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三大意识,增强议论品质*

2022-03-01 11:36童志国
学语文 2022年4期
关键词:发言稿反方身份

□ 童志国 章 俊

当前高中生议论文写作中存在着凌虚蹈空、华而不实的现象,具体表现为文章中自我意识的缺失、读者意识模糊以及观点存在较大的漏洞等弊病,致使文章的个性特征淡化、交流目的不明确以及论点经不起仔细的推敲。如何矫正这些弊病呢?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尝试通过凸显自我意识、培养读者意识和树立反方意识等措施解决这些问题,教学效果不错。现将我们的思考和实践简述如下,以求方家指正。

一、凸显自我意识,展现真实个性

高中生的作文不能脱离生活实际,并且要有生活的情趣与对理想的坚守,还要具备现代公民意识。公民意识是公民对其在国家中的政治地位和法律地位的自我认知,体现为公民对其权利和义务的心理认同与理性自觉。而长期以来,高中生作文是淡化公民身份的,写作时往往惯性地将自已或置于居高临下的地位,大有代圣人立言的架势,抢占道德制高点;或潇洒出尘,看破世事,假装清高。而这种“伪圣化”的情感也就造成了写作中出现“群体性话语”的模式,要么说着正确的废话,要么说着不关痛痒的假话,要么说着言不由衷的空话,鲜活的“自我意识”被无情地碾压,自己的思想成了别人的跑马场,以至于作文成了某种概念化的“传声筒”。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明确指出:“自主写作,自由表达,以负责的态度陈述自己的看法,表达真情实感,培育科学理性精神……并努力学习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力求有个性、有创意地表达。”[1]33这就要求,学生在作文时要有自己的思考和独特个性,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写作应该是学生基于自身真实的情感体验、理性思索的书面表达,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表达自己的人生期许和价值追求。有“自我意识”参与的写作,最终呈现出来的是个性鲜明、情思各异的“这一篇”,而非千人一面的“这一类”。

“自我意识”的体现在文章中除了观点鲜明的个性化特点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表征就是自我身份的明朗。近年来高考作文题中也明确要求写作者有明晰的自我身份。如2020年全国III卷作文题——“如何为自己画好像”,在作文要求中明确提到:“毕业前,学校请你给即将入学的高一新生写一封信,与他们分享自己的感悟与思考。”这里就明确了写作者的自我身份——即将毕业的高三学长,如果撇开高三学长这一自我身份,无疑背离了作文任务驱动的要求。很显然,这里高三学长的思考无疑是个性化的,是属于写作者独特的“这一个”和“这一篇”,而非人云亦云的“这一类”。又如:

[例1]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写作练习。

光华小学放学时间早,而许多家长下班时间较晚。家委会提议延迟放学,由学校收取托管费统一管理,但是部分家长提出了异议。学校决定邀请教师和家长召开座谈会讨论这个问题。请你以教务处主任、教师或家长的身份写一篇发言稿。

学生要在教务处主任、教师、家长中任选一种身份撰写一篇发言稿,首先要构思“我是以什么角色写”,设定发言人是“教务处主任”“教师”还是“家长”,这个角色在座谈会上有怎样的建议、希望和诉求。显然,不同的角色都有自己的立场和诉求,决定了全然不同的“发言稿”。

我们可以运用多重定语“框定”“限制”“细化”写作者,以尽可能确定真实而具体的“写作者”,这样不仅能写得具体,而且有针对性,还能体现出自我的思考。多重定语句式支架:( )( )( )的XXX。如:(学术视野开阔)(立足学术长远发展)(勇于改革创新)的教务处主任;(孩子爱玩游戏)(不懂时间管理)(工作很忙)的家长;(知识水平高)(沟通能力强)(有较多自主时间)的家长;(热爱教育事业)(乐于奉献)的教师;(爱好广泛)(自主意识很强的)的教师等等。

小学生放学后该由学校统一收费管理

尊敬的各位家长:

大家好!

