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门冬胰岛素在妊娠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2022-02-28 01:53林丽霞胡智强陈萍
糖尿病新世界 2022年23期
关键词:胰岛素血糖发生率

林丽霞,胡智强,陈萍

1.莆田涵江医院妇产科,福建莆田 351100;2.莆田市秀屿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疾病预防控制科,福建莆田 351100

在临床上妊娠期糖尿病发病率有上升趋势,该病症的发生可能与女性生育年龄上升、饮食结构改变以及生活压力增加等因素有关。现代医学研究证实,妊娠期糖尿病是造成不良妊娠结局的重要因素,若在妊娠期间不能维持稳定的血糖,可能会对胎儿的发育产生不良影响,增加新生儿窒息、巨大儿的发生率[1]。目前临床上干预妊娠期糖尿病的方法多样,而使用人工胰岛素是一种可以快速改善患者血糖的有效措施,然而现有病例发现,并非所有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在接受人工胰岛素治疗后可以在短时间内纠正血糖异常水平,这可能与患者疾病严重程度等因素有关[2]。门冬胰岛素是近几年临床上新出现的药物,被广泛应用在糖尿病患者临床治疗中,有研究发现与常规胰岛素相比,门冬胰岛素具有起效快的优点,这也为该药物用于妊娠糖尿病治疗提供了临床支持。现为分析门冬胰岛素在妊娠糖尿病患者临床治疗中的价值,本文以2020年12月—2021年12月莆田涵江医院收治的13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探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收治的130例妊娠糖尿病患者,根据患者的治疗方法分为两组,每组65例。观察组年龄25~34岁,平均(29.86±1.42)岁;发病孕周19~27周,平均(23.51±2.26)周;初产妇57例,经产妇8例。对照组年龄23~37岁,平均(29.77±1.39)岁;发病孕周18~26周,平均(23.38±2.19)周;初产妇54例,经产妇11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次研究得到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患者知情并自愿参与。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患者符合国际妊娠期糖尿病专家组制定的诊断标准;单胎妊娠者;认知功能正常患者;对胰岛素治疗方案依从性良好者;在本院建立档案并最终入院分娩者。

排除标准:认知功能障碍者;妊娠前确诊糖尿病者;参与本次研究前或者研究期间接受其他降血糖药物治疗者;伴有其他内分泌或者免疫系统疾病者;中途转院者。

1.3 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人工合成胰岛素[国药准字H32024567,规格:400万U/(10 mL·支)]治疗,设定起始用药剂量为0.4 U/(kg·d),胰岛素注射按照2∶1分别在早晚餐前30 min皮下注射。

观察组患者接受门冬胰岛素(国药准字J20150073,规格:3 mL:300 U)治疗,设定起始用药剂量为0.4~0.6 U/(kg·d),设定用药比例为1∶1∶1,分别于早中晚餐前5 min皮下注射。连续用药3 d后,观察患者血糖水平,并视情况调整用药剂量1~4 U,直至患者血糖水平正常。

两组患者用药周期均为14 d。

1.4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指标;记录两组患者的妊娠结局以及新生儿出生时不良事件发生率;统计两组患者的血糖达标率,参照《内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版)的相关标准评估血糖达标情况,当空腹血糖≤5.1 mmol/L、餐后2 h血糖≤8.5 mmol/L时认为患者血糖达标[3];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以()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血糖指标水平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血糖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比较()

表1 两组患者血糖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比较()

组别观察组(n=65)对照组(n=65)t值P值空腹血糖(mmol/L)治疗前9.53±1.37 9.48±1.40 0.206 0.837治疗后6.81±0.93 7.64±0.91 5.143<0.001餐后2 h血糖(mmol/L)治疗前13.24±1.21 13.41±1.96 0.595 0.553治疗后9.02±1.03 10.91±1.12 10.014<0.001糖化血红蛋白(%)治疗前8.67±1.67 8.81±1.58 0.491 0.624治疗后6.05±0.73 7.64±0.81 11.756<0.001

2.2 两组患者血糖达标率比较

治疗14 d后,观察组的血糖达标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血糖达标率比较[n(%)]

2.3 两组患者不良妊娠结局比较

观察组患者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比较

2.4 两组新生儿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的新生儿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新生儿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

2.5 两组患者药物安全性评估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两组患者药物安全性评估比较

3 讨论

妊娠期糖尿病是妊娠女性常见病症,根据现代医学对该病症的研究发现,妊娠后,女性体内会诸多生理变化,尤其是人体对葡萄糖的需求量显著增加,加之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抵抗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女性有一定风险发生妊娠期糖尿病。同时,女性肥胖、缺乏运动等因素也会增加该病的发生率。而妊娠期糖尿病对母婴的影响程度取决于血糖控制情况,若长时间血糖控制效果不理想或病情进展较快,可能会严重影响母婴身体健康,并增加近远期的并发症发生率,这已经成为临床干预中不容忽视的问题[4]。临床上有大量控制血糖的药物,但是其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安全性存在差异,若忽视了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机体的特殊性,一旦出现不合理用药问题,将会影响母婴的身体健康,严重情况下可能会影响胎儿的健康成长。所以在药物治疗中应深入了解患者群体的特殊性,选择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的药物,这对于改善母婴结局的意义重大。

