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冠榕
(作者单位:四川音乐学院)
用180秒讲出一个引人深思的好故事,对于专业的播音员主持人来说也并非易事。舞台上的优秀表现离不开舞台下的日积月累,张颂老师主编的《中国播音学》明确指出,播音员主持人在播报前的准备工作是“备稿”,准确来说是“广义上的备稿”,即“平时不断地学习和积累”。
文艺类选手尹颂以“实力和颜值”作为互动话题,既调节了赛事的紧张气氛,同时拉近了与观众之间的距离,展示出其极具亲和力的主持人形象,随后其以“奋斗”和“山歌”为关键词,进入正式展示环节。
(1)在内容上,尹颂以井冈山从贫困向休闲小镇的发展为切入点,讲述了新时代背景下井冈山的奋斗历程。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在党的领导下,全国人民勠力同心打赢了一场漂亮的脱贫攻坚战,尹颂回顾并弘扬了井冈山精神,在新的时代语境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凝聚了力量,结构上首尾呼应。
(2)在形式上,“请喝一杯茶啊请喝一杯茶,井冈山的茶叶甜又香,甜又香”,清脆明亮的山歌充分体现了男性的阳刚之气和少数民族特色,紧接着又融入了南昌话“红配绿,看不足”,用方言使节目更加“接地气”,歇后语“糍粑越打越黏,日子越过越甜”再次呼应井冈山精神。更为独特的是,尹颂在讲述井冈山故事的同时回忆了曾经的大学时光,当年懵懂追梦的自己如今已经成为了新闻主播,以自身的成长展现时间的变迁,使观众下意识地联系自身,产生情感上的共鸣[1]。
以意逆志,对尹颂的叙事策略进行分析后可知,播音专业的同学应“驾驭”稿件,而不是被稿件“驾驭”,如何在围绕规定主题的情况下,联系自身特点、展现个人化气质是最为重要的[2]。
新闻类选手邹韵让人印象深刻,上台时先用谐音——“走运”来形容自己的名字,为严肃的新闻类节目增添了趣味,活跃了气氛,这是一种快速和观众拉近距离,以及吸引评委的方式[3]。
作为有驻外经历的记者,邹韵从小我联系到背后的大国故事,将个人经历与当今中国文化相融合并不断地融入世界,以个体视野带领受众了解东西方文化碰撞中,中国话语权不断提高的过程,并用“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来形容世界经济局势和大国外交,塑造了一位一派正气、知性干练的女性形象[4]。
和文艺类节目不同,新闻类节目的关键点在于主持人临场不惧的态度,每个人都有适合的发展方向和稿件,应取长补短,使稿件内容有深度,同时要联系自身的所听、所看,有了真感受才能讲出令人回味的好故事。
采访是记者为取得新闻材料而进行的观察、调查、访问、记录、摄影、录音、录像等活动,简单地说,采访就是“找人”“突破”“拿料”。
一次完整的采访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虽然新闻讲求时效性,但作为创作主体的记者,其职业素养的提高需要日积月累的沉淀,因此人们可以看到“时隔多年,重新回到新闻事件发生地,重访当事人,再说当年事”这样的事例,类似于个人追述式纪录片将被摄对象多年的变化作为记录重点,李七月时隔8年的采访,将切入点放在了采访对象的“变与不变”上。
当李七月时隔8年再次来到快递员曹正福的家中时,地理环境和岁月留在曹正福身上的烙印是“变化”,再次对谈,观众能明显感觉到8年来李七月采访功底的进步,这也是“变化”。
采访的逐渐深入激发了采访对象的表达欲望,“不变”的是曹正福作为快递员的初心:“比起那些逢年过节才回家的子女,邮差的到来,才是他们没有被遗忘的证明。”与此同时,同样“不变”的是李七月想成为优秀主持人的那颗炙热的心。
采访需要在短时间内抓住关键信息,要避免空谈,做到言之有物,李七月提供了优质的案例,无论是人物类选题,还是故事类追寻,都需要立足现实、立足实践。真听、真看、真感受是不变的积累之道,脚下黏着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5]。
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19主持人大赛》的舞台上,刘妙然实地探访了2022年北京冬奥会雪上项目的主赛场——张家口崇礼,站在备战冬奥会的一线工作人员的身边,用他们的眼睛捕捉到了一幕幕“舞台背后”的暖心瞬间:“活地图”“土专家”——奋斗在建设一线的棋盘梁隧道工程师兄弟俩;“你去哪,我去哪”——追求梦想的“90后”小夫妻,这是对未来的期许和对彼此最好的承诺。从不同的人物身上,刘妙然看到了成千上万名走在北京冬奥会前方的奋斗者的缩影,他们都是自己生活中的主角。
结合刘妙然的采访案例,笔者认为讲述群像故事时需要注意信息的取舍。目前,我国的纪录片大多采用“个体追述式”“群体追述式”等讲述方式,如《守护解放西》《幼儿园》《生门》等纪录片,主持人在进行采访时会选取多个采访对象,但因为播放时长的限制,无法将每一个故事事无巨细地呈现出来,此时主持人就需要找出人物的共同点,抓住事件核心。新闻采访同样如此,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主持人容易走入误区,基于此,主持人必须明确自己所知道的信息和观众所知道的是不对等的,以崇礼高速公路对于冬奥会的意义为例,在没有详细解释的情况下,可能大部分观众都不明白这项工程的难度有多大,其需要历经四百个雪天施工才能完成。这些都是值得主持人在比赛当中深思、传递的信息点,总体而言,面对繁杂的信息,抓住痛点才能够深入人心。
