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丽茶
(湖南现代物流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0)
随着“1+X”证书制度启动试点,人才培养观念从单一的技术技能转向培养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目前,教育部已经公布了四批参与1+X证书制度试点职业教育培训评价组织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共计447个职业技能等级证书,348个职业教育评选评价组织参与,各高职院校积极将X证书培训内容与学历教育课程有机融合,如何构建职业教育质量评价体系,保证1+X证书制度背景下的人才培养质量,必须把握1+X证书制度的涵义及内在要求。
“1+X”证书制度,即“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简称,是国家打通职业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体系,高质量发展职业教育的顶层设计,在“1+X”证书制度中,“1”是基础,“X”是“1”的补充、强化和拓展,“书证融通”与“学分互认”是核心,学分与学历相融、证书与文凭相通、技能等级与国家资格相对接,是职业教育在传统学历教育的基础上,积极纳入职业培训体系,提升学生职业技能能力的一项制度。
1.2.1 专业与产业、职业岗位对接
就物流管理专业而言,目前X证书有物流管理、多式联运组织与管理、智能仓储装备应用及维护、智能物流仓储运维、智能仓储大数据分析职业技能等级标准,通过X证书有效融入和补充,重构课程体系,优化课程内容,构建专业拓展模块,对接产业典型职业岗位,满足学生可持续发展及个性需求,提高人才培养的适应性、灵活性与针对性。
1.2.2 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
专业课程内容要系统融入X证书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在教育部公布的447个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中,有的专业可以对接3个以上证书,通过模块化课程排列组合,有机融入X证书职业技能培训内容,及时将行业的新动态、新技术、新发展等纳入教学内容,使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标准体现在学历证书的专业课程教学内容中。
1.2.3 学历证书与X证书的互通互认
“X”证书通过“学分银行”和学校人才培养方案设计制定,实现两种教育形式的互通互认与成果等效,同时构建学历证书与职业等级证书互通互认的国家资历框架。
“1+X”证书制度作为《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一项重大举措,为职业院校职业教育改革提供了根本遵循,对职业教育质量评价也提出要求。
“1+X”证书制度打通学习领域与工作领域的沟通渠道,依托现实的职业岗位,以典型的工作任务为依据进行课程教学与实施,这就要转变单纯以就业率、就业对口率、升学率等为评价指标的传统质量观,职业教育质量评价应由分等级评价到分类评价,由重视评价结论到提出质量提升建议,由一元评价到多元评价,“1+X”证书制度有政、行、企、校多元治理,尤其是培训评价组织、行业协会、企业龙头等的意见与建议,由集中评价到日常过程评价,由评价知识能力到评价综合素质。
“1+X”证书制度能否融入到人才培养全过程,关键看专业,专业建设作为高职院校内涵建设和质量提升的切入点,作为现代职业教育实现五对接的关键着力点,是“1+X”证书制度有效融入人才培养得以顺利实施的重要载体,它不仅制约着专业课程体系构建、课程属性、内容和结构,也决定着教学的组织形式和实施方式。
“1”与“X”有效融入,重心在课程,课程质量直接决定了职业教育质量,“X”证书的内容最终要落实在课程设计及课堂教学上,课程内容融入X证书培训内容教学效果如何,需进行课程教学评价,通过评价反馈,及时改进和调整。
根据教职成厅〔2015〕2号文件要求,职业院校需要建立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自我评价、自我诊断改进,强化学校各质量单元的主体意识,完善质量内控机制。根据学校事业发展规划、办学定位及办学思路,确定的人才培养目标,围绕专业建设、课程构建开发、人才培养模式与师资培养等环节,对职业教育质量进行全面评价。针对“1+X”证书制度带来的变化,围绕专业和课程构建了评价体系,并建立了评价标准。专业构建了5个一级指标,11个二级指标,34个观测点的评价体系,课程构建6个一级指标,17个二级指标,35个观测点的评价体系,如下表1和表2所示。
表1 专业评价体系
表2 课程评价体系
通过完善的职业教育质量评价体系,促进了专业建设和“1+X”证书制度有效融通,发现问题,持续改进,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主动适应产业转型升级新要求,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提高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