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悦 丁杨
摘 要: 林语堂的《京华烟云》以人物塑造见长,其中大段的疾病书写与书中人物命运、家国兴衰息息相关。本文聚焦《京华烟云》中的伤寒、消渴、肺病三种疾病,探讨疾病书写与阶级命运、文化冲突以及审美价值之间的互文关系,挖掘疾病书写在情节推动、主题深化中的隐喻意义,呈现林语堂以“生理之病”反衬“社会之病”的良苦用心。
关键词: 《京华烟云》 疾病书写 疾病隐喻 伤寒 消渴 肺病
Moment in Peking(《京华烟云》)是林语堂在1938—1939年间用英语写就的长篇小说,讲述了北平三大家族在时代洪流中的沧桑沉浮。美国《时代》周刊赞美它为“关于现代中国社会现实的经典作品”a。《京华烟云》将诸多历史事件穿插进故事的叙述之中,以史实为背景,描绘出一幅近代中国的全景图。此书多次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成为西方世界了解中国文化的权威著作之一。
林语堂在《京华烟云》中塑造了大量生动鲜活的人物形象,这些人物个性分明,其命运浸透在中国宏大的历史叙事之中,令读者过目难忘。在这些主要角色的人生故事之中,疾病书写占据了不少篇幅。伤寒、消渴(糖尿病)、肺病、精神病等诸多疾病,在林语堂笔下,成为推动情节发展并且深具隐喻意味的重要工具。可以说,林语堂笔下的生理疾病承载着深刻的社会内涵。
一、伤寒:旧贵族的挽歌
平亚是《京华烟云》中三大家族里曾家的大少爷,为人正直,性格儒雅,与表妹曼娘青梅竹马,却始终囿于礼法而压抑自己。他年纪轻轻偶感风寒,后因家人误认为感冒,未能及时就诊,逐渐发展为伤寒,沉疴难起。曾家为他结婚冲喜,在与曼娘成婚之后,他的病情渐有起色,却最终因在端午节食用黏粽而死。平亚之死开启了曼娘一生的悲剧,也拉开了曾家衰落的序幕。
伤寒作为一种疾病,有着独特的隐喻意义。伤寒是中医特有的病名,广义的伤寒是中国古人对一切外感热病的统称,正如《素问·热论》所言:“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随着中医理论的发展,“伤寒”继而发展出其狭义,即外感风寒、感而即发的疾病。b《京华烟云》中对伤寒也有这样的描述:“伤寒是医生最怕的病。这个病在中国医学上争论得最多,以这种病为主题写的医书也最多,最不易了解,也是人懂得最少的一种非常复杂的病。这种病里头包括好多种其他的病在内,时而发烧,时而发冷,叫作‘仲景伤寒’。”c平亚患病之初,症状表现与流行性感冒相近,可見伤寒病首先犯肺,造成了类似感冒的表证。
男性罹患肺病,其病因常被解读为“压抑的情感和欲望”。在男性病患者身上,肺病被视为“灵魂的病”,病人丰富的情感和强烈的欲望往往受到打击甚至毁灭。d桑塔格认为,肺结核是因为“人格没有向外表达自己,激情由此转向内部,惊扰和妨碍了最幽深处的细胞”e。因此,肺病被理解为“压抑的病”,患有肺病的男性主人公通常具有内心压抑、不受理解、感情受挫、积劳成疾、忧思过度、心思细腻等特点。
平亚身体虚弱,继而感受寒邪,引发外感热病,此后便缠绵病榻。其中,“寒邪”既可以指由气候变化所引起的致病的寒邪,也隐喻为平亚对曼娘的爱慕所遭遇的冷待。作为一名大家族的长子,平亚经常被教导要对未婚妻“相敬如宾”。他的母亲曾太太就曾对他说:“平儿,你天天看见你妹妹,她那么有教养,我很喜欢她。可是你若尊重你这位未来的妻子,就不能不守礼法。夫妻之间,要相敬如宾。”f这样的教导使得这对倾慕日深的青年男女越来越显得疏远。而他的意中人曼娘也秉持着同样的礼法,以至于让他发出这样的质问:“为什么你对我这么冷淡,对我这么疏远?”g这是平亚之爱所遭遇的外部之“冷”。而热病“热”的一方面来自疾病造成的热毒、发热,同时也指他内心火热的激情。“伤寒”揭示了主体与周围压抑的现实和礼法之间的冲突,体现了个人意识觉醒后的爱情焦虑,具有深刻的象征内涵。