在辩论环节,主持人应该言之有理还是应该言之有物?白影选择的是主持人应该言之有理,整体阐述平易近人,充分展示了“物”的重要性,在辩论过程中,白影没有引经据典佐证,而是用暖心的故事来阐述物是理的基础。
邹韵将讲故事的任务交给了记者,她认为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更应该为大众提炼出事件背后的道理,通过讲述具体事例,作出最巧妙的反击。
邹韵高能的排比句惊艳全场:“言之有物的人会说‘你叫什么名字’,我说‘我叫邹韵’;如果问言之有理的撒贝宁老师,他会说‘莎士比亚曾经说过名字是什么?就是玫瑰不管叫什么名字,它都是那样的芬芳’,但是言之有物的人会说‘这些花一样,但是这些人不一样’;如果你去问言之有理的董卿老师,她可能会说‘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首先,平时所积累的理论知识都是为了二次表达而服务的,辩论过程中,主持人在遇到不熟悉的辩题、陷入逻辑混乱时,要把握好自己的节奏,一方面检索知识积累,另一方面构建合乎逻辑的表达,冷静地阐述自己的观点来论证辩题。
其次,经过积累输入之后,应做知识输出的练习,将同类新闻事件的评论逻辑应用举一反三进行练习,平时也要多写多读,将灵感变成文字后详细分析,提高自身表达的逻辑性和严谨性。
再次,作为评委的康辉曾经说:“仅仅言之有理,我们会失去温度;仅仅言之有物,我们又失了高度。所以这就需要我们把故事、情感、道理,升华在一起,更好地表达自己。”[6]因此,在日常学习和比赛过程中,主持人可以把言之有物视作言之有理的基础,把言之有理作为言之有物的升华,在讲述故事时把故事中的道理提炼并用观点、事例来证明。丰富的理论可以将观点完美地诠释,而言之有物在日常生活中则更能说服他人,拉近彼此的距离,获取他人信任,是播音主持人不可或缺的能力。
从毕达哥拉斯学派发现“黄金分割比例”到克莱夫贝尔提出“有意味的形式”,任何一种艺术门类都需要一定的艺术形式,播音员主持人作为口语传播的“最后一棒”,不仅要在表达上下功夫,也需要在外在形象方面花心思。外在形象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个人的受教育程度、个人喜好、性格特征等诸多信息,因此,作为传播和审美主体的播音员主持人应将服装造型作为传达信息的辅助。以参赛选手李爽的着装为例(见图1),不同于传统的新闻主播着装,白色的西装裙使得主体更加突出,低饱和度的颜色更能够突显女性的温柔,对于舞台布光而言,浅色系的衣服更利于灯光上色,能够避免深色系服装将基础色调固定,缺少视觉层次和变化。
图1 李爽着装示意图
微表情是一种试图隐藏某种情感时无意识做出的、短暂的面部表情,往往能反映一个人最真实的想法,持续时间通常只有1~2 s[7]。例如,在即兴阶段,李爽与俞熙雯在面对镜头时,未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微表情和肢体语言。微表情这类问题比较容易出现且难以避免,但其实表情是可以有意识地被控制的,如果说健身是肌肉的训练和管理,那么微表情管理则是对面部肌肉的训练和管理。
从戏剧与影视学的角度来看,微表情和表演艺术已然是必不可分的状态,匈牙利电影美学家贝拉·巴拉兹在此基础上首创了“微相学”。目前,很多大学的选修课程及中国大学MOOC(慕课)平台上,都有与微表情相关的公开课,播音专业的同学在练习基本功时,会照着镜子控制自己的口腔和唇形,但仅仅这样做,对于面部表情的控制极为有限,而且在照镜子时会刻意控制自己的五官,反而不自然,更好的办法是利用摄像机或者手机,录制至少5分钟以上的演讲或是与他人谈话的视频,之后进行“拉片”的环节,分析、总结自己在播讲不同的内容时会有什么样的反应[8]。另外,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培养方面目前尚且缺少系统的训练,更多的是师生之间口口相传,因此在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系统教学中,引入微表情的学习就显得尤为必要,播音员主持人要在镜头前保持自如的播讲状态,不仅需要控制声音和体态,更需要在细微之处下功夫。
肢体语言、神态与镜头之间的交流,是播音员主持人进一步拉近与观众的距离、展现亲和力的方式,应该不断练习,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例如,主持人可从成熟的主持人身上找到眼神交流的办法——微表情的管理,主动寻找眼神的交流,这样既可以确认观众的状态,又可以及时调整自己的内容、状态、节奏等。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主持人大赛的选拔标准紧跟时代需求,将具备过硬导向能力、新闻直播互动能力、多媒体应用能力及人格化传播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作为遴选标准,且这次大赛为所有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同学们提供了借鉴范本,使其能够体会和时代同频共振、携手向前的美好,明确新闻人的职责在于通过手中的笔、摄像机、话筒等记录伟大时代,讲好中国故事。
“今日新闻明日史,赤诚秉笔与春秋。”新闻积累绝对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这是一个信息多元的时代,也是一个人人都是记者的时代,播音员主持人更应高举信仰,只有经过长期的积累,才能在某一天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