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雪琴
(兰州市永登县大同镇跌马沟小学,甘肃 兰州)
在新课改的影响下,现代教育的方式较之以往出现了较大的转变。大多数教师不再一味地追求学生的考试成绩,转而重视学生的基础教育、素质教育以及核心素养的培养。在新课改的教育观念指导下,不断有新的教学方式出现,而问题情境教学法就是其中一种教学效果显著的教学方法,尤其是在数学教学中。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思想意识尚未成熟,缺乏数学思维的支持,即便是基础知识,学习起来也有一定的难度。而问题情境教学法,教师利用情境,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问题的牵引下逐步接触到数学知识,从而有效了解数学知识、认识数学知识、掌握数学知识。但是,目前的小学数学教学仍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导致问题教学情境难以有效开展。对此,小学数学教师必须认清问题所在,转变固有思维,改变教学现状。
数学思维,即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种思维方式和数学能力,是从数学领域的角度对问题进行思考和解决的一种思维能力。[1]换言之,数学思维就是基于数学问题,而具备的一种比较、抽象、概括、综合和分析的能力。[2]通常情况下,具有良好数学思维的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时更加轻松、快速、准确,对比一般学生,其自身的数字敏感度和联想能力都更强。思维能力,一般是指通过各个方面的活动,如分析、综合、猜想、比较、实验、观察等,对知识进行归纳、整理、类比、推理以及演绎等,从而进行合乎逻辑的阐述,以及准确表达的一种能力。[3]
数学思维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是在长期的学习和积累下逐渐形成的一种思维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注重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必须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积累数学知识,从而在长期共同配合、共同坚持下形成数学思维。[4]数学思维的形成能够让学生学会深入地思考数学问题,更加有利于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从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现代教育中各类教学模式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如翻转课堂、直播教学等。但是,在实际的问题情境教学模式中,大多数教师都过分强调了问题的重要性,过于凸显问题的设置,这导致学生将大量的课堂时间花费在问题的思考中,有些学生甚至会因为课堂中的一个小问题而纠结一整堂课,这种问题情境教学模式,不仅没有留出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进行反思,反而削弱了学生对知识内在联系的感知,不利于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学生知识体系的构建,不利于学生数学思维的形成。[5]小学数学教师之所以过于关注问题情境的设置,其主要原因是教师并没有意识到课堂教学的核心是什么,学生缺乏有效的导向,不仅无法在短短45 分钟的课堂时间内吸收教师教授的知识,还会影响课后对知识的巩固,从而出现“事倍功半”的效果,进而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在学习活动的过程中,浓厚的学习兴趣能够促使学生的各个感官、大脑进入到一种高度活跃的学习状态中,这种状态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对知识、对信息的感知能力和理解能力。[6]但是,大多数教师往往忽略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导致教师开展的问题情境教学模式缺乏趣味性,仅仅只是停留在过去的教学情境中,无法充分发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既往积累的知识,这种枯燥、简单的问题情境,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难以发挥问题情境的教学作用。
在问题情境的创设过程中,教师利用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来牵引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利用自己的生活经验、积累的知识参与到问题的讨论中,能够快速地实现知识教学的目的,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知识的应用能力。[7]但是,从实际的数学教学情况来看,并不是所有问题都符合实际情况,都具有研究价值。例如,一些教师为了增强问题情境的生活性,往往会生硬地搬一些生活事例进行讨论,或者一些问题情境只有问题的探讨,缺乏有效性和功能性。这种不合理的情境创设,不仅无法加强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反而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新课改的推进及各个学科的教学中,问题情境法的应用已非常普遍。一般情况下,在应用问题情境法进行教学时,教师应注重问题情境和学生实际生活环境的融合。但实际上,大多数教师并不注重问题情境和实际生活的融合,仅仅只是按部就班地设置问题。这种过于形式化的教学方式,不但无法实现教学目的,反而会模糊教学目标,对数学教学的发展起到的不是推进作用,而是阻碍作用。
新课改下,素质教育成为现代教育的主要内容,在九年义务教育中,对教师的教学要求越来越高,这一要求促使教师开始不断研究全新的教学方式,而在这一情况下的驱使下,问题情境法应运而生,并广泛应用在中小学教育中。但是,在问题情境的创设过程中,不少教师利用这种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对学习的欲望和热情,在贴合日常生活的情境中积极地学习知识。然而,大多数数学教师往往都会忽略一个问题,就是无论如何提升教学的生活化、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都必须回到教材,回到学科内容,凸显学科内容的重点,才能发挥问题情境教学的作用。
