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亚娟
(石家庄二中实验学校,河北 石家庄 051430)
新媒体概念最早出现于1967 年,是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之后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式,其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移动技术,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传播形态和媒体形态。新媒体融合是将平面、影像、网络等多种媒体形式进行有机结合,改变了人们接收信息的方式,也深刻地影响了教育教学的方式。“课程思政”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本文作为“石家庄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课题”组成部分,旨在研究“课程思政”与新媒体融合的路径和意义,以期更好地满足铸魂育人的需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课程思政”是为贯彻育人为本的理念,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挖掘、点明各科课程所穿插的思政思想,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共同助力立德树人目标的实现。在不同学科中挖掘思政元素,多角度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是每一名教师的职责。为此,学校要改变传统的乏味的教育教学方式,提升课堂的趣味性,增强师生的互动性,提高“课程思政”的感召力,有效提升“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效果。
近年来,我国各级各地的媒体得到逐步整合,新闻舆论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进一步提升,网络环境更加健康、文明、有序,这为“课程思政”提供了有利的外部环境。同时,自媒体、社交网络、平台媒体等多种传播方式交融交织,突破了传统单一传播方式的局限,为“课程思政”提供了更加立体、生动的教学手段,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构建了更加完整的教学知识体系,也更加符合了年轻人的审美趋向。新媒体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其他课程结合的天然媒介,新媒体融合无论是在案例展示,还是在体系构建上,更具亲和力、感染力和时代感。
当前“课程思政”建设中存在着忽略新媒体融合环境的弊端,课堂内容不够丰满,讲解不够具体,加之许多教师理论陈旧、认识不到位,导致各学科与思想政治教育未能建立有效联系,学生感觉枯燥乏味,进而丧失学习兴趣,不能使育人思想入脑入心。同时,新媒体融合环境下,信息呈现出多样化、碎片化、海量化的特点,提高了用户筛选、整合信息的难度,在一定程度上也提高了“课程思政”运用的难度。
新媒体融合环境下,传播媒介为受众带来了更加具有新鲜感和视听冲击力的内容,在满足受众好奇心和求知欲的同时,还提供了实现教学效果的更多可能性。每一个时代的年轻人都有其特有的成长环境,同时也被印上了其时代的烙印,具有该时代的行为方式。新媒体备受年轻人青睐,也深深融入到了年轻人的学习和生活中,其有助于核心价值观的塑造,使立德树人润物无声。
此外,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思想信仰的领路人。在“课程思政”建设中,教师更应当展现出新的担当,适应当代年轻人的认知习惯,熟悉他们的诉求喜好,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结合新媒体手段,更好地提升自身的亲和力,主动发声、善于发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正能量。
首先,要提升师生思想理论水平。当代人们思想的独立性、选择性、差异性非常强,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极易受到纷繁复杂信息的冲击。为了确保广大师生能够坚定理想信念、提高思想觉悟,必须加强理论武装,以先进思想与理论知识充实头脑。
其次,要强化校内新媒体载体建设。面对新媒体融合环境,在开展“课程思政”建设时,学校应当通过新媒体手段,优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表现形式,将新媒体建设和“课程思政”建设深度融合,正确把握信息内容与正确价值导向之间的关系。要以人民为中心,通过教育引导、文化熏陶、舆论宣传等多种方式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融入新媒体的德育建设之中,以此强化思想引领和导向作用。此外,从受众角度看,当代年轻人往往热衷于浏览形式活泼的内容,这就要求新媒体建设者除了要对媒体资源合理配置之外,还应当利用更加生动、形象的话语吸引青年学生,激发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学习兴趣。
再次,要强化“课程思政”人才培养。新媒体融合环境下的“课程思政”建设,需要理念先进、思想过硬、技术娴熟的复合型人才。各式各样的电子设备降低了视频、音频或文字作品的创作难度,但高质量的作品仍需要广大教师掌握剪辑软件,发扬团队协作精神,强化作品在形式上的表现力和内容上的深度。
新媒体融合环境为“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新媒体的应用可以使学生重新审视思想政治工作,还可以加深他们对德育内容的认识和理解。因此,广大教师应当有意识地结合当代学生的认知特点,在其中加入可以引起他们关注的内容,灵活地将新媒体手段运用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让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