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秀兰
(阜阳职业技术学院,安徽 阜阳 236000)
2016年,《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发布,其框架体系是以培养 “全面发展的人” 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3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之后国内学者对于核心素养的内涵界定进行研究,持有各自不同的观点和见解,但形成的基本共识是: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1],是关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要求的综合表现。
通识教育为学生提供多学科的基础性知识和技能的学习[2],促进学生对知识进行综合理解和融合,培养学生广博知识和可迁移能力。同时通识教育注重对学生人文道德情感和科学理性精神的培养,帮助学生塑造健全的人格,成为全面发展的个体。
“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以及怎样培养人” 是国家教育方针的核心内容,这关乎到国家前途、民族未来、社会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作出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刻回答了这一根本性问题。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 “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 ,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指出, “立德树人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核心,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本质要求” ,并且把 “核心素养体系的制定” 确定为 “关键领域和主要环节的改革” ,是落实 “立德树人” 任务中的首要环节。高职院校承担着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使命重任,应始终坚持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的教育方针毫不动摇,始终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毫不动摇,始终坚持核心素养根本标准毫不动摇,培育大批坚定信念跟党走、道德高尚人格正、本领过硬技能精、经世致用为人民、勇担新时代使命的 “强国一代” 。通识教育是提升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人文情怀和科学创新精神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大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通识教育人才培养理念需要国家教育方针与高职教育实践相结合。
近年来,随着高职教育的蓬勃发展,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对高职人才培养的规格和质量、人才的核心素养和综合素质提出新的要求。2019年,教育部、财政部发布了 “双高计划” ,要求高职院校提升人才培养的 “高度” ,高职教育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强化学生认知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和职业能力,加强劳动教育,培育和传承工匠精神,引导学生养成严谨专注、敬业专业、精益求进和追求卓越的品质。 “双高计划” 提出了精准的人才培养目标,要把高职学生培养成拥有 “四种能力” “四项品格” 和 “一种精神” 的德技双馨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国家系列文件政策的密集出台和改革举措的落地实施,始终围绕人才培养质量这个核心问题,为高职教育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培育人才核心素养和综合素质指明了新方向、提出了新课题、传递了新精神。
人类进入21世纪后,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正以日新月异、疾风迅雷的势态席卷全球,给产业结构调整、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注入了新动力,让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都发生了极大的改变,也给教育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挑战。一大批职业消亡,新职业新业态新模式层出不穷。科技的创新发展,还加速了学科的交叉融合进程,这对高校教育改革新理念、学科专业新结构、人才培养新模式、教育教学新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高职教育要培养学生具备较强的能力和良好的素质,具有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使他们能够应对千变万化的职场环境,适应时代快速变化和社会发展需求。
