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阅读文化建设 助推高中德育创新的研究与实践

2022-02-28 12:19邓升杰
新校园 2022年2期
关键词:德育活动建设

邓升杰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德育建设最根本的问题不是知识的架构,而是思想的形成。为此,莱州市第一中学立足农村普通高中实际,结合时代需要,坚持德育建设为首,构建“认知—体验—认知”循环式德育机制,以阅读文化建设助推德育创新。

一、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

第一,从教育根本看,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高中教育作为提升人道德素养的重要阶段,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第二,从学生角度看,高中生处于心理成熟期,要规避价值多元带来的负面影响,逐步提升他们鉴别真伪、明辨是非的能力。第三,从我校实际看,德育建设是学校重要工作之一,是立德树人的主阵地,学校正在以“培育具有家国情怀的现代公民”为己任,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二、阅读文化

我校的阅读文化建设并非一般意义上的文本阅读,“阅”主要指向自我外在的时空,涵盖观察、学习、体验等方面;“读”主要指向自我内心的关照。我校利用正面教育、实践活动、文化审视等多种方式,沿时间和地域两条轴线,突出“阅”和“读”两大功能,以“认知—体验—认知”循环式德育机制(如下图)构建起多元化的德育载体,不断拓宽学生知识视野、历史视野、国际视野,让学生在“由外而内、由内而外”的体验和感悟中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完成自身理想人格的塑造,并外化为道德行为,达到知行合一的高度契合。

三、以理论理念引导德育实践

1. 从三个维度入手,全面强化理念建构

立足政治维度,要求教育工作者牢记立德树人初心,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从政治维度考量和解决教育问题。立足空間维度,做好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衔接,确保高中德育不缺位、不越位,施教不偏不倚,将学生德育一以贯之。立足时间维度,着眼学生终身发展,用发展的眼光引导学生、研究问题,规避就事论事、盲视短视、不研究过去、不考量可能带来的影响和后果的做法。

2. 从内外环境入手,全面提升理论建构

知识结构、文化背景、生活条件、教育条件、个体特点、生活经验等,都会影响学生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既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又要重视外部因素对学生成长的影响,在认同每个学生的成长经历和文化积累的同时,以开放的姿态平等对待他们,使德育更具针对性、人文性、长远性。

3. 从队伍建设入手,全面提升德育效能

首先,加强教育工作者的德育效能。学校可以组织教师听取专家讲座,外出参观学习,不断提升教师的德育水平。其次,强化学生监护人德育效能。学校通过家校QQ群、班级微信群、家访等方式,为监护人推送教育“真经”,凝聚家校教育力量。最后,重视社会生活德育效能。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化,将现实生活的源头活水引入学生成长环境,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

四、阅读文化建设助推德育创新的主要策略与路径

如何提高道德行为和道德动机的一致性,是高中德育建设的难点。莱州市第一中学在长期探索和实践过程中,构建了“认知—实践—认知”循环式德育机制,让“知行合一”德育目标落地生根。

1. 课堂内外多措并举,不断拓宽德育渠道,提升学生认知水平

(1)强化德育一体化课堂建设

课堂是学生成长的主渠道。从单一课堂建设看,学校要求所有学科都应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贯穿始终,同时,将课堂德育建设作为教学评价的一个重要考核指标。从综合课堂建设看,设立了“赛马”课程,以主题辩论为核心,加强不同学科之间的融合。学校确立辩论主题,学生根据自己的意见选择不同的立场,不同学科组合的学生因立场相同结成一体,准备材料,在规定时间内开展专题辩论赛。届时邀请不同学科的老师担任现场指导,为学生提供学科知识帮助和价值引领,生生竞技,师生同台,不仅是立场和思维的碰撞,更是提升价值观和审美的平台。

(2)开辟视频、微信公众号等德育认知新渠道

道德判断中社会性因素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影响源理论认为:青春期时期,教育者和传媒成为最主要的影响源。柯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六阶段理论也强调:传媒的道德影响力在青少年时期最突出,大众传媒在青少年品德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成为影响青少年品德发展的关键性外在因素。

我校将《感动中国》《新闻联播》等栏目、《父走母残学优娃》《逐梦》等视频材料、《流浪地球》《孔子》《摔跤吧!爸爸》等影视剧、“学习强国”内容纳入德育资料库;积极推进思政课建设,开辟“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栏目,组建红色资源库;将与学生思想道德发展有关的社会、文化、财经、法律等方面的国内外新闻事件和评论员文章及时、真实地传递给学生,为德育教学和日常活动的开展提供丰富的热点材料,拓宽学生视野,增强学校德育与社会现实的连接,引领学生的道德判断。同时,学校面向全体师生、家长每周编印两期“时事评说”阅读材料。学生采取印发阅读的方式,家长通过微信公众号推送阅读,以共建师生、生生、家校的价值体系和审美体系。