我是XX 班的班主任。经家委会提议,学校决定延迟放学,由学校统一收费管理。我很赞同这个建议。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个道理想必大家都耳熟能详,学习于我们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各位家长把自己的孩子送到学校,想必绝不只是为了应付九年义务教育,而是想给孩子一个美好的未来。而家委会的提议,也是为了更好地管理和帮助孩子。我本人也是家长中的一员。当孩子的学校提出要收费管理时,我是极力赞成的。因为我知道在学校里同学们互帮互助,可以更好地学习。

作为班主任,我知道,有些同学想好好学习,但总是控制不住自己……一些家长认为现在还只是小学阶段,没必要让自己的孩子这么辛苦,给他这么多压力。可是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孩子不经过磨炼,怎么能成为国之栋梁?现在遇到一点点小小的困难便心疼他,将来离开您的庇护之后,他怎么生活?作为家长的我们是不能陪伴孩子一辈子的……当然,也请各位家长放心,学校收取的费用也是合理的,不存在乱收费现象。

我的发言完毕,谢谢大家!

这篇发言稿中的角色定位为班主任老师,还有一个隐性的身份家长。作为班主任老师的角色,“自我意识”明确,发言稿中着力陈述小学生放学后该由学校统一收费管理的好处,即帮助孩子管理课余时间、辅导孩子的学习和磨练孩子的意志;而作为家长的隐性身份,自己的心声也就是家长们的心声,这能与家长取得情感上的共鸣,最终达成共识。当然,如果语言能简洁一些,交流的效果会更好。

二、培养读者意识,强化交流品质

众所周知,本世纪初的高考作文命题倾向于人文主题,这导致了一个很不好的作文写作倾向,即学生作文时沉湎于自我的小天地,自说自话,没有自我意识的同时,也无读者意识。近年来,高考作文命题渐渐走向任务驱动型作文的探索之路,这类作文不仅需要学生通过写作解决问题,更需要有读者意识,亦即让学生明白作文写出来是要给人看的,是作者用文字与读者进行书面的交流。作文中有明确的读者意识,能使议论聚焦,阐发观点时可以有的放矢,交流的可能性会大大增强,必然会提高论证的效果。

统编版高中教材必修上第六单元的《劝学》《师说》《反对党八股》《拿来主义》等文章都是介绍学习经验、讨论为学之道的典范之作。学习这些文章,可以引导学生去发现:同样在一个劝学话题之下,预期读者不同,他们强调的侧重点也不尽相同。例如《师说》的显性读者对象是自己的学生,所以韩愈在文中既有对当时不从师学习现状的无情批判,又有对李蟠勤奋好学的由衷褒扬。毛泽东的《反对党八股》,因为听众是延安的干部,所以作者采用的是和风细雨式的劝告,语言风趣幽默,这样就容易被对方接受。因此,在作文教学中必须注意培养学生的读者意识,从而增强议论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事实上,明确的读者意识也是任务驱动型作文的题中应有之义。如2017年全国卷I作文题——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题目中的外国青年就是作文的读者对象,在文中必须明确的体现出来。当然,外国青年仍然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在写作时不容易聚焦。我们也可以借用多重定语来“限制”和“细化”读者,使得读者从面目模糊的这一群中脱颖而出,成为面目清晰的这一类,这样既容易将文章写深入,也能够准确得体地向外国青年推介发展中的中国。如果将“外国青年”定位成一位对中国经济发展有误解甚至是成见的“外国青年”,我们可以选择“共享单车”“高铁”和“移动支付”三个关键词,向“外国青年”介绍近年来中国经济取得的辉煌成果,破除他所理解的贫穷落后的中国印象。如果将“外国青年”定位成一位对中国传统文化颇有兴趣的“外国青年”,我们可以选择“中华美食”“长城”和“京剧”三个关键词,分别向“外国青年”介绍中华文化的精粹,以增强其对中华传统文化进一步了解的兴趣。又如:

[例2]以“汇报高一期末考试成绩”为话题,从下列三个任务中任选一个,完成写作。(1)给父母写一封信;(2)给老师写一封信;(3)班会上的发言稿。

就这个写作来说,培养读者意识,就容易将文章写具体。若是写给父母看,就要以汇报成绩为目的,感恩父母的辛勤付出;若是写给老师看,就要总结期终考试的得失,并说出以后的计划,明确今后努力的方向;若是在班会上发言,就要重点谈理性看待成绩,谈如何改进学习方法,扬长避短,启迪同学的思考。有一篇习作的读者意识很明确,读者对象是全体同学,在文章中主要阐明了自己的观点——要理性地对待考试成绩,要与自己比,不断地超越自我;与此同时,还对考得好的同学与暂时失利的同学提出了自己中肯的建议。这样的真诚发言无疑会得到同学们的认可。