不少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认为,简化数学知识,通过简单的问题让学生快速答出问题的答案,对学生的学习有着良好的推进作用。但是,这种粗浅的问题,对学生思维的发展作用微乎其微。[8]此外,还有部分教师在问题的设定上,并没有切实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设计问题,导致一些问题超出学生的理解范畴,造成学生无法理解、无法深入思考数学知识点,从而使得问题情境教学模式流于形式。[9]
小学阶段,学生的显著性格特点就是天真、无邪、活泼、好动。大多数小学生往往都喜欢幻想,对一些陌生的、有趣的、生动的事物抱有强烈的兴趣和好奇心。对课本中一些趣味性强的故事或者典故抱有浓厚的兴趣。为此,在使用问题情境教学法中组织学生进行教学活动时,小学数学教师要懂得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在问题设置上融入一些数学相关的故事,增加情境的趣味性,从而使得学生能够喜爱情境,在情境的牵引下积极思考,进而推动自身数学思维的发展,培养良好的数学核心素养。特别是,数学知识中一些抽象性强的数学概念,若小学数学教师仅仅只是单纯地对这些知识进行讲解,那么只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甚至还会让学生产生抵触心理。为此,在讲解这类抽象性较强的数学概念时,数学教师可以结合一些数学相关的典故,利用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听故事的过程中逐步渗透数学知识。之后,通过问题引出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让学生在故事的渲染下,找到自己的疑惑点,解开问题的答案。这种创设问题情境的方式,能够赋予课堂教学活动更多的趣味性,不仅符合小学生的性格特点,还能够让他们发现数学学习的乐趣,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10]
比起学习课本上的知识,小学生对生活中的事物更感兴趣。[11]但是,在现阶段的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大多数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往往会忽略问题的生活性,或者问题不符合学生的现实生活,这就导致学生在思考问题时,无法充分利用自己以往的生活经验,思考时间过长或者无从思考,从而影响问题教学法的有效性。为此,在问题情境的创设过程中,数学教师要注意问题情境的设置要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
在教学过程中,数学教师可以尝试引入一些学生比较熟悉的生活场景,如超市购物、菜市场买菜、游乐园玩耍等等,这些场景更加符合学生的经历。通过一幕幕生活的片段引发学生思考,并在生活片段中穿插数学知识,从而实现寓教于乐的教学目的。例如,在教学“加减法的运算”的过程中,数学教师可以利用一些常见的生活场景,如超市购物,设计购物问题:“我和妈妈去超市购买水果,爸爸说想吃3 个梨子,爷爷说想吃2 个橘子,奶奶说想吃1 个西瓜,妈妈说想吃2 根香蕉,问爸爸和爷爷两个人一共想吃几个水果?我和妈妈一共要买多少个水果呢?”购物场景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这个问题包含了两个问题,前一个问题是两个数相加,后一个问题是四个数相加,问题具有层次性,由易到难,逐步引导学生进行加法的运算。如此创设问题情境,不仅能够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还能够还原现实生活的场景,让学生能够真正地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进一步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提高学生知识的应用能力。
小学生除了活泼好动、好奇心旺盛以外,还有“喜新厌旧”的特点。[12]在小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长期采用一种问题情境的创设方式,久而久之,学生也会对问题失去探究欲望。为此,在问题情境的创设过程中,数学教师要基于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学生特点,拓展问题情境的创设方式,采用多元化的创设方式,增强问题情境的质量,提高问题情境的多样性,从而始终保持学生高涨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
在教学过程中,数学教师可以利用学生好动的这一点特性来创设问题情境。例如,开展“我提你猜”的游戏活动,数学教师可以先根据课程内容,如加减法的运算,设计一个场景:“同学们,今天我们来玩一个游戏,游戏的名字叫作我提你猜,没有猜对的同学需要上台来表演才艺,题目很简单,老师出一个超市买水果的算术题,每一个学生先选择好一个数字,当问题提出后,答案对应的那位同学要站起来回答,如果在十秒内没有站起来,表示失败,就要上台表演才艺。例如,老师去超市买水果,买了1 个苹果,2 个梨子,问老师一共买了几个水果?那么选择了3 的学生要马上站起来说3,十秒内没站起来就代表失败了。小朋友们明白了吗?”
这种情境创设方式,就是采用了游戏加情境,再加一问一答的方式创设的,不仅能够训练学生的反应能力,还能够提高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集中注意力在教师提出的问题上,能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表演才艺的环节能够丰富游戏的内容,活跃教学氛围,使教学更加活跃、更加轻松快乐,从而让学生在良好的氛围下,促进自身数学思维的发展。
在新课改教学理念的指导下,不少教师的教学思路被打开,他们开始探寻全新的教学方式,而在探寻的过程中,问题情境教学法应运而生,并逐渐被推广到各个阶段、各门学科的教学中。问题情境教学法,顾名思义是通过问题的设计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在良好的氛围下,通过问题的牵引来思考学科知识,从而启发思维。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问题情境教学法不仅能降低数学知识的学习难度,还能丰富数学的教学内容,改善数学教学的枯燥乏味。为此,在教学过程中,数学教师必须转变观念,认真研究问题情境教学法,使问题情境的创设更加科学、合理,具有趣味性和生活性,同时拓展情境创设的方式,让学生在多样化的教学情境中保持学习热情,促进数学思维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