人才培养是高职院校的核心工作,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校的教育目标达成与否、课程开设的合理与否以及教学改革的成败与否,最终还是取决于学生成长成才结果,尤其是在多元化、个性化、创新型人才培养理念逐渐深入人心的当前,学校的通识教育课程设置不能仅仅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还要切实满足学生多方面、多层次、多维度的个性化、多样化发展需要,弱化通识教育课程附带的工具属性、功利性质和实用主义价值取向。立足于培养 “全人” 的通识教育理念和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观念,在社会本位、知识本位和个人本位的课程价值本位中寻求平衡点和融合点,在兼顾知识和社会价值的同时,兼顾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和能力提升,构建科学多维的课程目标、合理优化的课程结构、丰富多元的课程内容,赋予学生在通识教育中一定的自主选课权利、个性学习机会和差异化自主发展,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通用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真正实现人人能够成才,人人能够出彩。
截止到2022年6月,某职业技术学院共有40多个招生专业,涉及13个专业大类,高职在校生16000余人。通识教育模式是基于学分制教学管理制度在全校范围内面向全体学生以公共选修课形式开设通识教育选修课的全校通选课模式。根据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各专业毕业总学分原则上在140~150之间。通识教育大致由基本素养模块和专业拓展模块课程以及课外素质教育实践构成。基本素养模块课程主要包括:一是教育部规定的思想道德与法治、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大学英语、体育与健康、计算机应用基础、国家安全教育、美育等14门公共必修课程,共36.5个学分,占各专业通识教育学分的75%~78%。二是公共限定选修课程,学生需修满4个学分,占通识教育课程学分的8.3%~8.6%。三是任意选修课程,主要包括人文社科、自然科学、艺术体育类课程。学生需修满4个学分,占通识教育课程学分的8.3%~8.6%。专业拓展模块课程主要是专业限选课程,二选一或三选一课程,通识教育类课程约2~4学分不等。各专业通识教育课程学分约为46.5~48.5,占总学分的30%~33%之间。另外,学生还需要在课堂之外获得4个素质教育实践学分。
1.公共选修课类别划分简单粗略且比例失调。经过多年的课程建设,学校共有通识教育公共选修课222门,从课程类别来看,科学技术类课程34门,占比15%;人文社科类课程137门,占比62%;艺术体育类课程51门,占23%。
2.限选课实质为任选课或必修课。公共限定选修课没有设置任何限定的条件,在实际的选课操作中演变为公共任选课。这部分课程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理论类、党史国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创业教育、健康教育、职业素养等课程。专业限选课一般是院系根据师资力量和教学条件而确定,演变为专业必修课,学生没有选课的自由。
3.线下公选课程数量严重不足且班级教学规模小。从课程的教学组织形式来看,通识教育课程的实施以慕课为主,必修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国家安全教育、美育以及部分专业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等为线上慕课,公选课共有线上慕课186门,占公选课总数的84%,其中超星慕课99门,智慧树慕课87门,课程学习人数的规模一般是500人以内,最多达700多人,学生自主完成学习任务。校内教师开设线下公选课共36门,占公选课总数的16%。通过深入分析发现,校内公选课一般没有稳定的教学团队,往往是教师个人行为,由于任课教师同时担任专业课和公选课教学,每学期专业课工作量会存在变化,教师会选择是否申报开设公选课,因此,36门公选课并非每学期都能开设,具体到每学期平均只能开设10多门课程,课程教学班级规模一般是30人左右,个别课程学习人数不足20人。由此可见,某职业技术学院的公选课主要依靠网络慕课来开设,线下校内公选课只是补充或辅助。
4.通识教育课程与专业课的区分度不够。首先是通识教育的公共选修课与专业选修课没有区分度。工科类部分专业设置的专业限选课包括社交礼仪、应用文写作、大学语文等,这类课程又是学校的公共选修课。其次是通识教育选修课与专业课没有区分度。以公选课 “教育心理学” 课程为例,该课程一般为教育类专业的基础课,由于某职业技术学院教育类专业学生规模较大,该课程为网络慕课,2021年上半年选修人数达576,多为教育类专业学生选修。再如 “市场营销” 课程,是学校市场营销专业的职业核心技术模块课程,该课程同时是学校的线下公选课,在装备制造类专业该课程又被设置成专业限定选修课程,三者之间缺少一定的区分度。
5.跨学科的课程融合度不够。线下通识教育课程大多来自于专业基础课程,且课程内容偏向于实用性与专业化,如,数学建模与数学实验、食用菌栽培技术、酒水调制与酒吧管理、茶叶品鉴与营销、茶艺基础等课程。总体来看,文理渗透、理工交融的学科交叉融合课程还比较缺乏,体现学校重点骨干学科特色和校内多学科、多专业资源优势的课程还比较缺乏,开放、共享、交叉、融合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还没有建立。
