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如何写好人物报道

2022-03-01 13:38董云平
新闻传播 2022年12期
关键词:渔家呼兰河被采访者

董云平

(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 哈尔滨 150010)

美联社特写新闻部主任布鲁斯·德希尔瓦曾经说过:“以说故事的方式向人们提供的信息更容易被理解和记忆。因为这种方式让人放松,让人觉得有趣。以这种方式整合过的新闻素材将更加有效地吸引受众。因为受众看到的不再是干巴巴的事实罗列,而是真实的生活。”

当今,人们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碎片化阅读已然成为更多人更主要的一种阅读方式。如何采写好典型人物,如何让读者能够被吸引而潜心阅读,对记者来说无疑有了更高的要求。

在二十多年的采访生涯中,大大小小的人物报道写了很多。从一场几十分钟的对话,到与受访者同吃同住好几天……一路走来,在对自己从采访到写作要求渐高的过程中,有了一些收获,累积了一些经验,在此和大家分享。

一、磨炼“四力”,讲好人物故事

好的人物报道,都需要记者不怕辛苦,最“近”地与被采访者接触,进而深入人物生活,了解人物内心,找到人物的闪光点,发现故事的精彩之处,这样下笔才能有神。从新闻理论上来讲,就是需要记者践行“四力”,即脚力、眼力、脑力、笔力。

比如,2020年7月,在采访《新呼兰河传|新渔家女》的过程中,记者连续多日“守”在受访的渔家女所在的渔村,当她闲暇时就和她聊,当她忙的时候就近距离观察。全身心地投入到与被访者的生活中,有时候甚至忘记了自己是个记者。

在“亲密”接触中,受访者很快放松了紧张情绪,进入了最日常的状态。记者也因此看到了更多真实、生动的细节,获得了更多素材,了解了渔家女更多深藏的情感和追求。这些,都不是简短的“面对面”的采访所能取得的效果。因为虽然有些素材并不需要在报道中体现,但却是写好一篇报道不可或缺的。

比如,《新呼兰河传|新渔家女》报道开头有这样的描写:

7月,早晨四五点钟。

哈尔滨滨水大道旁,呼兰区腰堡街道蒙古村边儿,江景月亮湾渔村。

一幢暗红色的三层小楼,两侧二层的凉亭,在晨光中散发着渔家院落的味道。

杨丽,起床了,当天凌晨2点钟她才送走最后一波客人。

启车,直奔20 多公里外的呼兰早市,挑新鲜的小园儿菜。

在平坦空旷的滨水大道上行驶。初起的杨丽,打着哈欠,显示出些许倦怠。江风轻轻吹进车窗,她慢慢清爽起来,也渐渐愉悦起来。

想起刚回来的那一年,一个人骑着电动车去上货。五六百斤的货,半路,车没电了,推也推不动,蹬也蹬不起来,前后不见人,她坐在地上哭了……

不过三四年的光景,一幢1400 多平方米的三层楼渔村生生地就立起来了,每年百余万元的收入,不逊于在京沪时的买卖……

望着车外,刚从睡梦中醒来的微波荡漾的呼兰河,她不由觉得,晨光中的这条河,温暖亲切起来,像童年那首熟悉的歌谣。

“呼兰河这小城里边住着我的祖父”“我家有一个大花园……”,关于祖父,关于花园,萧红在《呼兰河传》中平静的讲述,流淌的,是童年里幸福的印记。

杨丽儿时的记忆中,也经常是已经离开的爷爷,和那前后宽敞的菜园子。

这段描写,字数不多,但信息量很大,把渔家女日常的辛苦,以及虽然辛苦,心里流淌的却是满满的幸福,似乎漫不经心地就流淌出来。这段文字看起来很平实,却给人以亲切之感,有吸引人读下去的欲望,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记者有感而发,用情而写,写出的人物形象很平实,但是很真实,对于认识她的人来说,描写的就是“她”。可见,报道背后的功夫,首先需要的就是尽最大可能地走“近”人物。

二、捕捉细节,用细节凸显人物精神

中国资深传媒人、《南方人物周刊》前主编徐列在《重新打量每个生命》(南方人物周刊人物报道手册)中写道:“叙事体是人物报道中最常见的写作文本,人物的前世今生最适合以故事化方式娓娓道来。”

可见,写好人物报道,重在讲好人物故事。那么,注重观察,善于发现,用“有说服力”的细节来展现人物的精神、风采、特点,是重要手段,也是一个人物报道成败的关键。

与此同时,在细节的表达上,既要细腻、真实,又要动人,有取舍。在语言上,越是平实、符合人物语言的表述,越贴近生活,越让人感到真实。

那么,如何抓住细节。首先,最好能够在采访前做好“案头工作”,即对被采访者尽可能的有所了解。比如,被采访者的年龄、身份、职业,有关经历等,越丰富越好。第二,对被采访者采访缘由要准确理解,即为什么要采访这个人?第三,如果是人物的典型事迹报道,要尽可能了解人物背景和其所取得的成果。

