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文阅读视域下辩证思维培育的实证探究

2022-02-28 12:37黄媚
新校园 2022年2期
关键词:哈姆莱特李清照群文

黄媚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指出:“通过语言语用,获得辩证思维的发展。”高中阶段是学生抽象、理性思维迅速发展并成熟的关键时期,辩证思维作为一种高阶思维,是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元素。群文阅读鼓励学生发现、质疑、批判、探究后走向理解。本文中的群文指一切與议题有关的内容,包括纸质文本、电子文本、影音图等信息。群文阅读保证了足够的数量和方式,有利于学生辩证思维的提升。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以高中语文统编必修教材为例,具体阐述在群文阅读中培养学生联系、发展、全面的思维。

一、在群文阅读中培养学生联系的思维品质

联系是普遍的,一线教师应考虑内部与外部、横向与纵向、整体与部分等多方面的统一,避免孤立地看待问题、解决问题。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挖掘小语境(文本内部信息),勾连大语境(作者生平、时代背景、跨学科信息等),全面、深刻地解读文本。

很多教师包括教参等都将《哈姆莱特》的悲剧归结为性格悲剧,认为他的忧郁、延宕等错失了复仇的机会。但是,仍然有个别学生提出:哈姆莱特的悲剧只与性格有关吗?他的性格悲剧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假设他果断复仇后,继承王位就一定能坐稳吗?面对学生的质疑,教师要及时补充群文,鼓励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引导学生质疑与求证,最后得出自己的判断。

教学片断一

1. 教师补充群文内容,布置预习任务

教师补充了以下的群文内容:《哈姆莱特》全剧、电影《哈姆莱特》;文艺复兴、西方原罪说、基督教等时代背景知识。

2. 师生对话,学生合作探究

师:请同学们依据资料合作探究有关哈姆莱特的质疑。

生1:我认为哈姆莱特的悲剧不仅是性格悲剧。当时以克劳迪斯为首的封建势力强大,仅凭哈姆莱特的个人力量想改变黑暗的乾坤显然是以卵击石。哈姆莱特纵然果断复仇,也难以应付封建势力的卷土重来,拥有人文主义美好理想的他难以对抗整个黑暗的时代。

生2:我认为脱离时代理解个人是没有意义的,哈姆莱特的性格悲剧有更深次的原因。当时文艺复兴开始许久,但中世纪的基督教仍然影响深远。哈姆莱特少年时在德国威登堡大学求学,接受人文主义思想的熏陶,他潜意识里的基督教精神暂时被压制。直到父亲死亡回国后,他意识层面的两种价值观产生激烈冲突,一方面他想为父报仇、重整乾坤,建造人文主义的美好世界;一方面他又受原罪思想的影响,认为复仇增加罪恶。从他大段独白和多次看见鬼魂可以看出他价值观的矛盾,如“人类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和“这一泥土塑成的生命算得了什么?”。

师:既然性格悲剧与他内心精神的冲突有关,请问造成价值观矛盾的根本原因又是什么呢?换言之,《哈姆莱特》悲剧发生的最根本原因是什么呢?

生3: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经济方式的改变必然带来思想的转变,当时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资产阶级兴起,极大冲击了封建阶级利益和基督教思想。

师:大家挖掘得很深,哈姆莱特的悲剧与时代背景息息相关。因果分析要关注内因,也要关注外因对内因的影响,这样才能更全面、深刻。

创设情境训练一

师:《六国论》认为六国灭亡的原因是“弊在赂秦”。但众所周知,“六国破灭”是政治、经济、军事、时代等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是典型的一果多因。作为大文豪的苏洵,不可能不知晓这段历史。假设你作为苏洵同僚穿越回北宋,二人谈论国家大事,你就《六国论》该如何理解他的良苦用心?

教师补充群文内容:秦灭六国路线图;北宋及外族疆域图;“澶渊之盟”等历史背景。

以上两个教学环节的设计意图是培养学生的联系思维。新课标指出:“能将作品置于历史文化情境中理解。”在“教学片段一”中,笔者引导学生联系文艺复兴时期的历史背景、经济背景、文化背景去思考质疑;在“创设情境训练一”,笔者引导学生联系“澶渊之盟”等历史背景去体会作者的创作意图。因此,这两个教学环节有利于促进学生联系思维的提升。

二、在群文阅读中培养学生发展的思维品质

事物是运动、变化、发展的,要坚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部分学生由于缺少教材外资源,经常静止、片面看待作者、作品。面对学生的问题,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资源,补充相关群文,培养学生以发展观看问题、分析问题的思维品质。

《声声慢》是李清照的代表作,学生容易以一首作品标签化李清照,认为她是个扁平化人物。这其实是静止看问题的表现,教师需补充李清照不同时期的代表作,帮助学生以发展的视角了解李清照。

教学片断二

1. 教师补充群文内容,布置预习任务

笔者补充了李清照的生平和时代背景,以及《如梦令》等作品。

2. 师生对话,学生合作探究

师:请同学们按李清照不同时期来分类作品,小组合作制作表格。

生(小组):

师:观察李清照三个时期的作品,有什么特点?

