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弘夏,刘玉华,付 敏
(武汉华夏理工学院生物与制药工程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74)
新工科是在新经济背景下为对接新兴产业、加快培养新兴领域工程人才而应运而生的,是世界高等工程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方向。2017年 “复旦共识” “天大行动” “北京指南” 三部曲开启了新工科元年[1]。六年来各地高校围绕新工科建设开展了多方探索,新经验、新成果不断涌现。
要建设好 “新工科” ,就必须充分理解新工科的内涵。新工科建设包含三方面内容:一是伴随科技革命产生的,以互联网和工业智能为核心的,如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工科专业的建设;二是现有专业的交叉融合;三是将智能制造、云计算等用于传统工科专业的升级改造。相较于前两种,传统专业升级面临的问题更多更复杂,需要每一位新工科建设者冷静理智思考。
新经济环境下,产业与产业互通合作更加深入、广泛,科技革命使每项工作都需要多学科团队的相互协作,互通互融。将传统工科专业升级仅简单理解为在原有课程体系中增加一两门计算机、人工智能专业课程的 “工科+” 建设思路是不能应对新技术和新业态发展要求的。因此,厘清新工科下传统专业升级的内涵,对找准专业建设的发力点至关重要。
吴岩曾讲过:职业教育是面向市场的教育,是与产业伴生的教育。高等教育是超前的、创新的教育。如果高等教育不把超前发展、主动创新作为自己的基本特征,培养出来的人才就会落后于时代发展[2]。为此, “天大行动” 中提出了 “问产业需求建专业” 理念,将充分了解产业发展作为新工科建设的基础。
近10年来,除原有的5000家医药企业外,各地各级的产业园成为生物医药产业升级的主要载体,承载了促进医药产业发展的功能。截至2019年,全国193个产业园区将生物医药产业作为主要的发展方向,占总数的50%。园区内的医药企业以研发创新、国际市场开拓和项目产业化为核心竞争力。这些优质的企业集中在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地区,成为聚集人才的目标企业。坐标华中的国家级产业园——武汉光谷生物城,在众多产业中脱颖而出排名第五,大力带动了武汉的生物医药经济发展。
从人才需求角度分析,2021年中国医药人才需求中研发职位占20.27%,较2020年提高近5个百分点。医药制造业职位数稳定在6%,医疗流体领域职位占71.91%,较2020年下降近4个百分点。从人才供给侧分析,医药流通求职人数占比48.91%,医药制造业占19.44%,研发占12.47%。可以看出人才需求呈现研发人才供需矛盾加剧,制造岗位竞争激烈的现象。研发岗位需求中33%为民营企业,北上广深占比45%。这与优质产业园地域分布一致。
从学历层次要求分析,2021年供需矛盾最大的研发岗本科占57%,硕士以上占22%,工作经验1―3年占比最高,达26%。
从岗位专业领域分析,专业涉及分析、药学、数据处理、法规分析、临床试验、药品注册、文献和标准查询等。7成研发人才21―30岁[3]。
上述人才的需求精准地反映出医药行业发展的特点,即国内的医药企业正在逐步从劳动密集型,忽视研发,从低水平重复向技术密集型,注重创新和自主知识产权品种研发与生产转变。创新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整体的创新水平不断提高,有创新意识的员工不再是企业中的凤毛麟角。同时,由于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的引入,使创新更加模块化、分工更细致,研发团队成长时间缩短,本科生经1―3年就可以胜任大部分的创新工作。由于数字化、智能化制药装备层出不穷,制药生产人员岗位始终维持正常的自然更替。通过上述分析,以市场人才需求为导向的制药工程专业升级改造的思路就可以实现科学搭建。
2015年,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印发了《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推动高校转型发展。武汉华夏理工学院(以下简称 “我校” )作为一所民办应用型本科高校,其制药工程专业自建立之初就采取 “3+1” 的特色人才培养模式,以培养适应区域建设的应用型技术人才为定位。经过近20年的建设,我校毕业生得到了行业内众多优质企业的认可,不仅就业率和协议率在全省名列前茅,就业岗位也呈现出由一般制药企业向优质制药企业转变、生产操作岗位向研发质控岗位转变、由单一制药生产企业向CRO、医院等相关行业辐射转变的特点。目前我校制药工程专业是湖北省的一流专业建设点,在艾瑞森民办高校专业排名中连续数年名列第一。新工科背景下,该专业开展的升级建设不仅要符合应用型高校的基本属性,也要体现我校制药工程专业的特色。
新经济背景下制药行业的创新性、技术密集性,抗冲击性(新冠疫情下GDP增长保持近6%)以及派生出的新业态、新模式,结合前期专业建设基础,在制药工程专业升级中,要以培养制药行业市场需要的,知识与技能并重,综合素养较高,有良好学习能力,能独立分析解决问题,有创新意识的复合应用型人才作为新的人才培养目标。在新的人才培养目标下重新构建适应新工科建设的人才培养体系。
武汉作为华中地区民营创新型高新技术优质医药企业聚集崛起地,地方医药产业从 “中端” 快速向 “中高端” 迈进,医药行业内多学科交互协作对人才的需求更加多样化。
