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兴芳
(贵州省黔东南州麻江县第一中学 贵州 黔东南 557600)
新课改下的高中音乐鉴赏教学是高中音乐教学重要组成部分,音乐鉴赏教学不仅局限于对学生音乐鉴赏能力的培养,还担负着对学生整体审美中观念、情趣以及情感道德的培养。基于此,教师在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应依据新课改下教学进程,通过教学展开方式、授课内容等方面进行实践研究,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音乐鉴赏课堂教学,提高高中阶段音乐鉴赏教学质量。
针对高中音乐鉴赏教学的开展,相当一部分教师缺乏必要的积极性,这是目前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没有足够的教学热情,会导致教学方法的探索不积极,缺乏有效的教育方式,就无法提高音乐鉴赏教学效果。当然,这些问题的根源不在教师这里,这是由于以往的教学体制和长久的教育意识导致的。长期以来,音乐教学处在“小三门”的位置上,既便是教学改革深入的今天,它在大家心目中的地位仍然没有发生质的变化。有相当一部分学校到了高三仍然没有开设音乐课,高一高二音乐课丢失的现象更是司空见惯。另一方面,音乐教师的专业水准也有待提高。我国长期以来对音乐教育的认识不足,造成音乐教育人才长期的短缺,包括高中在内的中小学校音乐教师十分缺乏。
据调查,在相当一部分高中,特别是地处偏远山村的学校,音乐任课老师对教学目标的理解缺乏具象性和前瞻性。音乐教学的目标设定,主要是通过相应的教学、实践及活动,让学生掌握一定的乐理知识,培养其浓厚的音乐兴趣,拓展其对于音乐的感受能力、表现能力、鉴赏能力以及音乐创造力。进而实现丰富情感体验、陶冶情操,提高音乐素养的既定目标。有了明确的教学目标,音乐老师教学工作才会思路明细,教学目标执行才会坚定贯砌。另外,由于不少地区学生缺乏必要的乐理基础,对课程内容缺乏足够的兴趣,或是不能准确的理解,导致老师教学目标的完成变得困难重重。加上学校对于教学目标的理解偏差,没能充分考虑所在区域学生实际情况,没能和任课老师深入的沟通,没能从老师和学生那里获得专业的意见或不一样的看法,一厢情愿式的教学目标,实施起来肯定会不尽人意。
教育要想实现突破,就离不开改革与创新。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也是如此,教学内容的创新是一个避不开的话题。目前的高中音乐鉴赏教学,在其教学内容方面,还缺乏这种大刀阔斧的改革创新。据调查,大多数学生对于目前学校开设的音乐鉴赏教学内容表示不满意。主要体现在:选曲老旧,跟不上潮流发展,风格也不是现在年轻人喜欢的那种类型。老师也比较认同学生的看法,认为内容过于墨守成规、缺乏灵动性,没有创新感。虽然说每个学生之间审美能力和观念不尽相同,城市和乡村喜欢的风格迥异,但大多数人还是对通俗歌曲、流行音乐比较感兴趣。教学内容方面的这些问题,给教学开展带来了不小的阻力。
在教学手段方面,目前存在形式单调的问题,对学生缺乏必要的课堂吸引力。高中生这个年龄阶段,心理、生理都日趋完善,自我意识强,对用自己喜欢的音乐来表达个人情感大多有兴趣。当然,由于性格等个别差异,造成他们对音乐的喜欢类型也是千差万别的。这就需要老师在授课的时候,要尽可能的满足大多数人的爱好与兴趣,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教学手段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目前现实中,大多数老师采用的教学方法不够灵活多变,导致课堂氛围死气沉沉,老师讲课没有激情,学生听课没有热情,课堂积极性根本调动不起来。
