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雷石化基地雷电防护治理体系建设模式及其成效*

2022-02-27 22:34林溪猛陈少峰黄声锦
海峡科学 2022年12期
关键词:共治雷电园区

林溪猛 陈少峰 黄声锦 张 磊 徐 惠

(漳州市气象局,福建 漳州 363000)

1 概述

古雷石化基地位于漳州古雷半岛,规划总面积278 km2,包括石化工业区、装备制造业区、港口物流区和生态控制区四大功能区块,具有深水岸线资源和特色自然资源优势,拥有良好的供电条件和工业用地条件,是我国七大石化产业基地之一,国家发展战略地位重要。园区已经建成投产了14个大型石化生产项目,在建项目16个,目前园区内千亿级企业1家,百亿级企业2家。石化基地对雷电十分敏感,一旦防护措施不到位,很可能导致安全上的缺陷从而引发雷电灾害,因此,科学、合理、有效地创建雷电防护治理体系尤为重要。

2 古雷石化基地雷电活动情况及灾害特点

根据漳浦县气象观测站1961—2020年历史雷暴观测数据和古雷港经济开发区所在区域2004—2020年闪电定位系统监测数据统计分析,古雷石化基地每年雷电活动日平均值约46.41天,闪电次数均值约79.78次,雷电活动主要集中在6-9月,而在春、冬季节雷电的活动相对较弱。在一天中,雷电活动主要集中在12—20时。闪电定位监测到的闪电次数最大值达到144次/年,最少有46次/年。鉴于闪电活动的波动性较大,且随着项目建设的发展,区域填海面积不断加大,区域下垫面层介质情况发生改变,更多区域的土壤可能出现多层分界的情况,而在土壤电阻率发生突变的边界是闪电容易接闪的地方,因此,整个石化基地雷电闪络的概率也很大[1]。

古雷石化基地雷电密度大、频数高、日数多,对大型石化项目生产建设存在雷电灾害威胁,是影响基地园区石化企业安全生产的最重要风险因素之一。主要原因:一是石化企业基本全天候生产,生产期间机组高幅震动和化工腐蚀环境对雷电防护设施造成的损坏非常大,其承灾体暴露度、易损性、脆弱性也高,导致潜在雷电灾害风险高;二是石化基地企业投资大、产能高、设备多、厂域广、风险高,对雷电影响十分敏感,一旦遭到雷电灾害,可能就会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3 构建雷电防护治理体系的意义

当前古雷石化基地建设发展日新月异,与此同时,雷电灾害风险呈现出多元性,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雷电防护治理体系,是做好园区防雷安全工作的必然要求。通过总结推广试点工作的创新实践和成功做法,以点带面,以一地经验为示范,形成突破,引领效应,凝聚起社会共识,激发出各方力量,形成带动雷电防护治理现代化的强大引擎。

4 雷电防护治理体系创建思路

雷电防护治理体系主要从古雷石化基地实际出发,以园区内逐个企业雷电防护治理为重点,以推进整个石化基地雷电防护治理为抓手,通过“共建共治共享”治理体系构建、技术支撑、资源融合等方式,充分发挥“共建共治共享”的雷电防护治理效能优势,解决了“共建”何以达成,“共治”怎样有效,“共享”如何实现三个问题,为雷电防护治理提供可推广、可复制的创新模式。

4.1 共建机制的建立与实施

目前石化园区已经建成投产了福海创PX和PTA项目、春达增塑剂(DOP)项目、海顺德45万吨/年环保溶剂油品项目、生产性码头配套泊位13个、古雷炼化一体化一期乙烯项目、中怡精细化工项目等项目,在建项目有奇美45万吨/年ABS及AS项目、腾龙26万吨/年PA项目、华能古雷热电厂等项目。这些项目高频的生产运行环境对雷电防护装置的影响非常大,如果不建立有效的政府、企业、社会三方共建机制,可能会对日常存在的防雷隐患发现不及时、不到位,导致遭雷击时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因此,通过建立三方共建机制,拓展了企业参与雷电防护治理的制度化渠道,更高效、更及时地排除日常生产中存在的隐患。同时,通过定期政社互动、政企互动、政民互动的联动机制,充分调动各方力量,激发雷电防护治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鼓励和引导社会组织、企业、公众多样化、多渠道、多层次参与雷电防护治理,形成人人有责、人人尽责的雷电防护治理共同体。

目前,园区内所有石化项目建设期间,均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向专业防雷技术服务机构提供购买技术服务清单,把由气象主管部门提供的公共服务和解决的技术事项交由专业技术服务机构承担,从而激发社会力量参与治理,提升技术服务机构服务能力和业务水平,强化雷电防护治理工作的科学化、精细化、专业化水平。同时,也加强对专业技术服务机构综合监管,建立健全考核、评估管理、社会监督机制,将古雷石化基地雷电防护治理共建职责落实到位。

推进石化基地雷电防护治理共建是一项系统性、创新性工程,要按照“整体设计、兼顾差异、齐抓共管、持续不断、长期协作”的原则,发扬改革创新精神,聚焦治理体制、方式、制度、评价体系、保障体系破解难题,创造出更多的共建实践成果、制度成果、理论成果。

4.2 共治模式的推进与提升

加强政府和企业共治效能建设,推进治理能力跨上新台阶。通过创新集成智能化共治服务体系,不断提升雷电防护安全公共服务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水平。近年来园区内炼化一体化项目、奇美化工项目、中怡化工项目相继建成,在时间紧、任务重、人员少、风险高的情况下,通过践行政府、企业、社会共治模式,为企业提供高标准、高要求、高质量的技术支撑,确保企业如期投产,具体从以下三个方面推进。

