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朝军
作为减负的主要内容和重要抓手,减轻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作业负担的要求严格而具体。可进入寒假后,学生作业又面临着新的挑战。如果像平时上学一样减少作业,大幅度压减作业量,严格控制每天作业时长,理论上是完全符合“双减”政策的。但关键是寒假毕竟是假期,如果过于苛刻控制作业时长,中小学生作业量较平时过少,根本无法起到巩固延伸在校学习成效和约束中小学生假期学习生活的作用。现在各地都在鼓励探索寒假“无作业日”和“零作业”制度,但如果每天不留任何作业,一个假期的放松和无所事事,会让学生把一个学期的学习成果消释殆尽,这并不利于孩子们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双减”之下,减作业负担是一个重点,但這个“减法”不是通过简单地压减达到“零作业”的目标,也不是改头换面只说不做的“暗度陈仓”,“双减”减去的只是过重的作业负担和不科学的作业设计以及机械“刷题”式的作业形式,而一些对孩子成长作用巨大、意义深远的作业,一些探究性的、利于中小学生兴趣爱好培养和身心健康成长的作业,不仅不该“减”反而应该科学地“增设”。比如动手能力培养作业、含义深刻的劳动作业、对个体成长发展极具促进作用的实践性作业等等。
由此观之,寒假期间不管是学校、老师还是家庭、家长,都应该从构建良好成长氛围、丰富假期生活、扩延认识广度、提升能力素养的角度,布置一些另类的丰富多彩的“非书面作业”,比如学习一项技能,学会做一项家务活,练好一项本领,探究一项课题,做好一项研究,练习一种特长,体验一种亲情等等,而这些作业在时间要求和动手规范以及家庭和学校、教师远程监管方面,也是必须给力的。很显然这些作业的布置、落实与完成,是断然不能用固定时长、及时熔断、坚决制止等来面对的。
因此,那些有利于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品格塑造、素养提升的“作业”,不仅需要理直气壮地去布置,还要学校、老师和家长积极而为、形成合力督促完成。有这样的“作业”,这个寒假才会注定是丰富多彩的,才会真正助力中小学生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