大事件,中国人民自此告别了任人欺辱的时代,走向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阔道路,更是为我国现代化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根本政治保证。因此,基于奠基性和独立性的考量,一部分学者把新中国的成立定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正式起步时间。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对现代化的探索意义重大,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深化发展树立了基本框架。陈家喜、邱佛梅从战略安排角度,认为“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初步探索[23]。张占斌、王学凯认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由于何时结束战争存在不确定性,所以对于现代化并未设置明确的步骤,只是根据‘经济服务于战争’,制定相应政策。”[35]直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才第一次明确发展步骤,制定了“两步走”的设想。第一步,建立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第二步,全面实现“四个现代化”。改革开放至党的十八大,根据国情确立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三步走”战略,明晰了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表。进入新时代,党在综合分析国内外形势和我国发展条件的基础上,提出了“两个阶段”的战略安排。这既是对以往现代化战略的一脉相承,又是对现代化建设的开拓与创新。依据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可以将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历程划分为三大时期:新中国成立初期奠定了中国现代化的制度基础、改革开放时期探索了中国现代化的可行之路、党的十八大以来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鲁明川着重分析了新中国现代化建设历程,将其划分为三大阶段:新中国的成立是中国式现代化正式开启与现代化建设基础的奠定阶段、改革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进入“快车道”与现代化蓝图的绘就阶段、新时代是中国式现代化再次“加速度”与现代化强国新征程阶段[36]。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形成历程,除了上述的三种划分方法外,一些学者也从特定研究视域出发进行了梳理总结。王公龙、付星博立足世界历史视野,从卷入世界历史、顺应历史潮流、走向世界历史、影响世界历史的线索,分析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历史缘由、方向选择、探索路径与重大贡献[6]。杨学功聚焦于时代主题,分析了中国近现代历史的两大主题,把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划分为两个大的阶段:一是从洋务运动到民国时期在学习和采借西方过程中开启中国现代化的阶段;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开始独立探索中国式现代化的新阶段[37]。王灵桂从小康社会的概念演进,梳理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生成历史,并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关系进行了论证阐释[38]。成龙、郭金玲将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现代化道路的百年探索总结出了五大构想:融汇东西、立足救国的“第三文明”构想;突破美苏、立足建立新中国的新民主主义构想;独立自主、立足兴国的“适合中国”构想;放眼世界、立足富国的中国特色构想;整体布局、立足强国的国家治理现代化构想,每个构想都主要围绕经济、政治、文化展开论述[39]。
综上,我们发现学者们对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形成具有历史性和连续性达成了共识,但在对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形成历程认识上,还存在一定的争议,主要集中在两点:第一,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开端时间问题,依据党的领导之于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性,大多数学者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界定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发端;部分学者认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探索始于中国近代史的开端1840年;也有学者从政治角度将新中国成立界定为中国现代化道路的起步;少数学者认为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开始于1978年改革开放。第二,在历程的演进研究中,仍然存在“新道路”概念的使用问题,部分学者将新时代这一历史时期,界定为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成功开创。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成功开创,不仅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样具有重大世界意义。目前学者们针对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世界意义展开了深刻研究。艾四林认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一条“正路”“好路”“可选之路”,并将其世界意义概括为充分彰显了社会主义的强大生机活力、引领世界现代化的新方向、为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提供了新的选择三个方面[40]。韩喜平、郝婧智认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突破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现代化模式的“唯一性”、为发展中国家进行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新选择、走出了一条顺应世界和平发展潮流的现代化道路、以建设涵盖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改变世界格局和创造了指引世界发展新方向的人类文明新形态五个方面[41]。段妍认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彰显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真理性、彰显了人类文明发展的多样性、为解决人类发展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13]。胡乐明、宁阳认为,中国现代化道路的世界意义在于驳斥了西方现代化道路的唯一性、超越了传统现代化的局限性、展现了发展中国家寻求现代化道路的示范性[29]。徐建飞认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开创,为美好现代性世界的建构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建构了中国式现代性理念,为人类文明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新形态;打破现代化“一元论”谬误,为其他国家现代化建设提供中国方案[33]。刘勇、杨彬彬从开辟了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不同于资本主义文明的人类文明新形态两个方面总结了其世界意义[42]。
