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电影片名汉译的归化与异化

2022-03-01 22:23王金芝
文学教育 2022年2期
关键词:归化异化译者

王金芝

内容摘要:电影在文化的传播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说电影是文化传播的一种媒介,那么电影片名就是媒介的引路人。电影片名是一部电影的精华所在,所以在中西文化的巨大差异中,电影片名的翻译就被推到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因为电影片名的翻译是否吸引人就决定有没有愿意选择去看。随着经济全球化,文化也是在全球范围内传播,这样就造成了语言文化的冲撞,在电影片名的翻译中,为了尽可能避免文化差异所带来的困扰,就需要巧妙灵活地使用归化和异化这两种翻译策略,尽可能保证源语和译语的对等原则,使源语不会失去本身的特色,而译语也可以在符合本国人理解的基础上,更好地展现出他国文化特色。

关键词:电影片名 归化 异化

随着全球的开放与交融,文化的碰撞也愈来愈多。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类的娱乐方式也越来越多了,电影文化也就越来越普及了,不再仅仅局限于国内的影片,外国的影片也被引进国内,那么一部电影是否能够吸引观看者的瞩目,电影名称的翻译就格外的重要,因为名称翻译的好坏取决于电影票房的好坏,一个好的电影名称的翻译比仅仅是电影票房的关键,还是对电影内容的诠释,能够很轻易的影响观众的主观感受,所以能够灵活地使用归化和异化两种策略来翻译电影片名,能够给电影本身增添光彩。如果不能正视源语与译语之间的文化差异,那么极有可能会产生理解错误。“正如美国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所说:“翻译是两种文化之间的交流。对于真正成功的翻译而言,熟悉两种文化甚至比掌握两种语言更重要。因为词语只有在其作用的文化背景中才有意义。”[1]

一.影响电影片名翻译的主要因素

1.语言因素

语言是译者最直接接触到的內容,译者就是把自己接触到的他国语言用本国语言表达出来,展现的内容不仅要合乎源语的含义,还要能够使译语读者在本国文化和思维的影响之下,理解语言所要表达的意思。英语和汉语是两种不同的语言,英语是表音文字,是用二十六个字母通过排列组合出来的,然后在赋予每一个单词读音,并不能从读音中获得单词的词义,而汉语是表意文字,它是由成千上万个符号组成的词,从而表达词的意义,我们可以从汉字的某个部分猜到这个字的意义,即使不知道怎么去读,也可以从字体结构猜到这个字所要表达的意思。在这两大语言系统中,语法和词汇的使用方面存在着比较大的差异,所以在把英文的电影片名翻译成汉语的时候,要注意两大语言系统的巨大差异,尽量克服两者之间的障碍。

“the pursuit of happiness”如果抛开其他的因素不谈,这就是一个名词短语,如果直译应该是“幸福的追求”,英语中的电影片有一个特点,就是大部分是由短语所构成,可能是电影名称需要有一个简短精炼的词来命名更加地有气势,毕竟只是个名字,也不能长篇大论的去命名,要不然会显得过于冗长,但是简短的名字不仅可以使电影片名更加精炼,电影片名中所要表达的信息越少,越能够吸引观众的好奇心,这样才会让他们有动力去看下去。“the pursuit of happiness”译成中文之后是“当幸福来敲门”,英语的表达只是一个名词短语而已,然而译成汉语之后,却变成了一个时间状语,从这看来,源语和译语在语法方面有特别大的出入,遇到这种情况就需要译者不断推敲文字的使用,尽可能的符合汉语的特点,并且要像英语名称那样起着同样的作用,电影的英语片名对说英语的人所影响的效果,在翻译成汉语之后也要达到相同的效果,例如因为名称对电影产生了极大的好奇心,引发了观众想要去观看电影的强大欲望,既然英语片名有此作用,那么把英语片名翻译成汉语的时候,汉语片名也应该具备这样的特点,唯一不同的是观众是不一样的,所以要根据观众的思维方式和文化修养来推敲怎样才能达到和英语一样的效果,这样才能让观众充分的理解作品的意义,只有做到这样,才算是成功的英语电影片名翻译成汉语的案例。

2.文化意象因素

英汉文化差异较大,思维方式不同,汉语中偏向于把重要部分后说,而英语更加偏向于把重要内容先说,语言规则不同,思维方式则不同,所以在看到同样事物的时候,脑海里所想的事情也就不同,同理,同样是一个东西,不同人的理解也就不同,这就是文化意象的不同。“龙”这个意象在中国,代表的是神圣的、至高无上的地位,是古代帝王的象征,现在,“龙”也是具有吉祥的意思,中国人自称是“龙的传人”,端午节的时候还会有龙舟比赛,“端午节”翻译成英文是“Dragon Boat Festival”,这些都是中国所特有的文化色彩;然而,在西方的文化意象中,“龙”是邪恶的象征,他们认为“龙”是妖魔鬼怪,长着巨大翅膀,且拥有巨大的力量和魔法能力,基督教徒甚至认为“龙”是邪恶的化身。同样的一个文化意象在中西方的人眼里却有着截然相反的含义,因此,在不同的文化下,同一意象所代表的意思是不同的,所以在电影片名的翻译中,文化意象的不同是译者不可忽略的一个重要因素,一旦把文化意象弄错,那么就不能让译语读者理解源语所要表达的真正意义,甚至会误解源语的意义,这便是译者最大的失职。