采访中,就要注意发现细节,捕捉细节。有些细节,是被采访者自然展现的,那么就需要记者有一双“智慧”的眼睛。而有些细节,是需要采访者对被采访者引导出来的。这种情况,难度更大,需要记者更多的采访技巧。比如,尽可能与被采访者“打成一片”,尽可能拉近距离,让受访者放下包袱,进入日常的状态;涉及到能展现人物精神的内容,尽可能地通过各种方式引导,让受访者细致讲述或现场展示,从而抓取到闪光的细节。

比如,在2021年接到采访我省出版界成功人士崔钟雷的报道任务后,我先对其进行了访前准备,了解了很多他的事迹。在深入的采访后,我在开篇写下了这样的文字:

崔钟雷,人如其名。说起话来,噼里啪啦蹦豆子一般;57岁,攀四层的办公楼,小伙儿般轻盈迅捷。

这样一个看起来很急性的人,却在过去的26年间,日复一日地如“小笨熊”般地做着一件事儿。一说起这件事儿,他就激情洋溢,成就感和自豪感也总在不经意间流露出来。

20 多年,他专注于一件什么事儿呢?——为孩子们做图书!

开篇文字简短,使用短句。首段,这样的描写,突出了人物的性格特点,果敢爽快,充满活力。第二段,形成对比,抛出问题,“他在做什么事儿呢?”第三段,一句话,揭开谜底,又吸引读者读下去,为什么要做这样一件事儿?

这里,没有对人物进行整体的外貌描写,只选取了能够体现人物性格的细节,比如“说起话来,噼里啪啦蹦豆子一般;57 岁,攀四层的办公楼,小伙儿般轻盈迅捷。”这些细节描写,是观察的结果,亦是精心选取和提炼素材的结果,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三、用“生活化”的语言,写出有个性的“活生生”的人

有人说,准确、恰当、生动的语言描写是塑造人物形象、表现中心思想的重要手段,将富有感染力的“原话”作为引语运用到人物通讯中,可展现人物的性格特征、精神风貌,亦可增强人物通讯的真实性与现场感。

这里所说的“原话”,可以理解成是出自被采访者口中的话,当然这个“原话”是酌情采用的;还可以理解成是符合人物身份的话。

曾经有一个时期的人物报道倾向于“高大上”或者“高大全”,全都是充满理想、力量、情怀、忘我无私的形象,其语言模式也高度雷同,让人读起来味同嚼蜡。其主要原因,就是忘记了,每一个人物都有自己的特点,无论要体现怎样的精神和境界,首先都要从一个“人”的角度出发,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人的视角去看,去观察,去写作。

所以,我们不妨用最质朴、最准确、最恰当的语言去表述我们的所见所闻;用受访者最原汁原味的话去表现他的性格、精神、品质等。

举个例子,在《李义泉:钢笔画中绘出别样龙江风情》的报道中,对人物李义泉的开篇描写是这样的:

和李义泉老人交谈,很是舒畅。在他身上,仿若滤掉了世间的绚烂和喧杂,只留下如他钢笔画中的黑白灰三色调,简单,干净,淳朴。更给人以亲切之感的是,他的嘴角总是漾着淡淡的笑,仿佛微风吹起的涟漪。

许是和喜欢运动有关,80 岁的李义泉,神情举止中,全然没有一位耄耋老人的样子。身材清瘦挺拔,动作迅捷,反应机敏,语速很快,回忆过往如在昨日。

开篇文字很朴实,素净,这与人物的性格和职业都非常契合,也是我多年来在改文风方面的尝试。除去华丽的辞藻,少用形容词,让文字返璞归真,契合人物的文字显得更为有力而“优美”。

再如,在《新呼兰河传|苍翠山林喊号人》报道中,对74 岁的张道廷老人事迹的报道,做了三个小标题,每个小标题都是用简短的数字或词语来体现:

第一个小标题:74 岁|2000 余次;第二个小标题:18年|20多万人次;第三个小标题:山上|山下。

这三个标题下,讲述了一位70 多岁老人爱林、守林、护林的感人事迹。数字本无情,但鲜明的对比,却让人感受到了老人对森林、对英雄马永顺的挚爱之情。

结语

正如哲学家罗素所说:参差多态,乃幸福之本源。我们在人物新闻采访和报道的时候,就要发现每个人物的差异、个性、特点,让每一个报道对象都是那“与众不同”的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人,都是魅力独具的人,这样的人物报道必然会耐人寻味。■

猜你喜欢
渔家呼兰河被采访者
渔家网事
浅谈在采访中怎样与被采访者有效沟通
广播电视新闻采访工作中提问的方法与技巧
浅谈新闻采访中的提问技巧
渔家妹子打鱼回
渔家灯火
梦游呼兰河(组诗)
惠东渔家
浅谈《呼兰河传》中萧红的“赤子之心”
概念整合视阈下文学翻译创造性叛逆解读——以萧红《呼兰河传》英译本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