(3)推进图书馆建设与德育建设同步

为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归属感和认同感,生发民族自豪感,学校推行“经典图书循环阅读”活动,每年投入10万元,用以新增中外经典图书,学生可以免费借阅,从而推进学生德育认知建设。同时,实施图书馆刊物配送制度,把杂志送到学生手中,确保学生人手两册,方便学生随时随地阅读;为每个班级征订《中国青年报》,让学生的发展与时代同步、与社会同步。

2. 齐抓共管常规特色,不断丰富德育内容,推进学生德育实践

(1)丰富充实常规活动

每年重要时间节点和重大节日,学校都会组织德育实践活动。例如,每学年开学初,学校都会开展“校风校纪和养成教育规范管理月”活动,结合《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莱州一中学生手册》等,有计划地开展勤俭节约、文明礼仪等养成教育活动。

每年“学雷锋活动月”期间,学校都会开展“学雷锋”活动,组建“学雷锋、献爱心、倡文明、树新风”志愿团队,带领学生走进敬老院、社区、街道和村庄贫困家庭,开展志愿服务工作,如清扫卫生、做家务、陪老人聊天、捡拾垃圾等; 植树节,学校组织开展校外植树活动,让学生懂得爱护家园的重要意义;妇女节,学校组织开展“感恩母亲”主题活动;清明节,学校组织学生祭扫烈士陵墓,开展祭祖活动;劳动节,举行劳动日纪念活动;青年节,举行成人仪式;等等。寒假,学校组织学生开展搜集整理家谱、撰写家族史等实践活动;暑假,组织学生开展研学旅行、主题调研等实践活动,让学生走进家乡,走近生活,走进乡村,走向大自然,走向社会。

(2)特色活动紧跟时代

我们必须将德育做实做好,做出成效。“野外拉练”是我校最具特色的活动之一。每年五月份,春夏之交,学校都会组织高二年级全体师生徒步35千米,游中华月季园,登临云峰山巅,跨越九峰,绕山行,后原路返回,领略家乡风土人情。徒步活动历时一天,历练了学生的意志,培养了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怀。

爱国主义教育系列活动,每年都有创意。以2019年和2020年为例,2019年开展了“爱祖国,爱家乡,爱学校”主题系列活动,组织征文大赛、举行歌咏比赛等;2020年,增加了“爱劳动”主题,增设了“我为家乡画像”“我为学校建言”“我为祖国赞颂”“走进美丽乡野”等活动,极大地调动了全校师生参与的积极性,师生各展其才,有的作画,有的写文,有的谱曲,有的摄影……奏响了“爱”的主旋律。

3. 自我价值细探内视,不断强化德育效果,提升学生道德素养

知行合一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内视,所谓“内视”,是指让学生走进自我内心世界,自我审视,反复判断,自行调整,不断修复,最终达到“知”与“行”的和谐统一。

(1)将自我价值审视化作过程的点点滴滴

形式为内容服务。德育活动再丰富,内容再新颖,如果缺少道德判断这个环节,就无法确保德育活動能够善始善终。每一次活动之后,学校都会组织学生自我内视,做自我价值的审视与判断。或让学生写文,或举行演讲比赛,或同台“赛马”,或妙手成诗,或慧心成画,或化为动听的旋律,或铸成苍劲的笔力……学生的每一次思考,都是自我境界的升华。

(2)将自我价值审视倾注于创作的字里行间

为强化学生自我价值审视的效果,学校组建了“日新读书汇”,作为每学期道德提升的收官之举。每年寒暑假,“日新读书汇”都会开展“读写一体化”活动,由图书馆牵头组织挑选书目,假前免费借阅;假中,学生在家静读细悟,撰写读后感或自行创作;假后,学生归还所借图书,提交作品。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校不仅评选优秀作品并颁发荣誉证书,还为学生提供更多、更高、更广阔的自我展示平台,如推选学生参加“叶圣陶杯”全国中小学生作文大赛、全国中学生创新作文大赛、世界华人杯作文大赛等全国性大赛,让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作者单位:山东省莱州市第一中学)

责任编辑:闵婕

猜你喜欢
德育活动建设
《中国德育》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寒露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第五届手操报系列活动优秀作品展示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
该活动活动筋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