3.宗教因素

随着世界的开放、交流与沟通,宗教文化逐渐被人们熟知,但是中西的宗教文化存在着天差地别,英语文化受基督教影响颇深,因此一些电影有比较浓重的宗教色彩,然而中西方的宗教文化是不一样的,所以在英语电影片名翻译成汉语的时候,要重视宗教文化的影响。“The Shawshank Redemption”即肖申克的救赎,这部电影的名称及具有很浓的宗教文化,在《旧约·以赛亚书》中写道:“锡安必因公平得蒙救赎,其中归正的人必因公义得蒙救赎。但悖逆的和犯罪的必一同败亡;舍弃耶和华的必致死亡。”据说救赎一词最先出现在这里,而且救赎这个词在以赛亚书这部分出现了很多次,因此可以说明“救赎”是基督思想的实践,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并且一度成为了西方文明精神世界的关键词。译语和源语的差别不大,同样是名词短语,也没有增词或删词,就连“救赎”这个词都没有发生改变,那是因为随着中西文化的交融,西方的文化也被我们所接受,基督教也已经被引入国内,国内也有许多的基督教徒,所以基督教文化对于我们而言已经不再陌生,这种宗教文化认知被人们所接受,既然文化具有共同性,所以就不必做过多的修改。另一部电影,“The Lord of the Rings”译成中文是“指环王”,其中Lord这个词在英文中明确指“上帝”,西方人平时日常生活中也会说“my lord”当做语气词或者是感叹词,因为西方人相信上帝会保佑他们,但是中国人不信奉上帝,但是这个词在中国文化中也有相对应的称呼,即“王”, 中国古代“君王”表示着至高无上的权力,在某种意义上,西方的“上帝”与中国的“君王”有着类似的含义,所以在翻译的时候,译成“指环王”是最合适的,这样不仅顾及到了中西方文化的差异,还能够让中西方的观众都能够很好的理解其含义。

二.电影片名翻译遵循的基本原则

1.忠于内容

电影片名是一部电影的脸面,它是让观众可以准确地理解电影内容的一个媒介,由此可以看出,英文电影片名汉译的好坏很有可能取决于这个电影票房的好坏,如果电影片名足够吸引人,那么观众也就越来越多,所以片名翻译尤其重要,但是也不能为了票房,把电影片名胡乱翻译来达到吸引观众的效果,忠实于电影的内容也是极其重要的,不管怎样,电影也是文化交流传播的一种方式,在中西文化存在差异的时候,要注意文化的不对等而造成的误解。“Taken”本身是“take”的过去分词,“take”是“拿,带”的意思,如果只看这个单词本身是无法把这部电影的英文片名译好的,在这种情况下,译者就把电电影片名的翻译跟电影内容本身相结合译成“飓风营救”,讲述的是一位父亲特工退休后,由于工作原因见过太多黑暗势力,害怕女儿受到伤害,所以费尽心思的保护她,与此同时也束缚了女儿,从而产生了矛盾,在女儿17岁生日时,女儿执意要与朋友去巴黎旅行,到了巴黎之后就被坏人盯上,在酒店里被绑架了,就在坏人绑架女儿朋友的时候,女儿看到了,所以情急之下给父亲打电话,按照父亲的指示去做之后还是被绑架了,但是特工父亲根据仅有的线索一步步的找到线索,在危难时刻把女儿救了回来。有人可能会有疑问,这样的剧情译成“营救”即可,“飓风”二字从哪体现呢?前面说过这个父亲是特工,虽然已经退休了,但是他的能力还是有的,在电话里听到女儿被绑架之后他就知道他只有96个小时去救女儿,因为超过这个时间,女儿就可能救不回来了,在女儿被绑架之后,时时刻刻在提醒过去了多少时间,给观众时时刻刻的紧张感。

2.符合审美

“在对英文电影片名翻译时,需要深刻挖掘其中蕴含的美学元素,让电影的片名既有形式美,又有意境美,使得观众一看到电影的名字,就产生沁人心脾的感觉。”[2]“Ghost”在汉译的时候,对于美感这一方面做得就非常的好,把这个电影片名翻译的惟妙惟肖,把它译成了“人鬼情未了”。如果抛开这个译文来看这个电影的名称“Ghost”,对电影的第一直觉应该是恐怖片,但是实际上是浪漫的爱情故事。“Ghost”和“人鬼情未了”是不太对应,甚至是出入非常大,但是为什么说这个电影的片名翻译是非常好的呢?这部电影的翻译让观众眼前一亮,会让人产生无限遐想,在这个唯美的名字背后,人和鬼的爱情是怎样没有结束的呢。如果说把这个电影直译成“鬼魂”,这样看起来就是活脱脱的恐怖片,失去了电影的美感,没有把这个艺术品更好地展现在观众面前,甚至对电影产生了相应的误解,换言之,失去美感的艺术品还能称作艺术品吗?失去了美感之后,那么电影本身就变成了内容的载体,只是纸质版的文字用影片的形式再次展现在观众面前,所以电影片名的美感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对电影而言,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3.归化异化的灵活使用