三、树立反方意识,增强论证力度

树立反方意识就是虚拟反方立场。何谓虚拟反方立场?虚拟反方立场一般指通过虚拟身份与虚拟视角对同一事件或现象的不同层面或同一层面的不同维度进行辩证思考,以期更为客观、审慎、周全地得出结论[2]。为什么要虚拟反方立场呢?因为中学生在写作议论文时,大多使用例证法,亦即使用不完全归纳法进行“证明”,其缺点在于存在大量的反例,所以这样的“证明”往往是低效甚至是无效的。鉴于此,在立论时如果能虚拟反方立场进行论述,可以使得自己的观点更加可靠,因为“越是能充分考虑到不同的、反对的声音,就越能说明作者对自己立场的坚持不是盲目的和无知的”。[3]125

比如2019年全国卷关于“劳动”的作文题,大部分考生都会从正面立论,阐述劳动的内涵及意义,强调劳动对于个人、国家和民族发展的意义。如果考生作文时能树立反方意识,引入相反观点作为批驳的靶子,在思维的全面性和深刻性方面定会更佳。再如经典名篇《六国论》,在对六国灭亡原因的归纳分析中,苏洵提出总观点“六国破灭,弊在赂秦”和第一个分论点“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后,就虚拟了反方立场,提出疑问:“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接着在回答疑问中顺势提出了第二个分论点——“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这个虚拟反方的立场,就弥补了立论的偏颇,提升了己方观点的可靠性。作为一种论述思维,虚拟反方立场无疑可以有效提升思辨力,让说理更具说服力。

[例3]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写作任务。

小学生期末考试结束,神兽已出笼。理想是母慈子孝,现实常常是鸡飞狗跳。关于暑假管理,有的说要补课加班,有的说要自主发展,有的说需要家长多陪伴,有的说管多了的孩子走不远,陪得了一时,陪不了一世,与其陪伴,不如锻炼自主管理能力。对此,你有怎样的思考?请写一篇论述类文章,阐述你的观点。

这一任务驱动型作文题的事件核心指向的是家长对孩子暑假时间管理方式的问题。如果我们虚拟一下事件可能涉及的“身份”与“视角”,至少有以下几种。A.虚拟身份:①家长;②学生;③教育工作者;④培训机构;⑤浮躁的社会大众。B.虚拟视角:①个体价值观;②家庭经济状况;③家长的工作时间;④社会价值取向;⑤公众流行心理。

如果以强调家长多陪伴为观点,可以虚拟如下反方观点:“暑假是培养孩子自主管理能力的最佳时期。孩子不是父母手中的裸机,父母想将其格式化就能格式化,孩子不仅有自己的思想,还能创造自己的系统。家长应该尊重每个孩子的选择,父母应该给予孩子全然的肯定与接纳,尊重每个孩子的个性。相信每个个体都有内在的成长动力、能力与秩序,好的教育是唤醒、影响和熏陶,而不是控制、灌输和塑造。所以,给孩子一个自我规划的机会,相信结果会比预想的好。”在虚拟这样的观点后,我们可以对其进行分析:“这样的观点乍一看很有道理,但细思极恐。首先小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极弱,需要父母的引导……其次家长的放手,很可能成为孩子自我放纵的‘绝佳机会’……最后,好的教育是唤醒、影响和熏陶,但这些都是有条件的,父母陪伴下的科学的唤醒、影响和熏陶对孩子的成长更有利……”

综上所述,为了提高中学生议论文的写作水平,我们有必要指导学生牢固树立“自我意识”“读者意识”和“反方意识”,如此,才能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并最终写出个性鲜明、交际意识明确、立论准确、论证严密的规范的议论文。

猜你喜欢
发言稿反方身份
有力的反驳
我来做侦探
“小康社会”主题班会发言稿作文导写
竞选作文辅导员发言稿
跟踪导练(三)(5)
一次精彩的辩论会
妈妈的N种身份
身份案(下)
放松一下 隐瞒身份
元旦辩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