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世界意义的具体阐述中,学者们虽并未统一,但归纳起来主要集中在四个维度,即从中西对比之维、科学社会主义发展之维、对世界其他国家的道路示范之维和人类文明的发展之维。
源起于西方的现代化,其道路模式究竟是单一的还是多元可循的?这也是人类现代化发展中不断引发争议的问题。鲁明川认为,西方对于现代化的探索虽取得了巨大成就,但这不意味着实现现代化只有西方一种模式可选[36]。张永奇认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超越了西方现代化的弊端,是现代化的新模式、新范本、新方向[43]。徐建飞认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打破了现代化“一元论”谬误,现代化是多选题而非单选题[33]。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以和平发展理念和文明行为,超越了西方资本主义的侵略和扩展路径。胡乐明、宁阳揭示了一些置本国国情于不顾,完全照搬西方现代化模式的国家并没有取得很好的效果,相反陷入了现代化发展的困境[29]。徐坤认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科学处理了现代化的一般特征与民族特殊性之间的辩证关系”[8],以“独立自主”“对外开放”和“中国式”战略并举,打破了西方道路的唯一性,走出了一条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印证了世界文明的多样性。段妍认为,中国式现代化消除了资本与劳动之间的对抗性,协调了物的现代化与人的现代化关系[13]。艾四林认为,中国式现代化是在汲取人类一切有益成果,包括借鉴西方现代化经验基础上的创新超越,引领了世界现代化的新方向[40]。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彰显了中国制度的显著优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确保了其自觉性、独立性和创新性。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坚守了中国的立场,立足了国情与历史文化传统,对世界现代化理论体系的丰富做出了巨大贡献。中国用自身的成功案例和无可反驳的事实,回答了社会主义在当代世界的命运问题。
毋庸置疑,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从属于社会现代化道路范畴,但同时又有区别于传统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显著特征。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成功走出,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重大贡献。鲁明川认为,马克思的全球化和世界历史思想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理论来源。马克思东方社会发展思想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理论支撑[36]。何爱国认为,从现代化角度来讲,苏联模式在工业化发展取得了空前的成就,为苏联的发展和世界社会主义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但其在后期发展进程中却走向了僵化,失去了自我革新的活力,造成严重的建设失误。而中国在借鉴苏联经验的基础上,不仅摆脱了其现代化模式的窠臼,更是成功开创了符合自身国情的现代化新道路,使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重新焕发蓬勃生机[7]。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成功,鼓舞了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为其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成功范例,推动了世界历史朝着有利于社会主义方向的转变。刘勇、杨彬彬认为,中国现代化是与苏联模式迥然不同的新道路,实现了从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传统模式”转向“中国特色”,激发了世界社会主义活力[42]。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注定了我们必然要走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44]徐坤认为,在中西现代化道路的对比中,彰显了中国道路的独特性、发展理念的先进性和制度的优越性,昭示21世纪科学社会主义的生机与活力[8]。正如《决议》所说,“使马克思主义以崭新形象展现在世界上,使世界范围内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意识形态、两种社会制度的历史演进及其较量发生了有利于社会主义的重大转变”[1]63。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决议》强调:“党领导人民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1]64。徐建飞认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与人类文明新形态是内在统一、相互贯通的,“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的阶段性人类文明成果”[33]。田鹏颖、李雨珊认为,“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一个综合概念,是集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于一体的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一次深刻‘话语革命’”[47],其核心元素体现了人类未来价值追求。陈金龙认为,“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开出的文明之花、结出的文明之果”[48],而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则是人类文明新形态倡导的核心价值理念。文化与文明的因素同样蕴藏于现代化之中,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运用各类文明资源的成果,是对中华优秀文明的承袭、对马克思主义的创新运用、对西方文明的批判借鉴。王岩、吴媚霞认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彰显了文明的人道性、开放性、系统性、和平性,以文明互鉴超越了文明冲突论,以文明共生打破了西方中心论,以合作共赢取代零和博弈论,为破解人类发展难题,提供了中国智慧[49]。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实践形式,有利于推动新型国际秩序的构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打破了“历史终结论”“文明冲突论”“西方中心论”“国强必霸论”,推动了人类文明新发展。孙正聿认为,从大历史观看,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不仅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而且塑造和引导了人类走向未来的新的时代精神”[50],引领着人类现代化发展的新方向。