作为一部群像小说,《京华烟云》中的诸多人物都有着象征意义,作者巧妙地将人物的经历外化为国家的经历,将疾病社会化。疾病隐喻产生于个人的疾病经历与文化想象的结合中,这使得疾病母题不仅描绘了个人的痛苦,也呼应了作者对国家和民族的想象。h林语堂的行文风格以“幽默”“闲适”“性灵”著称,然而在平亚之死的情节中,他却极力突显伤寒病的压抑,其书写策略与以往截然不同。此时,伤寒已经不止局限于一种疾病,而带有一种深刻的、沉重的、悲剧性的社会文化隐喻。
平亚个人的命运也是清王朝命运的具现。平亚的身体被一场突如其来的伤寒所伤,最终死于食用黏粽,这种死法看似荒诞,实则另有深意。平亚死于端午节后不久,这一节庆在中国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农历五月初五正值初夏时节,蛇虫开始大量出没,人们认为五毒(即蝎子、蝮蛇、蜈蚣、壁虎、蟾蜍)在此时开始滋生,因此有食用粽子、佩戴特定饰品的风俗,以求驱灾辟邪,平安健康。通过端午节的隐喻,林语堂将平亚的命运外化为旧中国的命运。当时清王朝的统治仍在持续,统治阶级内部却“五毒俱全”。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如平亚一般力求振兴国家的新派贵族,必将走向失败。此时的“伤寒”被置换为社会符号,象征着外部环境的侵袭,以旧贵族的“丧命”而告终。
二、消渴:封建思想与新思想的碰撞
《京华烟云》中以清代大臣自居的曾文璞痛恨与西方有关的一切,坚持拒绝西医为自己治疗糖尿病,直到病入膏肓,才勉强尝试用胰岛素治疗,然而早已无力回天,曾文璞最终坚持穿上清代官服后离世。
消渴是中医特有的病名,以多饮、多食、多尿、尿甜、消瘦为主症,主要病变部位在肺、胃、肾,基本病机为阴津亏耗,燥热偏盛,是一种慢性病,久病可引起其他脏腑器官病变。i消渴的临床表现与现代医学中的糖尿病基本一致。书中也正面证实了这一点:“清朝的太医称糖尿病为‘消渴症’。”j
消渴主要有三大成因:一是素体脾虚之人,更伤脾胃,致使摄入水谷不能运化传输,气津不能养全身;二是过食肥甘厚味或饮酒过度;三是年老体虚,湿盛体胖,又伤于饮食劳倦。k小说中的曾文璞古板节制,他患病的原因被归结于“虚弱病”,当属于第一类成因所致。然而,对病因仔细推敲,就会发现其中暗藏深意。曾文璞初次登场,就与他身材娇小的太太形成鲜明的对比,作者以“雄伟”形容这位中年绅士,但在其母去世后,又突然提到曾文璞“时常感到虚弱”。究其原因,主要受到了两方面的影响。
一是曾文璞身为一位墨守成规的清朝老臣,亲眼看见清朝覆灭,遭受了沉重打击。林语堂一方面热烈歌颂推翻清王朝的革命者,另一方面也客观记叙了旗人贵族和满清官员的境况。“在清政府做官的人也失去了官职,只好退隐下来。这些人都毫无办法,已经失去了社会关系和政治门路,摆在面前的是个新社会,是他们咒骂的世风日下的伦理道德,是他们无法了解的一代后生小子。”这无疑是对曾文璞的最佳写照。曾文璞兢兢业业,在自己的官位上苦苦经营一生,却因革命一朝丧失社会地位,巨大的精神打击使得他的身体“虚弱”,患上了代表虚弱的消渴病。
二是曾文璞作為旧事物的卫道士,其“虚弱”实为旧秩序卫道士们的力有不逮。林语堂在书中直言曾文璞是“旧思想、旧社会、旧伦常风俗的坚强卫道士”,不惜笔墨描写他痛恨电话、怀表等一切“洋东西”破坏安静的生活。这种态度与鸦片战争后的守旧派相似,然而清政府的覆灭却使守旧派依赖的力量彻底瓦解,这才是这群封建卫道士“虚弱”且无力回天的根本原因。书中对曾文璞之母的葬礼也有这样的描写:“他觉得他那旧日的世界也随着母亲的棺材长埋地下了。”l可见清王朝的灭亡对于曾文璞而言,才是真正意义的“丧母之痛”。
随着消渴病的日渐严重,曾文璞只好屈服于病痛,按照爱慕他女儿的西医素同的建议,按时服用胰岛素,“可谓起死回生”,随后欣然将女儿许配给素同。此后,曾文璞对西方的看法大为改观,但最后,他受到儿媳牛素云丑闻的打击,病情加重,“身体越来越虚弱”,未享上寿便撒手人寰。在这里,素同作为西医,显然代表着西方文化的优秀部分,曾文璞接受素同的治疗而得到起死回生的奇效,则隐喻着封建卫道士们师夷长技的过程。然而,西方的技术暂时拯救了曾文璞的生命,却没有真正改变他的观念;正如西方的技术暂时缓解了清王朝的危机,但最终依旧不能阻止清王朝的灭亡。