高职院校应从顶层设计上解决通识教育课程建设存在的困境和难题。遵循高职教育教学规律和技术技能型人才成长规律,结合办学定位,贯彻核心素养理念,落实立德树人任务,构建高职学生核心素养目标体系。首先,依据国家教育方针提出的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的总体要求和 “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 等具体内容,对学生的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等提出总体目标,转化为高职学生品格和能力的总体要求,深入回答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 这一根本性问题。其次,将高职学生核心素养目标体系进行分解和细化,对学生的人文精神和道德素质、探究精神和科学素养、学习态度和学习行为、健康生活和身心素质、担当精神和社会责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提出具体要求,形成系统的、连贯的、可操作的、可评估的高职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目标体系,并贯穿到各年级各阶段,融合到通识教育各类学科和课程的实施与运行。再次,根据《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的基本要求,将高职学生核心素养目标体系作为衡量和评判学生全面发展和成长成才的依据和标准,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注重体现核心价值、旨归学科素养、凸显关键能力,形成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引导师生树立科学的教育发展观和人才成长观。
通识教育课程模块可以在 “人文社科类” 、 “自然科学类” 、 “艺术体育类” 三大模块的基础上,按照学生核心素养的主要表现分门别类设置模块核心课程并不断优化,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7个模块开设通识教育课程。(1) “文史经典与文化传承” ,设置中国历史、中国文学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课程,用文学的情感、历史的记忆开启学生心智、涵养人文情怀。(2) “艺术创作与艺术审美” 模块,用艺术的美好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增强人文底蕴,提升艺术创作能力。(3) “世界哲学与批判性思维” ,用哲学的智慧提升学生人性境界,培育理性思维能力和批判质疑能力。(4) “当代中国与社会研究” ,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责任担当,提高他们的时代使命感、社会责任感和国家奉献感,树立国家利益至上的价值观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培育爱国奋斗精神。(5) “科学探索与技术创新” 模块,培育学生勇于探究意识和技术创新精神,提高创新实践能力。(6) “多元文化与国际视野” ,帮助学生感受世界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文化差异与碰撞,渗透与融合,培育学生国际视野。(7) “生命关怀和生活适应” 模块,让学生能够珍爱生命健康、塑造健全人格、注重自我管理,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行为习惯和社会适应能力,能够健康幸福生活和自主发展。
核心素养是一个人多种知识、能力和态度的综合体现,而不是某一种或某几种单一的知识、能力和态度单独孤立存在的状态,是彼此之间相互关联、相互联接的整合状态。整合后的知识、能力和态度形成一个紧密相连密不可分的整体,才可能促进人的整体发展,因此核心素养是综合性的,是对于知识、能力、态度的综合与超越[3]。反映在通识教育课程设置上应为注重课程的综合性,强调课程的整合和融合,绝不是简单地将核心素养基本要点与学科进行一一对应设置课程,而是要发挥核心素养在学科壁垒中的 “溶化剂” 作用,开发跨学科交叉融合课程,统筹统整各学科课程的设置与教学,使课程能对核心素养的综合性作出整体应答。首先,加强通识教育课程与专业课程的融合,针对不同专业学生在生活和工作中知识和技能的需要情况,对教学目标和课程内容进行重新设计开发。其次,打破通识教育各学科之间的壁垒,设立交叉性、综合性强的课程。当然,通识教育不同学科课程的整合和融合应避免简单粗放的 “拼盘” 现象,而是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和要求,为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在不同学科之间建立起知识联系,打造多学科交叉协同的通识课程设置模式或是在不同学科专业间建立起 “共同基础课程” 模式[4]。实现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知识的高度综合,形成跨学科、交叉、融合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
注重核心素养不是提倡教育的同质化,也不是摒弃学生的个性发展。相反,鼓励学生个性发展是核心素养题中之义,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是我国的教育目的及任务赋予核心素养的内涵实质和价值方向。大而化之的慕课无法带来线下传统课堂师生互动所给予的学习体验,不能做到对学生的因材施教,不利于校园文化的培育和学生个性素质的培养,容易造成千校一面、千人一面的情况。因此通识教育课程不应有大量的慕课来代替传统的课堂教学,而应以线下课程为主导,慕课为辅助和补充,大力开发具有个性特色的通识教育课程。首先,高职院校应充分挖掘校内专业资源、师资资源和区域文化资源,建成一批校本通识教育课程,增加通识教育课程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增强学生的选择性,打造 “校校有特色、校校有品牌” 的通识教育崭新局面,焕发通识教育教学活力。其次,加强校际对接,与兄弟院校合作,组建通识教育联盟,研发通识精品课,制作通识公开课,开设高校互选课,师资互派、学分互认,共建共享一批跨校、跨地区通识教育精品课程。再次,广泛开设通识教育实践活动课程,在类型多样、丰富多彩的实践教学、第二课堂活动、党团社会实践、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意识、技术应用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促进学生的个性成长和核心素养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