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社交媒体转发行为背后的思想特点研究

2022-02-27 21:23窦尚孝
教育实践与研究 2022年33期
关键词:社交思政微信

窦尚孝,邵 帅

(1.山东大学,山东 威海 264200;2.聊城市技师学院,山东 聊城 252000)

据2021 年的统计,我国的网民已超过10亿人,且网络的普及率达到73%,可以说,互联网已经渗透到了大众生活的方方面面。学生作为网络时代的“原住民”和“活力军”,其网络及社交媒体的使用行为,一直备受社会各界的关注,其规范性的传播行为有助于推动社会转型和发展。在此背景下,如何培育学生的思想品格、如何维护及规范学生宣泄负面情绪的权利就显得尤为重要。有研究表明,学生的社交媒体转发传播行为与其网络素养直接关联。就现有的网络传播内容看,学生群体传播内容多种多样,质量参差不齐,这也印证了思政教育的紧迫性与必要性。针对学生特立独行的思想,必须有针对性地增强学生的网络素养,尽可能保证其社交媒体转发行为的正向性和积极性,不断在网络中发出学生声音,弘扬社会正能量。

一、文献综述

廖魁等人认为,在新的教育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在于读懂学生群体,要以思想引领、价值引导和人生指导为方式,在接受思政教育时使其自我发展、自我提升、自我完善,最终培养成为党和国家需要的有用之材。张志刚借助调查问卷的方式,研究了学生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以及交往方式,结果发现以上方面均受到了新媒体的影响,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它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也能为学生的成长成才夯实基础。同时,教育工作者也需关注,在借助新媒体这一新兴工具的同时,不能忽视其本身存在的负面作用,要制定出行之有效的干预措施,避免学生受到网络负面的侵蚀。李静等选择了当下社会的热点事件作为调查样本,调查出学生相应的转发行为,也收集了目前学生常用的传播渠道和传播形式。周朝霞等以学生社交平台的使用情况为切入点,分析了学生转发行为中的普遍方式。学生在突发事件中的心理过程是理解社交媒体用户反应的关键,有学者从心理学语言和语言使用的角度出发,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传播行为为研究对象,发现大多数学生偏好于转发积极乐观的信息。因此,积极情绪也促进了用户的传播行为。此外,当受到涉及危机的自媒体情境的刺激时,人们更有可能产生感知和认知反应,进而促进了其传播行为。实证结果表明,词语的严重性和易感性显著影响着学生的认知和情绪反应,学生的传播行为受到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的显著正向影响。

二、不同类型社交媒体的特点

前期调研发现,微博是学生进行传播行为的首选渠道,其次是微信及QQ。相较于微博关注列表中陌生人较多的特点,微信朋友圈和QQ空间更加关注熟人圈子,亲戚、朋友、同学都是他们各类转发信息的受众,这就导致了转发行为的巨大差异,主要表现在微博转发行为较为随意、信息传播速度快、信息自由度高,不用过多担心转发后的他人评价;而微信朋友圈和QQ空间在转发中会更加规范化,信息传播来源广,但传播范围仅限于自己的好友列表内,信息传播空间较为有限,且在转发内容上会更多考虑到熟人的反馈与感受。基于以上社交媒体转发行为的研究,笔者总结出学生的转发行为具有以下共性特点:传播的信息量大;传播速度快、成本低;传播内容广泛。

三、学生转发社交媒体行为及背后思想特点

(一)从内容上看,文体类内容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

新媒体时代,每个人都是态度表达者,各种类型的新闻经过个人加工,都可以被解读成具有自身立场的传播内容。学生对文体类新闻热点关注度高,社交媒体上转发行为频繁,例如奥运会、世界杯、电竞比赛、演唱会等,极易在短时间内冲上热搜榜,引发大众讨论。这也间接印证了学生一代年轻、充满朝气,对文化、体育等精神层面有较高追求。这类信息中也往往蕴含着诸多励志的故事,传达着“更高、更快、更强”“不轻言放弃”“坚忍不拔”等积极向上的理念,激励着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更加奋发图强。

(二)从形式上看,图文类的信息转发意愿较强

在传播形式上,主要有纯文字、图文并茂、视频和网页链接等。相对来说,图文相间的内容以其较强的阅读性更能促进学生的转发意愿,而视频类的内容、纯文字内容则转发意愿相对较弱。这主要是由纯文字内容阅读性较差、视频类内容会导致移动数据的快速消耗、转发后观看率较低等因素造成的。值得关注的是,近年来,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各类微信公众号传播的讯息也越来越多,一键转发微信公众号等链接也变得更加简单快捷,加之配上自己的观念表达,如今也成为学生转发的主要形式。