对于曾文璞的病情,林语堂叙述不多,却反复强调了疾病对于他“自尊心”的伤害。对于平时健康的人来说,这样严重的疾病事件会在个体中产生自我认知的中断,从而重塑一个人的自我认同。m无独有偶,林语堂在《吾国与吾民》中对儒学家和卫道士们的保守性有这样的论述:“当他察觉西方人具有一切孔教所含蕴之德性:智、仁、勇、信、礼、义、廉、耻……再加以优良之公路、铁道、汽船,精美的皮靴、巴黎香水,奇妙的X光片、摄影机、留声机、电话,和其他一切之一切,把中国人固有之自尊心打成粉碎。”n曾文璞就是林语堂所描述的“中国人的保守性”的具象化。反观曾文璞眼中素同的形象,却并非野蛮的西洋匠人:“素同身穿西服,说的中国话毫不斯文典雅,甚至他若不用外国化学名词,他还不容易解释病的性质。他遇到有难说明白的时候儿,常说‘中文里头没有这个名词’。但是曾先生不由得对他怀有敬意,因为他头脑清晰,态度沉稳,除去文章经典之外,什么题目都能言之成理,有条不紊。”o素同无疑是打破曾文璞固有的民族自尊心的代表。二者的碰撞虽然短暂挽救了曾文璞的生命,却杀死了其精神世界赖以生存的自尊心,而疾病在他身上造成不可逆转的印记,使他不同于其他健康的社会成员,逐渐被剥夺隐私和外界的尊重,最终使他失去尊严而走向死亡。p
三、肺结核:传统美与西方美的交锋
姚家的表小姐红玉患有肺结核。她爱读爱情小说,多愁善感,是中国古典美中病态美的代表。她醉心中国传统文化,厌恶西方文化,而吸引她的心上人阿非的,却是一位说英文、跳交谊舞、穿洋人衣裳的美人。最后红玉因心爱的阿非另有良配而油尽灯枯,自尽身亡。
同为肺系病变,红玉与平亚的伤寒病的表现不尽相同。作者着重描述了疾病对红玉精神世界的影响,并以更为浪漫的笔触描写这位多愁善感的病美人,尽可能地避免对疾病可怕一面的现实主义描写,以免令读者产生恐惧。正如桑塔格在《疾病的隐喻》中提到:“不管结核病如何令人望而生畏,它总能唤起同情。就像当今的心理疾病患者一样,结核病患者被认为是十分脆弱,充满自暴自弃而冲动的人。”q
肺病也被称为“艺术病”,发生在女性身上时,虽然也有被压抑的激情的意象,但更多的是“身体的病”,而非“灵魂的病”。作者通过这种疾病美化了女性的身体,描写红玉“样子蛮好看,像小女孩的脸,但是显得特别清瘦,脸颊的红则是虚红,不是真正的健康”,将肺病置换为“才女病”,这与中国传统文学中对女性“病态美”的审美一致。在当时的社会,女性依然不能占据社会主体的地位,封建礼教仍然束缚着女性思想。因此,红玉无论是面对爱情抑或情变,都处于“失语”的地位,她的肺病一定程度上代替了她对爱情的诉说。她柔弱的病体、哀伤的眼泪和口吐的鲜血都是情思外化于身体的表达,她病得越深,对情郎的爱便越深。作者通过使用疾病隐喻,将疾病作用在病人身上的关系模式,与情感体验的关系模式联系起来,帮助读者理解和处理角色复杂的感受。! 8
这种病态美描写不仅作为一种感情方式存在,同样也作为一种浪漫化的审美情调成为普遍性的创作现象。s在中国,女性的病态美历史悠久,从春秋时期便有捧心的西施,古代白话小说的集大成者《红楼梦》也塑造了“行动似弱柳扶风”的林黛玉形象。这些女性形象无一不富有古典魅力,作为一种文化符号体现着中国人独特的审美趣味。红玉是传统美的代表,她特有的病态美在中国传统审美中有着悠久的历史,而最终和阿非结为伉俪的却是身体健壮丰满、颇具西方风情的宝芬,两人结婚后便一起远赴英国。显然,宝芬代表的是西方审美视角下的美人,与红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红玉虽然体弱多病,但其病情恶化的转折点也是在宝芬进入姚府,取得情郎阿非的爱意之时。将红玉和宝芬视为东西方文化的人物化具象,恰恰隐喻着民国时期在欧美文化冲击之下,中国传统文化宛如一位像红玉一样美丽却命悬一线的女子,逐步丧失主导地位,在恐慌、紧张、困惑的风雨飘摇中日益凋零,失去了原本的积极因素和勃勃生机。t