胰岛素是由胰岛β细胞受外源性物质或者内源性物质刺激而分泌的蛋白质激素,是人体中唯一可以降低血糖水平的激素,当各种原因造成血糖升高时则会刺激人体分泌大量胰岛素,加快血糖的吸收与利用,避免出现血糖过高的问题[5]。根据这一作用机制,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临床治疗中使用胰岛素具有可行性,通过皮下注射精蛋白生物合成的人工胰岛素成为临床治疗常见方法之一,并且根据临床治疗经验显示,该治疗方法可以显著降低血糖水平。但是该治疗方案也存在一定缺陷,例如在注射胰岛素时应在餐前30 min注射,虽然作用时间长,但是餐后血糖控制效果不理想,严重影响了患者对胰岛素治疗方案的依从性。为解决上述问题,需在临床上需要寻找一种新的降血糖方案。

门冬胰岛素的出现可以有效弥补传统胰岛素治疗方案的弊端,因为药物结构的改变可以显著提升药物的吸收速度,所以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在接受门冬胰岛素治疗后,患者的血糖水平更低[6]。从作用机制上来看,门冬胰岛素属于速效胰岛素类似物,其主要功能是降低血糖水平,门冬胰岛素分子通过与肌肉、脂肪细胞的胰岛素受体相结合,进而可快速促进葡萄糖的吸收,并减少肝糖原的释放[7]。与常规胰岛素相比,门冬胰岛素的可溶性整体优于传统胰岛素,在采用皮下注射后可以在10 min左右起效,所以对于妊娠糖尿病患者而言,该药物可以在更短的时间内降低血糖水平,这是常规胰岛素所不具备的。同时根据相关学者的研究发现,在门冬胰岛素治疗妊娠糖尿病期间,在妊娠早期可以相对降低胰岛素的使用量,并且可随着妊娠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加用药量,直至完成分娩,这一点在本次研究中也得到体现[8]。结合本文研究可以发现,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分别为(6.81±0.93)mmol/L、(9.02±1.03)mmol/L、(6.05±0.73)%,均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门冬胰岛素有更好的降血糖效果,提示该药物可以在更短的时间内降低患者血糖水平,满足患者的临床治疗需求。同时本文数据显示,观察组患者的血糖达标率高于对照组(P<0.05),这一结果同样论证了门冬胰岛素可以有效改善患者血糖的优势,具有见效快、疗效稳定的优点。

同时妊娠期糖尿病对产妇妊娠结局以及新生儿不良事件的影响一直是医学界研究的重点内容,有学者研究认为,在妊娠期糖尿病发生后若不能及时改善患者血糖指标,则会显著增加巨大儿、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由此可见,在临床治疗期间,快速、稳定地控制患者血糖水平成为临床干预的重点内容,不容忽视[9]。而根据本文数据显示,观察组产妇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以及新生儿不良事件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这可能与门冬胰岛素可以在短时间内降低患者血糖的作用机制有关,提示门冬胰岛素能满足妊娠糖尿病患者的临床干预需求[10]。最后,不同类型胰岛素的用药安全问题一直是患者及其家属重点关注的问题,结合本院的研究发现,多数患者首次接受胰岛素治疗后都会出现嗜睡、恶心等症状,但本研究数据中,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门冬胰岛素是一种安全的治疗方案。

结合其他学者对门冬胰岛素临床疗效的研究可以发现,大部分学者通过相关案例发现门冬胰岛素在妊娠糖尿病治疗中的效果显著,例如李岩[11]通过选取18例妊娠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后,评估门冬胰岛素治疗方案的临床优势,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在接受门冬胰岛素治疗后,其空腹血糖下降至(4.32±0.22)mmol/L,餐后 2 h血糖下降至(6.02±0.53)mmol/L,这与本文的研究结果相同,可认为门冬胰岛素的降血糖效果明显优于常规胰岛素。而姚琼等[12]在其研究中围绕门冬胰岛素的药物安全性问题展开讨论,通过对124例患者进行分析后,发现门冬胰岛素的安全性更高,其中试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仅为3.22%,显著低于常规组的12.90%,因此认为门冬胰岛素的安全性更高,这一观点也得到本文的证实。

综上所述,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治疗干预阶段,门冬胰岛素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人工合成胰岛素,该药物可以在短时间内改善患者血糖水平,在妊娠结局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医师在妊娠期糖尿病治疗阶段,应深入了解门冬胰岛素的适应证,在确定患者满足治疗指征的基础上合理用药,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证该病的治疗效果,最终为促进患者康复奠定基础。

猜你喜欢
胰岛素血糖发生率
具有Logistic增长和Beddington-DeAngelis发生率的随机SIRS传染病模型定性分析
细嚼慢咽,对减肥和控血糖有用么
衰弱老年人尿失禁发生率的meta分析
一吃饺子血糖就飙升,怎么办?
自己如何注射胰岛素
妊娠期血糖问题:轻视我后果严重!
猪的血糖与健康
门冬胰岛素30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老年初诊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
足月新生儿黄疸的发生率研究及早期干预
糖尿病的胰岛素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