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 凌 陆璟辉 李新妹
(1.福建省福州市气象局,福建 福州 350008;2.福州市预警信息发布中心,福建 福州 350008)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气象高敏感行业受天气、气候条件的影响越来越突出,致灾的敏感性越来越凸显。行业气象敏感性能够表征天气、气候条件对国民经济各行业的刺激程度,其作为一个经济学概念,既有可以量化衡量气象对国家经济的影响,也可以表征气象服务效益的最大空间[1]。不同行业受到天气、气候条件的影响程度不同,农业、林业、保险业、交通业等对气象条件影响的反应较大,属于气象敏感行业;而批发和零售业、软件业等对气象条件的影响敏感程度较小,属于气象弱敏感行业。
作为行业气象服务效益评估的基础性工作,学者在行业气象敏感性评价的研究中取得了一定进展。John[2]通过研究估计了美国各行业国内生产总值对气象条件的敏感成分达到了36%。Lazo等[3]利用了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法评估了美国各行业对气象的敏感度。我国最早在气象敏感性行业的研究主要是气象条件对农业的影响。丑洁明等[4]、戴洋等[5]、罗慧等[6]利用C—D生产函数法,构建“经济—气候模型”,评价了全球气候变化对粮食产量的影响,开展了中国区域、行业“经济—气象敏感性”分析。罗慧等[7]采用典型相关分析法研究了陕西省国民经济行业对气象条件的敏感性。尽管学者对行业敏感性研究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气象部门与高敏感行业联动机制的研究仍有待进一步探索。因此,本文对福州市已建立的气象高敏感行业应急联动机制进行了梳理,并提出完善建议。
2020年4月,福州市气象局和福州市教育局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通知》,强调要加强防灾宣传教育和加强气象灾害预警信息获取及应用。2020年5月,福州市气象局和福州市教育局联合推出复学第一课《小福气防灾减灾课堂之台风和暴雨》,对福州汛期常见的气象灾害台风和暴雨的科学防御进行详尽解读。2022年5月,福州市教育局对《福州市教育系统防汛防台风应急预案》进行了修订,明确提出气象部门发布暴雨(台风)橙色、红色预警信号时,学校可根据本校周边实际情况,决定是否延缓上学时间或提前放学。
福州市气象局与福州城区水系联排联调中心每周常态化开展短期天气视频会商,根据灾害性天气过程对城区的影响,针对福州城区降雨的强度、落区、持续时间,不定期开展加密天气视频会商或滚动电话会商。双方已建立以气象预警信号为先导的应急联动响应机制,并通过联合开展城区防洪排涝应急演练不断完善应急联动机制。双方共享监测数据,城区气象站实时数据、气象雷达回波图像、数值模式精细化网格预报数据均已融入福州市水系科学调度监测预警系统,作为城区防洪排涝指挥调度的决策依据。联排联调中心城区水闸信息、历史内涝信息数据纳入“气象精灵”平台,为城区内涝风险预警模型的效果检验研究提供数据支撑。
2020年以来,福州市气象局成立城市交通气象服务创新团队,以城市交通为研究目标,通过与交管部门共享气象、交通数据,开展城市道路交通气象影响预报应用研究,建立交通气象风险指标体系。建设完善泛在感知的气象监测站网,依托“气象精灵”业务平台建设,打造“行业+气象”数字气象应用场景,研发福州道路交通气象服务系统和福州地铁气象服务系统。对城市交通的各区域和道路分片区制定风险影响策略,实现“一站一阈值”弹窗报警。该系统已经在福州市交警指挥中心和福州地铁指挥控制中心运行近一年,为恶劣天气提前部署警力和地铁行车速度调整及停运指挥等提供重要依据。2022年4月,福州地铁集团运营事业部印发《防汛防台风专项应急预案》,进一步明确突发暴雨、内涝、台风灾害的影响及应急处置措施。
2018年以来,福州市气象部门分别与人保财险福清分公司、中国平安保险闽清分公司推进“气象+保险”服务合作,以支农惠农、合作共赢为原则,充分发挥气象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避害趋利作用。2021年1月,成功推动福清市一都镇枇杷低温冻害气象指数保险项目受灾赔付。
2019年4月,福建省级蔬菜特色农业气象服务中心揭牌,针对蔬菜产业科研攻关,技术配套与集成、试验、示范与推广应用气象服务需求,融入福建省现代农业蔬菜产业技术体系和福建省农村专业技术协会蔬菜专业委员会,开展大宗蔬菜主要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蔬菜气象服务和农用天气预报,为蔬菜全产业链新型的农业经营主体提供针对性、精细化气象保障服务。开展鲍鱼、海带、花蛤育苗等特色优势水产养殖气象服务,初步建立福州市“海上牧场”气象服务体系,研发渔用天气预报服务产品。