通过刻画红玉这个角色,林语堂向西方介绍了中国传统文化对于病态美的审美取向,并通过她的遭遇揭示了传统文化的命运,借人物命运暗示中国社会需要新文化的传播。
四、结语
人生在世,疾病终将相伴左右。林语堂在《京华烟云》中匠心独运,巧妙地将人物命运、社会变迁、审美趣味等方方面面融入疾病的书写之中,以疾病之眼反衬出千种人生滋味,万种社会风情。
文学作品中的疾病书写既能体现人物之苦乐,又能隐喻社会之兴衰。透过疾病的独特视角,读者可以深刻地理解生命的价值、时代的困惑,进而重塑自我的健康观、生死观、世界观。
a 林太乙:《林语堂传》,中国戏剧出版社1994年版,第164页。
b李赛美、李宇航:《伤寒论讲义》,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年版,第7页。
cfgjlo林语堂:《京华烟云》,张振玉译,群言出版社2010年版,第89页,第80页,第80页,第437页,第448页,第447页。
d 王冬梅:《肺病隐喻与性别身份建构——中国现代文学中的“肺病”意象分析》,《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第402—406页。
eq 苏珊·桑塔格:《疾病的隐喻》,程巍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4年版,第34页, 第73—74页。
h姜彩燕:《疾病的隐喻与中国现代文学》,《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第81—85页。
i 高颖、方祝元、吴伟:《中医内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年版,第314页。
k 熊曼琪、李惠林:《脾虚是消渴病的重要病机》,《广州中医学院学报》1991年第1期,第1—4页。
! 3 Craig Boylstein,Maude Rittman,Ramon Hinojosa. Metaphor Shifts in Stroke Recovery [J].Health Communication,2007(21).
n林语堂:《吾国与吾民》,黄嘉德译,湖南文艺出版社2016年版,第63—64页。
p Shirin Karimi. Commentary on Illness as Metaphor [excerpt] by Susan Sontag[J].Academic Medicine,2014(89):887.
! 8 Vyjeyanthi S. Periyakoil. Using Metaphors in Medicine[J]. Journal of Palliative Medicine,2008(6):844.
! 9 鄒忠民:《疾病与文学》,《江西社会科学》2004年第12期,第67—69页。
@ 0温兆海、 惠聪俐:《试论〈京华烟云〉中红玉形象的审美意蕴》,《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5期,第66—69页。
基金项目: 2020年北京中医药文化研究基地项目:京味小说中的中医药叙事与中医药文化认同研究,项目编号:2020WHJD-05
作 者:?崔悦,北京中医药大学人文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医药外语;丁杨,北京中医药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医学与文学
编 辑:曹晓花 E-mail:erbantou200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