“韦努蒂认为,归化翻译法旨在尽量减少译文中的异国情调,为译语读者提供一种自然流畅的译文,把作者带到国内来;而异化翻译法的作用则是故意使译文冲破目的语常规,保留原文中的异国情调,把外国文本中的语言文化差异注入目的语中,把读者送到国外去”[3]“Home Alone”即小鬼当家,“Home Alone”直译是独自在家,“小鬼当家”使用归化翻译,“当家”是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词汇,而“Home Alone”这部电影就是讲述了一家人在圣诞节的时候出去玩,把儿子落在家中,这个孩子起床发现家里空无一人,然后享受独自生活的时光,还跟两个小偷斗智斗勇,最终帮助警察抓住了这两个惯偷。另外,主人公是一个小孩,所以译成“小鬼当家”是最合适的,在电影片名的基础上融入中国的文化特色,更好的把国外的作品融入都国内,也就是韦努蒂所说的把作者带到国内来。

相反地是,异化是把源语文化特点带到译语文化中,保留源语特点,使译语文化接受源语文化中与之不同的规则。“Source Code”译成“源代码”,因为这部电影属于科幻类的电影,在现实中并不存在,尽管中西文化不同,但是科幻电影的内容对于中西方而言都是陌生的,这种情况下,文化差异最小,直接采用异化,一方面能保持科幻电影的神秘色彩,另一方面所展现电影里的新科技,在电影片名中有所展现,也是紧扣主题。同理,对于“Star War”和“The Avengers”两部电影片名的翻译,即星球大战和复仇者联盟,都采纳的异化的翻译方法,归化的翻译方法可以使译语保持源語的语言特点,能够更好的让观众去理解。

英文电影片名的翻译也不是说非常简单的,在翻译的时候需要译者具有一定的文化底蕴和语言储备,对于翻译方法的使用也要灵活多变,灵活地使用归化和异化的翻译策略,使得英语电影片名的翻译不仅忠于电影内容,而且还能够使电影片名具有艺术感,为译文增添色彩,在那些电影人眼里,电影就是他们呕心沥血创造的艺术,就像画家的画一样,作品的好坏不仅仅取决于作家赋予画的意象以及寄托在画中的感情,还有一个因素是因为这个画的美感,以及画家高超的绘画技艺,这些因素都使画变得出彩,翻译英文电影片名的过程其实就像画家在作画一样,不同的是画家用画展现出来的是自己的内心感受,而译者是用语言符号表达出电影的真实内容,与画家打交道的是画这个作品本身,而译者是徘徊在语言之中,语言是一种符号,画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一种符号,两者有异曲同工之妙。另外,电影传播的同时,文化也在随着电影的传播而传播,电影片名的不仅仅是在传递消息,也是在传递文化,而翻译的准确性和合理性就尤为重要,“电影片名翻译的本质是把一种语言符号转换为另一种语言符号,并进行文化传播,其最终目标是根据电影的主题和文化背景让电影片名为目标观众所接受。”[3]在英文电影片名的翻译中总是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是正是因为这些问题的存在,才使得“翻译”这项研究不断进步,翻译有时候做不到十全十美,但是译者的任务与职责就是努力把不完美的东西变得完美。“但归化与异化并不应该被视作两个非互相排斥的概念,而应是两种互为补充,相得益彰的翻译策略和方法。恰当选择使用归化与异化策略,才能译出佳作,这不仅对我国电影片名的翻译有重大意义,对字母翻译及文学作品翻译均有非常大的意义。”[4]

参考文献

[1]肖菊.电影片名翻译的影响因素与原则策略[J].影视艺苑.2019,(06)103-106.

[2]陈华.分析英文电影片名翻译的原则方法[J].智库时代.2018,(29):175-177.

[3]丁涵雨曦.目的论视角下电影片名的英译汉研究[J].名作欣赏.2018,(12)148-149.

[4]何惠.从归化角度看英文电影片名的翻译[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8,35(01):128-13.

(作者单位:渤海大学外国语学院)

猜你喜欢
归化异化译者
马克思的异化观及现代西方学者对它的拓展
拒绝异化的人性之光
测大角归化法归化值的两种计算方法及其精度分析
归化(双语加油站)
归化已成国际篮坛普遍现象
归化,切勿只盯着一时之需
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