在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可以首先使学生通过学习分析音乐作品,进一步了解音乐鉴赏教学的魅力,进而有效锻造学生的想象力,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其次再通过音乐鉴赏教学氛围,使学生在生动的音乐形象中了解音乐乐符的魅力,进而深刻领悟音乐作品作者的音乐灵魂。最后,通过音乐语言的分析,呈现音乐内涵,进而使学生把握作品核心表达主题,以此再次丰富学生情感体验内容。教学中以《人民的音乐家—聂耳》为例,学生通过倾听教师播放的《义勇军进行曲》了解这首音乐作品的作曲家聂耳。通过这首诞生于民族存亡之际、为民众带来希望并传唱于烽火之间、给中国以力量的音乐作品,导入到对音乐家聂耳的学习中:聂耳出生于云南的玉溪,从小对音乐极喜爱,并表现出超强的能力,他于一九三三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用其二十三年短暂的一生创作出大量的革命歌曲。他的作品大都为几代人耳熟能详,除了《义勇军进行曲》《卖报歌》“啦啦啦,我是卖报的小行家”,还有《毕业歌》《金蛇狂舞》等等,在这节课的教学中,针对活泼悦耳的《金蛇狂舞》旋律进行鉴赏,以此探究聂耳音乐作品的丰富情感,锻造学生音乐想象能力。《金蛇狂舞》以其铿锵有力的节奏、简练的笔墨、鲜明的民族色彩、勾勒出了一幅民间生动的风俗画面。学生在鉴赏教学中,通过教师的引导,积极主动进行鉴赏,并通过自我探究,提升想象能力,体验作品丰富情感,达成鉴赏教学目标。
音乐鉴赏教学中,培养学生鉴赏能力、提升学生互动学习积极性极重要。因此,教师可以通过音乐鉴赏教学,让学生通过相互沟通,体验音乐鉴赏教学中的情感碰撞,以此培养学生音乐思维能力,提升鉴赏力的同时使互动积极性也得到递进,进而丰富学生音乐实践能力,增加音乐教学灵活性,以此发挥学生音乐空间铸就能力,达成音乐鉴赏教学,培养学生鉴赏能力的教学目标。基于此,教师在高中阶段的音乐鉴赏教学实践研究中,可以通过提升学生的互动积极性,提高学生音乐实践鉴赏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音乐鉴赏水平。通过学生间的互动,增进学生间交流、沟通,进而增进学生间的友谊,促进学生整体音乐感知能力以及鉴赏能力。如,在《独特的民族风》音乐鉴赏教学中,在以培养学生音乐鉴赏能力的基础上,提升学生互动积极性。针对教学目标以及教学重难点,以音乐鉴赏为核心,通过音乐情感体验,培养学生鉴赏水平,并依据学生间的兴趣爱好,引导学生通过互动进行音乐表现形式的整体把握,进而增强音乐实践感知能力以及音乐创新能力。通过以这样的教学模式进行的音乐鉴赏教学,学生体验到音乐中优美的欢乐美。同时,依据教学中欣赏具有代表性的《辽阔的草原》《宗巴朗松》《牡丹汗》等民歌,分辨出不同民族音乐的音乐特点,进而通过对比欣赏学习音乐鉴赏技巧,依据音乐旋律、节奏进行比较,进而完成对不同民族音乐的鉴赏。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大屏幕进行几个民族的舞蹈、服饰的展示,通过展示,让学生了解、感受不同民族风格。学生在观看后,就可以进行分组互动交流,交流的内容包括民风民俗、地理风貌等等,交流后由各组选派代表进行不同民族的介绍:蒙古族七八月份举行的“那达慕”大会,大会中精彩的摔跤内容以及赛马、射箭等比赛。最重要的是学生们通过小组互动交流得出的歌舞比赛,并针对蒙古族民歌中的长调与短调,进行模拟表演。教师在这时可通过播放《辽阔的草原》,让学生进行鉴赏,鉴赏歌曲的主旋律特点以及乐曲节奏特征,并通过互动探究,了解这首歌曲属于“长调”还是“短调”。进而通过欣赏其他民族歌曲《宗巴朗松》(藏族)、维吾尔族的《牡丹汗》进行鉴赏巩固,以此培养音乐鉴赏能力,提升互动积极性,进而提升高中音乐鉴赏教学成效。