①结合雷电防护治理共治模式技术能力支撑,加快数字社会监管平台建设,充分发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乘数效应,优化共治机制,重塑业务流程,提升了治理水平。基于即时通讯技术打造古雷石化基地雷电防护技术服务平台,为园区内企业提供统一高效沟通平台,提高信息传递时效和办事效率,为各相关单位报送数据提供信息化途径,增强服务能力。

②加快雷电灾害预警预报能力建设,通过在福海创厂区和海腾码头库区安装大气电场监测系统,结合福建省三维闪电定位系统,及时对园区内雷电活动进行实时监测,提升了雷电预测预警能力和雷电风险实时研判能力。

③提升前端智能感知能力和风险实时防控能力,在厂区高风险、高敏感、高关联区域安装在线智慧雷电防护监测系统,实现企业智慧雷电防护信息化和公共安全监测在线智能化。

共治不仅健全了雷电防护治理体系,更是提升了公共服务的能力,推动园区内雷电安全治理和石化企业自理自治的良性互动,调动石化企业主动参与雷电安全隐患化解、防控、公共预警与应对等方面的积极性。

4.3 共享成果的方式与普及

古雷石化基地未来将成为福建省经济发展的第四极,统筹发展与安全是推动园区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需要,是推进园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在需要,是维系园区企业长远发展的内在需要。建立雷电灾害隐患前期检测排查预警机制,充分运用大数据技术和信息化手段,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处置,及时排除、化解各类隐患风险。园区内现有各类石化企业防雷监测点已经超过30万个,未来还将有更多监测点。近年来,通过雷电防护治理体系,园区自建成以来无一雷电安全生产事故发生,正是这一体系共享成果先进性的有力验证。

在共享成果上推出古雷石化基地建立区域雷电灾害风险评估指标体系,通过对园区内各项目子区域的雷电活动规律、土壤散流情况、周边环境等进行调查,得到雷击危险度、雷击损失后果指标,在确定各因子权重的基础上,进行加权计算,得到逐级风险分量,最后得到各子区域雷击总体风险,从而掌握各子区域的风险分布情况和风险等级,对项目区域进行雷击风险区划。项目评估成果被古雷港经济开发区列入为石化基地区域规划的主要设计依据,现阶段项目建设的规划研讨和初始设计阶段,均根据区域风险评估结果判定项目建设防雷措施的可行性,为科学经济地实施雷电防护提供了依据,针对性地提出了降低雷击损坏风险的设计意见,以避免或最大限度降低雷击造成的损失[2]。

通过完善雷电防护治理公共服务体系,补短板、强弱项、提质量,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石化园区生命安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实现雷电防护治理体系成果共同享有,让成果惠及园区各企业。

5 雷电防护治理体系的应用成效

通过顶层设计、体系构建、技术支撑和资源整合等协调推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雷电防护安全治理新体系,提高治理社会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从而提高雷电防护安全治理水平。

一是提高治理社会化。建立健全政府购买服务机制,以公开招标方式向专业防雷技术服务机构提供购买服务清单,完成了古雷石化炼化一体化、福华气体、公共管廊等重点项目的政府购买服务招标,把由气象主管部门提供的公共服务和解决的技术事项交由专业技术服务机构承担,从而一方面实现培育新的社会治理主体的目标,另一方面更有效的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二是提高治理法治化。对安全重点监管单位建立雷电防护装置法定检测期限提前告知制度,做到法定检测不缺失。密切关注雷电防护相关单位信用状态,建立诚信分类监管机制,完善雷电防护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建立监管目录台账和问题责任清单,定期走访企业,及时解决建设和生产期间存在的问题,建立全链式双随机检查制度。加强对专业技术服务机构综合监管。建立健全对专业技术服务机构综合考核、评估管理、社会监督机制,推进雷电防护安全治理措施落地落实。精简审批许可材料,推行“不见面审批”,优化营商环境, 减轻企业负担,释放企业活力。

三是提高治理智能化。推进雷电防护安全治理要素“一网统管”,按照统一标准,建立石化基地雷电防护安全治理大数据基础库,打造古雷石化基地雷电防护技术服务平台,实现试点企业智慧雷电防护信息化防控,公共安全在线智能化监测。利用企业投资建设的智慧防雷系统平台,与试点企业联合开展雷电防护技术研究,打造“科技防雷、智慧防雷、安全防雷”新领域。

四是提高治理专业化。建设多站点大气电场仪并结合雷达、闪电定位、自动站等数据的业务化系统,实现了从数据采集、传输、存储、处理、预警信号生成、信息发布全过程自动化、网络化,提升雷电预测预警能力和雷电风险实时研判能力。建立省级雷电防护科技特派团队,在园区内公布团队职责、服务方式、服务内容和范围,为防雷安全和气象灾害防御提供技术支撑;定期开展雷电安全科普宣传讲座,把雷电安全知识传递给园区内全体员工。

猜你喜欢
共治雷电园区
“多元共治”乐融融
雨天防雷电要选对雨伞
苏通园区:激荡开放潮 十年再出发
雷电
园区的开放样本
从园区化到国际化
军地联动共治涉军舆情 打造清朗网络空间
计算机机房的雷电防护
“社会共治”中的话语权争夺战
园区开发Ⅱ个股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