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旗渠精神融入中小学语文仿真课堂教学探究*

2022-03-01 11:36金守波张婉婉
学语文 2022年4期
关键词:红旗渠语文课堂精神

□ 金守波 张婉婉

红旗渠精神是20世纪60年代林县人民在修建“人工天河”红旗渠时衍生出来的奋斗精神,其集中概括为“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十六个字。红旗渠精神以独立自主为立足点,以艰苦创业、无私奉献为核心,以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为导向,既继承和发展了中华民族勤劳坚韧的优良传统,又体现了当代中国人的理想信念和不懈追求。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征程中,红旗渠精神更应继续发扬光大。信息技术视阈下的中小学语文仿真课堂建设,将会大力提升当代青少年吃苦耐劳、刻苦学习的意志和精神,进而使其改变学习和生活中诸多不良习惯。

一、中小学语文线上课堂出现的问题

语文课堂教学的关键在于师生之间在进步文化与思想精神方面产生共鸣,其可以使学生在既定的时间内获得高效率的知识阅历与心灵感知。在信息技术参与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其形成了教师、网络终端、学生三者之间间接呈现的关系。“随着人工智能技术不断渗透到教育领域,面向未来学习场域的界限逐渐变得模糊,并演变成由未来技术重构物理空间的‘知识场’、现实情景融合虚拟空间的‘意义场’和虚实结合融入泛在空间的‘生活场’组成的庞大学习空间。三大场域兼具‘物性’‘人性’和‘活性’等特征,能充分适应未来技术的发展趋势、未来学校的特征和未来社会需求。”[1]90由于长期的线上授课,极易使部分心理脆弱的学生产生诸多不适感,这就给线上授课老师及时进行了预警提示以及授课注意关键点,而解决其主要的关键点便是通过红旗渠精神的宣传和讲解,使其内心产生尊重和崇敬之感。

从宏观视野来看,国内对于“红旗渠精神”的相关研究较为成熟,近年来有较多的专著与文章呈现;例如近几年出版的主要有马福运、王炳林的《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系列读本·红旗渠精神》,吴红丽、巴兆成的《红旗渠精神》,申伏生的《红旗渠精神历久弥新》,高海生、沈和江的《红旗渠精神研学》,杨震林的《山腰上的中国红旗渠》,郑雄的《中国红旗渠》等著作。此外,在中国知网里搜索“红旗渠精神”一词,可以出现一千多个搜索结果,其中以“红旗渠精神”作为研究专题的博士与硕士论文已达40 余篇。但是,对于“红旗渠精神融入中小学语文课堂研究”以及“互联网视域下的红旗渠精神融入中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等领域的研究尚处于空白领域;通过对这些领域进行深入研究,将会使青少年真正从学习阶段领悟和掌握红旗渠精神的精髓,进而促使他们在人生的诸多磨难中迎难而上。面对当下疫情的肆虐,使中小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真正学习到林县人民在面对恶劣自然环境时的拼搏向上精神,从而使自己成为生活的强者。

红旗渠精神兼具传统文化精神与红色文化传承,具有鲜明的民族和地域特色,将其融入中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将有助于实现中小学语文课程的育人目标,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以及提高中小学语文课的实效性。需要指出的是,在强调自主课堂学习的同时,提升中小学生吃苦耐劳的文化传统与精神素养尤为重要,其将直接影响到对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继承与革新。此外,随着2020年初出现的新冠病毒疫情带给世人病痛的同时,作为传道授业的中小学语文课堂面临着如何更好地向学生讲授传统文化精神的境况,而“红旗渠精神”通过互联网技术融入语文课堂的模式将有助于实现这一愿景和目标。“在数字化学习环境中,拥有具身形象的教育智能体可以承担人类教师的部分社会功能,从而改善学习者社会交互不足的问题。不过,已有研究发现,教育智能体的积极情绪线索并不总是能唤起学习者的积极情绪,其原因可能与情绪的测量方法有关。具体而言,人类的情绪具有波动性和衰弱性,量表等事后测量工具难以准确地记录学习者的即时情绪反应。”[2]48可以说,红旗渠精神融入中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将会促使中小学生主动面对和解决其在学习与生活中面对的诸多困难。