为满足市场需求,在课程体系的构建中首先要符合高等学校本科质量要求,要注重课程结构、课程内容的完整性。其次要有意识地突破学科和专业边界,引入市场需要的知识内容。第三,数字化在医药行业上的应用如虚拟数据助手等协助新药研发、数字化批次处置统筹药品的生产、实时跟踪和追查参与工艺链的管理、医药电商、零售终端空间促进销售模式的互赢发展。正如强生全球个人健康护理与消费者体验总裁Manoj Raghunandan说过: “过去18个月发生的一切,相当于将数字化创新向前推进了10年。” 因此数据分析、数据挖掘知识成为制药工程创新应用人才课程体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慢性疾病人群的增加,加之新冠肺炎疫情大力推动了应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重大疾病精准诊断的体外诊断试剂(IVD)迅猛发展,使医疗器械领域一跃成为年增长率20%、超越GDP增速的行业。因此分子、细胞、免疫学的核心知识也将成为制药工程创新应用人才课程体系中必须补充的内容。
目前全球生物医药迅猛发展,化学制药与生物制药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全球顶级的医药企业也纷纷涉足了生物医药这个战略性新兴行业。在我校制药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中要因势利导,加入生物制药技术的知识和实践,满足行业发展的需要。
另外,培养学生树立法治意识、职业伦理意识、知识产权意识、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知识和活动也是不可或缺的。学校通过人才培养体系的梳理,最终形成以制药工程专业课程体系为主要框架,同时引入计算机、生物、生物工程、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的知识内容,实现理工交叉、工工交叉、文工交叉;制药工程与大数据专业互融、制药工程和生物学专业互融,制药工程与生物制药互融,既符合新工科的专业属性和学科属性,又符合理论与技术融合、理论与训练融合、创新意识与职业素养融合的应用型本科教育要求的制药工程专业课程体系[4,5]。
我校制药工程专业是湖北省首家以 “3+1” 方式开展校企联合人才培养的高校。多年来通过校企合作、案例教学、虚拟仿真、为期一年的实习实训、科研反哺教学等多种形式开展教学改革,取得了不少的成果和经验。
新工科背景下,制药工程专业如何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模式,使新工科建设真正落地是开展这项工作的关键。新工科的出现需要在专业建设中融入学科交叉、专业交叉,因此,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学校还要着眼于选择体现新工科内涵的培养模式。如果仅将传统专业升级仅理解为 “传统专业+” 的模式,会使人才培养和新工科建设成为两张皮。
在新工科建设过程中,学校要将课程内容与最新技术相结合、和最新技术成果相结合,和行业产业需求相结合,拓宽专业边界。学科间交叉融合是个非常庞大的工程,单以学校为主体是很难完成的,因此在新工科的建设中多主体的现代产业学院成为承载新工科建设的全新平台。
传统的产业学院一般一个院系对接一家企业,产业学院为对接企业培养定制人才。基于新工科的属性,现代产业学院应由多专业、多学科、多院系组成,校外由多个不同行业的优质企业组成,共同搭建满足产业需要的跨专业、跨学科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平台。产业学院可采取企业导师走进学校开展联合授课、单独授课、讲座;学生在校上课,企业导师远程指导;学生到对接企业实训、岗培;企业和学校联合组建校内实验室或实训中心,学生校内实训,企业导师校内指导等灵活多样的培养方式。在教学内容上,理论教学融入实际案例,技术训练和实践技能与行业应用紧密对接。通过现代产业学院使学校教育与企业培养融合,理论知识与技能训练融合,实现专业教育知识结构完整性的同时,也实现了跨专业跨学科知识与专业知识很好融汇的目的。
现代化产业学院的另一个功能就是开展学术实践、科研活动,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企业的项目在学校做,教师的科研在企业内转化。学生在平台内交互参加各主体主办的实践拓展,知识技能竞赛,校企联合培养学生创新创业项目。通过这些活动拓宽学生视野、提高学生与人沟通和协作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伦理、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法制意识以及精益求精的匠心精神,以达到现代制药领域对人才的综合素质要求。
通过深入领会新工科的内涵,充分了解整个行业发展的现状和特点,结合自身专业的发展及学情,重新定位人才培养目标,构建知识和技能并重,工工交叉、理工交叉、文工交叉的人才培养体系,依托由校企联合搭建的跨学科、跨专业、专业学科融通的现代产业平台,通过专业融合、学科交叉、产教融合、产学融合、科教融合,培养专业和素养并重,创新和匠心并重,知识和能力并重,有自我学习和管理能力,心理健康的,能适应医药行业可持续发展的,有创新意识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