(三)从受众上看,针对不同人群的转发行为有较大差异

微博、知乎、B 站等社交平台是半熟人圈子的代表,微信朋友圈、QQ 空间是熟人圈子的代表。横向来看,一些隐私性较强的内容,学生不希望被熟人看到,而是希望得到陌生人的理解,因此更容易转发在微博等这类半熟人圈子的社交平台上;而积极、主流的内容,则希望被熟人看到,以快速融入身边的朋友圈和社交圈。纵向来看,不同群体会根据转发内容选择不同的社交平台,如高知群体更倾向于在知乎上转发专业论坛帖子、学术文章等,在微博上转发娱乐八卦信息,在朋友圈转发各类公众号文章。

(四)从关注度上看,社会热点现象转发频次高

一些社会热点现象,如新冠疫情爆发、中美贸易摩擦、科比意外离世等内容,受到包括学生在内的广大网友的关注与转发,极易在短时间内产生众多阅读量。而学生聚焦的中考、高考类信息,大学招生与宣传,也都是学生所关心的内容,在转发频次上也高于其他内容。

(五)从效果上看,是获取知识的有效途径

在互联网迅猛发展、信息爆炸的时代,学生由于繁重的学业压力,利用社交媒体可以快速学到一些“短平快”的知识,通过碎片化的学习,日积月累便成为涉猎各行各业的有效途径。通过转发、收藏等留痕的方式,方便日后重新查阅相关资料,对于正在学习知识阶段的学生来说,新媒体传播内容也对课堂教学形成了有效互补。

四、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挑战

学生群体充满朝气与活力,伴随着自媒体的快速发展,学生也有了更多的渠道认识世界,其视野更为宽广,在思想上更加前卫、独立。而这些就像一把“双刃剑”,为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机遇与挑战。

学生易在网络上表现自己,而忽视了日常线下社交,有时会出现“社交恐惧症”的现象;由于社交媒体的多元化属性,一些学生往往只转发符合自身态度的内容,对不同观点嗤之以鼻,因此也易形成自私自利的性格,甚至出现偏激行为。在网络舆情出现时,学生会根据网上发布的各类信息,进行直观解读,但往往不能做出理性判断,极易受到敌对势力的煽动与利用。

五、基于社交媒体的学生思政教育工作开展的对策与建议

(一)利用互联网,完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教育的发展离不开传播媒介,网络思政已逐渐成为思政教育的主战场。学生在学习中也离不开互联网,他们在网络上的观点往往是内心深处无任何掩饰的直接表达,因此掌握了他们的思想,也就找准了思政教育的发力点。学生正处于“三观”形成阶段,极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因此,学校要积极构建网络思政教育体系,主动争取网络话语权,占领意识形态高地,根据学生群体特征,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政教育工作。

(二)积极建设学校新媒体平台

新媒体平台已成为学校进行各类教育、宣传的主要方式,学校的微博账号、微信公众号也成为了学生日常教育的有效途径。通过新媒体平台的建设,可以用学生喜闻乐见的网络语言和表达方式,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党史学习教育等,相较于传统的课堂讲解,新媒体平台往往采用更加灵活、新颖的方式,拉进与学生的心理距离,用学生喜爱的方式进行思政教育,可达到润物无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

在思政教育活动中,通常需要与学生进行谈心谈话,而“社交恐惧症”的学生经常在网上表达心声,却很少面对面与教师交流,给人一种“内向”“不爱说话”的错觉,而这类学生往往内心十分敏感,是需要重点关注的对象。在日常心理班会或者单独谈话中,通过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让学生有一个客观的自我评价,从而了解自我、接受自我,维护身心健康。

(四)深入贯彻“三全育人”理念,增强多方协同育人效应

当前的社会环境愈发复杂,多元化的文化交融使得以往的思政课程内容已经难以适应当前学生不断变化的新形势,仅仅依靠学校来完成思想政治的培育显得捉襟见肘,因此,把家庭和社会纳入到思政教育的环节中势在必行。学校要以课堂教育为抓手,作为施教主体,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作为辅助,发挥其不可替代的作用,三方联动构建“三全育人”动态链,强化“五育并举”,搭建一体化的育人平台。

猜你喜欢
社交思政微信
社交牛人症该怎么治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聪明人 往往很少社交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社交距离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你回避社交,真不是因为内向
微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