二、红旗渠精神融入中小学语文课堂的可行性

借助互联网技术,把红旗渠精神与中小学语文课堂进行完美建构将是提升中小学生主体能动性的关键所在。红旗渠精神作为新时代河南省大力倡导的艰苦奋斗精神,通过进一步挖掘其内在的中国传统人文精神的内涵,进而使这些精神元素在中小学语文课堂中得到再现、传承和发展。总的来看,基于互联网视域下的红旗渠精神融入中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研究有其独特的视角和价值意义,由于其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愚公移山”“精卫填海”等精神的阐释具有一定的关联性,所以有必要进行古今典型事例的对比与融合研究。当然,中小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社会财富的主要创造者,赋予这个群体健康的灵魂和扶危济困的思想有助于和谐社会的建立。需要注意的是,“作为教育改革的践行者,教师对人工智能教育的接受意愿和效能体验将影响其实践质量。……基于实证结果,提出未来人工智能教育的推进策略:完善保障体系,提升人工智能教育的期望效价;优化资源文化,丰富人工智能教育的促成条件;强化价值认同,扩大人工智能教育的社会影响;规避技术陷阱,彰显人工智能教育的育人之本”[3]66。所以说,基于信息技术与线上授课有机结合的大环境下,教师与学生该扮演何种角色的问题将会直接影响到课堂教与学效率的总体提升。

一般情况下,教师通过线上授课过程中的问题设置,可以轻松掌握学生在电脑或者手机终端有没有按时听课。例如若教师发布的线上问题长时间得不到学生的点击与回答,间接说明该生必定在开小差;教师此时可以通过系统预设的方案以连线预警的形式向该生发出按时听课的信号传导。与此相对的是,若学生能及时答复老师在页面上设置的问题,则说明其正在聚精会神听老师讲课,通过回答问题还可以对其对应的知识点进行深度加工与强化记忆,从而提升学习效率。所以说,语文线上课堂成功的关键并不是教师顺利地完成讲解,而是使学生完成识的学习以及知识点的深层次掌握。当然,受制于不同学生家庭的经济支付能力,在家上网课的过程中,网络传输速度、硬软件的购置等等都将会成为影响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智能手机的大存储量、高效率处理器的运用等硬件提升,学生通过智能手机进行线上互动是完全可以实现的。“‘共享课堂'的目的是为了给师生带来真实的空间虚拟体验,也就是科学家经常谈及的“仿真教学课堂”。通过互联网、多个摄像头、相关软件的研发,待发射、传输、接收、反馈、自动调试等人工智能根据指令自动嵌融时,必定会带来革命式的课堂转变。”[4]93借助于互联网、软硬件的投入以及VR技术的成熟等路径营造出来的语文线上课堂,其实质是通过先进的科技使线上课堂更趋真实性感受。语文学科注重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与品性,通过仿真课堂的构建,将会使学生在耳濡目染之中体悟到人世间的真善美,同时,也为“后疫情”时代保持教育事业的健康与持续发展增添了一份重若千钧的保证。

三、“VR技术”助推红旗渠精神融入语文仿真课堂建设

“VR 技术”也被称为虚拟现实技术,其是一项20世纪发展起来的可以应用在多个行业和部门进行学习、实习、考试、测试等途径的全新实用技术。“VR 技术”的运行原理主要表现为在互联网连通的前提下,通过电脑界面以及电子软硬件的配备模拟具有真实视野感官的虚拟环境,进而给人带来与虚拟环境相匹配的快速沉浸感。“‘VR+教育’的本质是为教育中的知觉经验提供一种技术性生成方式。研究基于‘技术化时代’的背景之下,对戴尔‘经验之塔’进行了重新分类与必要的拓展,从而为教育中知觉经验的技术性生成提供了‘合法性’辩护。通过分析‘学习者——VR 技术’的闭环回路以及学习者与VR 技术之间的耦合关系,揭示了VR 技术生成教育知觉经验的机制与原理,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通过VR技术所生成的知觉经验的性质及其教育学意义。”[5]29“VR技术”在线上课堂中的应用,主要体现为学生对知识学习的强化以及健康心理的完善与健全等方面。当教师在线上对某一知识点进行讲解后,为了增强学生的理解力与感受力,往往会罗列一些典型案例或者事例;假如是语文课堂,其列举的多是历史故事与典故,这时可以使学生通过佩戴VR眼罩,借助“VR技术”相关软件以及互联网信号的连接快速进入虚拟的历史与地理世界;学生通过“VR技术”可以与历史人物或者“真实”的地理世界进行交流、对话与视觉体验,进而产生并增强浓厚的人文历史趣味。