新课改下高中音乐鉴赏教学,应通过展示学生的音乐表现力,进行音乐鉴赏水平的展示,并通过展示,调动学生对音乐表演的积极性,进而进行真情表演。基于此,教师在鉴赏教学中不应忽视音乐表演能力的展示,并通过写生的真情表演,捕捉学生音乐鉴赏理解能力,并通过指导。完善学生在音乐鉴赏学习中对作品的理解程度,抒发出自己的情怀感悟,提升学生音乐鉴赏能力以及表现能力。如,在《长江之歌》教学中,针对教学目标“通过欣赏《长江之歌》鉴赏音乐形式要素的艺术功效,进而使学生掌握鉴赏的音乐方式,并通过音乐鉴赏教学,展示出《长江之歌》的表现力,进而调动学生的表演真情,使学生通过自己的演唱体验,领悟音乐呈现的真情实感。教学中教师可通过让学生闭眼聆听,体验这首乐曲的节奏,学生听完后,让学生谈谈听歌的感受。接下来教师介绍《长江之歌》背景,并通过教师的背景介绍,了解这首歌是一首抒情风格的进行曲,同时又是一部电视片的主题曲,学生通过教师的展示,详细了解这首音乐的“前世今生”并以此为基础,领悟作品内涵。同时,学生通过自己的表演,再次领略这首音乐的主题旋律。学生的表演可以是整首乐曲的演唱,也可以是在乐曲的伴奏下进行歌词的朗诵,也可以随着乐曲进行载歌载舞,无论哪种形式的表演,都以调动学生的真情为基准。同时通过这首乐曲的鉴赏,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让学生通过这样一首抒情风格的进行曲,了解气势恢宏的长江境况,并通过歌词中“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风采;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感受长江的波澜壮阔、迂回曲转,激发学生爱国之情。学生通过表演,把握住音乐的主旋律,抒发自己内心情感,领悟乐曲高低起伏的意境,提高音乐表现力,达成鉴赏教学目标。
高中音乐鉴赏教学的实践研究,离不开可以激发音乐活力的辅助性教学模式。因此,高中音乐教师在鉴赏教学中可以依据教学内容选择合理的辅助教学模式,以此激发音乐鉴赏教学活力,展现辅助教学合理性。同时,通过不同教学内容选择相适宜的辅助教学模式,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对音乐鉴赏教学的兴趣,进而积极主动参与到音乐鉴赏教学中,提升鉴赏教学质量。如,在音乐鉴赏教学中,教师可运用多媒体教学模式,对教学内容进行音频、视频的展示,进而使学生通过这种展示领略歌词中的风光,体验乐曲中情感,进而激发音乐活力,达成辅助教学模式在鉴赏教学中的有效性。以《高亢的西北调》教学为例,针对教学目标“聆听《脚夫调》《上去高山望平川》《刨洋芋》等,感受体验并理解这三首民歌的风格以及情感,进而了解西北民歌的基本形式”教师就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模式,通过播放大西北的塞外风景,让学生了解黄土高原的风貌与淳朴民风,再结合音频,对教学中的三首民歌进行播放,让学生在音视频的展示中激发音乐活力,有效领悟体验“西北民歌”的综合情感,进而达成鉴赏能力的深邃递进。同时,学生通过多媒体教学模式,了解西北民歌的地方风格,以此了解“花儿”“信天游”等民歌载体,并在教师的引导下,探究西北民歌风格以及风格形成的因素。教学中教师还可以通过与学生互动,让学生自己进行演唱民歌,进而欣赏讨论《上去高山望平川》,感受曲子的高亢与开阔,并在自由舒缓的韵味中品味民歌的味道。而针对《刨洋芋》教师在通过多媒体播放完后,可以让学生进行思考“这首曲子表达了什么样主题内容”。通过学生的热烈讨论,激活音乐鉴赏教学活力,通过幽默诙谐的语言,展示农民劳动生活场景,抒发收获后的喜悦心情,达成借景抒情的鉴赏教学目标,以此,通过民歌表达的音乐内涵,了解并学习“花儿”和“信天游”的民歌体裁,提高音乐鉴赏能力,以此彰显鉴赏教学实践研究成效。
新课改下高中音乐鉴赏教学的实践研究,是一个需要长期坚持的递进式教学过程。学生在这个过程中,通过教师教学过程中的锻造想象力、丰富情感体验、培养鉴赏力、提升互动积极性、展示表现力、调动表演真情、激发音乐力、辅助教学合理性等方面教学和实践研究,培养学生音乐鉴赏能力,领略音乐鉴赏魅力,进而提升音乐审美能力与熏陶能力,使学生在音乐鉴赏教学活动中达成自我音乐素养的提升,提升音乐鉴赏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