2018年5月12日,福州市气象局联合福州市园林局、中国天气网、福建省旅游发展委员会和福州市旅游发展委员会推出基于精细化网格气象预报产品的福建省首份花期预报。2019年,福州市气象局打造福州市鼓岭旅游气象服务系统平台,提升了局地特定旅游场景的高影响旅游气象服务能力。2020年9月,连江县气象部门和连江县文化体育和旅游局联合印发《连江县A级景区气象灾害防御指引》,建立了以预警信号为先导的景区关停制度。
虽然福州市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2020年8月印发的《福州市防汛防台风应急预案》和福州市减灾委员会2022年1月印发的《福州市低温天气应急预案(暂行)》已对各相关部门提出了应急响应要求,但具体实施细节仍有待完善和健全。
通过政府协调部门联动来应对的气象灾害事件往往受灾面大且程度较重,如台风、大范围暴雨、低温冰冻等气象灾害。但对于局地暴雨、局地强对流这类气象灾害事件,只需个别部门应对和处置,此时气象部门和相关部门密切联动的必要性就突显出来。若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后,相关部门要等到政府专项预案启动后才开始作出相应的响应措施,那将有可能错失防灾减灾的先机。
福州市气象部门虽然已与一些气象灾害高敏感行业单位初步建立了应急联动机制,但仍存在着联动不够高效、机制不够完善、应急处置措施不够细化等问题。同时,基于特定行业的影响预报和风险预警产品也有待丰富。
例如,目前正在应用的《福建省气象灾害性预警信号及防御指南》中未明确预警信号生效后各相关部门的具体责任和措施,也未对普通公众和专业用户等不同对象分别给出有针对性防御指引和应急处置措施。
积极推动当地人民政府继续加强对气象灾害应急联动工作的领导,加强防灾减灾立法支撑,修订相关法律条例和地方标准,给予发布重大气象灾害高级别预警时政府和社会联动机制“自动”启动的法律保障,如出台《福州市气象灾害防御办法》等法律法规,并将该工作纳入市、区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定期将考核结果予以通报。
加快推进社会化智慧观测,借助智慧综合杆、通讯铁塔安装微型自动气象站,构建智能泛在的气象信息感知网,建设空间分辨率更高的智慧城市气象观测系统。联合农业、交通、旅游、水利等气象灾害高敏感行业共同建设如农田小气候站等“情景式应用”行业气象观测站,提升预报预警准确性,为行业间应急联动提供数据支撑。
参照福州城区水系联排联调中心的应急预案,联合负责应急管理、交通运输、农林渔业、城乡建设等气象灾害高敏感行业的相关部门,共同编制气象灾害联动应急预案和防御规划。对于台风、低温等可能对本地产生较大影响的灾害性天气,在尚未达到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标准时,将风险预判信息提前通报给相关部门,以便做好应急预案启动准备。
参照福州市教育局的气象灾害防御指引,联合负责应急管理、交通运输、文旅等气象灾害高敏感行业的行政管理部门,完善相关行业的气象灾害防御指引,优化气象灾害发生时的应急处置措施,明确和细化停产、停工、停课、停业、停市制度,提升全社会应对气象灾害的有序性和高效性,以最大限度保障公众生命财产安全。
联合规划、交通、文旅、农林渔业等气象灾害高敏感行业的相关部门,根据本地气象灾害易发区域、分布情况、气象灾害风险评估结果及主要致灾因子等划定相应的气象灾害风险区和防御重点区域,建立本地不同气象灾害的风险阈值库。针对可能引发的城市积涝等次生灾害的气象因素,联合交通和水务等部门继续开发完善如交通拥堵指数、内涝风险指数等基于影响预报的风险预警产品,引导社会公众科学防御。
联合广电、通信管理、交通等气象灾害高敏感行业的相关部门进一步优化和完善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的传播途径,在现有的公交移动电视、24小时移动图片馆、景区显示屏等设施基础上,在城市主干道交通信息动态发布牌、地铁移动电视等公共设施增设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的传播功能。联合通信管理部门对现有的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快速播发的绿色通道进行优化,提升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的传播速率。
联合教育部门将气象灾害防灾避险知识纳入日常教学内容和培训教材,提高学生避灾、避险、自救、互救的应急能力。联合城乡建设部门将气象灾害防灾避险知识纳入建筑工地安全培训、日常管理和应急演练。联合应急管理部门将气象灾害防灾避险知识纳入社区居民防灾减灾宣传内容和应急救灾演练内容。
本文通过梳理福州目前已建立的行业应急联动机制的薄弱环节,对福州市气象灾害高敏感行业应急联动机制提出完善应急联动工作机制、推进社会化智慧观测、编制气象灾害防御规划、完善气象灾害防御指引、编制气象灾害风险区划、完善气象预警信息传播机制、健全气象灾害防御宣传工作机制等建议,以期为各地防灾减灾提供借鉴,为保障气象高敏感行业的安全运行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