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玥
(黔南州养殖业发展中心,黔南州 都匀 558001)
黔南州石蛙产业近年发展迅猛,市场前景广阔,经济效益明显,符合产业政策导向,既能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又能提高当地百姓的收入。
1.自然环境好黔南州位于贵州省中南部,是国家“一带一路”和大西南地区连接华南、珠三角的重要节点,是长江和珠江上游的重要生态屏障,州内平均海拔997米,森林覆盖率达66%,年均气温16.7℃,年均降雨1 355.6毫米,气候环境宜居、宜养、宜游。独特的自然环境和生态资源十分适宜野生动物种群的栖息繁衍,也十分适宜石蛙人工驯养繁殖。
2.人工养殖技术逐步成熟石蛙驯养难度较大,经过多年驯养实践,黔南州在野生石蛙驯化、亲蛙培育、蝌蚪孵化、幼蛙饲养、石蛙病虫害防治及活饵养殖技术等方面,都有了较大的突破,形成了几种较成熟的养殖技术。
1.石蛙产业发展进程2018年,黔南州通过招商引资在都匀市归兰乡投资5 500万元,建设贵州第一个石蛙产业园区。项目以石蛙为主体,采用循环农业模式布局,并融合一、二、三产功能,集石蛙种苗繁育、生产、产品加工于一体,同时具备项目科研、人员参观、培训、餐饮、科普文旅等功能,为推动石蛙产业在贵州的有序发展打下基础。
2.黔南州石蛙人工养殖现状石蛙产业园区项目带动了农户168户600余人养殖石蛙。园区与“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乡村振兴促进中心”“浙江师范大学特种水产研究所”“黔南民族师范学院”等科研院所紧密合作,将优秀成果进行转化。以贵州峪丰源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为例,取得实用新型专利12项,涉及养殖池和过滤池的设计建造、蛙卵采集、黄粉虫养殖、蛙的捕捉等。技术的发展将推动养殖产品的生产、监管、加工、销售等环节流程标准化,加快带领山区农户走上可持续发展的特色养殖致富道路。
3.经济效益分析石蛙生态养殖从野生石蛙驯化、繁育、产卵,到蝌蚪孵化变态、幼蛙培育、成蛙养殖、商品蛙出售,全过程一般需要2~3年。以某主体为例,2021年养殖场每亩投入租金600元、苗种费11 000元、饲料5 000元、人工3 600元及其他100元,共计20 300元;亩产320千克,亩产值76 800元,亩利润56 500元,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1.苗种供应不足大量优质苗种的获得是决定规模化发展成败的关键,苗种问题一直制约着产业的发展。一是苗种自供不足。黔南州石蛙产业发展时间短,加上许多养殖户出于规避养殖风险和追求“短平快”投资效益的目的,往往不会进行种蛙的人工培育,导致种蛙数量无法得到有效补充。苗种的自我供应难以保障产业发展的需要。二是主体缺乏良种选育意识。目前苗种培育存在繁育亲本群体过小、亲本多次重复使用、近亲繁殖等问题,已经显现较为严重的种质退化,导致石蛙抗病性弱、环境适应性差、生长缓慢等,这直接关系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2.规模小、主体弱近年来,黔南州石蛙的养殖虽逐步发展,但是总体来说,产业规模小,养殖大户少,龙头企业更是只有1家,带动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能力弱。商品蛙产量严重不足,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甚至不够本地市场销售,无法形成规模经济,提升效益的空间受到压制。
3.发展方式单一黔南州石蛙产业以养殖、销售商品蛙为主,虽零星有几家农家乐,但发展方式过于单一,缺乏产品的加工与开发,未发挥出其巨大的药用食用价值,产业链条短。
坚持向科技要价值、向产业融合要效益,全力促进养殖生产与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全面提升产业价值链。
1.科学谋划因地制宜,科学谋划,整体推进黔南州石蛙产业发展。坚持“集聚、集约、集成”,全面调优区域布局、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明确发展重点,有计划、分步骤地推进平台打造、苗种培育、精深加工、市场拓展等。
2.加快科技研发加大科研投入,培育适合本地养殖的良种。同时加快破解孵化技术、病害频发等问题,从源头解决产业发展的“卡脖子”问题,实现石蛙优良品种的规模化繁育和推广。积极推进基地、企业、蛙农主体之间,以及主体与学校、科研院所之间的合作,积极争取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3.初步建立“工业+”围绕加工延伸产业链,着手引进或建立涉及石蛙的医药、保健、食品和化妆品等企业,提升加工水平。
4.做精做深“文化+”围绕文化兴渔,借势浓郁的民族风情,借力良好的旅游经济,推动石蛙产业与文化产业的结合,增强产业发展的文化软实力。
5.做优做活“品牌+”围绕品牌强渔,鼓励养殖户走品牌发展之路,推进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等区域公用品牌创建,全力打造小农户接轨现代渔业的有效载体,让品牌带来的优质优价效应惠及广大养殖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