将红旗渠精神融入中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助于从情感认知层面提升中小学生的思想意识方面的“抗击打”能力,有助于拓宽学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渠道(“红旗渠精神”与“愚公移山精神”“精卫填海精神”存在诸多相似性),也有助于中小学校通过主动加强精神文化建设,从而进一步提升中小学的内涵建设。此外,“VR技术”亦对理工类课堂教学带来直接的感官和实用效用,其除了使学生增强知识的学习与记忆外,更重要的是可以给受众带来虚拟的仿真感受。以物理学、天文学等学科为例,学生通过“VR 技术”以及相关软硬件的配合,完全可以实现“上天入地”的效果。教师通过提前预设的虚拟环境,带领学生在虚拟的情境中与所学知识点进行零距离接触,从而加深印象。“随着智能时代的来临和后疫情时期学校在线教学的常态化,教育技术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引发了全社会对教育技术的关注,人们重新认识到教育技术的重要性,同时教育技术有了更大的社会责任担当,教育技术人对自身的角色和使命重新思考。”[6]48所以说,“VR 技术”除了被应用于课堂的知识讲授之外,更重要的是带给人以“亦真亦假”的仿真感官体验;例如当天文学所涉及的“外太空环境”以及“从太空中看地球”等问题探究时,通过虚拟空间技术完全可以实现这一问题预设,进而实现学生的“太空漫步”。当然,上述涉及的“VR 技术”授课路径设想,如若在一个特定的教室里,就可以快速实现;但对于在家学习的学生来说,受制于家庭条件以及VR 软硬件价格等原因,让学生主动购买并配置相关的软硬件,在一定的时期内还可能无法真正实现,但未来作为一种高效的虚拟课堂授课模式,其具有的实施效果与功用,则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与可能性。

此外,“VR技术”虚拟课堂可以借助互联网的融入对实践操作等环节的开展具有很强的帮扶作用。例如体育、表演类学科进行的线上课堂,因为师生不在同一个空间内,面对面且手把手教学已不可能,而通过“VR技术”的渗透与应用,则可以使学生在虚拟空间技术的帮助下,实现轻松、愉悦、高效的听课感受与体验。当然,对于维修等实践操作类课程而言,虚拟技术的应用还可以使繁琐而带有规则性的操作流程,以真实的面授与实际操作界面呈现于学生面前。除此之外,通过虚拟软件自带的存储与重复播放等功能,还可以使学生在面对复杂的操作流程时,做到轻松而愉悦的知识积累与学习。在“互联网+”的大时代发展潮流中,“VR技术”的应用对虚拟仿真课堂的建设具有极大的辅助与促进作用,其改变了传统的课堂面授情境,亦改变了当下线上课堂中出现的刻板直播与录课等现象,可以视为互联网与虚拟技术的双重组合给线上授课带来的现实颠覆。相信不久的将来,随着主客观条件的进一步成熟,“VR技术”将会在全国中小学的线上授课中大显身手。

总之,从红旗渠精神在中小学语文课程中的融入状况来看,个别学校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依然存在着一些其他问题,这就需要红旗渠精神融入中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需要产生良好的互动效果。随着课程思政理念的提出,笔者认为中小学校长以及各科教师在注重顶层设计的前提下,更应该从“树立立德树人的教学理念”“教师应提高对红旗渠精神的感知和领悟”“教师应借助仿真课堂建设以及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宣传红旗渠精神”“通过劳动教育来提升学生的情感认知”等方面入手,来彻底解决中小学语文课堂“教”与“学”中面对的诸多现实问题。

猜你喜欢
红旗渠语文课堂精神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提问要做到“四要”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弘扬红旗渠精神 做好新时代人大工作
红旗渠水为何会“自流”
拿出精神
从红旗渠的“账单”体会党的领导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
让快乐走进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