综上,我们发现在阐释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世界意义上,还需要厘清一些概念和关系,比如“文明中心论”“文化霸权”“人类文明新形态”等概念;针对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与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关系研究方面还不够深入,虽然大多数学者都认同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这一观点,但具体的论证方面深度和广度有待加强。此外,学者们可以加强对世界意义的微观方面研究以及国际国内意义研究。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成功开创,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也成为当前理论界广泛关注和探讨的热点。通过对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内涵、特征、形成和世界意义四个方面的梳理分析,使得我们对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研究有了初步的整体认知。在研究上取得成绩的同时,也要认识到仍然存在一些不足和可深入拓展的研究空间。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既是重大的理论问题,也是重大的现实问题,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事关世界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目前,学术界对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研究,已取得了初步的显著成绩,这也为后续研究的深入开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主要体现在:
第一,学者们已经从不同的视角对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内涵和特征进行了深入的阐释。从“新旧对比”“中西道路对比”“与其他社会主义道路对比”等,如此一来,既对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内涵进行了解析,也凸显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有别于其他现代化道路的独有特征。其中,关于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上强调的中国现代化“五个特征”,得到了学界较为普遍的认同并进行了深入阐释。随着研究的深入,一些学者也提炼出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其他特征,这些研究进一步深化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研究,有助于从整体上把握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本质。除此之外,也有部分学者专门从文化视角、哲学视角和历史视角等对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进行了解析,拓展了研究的视野。
第二,学者们对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形成发展进行了阶段划分。从已有的相关文章来看,学者们对其历史追溯最早至1840年鸦片战争,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被裹挟进世界的现代化进程中,成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掠夺对象。五四运动和新文化运动促进了中国现代化观念的形成,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坚强领导集体。经过百年的艰苦奋斗,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在此过程中对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探索伴随而行。综合来看,学术界对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形成的研究,目前大概可分为四大类。第一类,立足百年党史开展溯源;第二类,立足中国近现代史开展研究;第三类立足新中国史开展研究;第四类,以特定视角划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发展阶段。相比较而言,很多学者对纵贯党的百年奋斗史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递嬗演进历程进行了梳理,分析了伴随四个历史时期条件环境和主要任务的变化,道路探索中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并在此基础上初步对其中蕴含的经验进行了总结。
第三,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创立,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和未来指引作用。当前,学者们对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重要意义进行了提炼总结,具体可分为中国意义和世界意义,其中对于世界意义的阐述更为深入。集中于:驳斥了西方现代化模式的唯一性、打破了苏联式社会主义模式的单一性、超越了传统现代化的局限性、创造了人类现代文明新形态、为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提供了中国经验、为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发挥中国作用。
虽然学术界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研究中取得了重大进展,但目前仍存在些许不足,需要我们进一步深入思考。这些不足主要体现在:
第一,概念界定不太明确,需要进一步形成共识。目前,我国学术界还没有形成关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统一性概念,当然在众多的内涵阐释与界定中,具有很多的共识点,已初步涵盖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核心要素,但概念统一性的缺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研究的深入进行。
第二,多维度的探讨不多,研究视域需要进一步拓展。既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内涵、特征、历程和世界意义等方面,虽然个别学者也从文化、文明、哲学、唯物史观视角进行了初步探析,但缺乏直接的聚焦研究和系统研究,需要进一步深化拓展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研究视域。
第三,形成体系的创新性成果较少,研究的系统性和整体性需要进一步深入。自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以来,学术界对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掀起了研究热潮,但由于时间较短,目前的成果,主要以期刊和报纸类为主,专著类成果较少。目前,可见的最新著作,是由《人民日报》主编的2021年9月出版的《中国式现代化》,但这也只是解析“中国式现代化”的系列文章组编,所以缺乏相对系统性的深入研究成果。
第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研究不多,对如何进一步走好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实践方略研究较少。目前学界对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研究多为理论阐释、历史梳理、价值探讨和意义总结,缺乏实践路径方面的探讨,即如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走深走实,比如世界意义中“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现代化发展的新途径”,但具体的实践方案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应予以加强。此外,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与其他领域关系的相关研究,也应加以延伸。