生4:易安少女时期的作品风格比较统一,清新自然、天真烂漫。

生5:李清照初嫁后,夫妻伉俪情深。南渡前的二人有甜蜜,但更多的是相思愁苦,同时这种愁绪仅限于女子思念丈夫的闺阁之愁。

生6:1127年李清照南渡,不久北宋灭亡,两年后丈夫去世,携带的金石等文物也被盗窃殆尽。面对国破家亡物失的悲惨境况,李清照南渡后的中晚年作品充满了悲怆、凄凉之感。

师:群文阅读李清照作品,对你以后阅读诗词有什么启示?

生7:我们要尽可能阅读作者不同时期的代表作,拓宽眼界,把作者当作发展中的复杂的人看待。

师:迁移到其他作者也同样,李白、苏轼、陶渊明等人,我们都需秉持发展观看待他们及作品。

创设情境训练二

师:联考中,你的好朋友小马退步很大,心情沮丧,上课经常跑神。你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请你根据《劝学》等文章,从发展观角度写一封300字左右的“劝学信”,帮助小马走出阴霾,步入正轨。参考资料如下,也可自行寻找。

教师补充群文内容:《劝学》;电影《阿甘正传》;动漫《鬼灭之刃》;时评文《青春后浪》等。

以上两个教学环节的设计意图是培养学生的发展思维。一个作者的情感与思想也并非固定不变。在“教学片段二”中,笔者组织学生阅读同一作家不同时期的作品,鉴赏其中的变化;新课标强调读写结合,在“创设情境训练二”中,笔者设计了一个写作任务,写作是表达,学生要表达出发展的思维,必须以理解发展的思维作为前提,可以起到以写促读的效果,学生在写作中促进对发展思维的理解。因此,这两个教学环节有利于促进学生发展思维的提升。

三、在群文阅读中培养学生全面的思维品质

全面就是要把握事物的整体性。绝对肯定或者全盘否定都是片面以及不中肯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在分析人物形象、培养学生正确价值观时要全面看问题,不局限于某个片段,也不偏信盲从个别论断。

高中阶段是培养学生健康爱情观的关键时期,部分学生沉迷爱情,而有的则谈爱色变。秦观的《鹊桥仙》作为经典爱情词,对学生爱情观的形成有重要影响。教师应及时补充爱情群文作品,丰富学生精神修养,全面、理性、客观地看待爱情。

教学片断三

1. 教师补充群文内容,布置预习任务

笔者补充了以下的内容:朱淑真《鹊桥仙·七夕》,舒婷《致橡树》,杨绛《我们仨》片段,樊锦诗和彭金章的报道,劳荣枝落网报道等。

2. 師生对话,学生合作探究

师:读完秦观和朱淑真的《鹊桥仙》,你发现什么不同?

生8:他们词作中名句的观点正好相反,秦词认为爱情不在于朝暮相处,而在于灵魂的契合和精神的共鸣。朱词与秦词观点直接相反,她认为一年一会哪里比得上朝暮相守呢?我认为观点相反与两位作者的身世有很大关系。

师:你们认为好的爱情应该具备什么要素呢?

生9:我喜欢《致橡树》。好的爱情应该是互相独立又相互依靠的状态。过分独立容易感情淡漠,过分依靠又容易失去自我。

生10:“敦煌女儿”和她丈夫的故事让我感动,我觉得好的爱情应该旗鼓相当,兴趣爱好接近,困难时要互相理解、互相扶持。相反,我认为劳荣枝很可惜,她本来是一位小学老师,在19岁懵懂的年龄碰到了男友法子英,从此走上歧途。好的爱情一定是相互促进的,不是拉对方坠入深渊。

师:无论爱情形态如何,都希望大家既要看到爱情的甜蜜,也要看到爱情的苦涩,更要丰富精神世界,找到真正自我,多一点理性和成熟的爱情观。

创设情境训练三

师:安徽省乌江镇凤凰山的霸王祠,是国家3A级历史文化风景区。景区为让游客全面了解项羽,打算制作一块文化展板供游客们互动。假如你是游客之一,你会在展板上填写项羽的什么功过是非?

教师补充群文内容:《史记·项羽本纪》《史记·高祖本纪》《史记·淮阴侯列传》片段;电影《霸王别姬》等。

以上两个教学环节的设计意图是培养学生的全面思维。在“教学片段三”中,笔者组织学生阅读不同的爱情作品,让学生比较其中的异同,学生就容易看到爱情的利弊,也体会到对待爱情既需要感性,也需要理性;新课标强调读写结合,在“创设情境训练三”中,笔者设计了一个写作任务,写作是表达,学生要完成“在展板上全面评价项羽的功过是非”的任务,必须以全面理解项羽作为前提,可以起到以写促读的效果,学生在写作中促进对全面思维的理解。因此,这两个教学环节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思维的提升。

(作者单位:广东省中山市桂山中学)

责任编辑:王 燕

注:本文系2021年度广东省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能力提升计划项目重点课题“基于学习任务群的专题学习实践研究——以高中语文统编教材阅读与写作单元为例”(立项课题编号:2021ZQJK040)、2020年度中山市重点项目“基于学习任务群的高中群文阅读教学统整策略研究”(立项课题编号:A2020041)的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哈姆莱特李清照群文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谈李清照婉约词的艺术特色
歌德与别林斯基关于哈姆莱特“延宕”观点的辩析
点绛唇
《哈姆莱特》探究阅读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如梦令
以“一”融“多”:多维度拓展群文阅读时空
《哈姆莱特》探究阅读
参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