第一,增强研究的系统意识,注重纵横结合研究。一是要从整体性对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进行研究,避免单一视角的阐释,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复杂的系统集合体,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各个方面。二是要加强历史与现实的联系,针对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形成,进行更为深层次的历史梳理和系统研究,加强对十八大以来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实践探索和理论创新研究。三是要挖掘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与其他领域关系,如共同富裕、人类文明新形态等。当然,从目前的国家课题立项中可以看出,2021年重大课题已有“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与人类文明新形态研究”探讨两大创造相互关系的宏阔研究,但也需要更多的微观研究切口。四是要加强归纳总结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开创的成功经验,形成理论升华,并进一步反过来指导实践。目前对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经验总结方面的研究还比较少,要加强此方面研究,进而更好地从全局上把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五是要提炼总结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独特优势,解密其成功之钥。六是要加强对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成功开创的价值研究,此前的研究多偏重世界意义,对国内意义的阐发不够。
第二,促进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相统一,全面深入开展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研究。宏观与微观研究是浑然一体的,是全面准确认知事物的重要方法。目前,针对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研究中,宏观研究居多,并且形成了较为全面的框架体系,但微观研究相对不足,不利于形成对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全方位、深层次把握。可以从三个方面加强:一是要加强对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分阶段历史研究,聚焦特定历史阶段,展开深入研究,如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对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探索、新民主主义时期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探索、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探索等等,并分别进行阶段性的现代化建设经验总结,从而更好地掌握现代化建设规律,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领导核心作用,为新时代推进全面现代化建设提供有益启示。二是要聚焦历代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探索研究,如毛泽东、邓小平对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探索与贡献等。三是要进一步阐释围绕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生成的相关概念,如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五个特征”、人类文明新形态等。
第三,拓展研究视野,多维度阐释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一是要加强对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概念解析,逐步形成共识,要对与之相关的概念进行辨析,这里尤其要提到“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关系和用法上,需要进一步清晰化、规范化。二是要全面开展对中国式现代化的研究,尤其是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论断,要对其进行深入的学理阐释,彰显新思想的科学性和指导性。三是要多维度研究中国式现代化道路,避免单一化,如加强文化视角、人类文明视角、唯物史观视角等研究视域的系统研究,挖掘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相关的理论基础,加强文本研究。四是要加强学理阐释,当前的研究成果中,部分研究虽政治性较强,但学理性不足。五是要在研究方法上,加强跨学科研究,通过交叉学科的理论融合,拓展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研究维度。
第四,加强实践研究,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研究视野上,要注重历史与现实相统一。一是要深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研究。党的二十大报告着重强调了“要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深入厘清二者的关系,探寻在历史的进程中,在未来的发展中,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何以可能,何以为之。二是要加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与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研究,探讨二者的逻辑理路、未来指向与重大意蕴。三是要加强探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研究,深刻总结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原创性贡献。四是要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话语体系建设,全面阐释和宣传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扩大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影响力,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五是要深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实践方略研究,即如何坚持和走好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尤其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新形势下,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在走向世界的进程中,会遇到各种挑战,甚至是污蔑与抵制,因而如何应对这些挑战,是我们亟须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